你不開心可能是腸子出問題!研究:每天吃這種水果,憂鬱風險降2成
情緒不好,問題可能不在心,而在腸。研究顯示,腸道製造九成血清素,菌相失衡不僅傷腸道,還會讓你情緒低落。腸道健康,其實也是心理健康的關鍵。
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郁純指出,腦腸軸(GBA)作為人體內的雙向溝通系統,不僅影響消化功能,更直接關乎我們的心理健康。研究發現,腸道製造約90%的血清素,這種「快樂荷爾蒙」對於情緒調節扮演關鍵角色。腸道菌群失衡可能導致血清素減少,進而引發焦慮與情緒低落,這突顯了維持腸道健康對心理狀態的重要性。
腸道微生物與血清素生成的關鍵連結
腸腦軸是連接腸道器官與中樞神經系統的複雜雙向通訊網絡,涵蓋神經、荷爾蒙和免疫機制。黃郁純表示,2025年韓國研究指出,人體約90%的血清素在腸道的腸嗜鉻細胞中合成,這過程需依賴色胺酸羥化酶1(TPH1)將色胺酸轉化為血清素。
腸道微生物產生的短鏈脂肪酸(SCFAs)能增強TPH1的表達,促進血清素合成。此外,這些短鏈脂肪酸還能調節迷走神經活動和血清素轉運體的表達,進一步強化腸腦軸連結。黃郁純解釋,腸道微生物愈豐富、短鏈脂肪酸產量愈多,血清素轉換就愈活躍,焦慮、不安等負面情緒也會相對減少。
看更多:如何讓心情瞬間變好?15個小習慣帶來幸福感 減少憂鬱機率順便降血壓
益生菌補充有效改善情緒問題
2025年《NPJ心理健康研究》發表的研究為腸腦軸與情緒健康提供了新證據。研究團隊招募88名志願者進行實驗,一半參與者服用含9種常見細菌菌株的益生菌,另一半則服用安慰劑,持續4周。
研究結果指出,與安慰劑組相比,益生菌組的參與者報告的焦慮、壓力、疲勞或憂鬱等負面情緒明顯減少。黃郁純分析,補充益生菌不僅能培養健康的腸道微生物群或幫助其恢復健康狀態,同時還能正面影響必需短鏈脂肪酸的產生。
腸道微生物不僅影響血清素的合成,還與多巴胺、GABA和麩胺酸等其他神經傳導物質有關,這些物質共同調節情緒和認知功能。透過益生菌的補充,可以增強腸道健康,進而提升整體心理狀態。
看更多:更年期為何情緒狂飆?醫授紓壓4招 這樣吃出好心情 1國產魚特別推薦
柑橘水果與憂鬱症風險的關聯
關於飲食與情緒健康的關係,2024年發表於《BMC Microbiome》的研究揭示一項令人驚訝的發現。黃郁純表示,研究發現食用柑橘類水果與憂鬱症風險之間存在獨特聯繫,每天攝取1份柑橘可能使憂鬱症風險降低約20%。
研究進一步指出,柑橘獨有的微生物名為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在未罹患憂鬱症者的腸道中較為常見;這種細菌可能通過腸腦軸,減少發炎標記物來調節情緒。
黃郁純解釋,雖然這項研究並不是直接證明每天吃一個橘子就能改善心情,但它開啟了一個新的研究方向,也讓腦腸軸的概念得到進一步延伸。這些發現強調了特定食物對腸道微生物組成的影響,以及這些變化如何可能影響心理健康。
看更多:果皮別丟!蘋果皮、葡萄籽、柑橘皮可穩定血糖、降血壓、抗發炎
生活壓力與腸道健康的平衡之道
黃郁純指出,現代生活充滿壓力,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加上社群媒體帶來的容貌焦慮、對金錢與聲量的渴望、社會議題引發的網路爭執,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負面情緒累積。
「有時候我們需要放鬆心情、走出戶外、接觸大自然,同時為腸道提供健康的飲食習慣。」黃郁純建議。減少加工食品攝取、增加蔬果攝入量,能為腸道微生物創造更健康的環境。健康的腸道會透過腦腸軸的連結,回饋給我們更好的情緒和心理狀態。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黃郁純醫師
更多健康2.0報導
睡太少、睡眠品質差都會讓大腦變老!醫曝5招對抗慢性發炎
黑蒜抗老、抗炎、穩血糖一次搞定!功效狂升6倍 每天3瓣就行
掌握黃金時間一天喝這「杯數」的水排毒又瘦身!簡單又實用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其他人也在看

不愛乾淨竟是失智前兆!醫曝1種人「惡化速度最快」,年輕人小心
馬偕醫院老人精神科主任林承儒表示,失智症不是老人專利,年輕人也要小心!約3%的失智症在65歲以前就會發生。而早發型失智症一旦發病,惡化速度比老年失智症還快,及早發現並介入治療非常重要。 失智症前
健康2.0 ・ 11 小時前
洋蔥是「抗病神食」!醫揭4大好處 預防心臟病、阿茲海默症全靠它
日常料理中不可或缺的洋蔥,不只提味更是營養寶庫。內科醫師傅裕翔指出,洋蔥雖讓人流淚,但實際上富含槲皮素、類黃酮與硫化物等成分,具有抗氧化、預防阿茲海默症、抗癌與控制血糖等四大功效,適量攝取能幫助維持身體健康。
鏡週刊Mirror Media ・ 8 小時前
咳不停、喉嚨乾!中醫秋燥這樣養 專家教你3招「養肺潤燥」
秋意漸濃,天氣轉涼卻伴隨惱人乾咳、喉嚨癢,這可能是秋燥引起。在中醫觀點中,肺最為嬌嫩,秋季乾燥易傷肺氣,此時若不加注意,恐引發「燥咳」等不適。營養師傳授3大養生對策,其中梨子、銀耳、胡蘿蔔更是抗燥潤肺
健康2.0 ・ 11 小時前電影熱點「舒淇橋」拆不拆?基隆市府:待軌道建設確定後評估
演而優則導的電影演員舒淇執導的電影「女孩」9月在韓國釜山國際影展大放異彩,拿下最佳導演獎,前天(10月31日)在全台上映,片中再聚焦基隆中山人行陸橋;舒淇在2001年名導演侯孝賢「千禧曼波」一片中飾演女主角,在中山陸橋上回眸的畫面成為經典,也讓中山陸橋被暱稱「舒淇橋」,近年卻陷入拆除爭議。基隆市工務
自由時報 ・ 5 小時前
不是遺傳!一家人罹癌「1關鍵」成主因 專家:90%是它們害的
癌症跟家族遺傳沒有太大關聯性?日本醫學研究所所長齋藤良三透露,根據美國國家癌症中心最新的數據,顯示癌症生成的原因,跟生活方式、環境因素有90%相關,但是「遺傳性腫瘤」則佔5%至10%左右。
鏡報 ・ 2 小時前
坐下又站起就頭暈目眩?恐是「低血壓」警訊 營養師教你吃2食物提升血壓
頭暈、手腳冰冷恐是「低血壓」警訊!可能導致視力模糊、疲勞、無力等症狀,嚴重時甚至會休克。營養師提醒,低血壓成因包括脫水、出血、血管老化、藥物影響、姿勢改變過快及特定疾病等,但透過適當的飲食調整和生活習
健康2.0 ・ 11 小時前
鬼遮眼!魚貨車撞破冷凍公司…20萬元「刀下鱸魚」濺地留一口氣去這
說是鬼遮眼也不為過!高雄前鎮東亞、金福路口今(2)日凌晨1時許,發生一起自撞車禍,一輛載著養殖鱸魚的貨車,不明原因撞破路邊同行冷凍公司圍牆。34歲越南籍阮姓駕駛表示,這條路開了10幾年,照理來說很熟;豈料,這趟途中眼前突然一片黑,再回神已卡在圍牆中。車上市值20萬元鱸魚全跳車,原訂市場不去了,改回公司殺掉。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WHO失智症研究專家推薦!巧克力、綠茶、紅茶+它 護腦、防神經遭毒害
研究證實,人類的大腦從11歲開始老化;1000億個腦神經細胞,以每天10萬個的數字衰退。該如何維護大腦健康?生理學博士、WHO失智症研究專家詹姆斯.古德溫推薦巧克力、莓果等富含類黃酮的食物。 類
健康2.0 ・ 11 小時前
銀髮族腸胃保健秘訣:5招照顧你的消化力
隨著年紀增長,腸胃蠕動變慢、消化能力下降,加上食慾減退,銀髮族容易出現便祕、胃脹氣等腸胃問題。 專家建議,透過日常生活的簡單調整,不僅能維持腸胃健康,也能讓老年人的飲食更順暢、營養更充足。以下整理了五個簡單又實用的腸胃保健秘訣,讓長者輕鬆照顧自己的腸胃。 1. 適度運動由於老年人新陳代謝變慢,可選擇溫和且持續性的運動,如健走、伸展操、游泳、太極拳等,幫助腸胃蠕動,也能提升食慾。 2. 多喝優酪乳優酪乳中的蛋白質經乳酸菌發酵後,更易消化吸收,並可增加腸道益生菌,有助於消化、延緩腸胃老化。 3. 定時定點排便建立規律排便習慣最佳時機為早餐後半小時,即使沒有便意,也建議定時如廁,形成反射性排便習慣。 4. 攝取足夠纖維全穀類、蔬菜水果富含纖維,可促進腸胃蠕動並抗氧化。銀髮族可將食物切小、煮軟或打成果汁,避免過於黏膩的食物,如年糕、麻糬。 5. 清淡飲食、調味得宜利用蔥、蒜、九層塔、胡椒、檸檬等天然食材調味,即使少用鹽也不會清淡乏味;避免過油、過鹹飲食,以減輕心血管與腎臟負擔。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延伸閱讀: ·堅果開封後要「常溫or冷藏」保存?營養師曝正確做法 小心你
常春月刊 ・ 10 小時前
11月起3星座「財神來訪擋不住」 第一名加薪、中獎樣樣來
財富通道打開!根據《搜狐網》的星座運勢專欄,牡羊座、處女座、天蠍座財運轉旺,可謂賺錢如喝水,例如最旺的牧羊座,這個冬天,不是在賺錢就是在去賺錢的路上,有人可能中獎、有人可能加薪,宛如「被財神追著跑。」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鐵人經濟/越野跑X鐵人三項X潛水 台灣人必做的事情2.0版升級了
過去這些活動在社會文化上扮演的是階段性挑戰角色,被包裝成「不現在不做以後會後悔」、「人生清單」的儀式。而現在,隨著疫情後健康意識上升、永續與運動經濟快速結合,一波「台灣人必做的事情2.0」正快速成形,包含鐵人三項、越野跑與潛水等極限挑戰型活動,逐步取代「台灣人必做的事情從1.0」,成為新世代的身心探索主軸。「2.0版」挑戰熱:不是更難,是更多元、更系統。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華僑婦科醫駐偏鄉30年 洗腎還在關心病人!獲醫療奉獻獎
菲律賓華僑、醫師陳明珠在台行醫34年,其中24年獨自扛起恆春半島婦產科重任,最艱困的時期,她每月僅休一天半,長期過勞導致洗腎,但只要急診來電,就算仍在透析,也會立刻拔針趕回診間,除了行醫,她還關心新住民與偏鄉孩童教育,推動課輔班超過20年,讓孩子在山海交界的恆春,安心學習成長。
自由時報 ・ 1 天前
7年級生最易得大腸癌!不是愛吃肉 醫揭「2關鍵」:幾乎人手一杯
大腸癌患者年齡層下降,與生活型態及飲食改變密切相關。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指出,七年級生罹患大腸癌風險最高,可能與「飲食西化」及「飲料多樣化」有關。這群人在學生時期正值西化飲食高峰,經常攝取西式餐點和含糖飲料,恐提高罹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中風不是說來就來 視力模糊、單側無力都是前兆
台北鳴堂中醫體系醫療長周宗翰醫師指出,許多人誤以為中風是突然發生的事件,實際上身體早已發出警訊,只要懂得觀察這些徵兆,就能提早預防,避免不幸發生。
中天新聞網 ・ 1 小時前
美女法官喝醉當街脫褲小便 失態畫面瘋傳!連工作也沒了
根據外媒《福斯電視台10台》(Fox 10)報導,亞瓦派郡(Yavapai County)高等法院一名42歲代理女法官夏芙奧爾森,美國時間10月4日凌晨1時30分在普雷斯科特(Prescott)市區,被多名路人看到蹲在灌木叢間小便,警方接獲報案後到場,畫面顯示她神情慌亂、醉意明顯,甚至試圖從...
CTWANT ・ 1 天前
粿粿影片最大亮點是這!律師:連我都感動 預言公關操作模式
粿粿和范姜彥豐婚變風波鬧上檯面,昨(1)日粿粿發布影片說明,倆人的婚姻早就產生許多摩擦,包括金錢和教養觀念,有律師就解析粿粿影片,點出其中一個亮點,預期會讓女性網友轉而支持粿粿。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別小看開瓶蓋、提物品! 研究:握力減弱反映健康警訊
提拿物品、開瓶蓋到打掃家務,這些日常生活中平凡的動作都少不了握力的幫助,近年來「握力」已從單純的力量測量,演變為評估身體功能與健康狀態的重要觀察指標,尤其在高齡族群中更具意義。董氏基金會引述一篇 2025 年 3 月發表於《老化臨床與實驗研究》期刊的研究指出,憂鬱症、高血壓、糖尿病、阿茲海默症、骨關節炎等疾病以及日常活動困難都與握力衰弱有關。
NOW健康 ・ 1 天前
台人愛喝手搖!專家曝「1類飲品」是腫瘤細胞養分 罹大腸癌風險增
飲料店幾乎是台灣街頭的標配,許多民眾經過時,可能會順手買一杯來喝。但要當心了,含糖飲料中的成分「高果糖玉米糖漿」若攝取過多,可能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包括體重增加、腰圍增寬、糖尿病,甚至提升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護理系女神」猝死!大馬警曝黃明志在場 持9粒藍藥丸涉毒被捕
有「護理系女神」之稱的網紅謝侑芯近日在馬來西亞工作期間因心臟病發作驟逝,享年31歲。案件傳出驚人內情,大馬警方今(2)日透露,事發當時知名歌手黃明志人也在場,更被搜出身上疑持有毒品被逮捕,目前已獲准保釋外出。
中天新聞網 ・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