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吃了多少隱藏的糖份?
每個人都應該注意自己的糖份攝取量。你可能吃得比自己意識到的還要多——而攝取過多糖分會讓你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心臟病和癌症的風險大幅增加。
過去幾十年,全球飲食習慣發生了巨大變化,與此同時,肥胖和糖尿病的比率正急速飆升。根據《柳葉刀》(The Lancet)醫學期刊的數據,預計到2050年,全球超過一半的成年人,以及三分之一的兒童、青少年和年輕人將超重或肥胖。
許多國家的醫療系統正努力應對這一挑戰。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的數據,東南亞地區在2024年有1.069億人患糖尿病,預計到2050年將增至1.845億人。
管理體重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是,許多隱藏糖分已悄悄滲入常見食品當中——從優酪乳到麵包,從沙律醬到番茄醬、以及冰沙或奶昔。
在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到來之前,我們將探討如何避免每天攝取過多糖分。我們還準備了一個遊戲,幫助你評估自己的糖份攝取量:你能準確算出食物和飲品中隱藏的糖分嗎?
什麼是「游離糖」?
優酪乳、燕麥片和果汁聽起來像是健康的早餐。然而,這取決於你選擇的產品,這一份早餐,可能意味著到了上午中段,你已經攝取了超過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的全天糖分攝取量。根據英國國民健康服務(NHS)的標準,成年人每天攝取的「游離糖」不應超過 30 克。
「游離糖」指的是任何額外添加到食物或飲品中的糖,以及天然存在於蜂蜜、糖漿和龍舌蘭蜜中的糖分。果汁中也含有游離糖。
你的身體處理糖的方式取決於糖在食物中的存在形式。例如,當你吃了整顆水果或蔬菜時,纖維會減緩消化,防止有害的血糖飆升。
然而,當你攝取添加糖或游離糖時,它們會快速進入血液,且通常含量更高,導致血糖急速上升。喝果汁或蔬菜汁後也會發生同樣的情況,因為水果在製成果汁時已被剝奪了有益的纖維。
當這種血糖急升的情況反覆發生時,另一個問題是細胞可能會對胰島素這種荷爾蒙變得不敏感。
加工食品的增加,也是令糖分在我們飲食中占比遠高於過去世代的原因之一。
加工食品,即使是你意想不到的食物,如醃製肉類和魚類,通常會為了延長保存或改善口味而添加糖和鹽。
超加工食品更進一步,這類食品經過某種工業加工,並包含許多你在廚房中不會找到的複雜成分。
如果一個產品含有超過五種成分,它很可能是超加工食品。
還要注意成分標示——高果糖玉米糖漿、果汁濃縮液、蜂蜜和龍舌蘭蜜都是糖的別名。因此,一杯市售奶昔或一罐義大利麵醬可能就含有你一天的糖分攝取上限。
全世界的甜食愛好者
儘管人們對糖對健康有害的認知正不斷提高,但全球每天攝取的糖份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
全球衛生機構表示,美國仍是人均糖份攝取量最高的國家,但印度、中國、巴基斯坦和印尼的糖消費量也在快速上升。
如果全球肥胖趨勢持續,到了2050年,超重或肥胖的成年人比例將分別達到男性約 57.4%、女性約 60.3%,這是《柳葉刀》(The Lancet)今年3月發表、涵蓋200多個國家的數據。
在未來25年,中國、印度和美國預計將擁有最多的超重或肥胖人口,分別達6.27 億、4.5億和2.14億,這將對其國家醫療系統造成重大壓力。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超重或肥胖人口也將增加超過250%,達到5.22億人。尼日利亞尤其突出,預計超重和肥胖人口將增加三倍以上。
但我們今天仍能採取行動,避免這場危機,並掌控自己未來的健康。
以美國為例,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數據,63%的成年人每天都會飲用含糖飲品。避免這些飲品,以及甜食、糖果和加工食品,能顯著改善國民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添加糖應限制在每日總熱量的10%以下,最佳健康狀態則應低於5%。這約等於每天六茶匙,包含食物中烘焙或添加的糖,以及你自行添加的糖。
WHO也建議留意「身體質量指數」(BMI),以判斷自己是否超重。
BMI 是否是準確的肥胖指標?
「身體質量指數」因為計算簡單,只需身高和體重,因此被全球醫生廣泛使用。
但它並不完美,且有明顯的局限性。
它只能衡量一個人是否比其身高的平均體重更重,但無法判斷這是否由脂肪造成。BMI 也不會考慮不同類型的體脂,例如脂肪是否集中在腹部或器官周圍。
此外,它不考慮年齡、身體活動水平或性別。
在英國,一些黑人、亞洲人及其他少數族裔群體被發現,即使BMI偏低,仍有較高風險罹患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或第二型糖尿病。因此,今年1月,英國國家健康與臨床卓越研究院(NICE)發布了新指南。
對這些群體而言,用於判斷是否超重或肥胖的BMI閾值已降低,這意味著可以更早處理超重帶來的潛在風險。
英國國家健康與臨床卓越研究院的最新指引也闡述了身體組成(包括脂肪和肌肉質量的變化)在不同種族群體中的差異。
方法論
為了製作這個測驗,我們挑選了一系列食物,並計算每種產品每100克所含的糖量。例如,如果某食物每100克含有25克糖,而份量是50克,那麼它就含有12.5克糖。根據這個計算,我們再換算成每種產品所含的糖等於多少茶匙,使用英國衛生安全局(Public Health England)採用的標準:每茶匙糖約為4克。
為了得出某類通用產品(例如餅乾)的平均糖含量,我們取該類型五種產品的平均值(如果有資料可用)。請注意,這些僅為大致估算。為制定方法論,我們諮詢了NHS。
為了計算燃燒糖分所需的大致步數,我們與西蘇格蘭大學臨床運動生理學教授尼古拉斯·斯庫爾索普(Nicholas Sculthorpe)合作,並採用阿特沃特系統(Atwater),該系統定義每克宏量營養素所提供的能量(以千卡計)。對碳水化合物而言,這個值是每克4千卡。我們使用每步消耗0.04至0.05千卡的估算值來計算所需步數,但這是假設在平地行走,且會因體型而異。
其他人也在看

中國海軍「福建號」正式入列服役向台海及美國釋放什麼信息
中國航母福建號正式入列,向美國及台海釋放什麼訊息?福建號作為中國海權實力延伸的一個里程碑,對美國海軍控制西太平洋會形成什麼挑戰?
BBC NEWS 中文 ・ 1 天前神氣家族人生智慧寶庫-青春錦囊 元氣滿滿
逆齡話題總是不退流行,日前神氣家族於太極門竹北道館舉辦人生智慧講座「元氣人生的青春錦囊」,邀請中醫師沈睦森分享年輕抗老的秘訣。沈睦森年近花甲卻童顏黑髮,PPT上簡短的話語,直接點名健康與保養的重要性,「保養~~老樣子,沒保養~~樣子老」,「有健康,帥哥美女等著你,沒有健康,病床輪椅等著你」,「有錢有健康是資產,有錢沒健康是遺產」。沈睦森提到預防醫學的理念,認為全民健保很重要,全民來保健更重要!俗話說,病從口入,沈睦森以天然的最好,一句話點出了食材重點以及正確飲食之道。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小腹三層,非一時之饞」,強調定量飲食與起居作息,加上適度的運動以及愉悅的心情,都是保持青春的要訣。他提到皮膚以及流汗排毒的功效,包括能讓皮膚美白的食物,並以中醫理念,「心主血,其華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馬偕醫大攜手史丹佛示警 台灣酒精不耐症全球最高
喝酒會臉紅恐是酒精不耐症,別輕忽其致癌風險。馬偕醫大醫學系、聽力暨語言治療學系與國際處國際健康與文化交流中心,攜手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亞洲人健康研究及教育中心(CARE)與台灣酒精不耐症衛教協會,共同舉辦衛教活動。專家指出,台灣的酒精不耐症高達近50%,居全球之冠。酒精早在2007年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第一級致癌物,經常飲酒將大幅增加罹患消化道癌風險,飲酒後若出現臉紅、頭痛、嘔吐及宿醉等症狀,即可能為酒精不耐症的警訊,呼籲民眾盡可能避免飲酒。
品觀點 ・ 1 天前
馬警將在明日放人!黃明志「暫無證據」涉謝侑芯猝案 經紀人僅吐一句話
[FTNN新聞網]記者邱梓欣/綜合報導馬來西亞歌手黃明志近期因捲入台灣網紅謝侑芯的命案,涉嫌毒品、謀殺罪相關,遭警方延長扣押調查。據馬來西亞「八度空間新...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卓揆慰問蘇澳災民 指示三大原則助3200戶重建家園
鳳凰颱風帶來的暴雨重創宜蘭蘇澳,短短一夜之間降雨量突破600毫米,全鎮宛如汪洋,初估有3200戶民宅受災。行政院長卓榮泰今(12日)下午親赴蘇澳中原路等勘災,慰問受災居民,強調中央與地方將聯手協助重建,並以「救助快速、復建到位、韌性強化」三大原則,協助災民早日恢復生活。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證件遭冒用欲領取普發現金1萬元? 高雄上班族慘被騙百萬元
普發現金1萬元日前才開放登記,卻有人錢還沒領到就遭到詐騙。高雄市1名婦人在通訊軟體認識1名男網友,對方聲稱可以協助她領取1萬元,結果被騙走金融卡,另外1名上班族則是慘遭詐騙100多萬元,直到真警察找上
中廣新聞網 ・ 15 小時前

極左市長當選導致紐約大逃亡浪潮 這家銀行執行長說「已做好會面的準備」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總裁布萊恩.莫伊尼漢(Brian Moynihan)表示,他已準備好與紐約市新當選市長佐赫蘭.曼達尼(Zohran Mamdani)會面,討論紐約市的未來;同時,其他州正在積極招攬對「大蘋果」感到憂心的企業主離開。莫伊尼漢11月11日在表示:「現在既然一位市長已經就任,無論是在這個城市或其他任何城市,身為一家企業,我......
風傳媒 ・ 1 天前
台灣酒精不耐症全球最高 馬偕醫大攜手史丹佛揭:缺ALDH2酵素恐致癌
喝酒會臉紅恐是酒精不耐症,別輕忽其致癌風險。馬偕醫大醫學系、聽力暨語言治療學系與國際處國際健康與文化交流中心,攜手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亞洲人健康研究及教育中心(CARE)與台灣酒精不耐症衛教協會,共同舉辦衛教活動。專家指出,台灣的酒精不耐症高達近50%,居全球之冠。酒精早在2007年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第一級致癌物,經常飲酒將大幅增加罹患消化道癌風險,飲酒後若出現臉紅、頭痛、嘔吐及宿醉等症狀,即可能為酒精不耐症的警訊,呼籲民眾盡可能避免飲酒。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聽「股利新招」健保可收480億 石崇良眼都亮了:晚上好睡了!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衛福部長石崇良日前拋出要改革健保「補充保費」收取公式,大刀砍向存股族、定存族以及房東們,引發480萬人反彈,政策緊急喊卡,但面臨明年健保財務缺口將高達千億元,仍吐心聲「讓我睡不著」。國民立委賴士葆今(13)日質詢時建議,只需拿掉現行補充保費1000萬的課徵上限,得罪有錢人,就有480億入袋,追問石崇良敢不敢?石崇良...
匯流新聞網 ・ 17 小時前
陳文茜罹癌第4期停止免疫療法 癱地大喊「自行宣告康復」
即時中心/廖予瑄報導資深媒體人陳文茜去(2024)年發文透露罹患黑色素癌第4期,且擴散至多個器官,正透過免疫治療、光子刀等方式治療。今(13)日她在臉書發文「自行宣告康復」,直指自己2個月前已自行決定停止免疫療法,「其他就豁出去了。」
民視 ・ 13 小時前
「紫米VS黑米」哪個健康?醫揭答案 這1種最能減重、控血糖、護心血管
許多人聽到「澱粉」就立刻聯想到體重增加或血糖飆高,然而澱粉並非單一類型。家庭醫學科醫師李思賢表示,依照結構與消化速度,可區分為「快澱粉」與「慢澱粉」。快澱粉如白飯、白麵包,進入身體後迅速分解,使血糖短時間內上升。相對的,慢澱粉結構完整,含有較多纖維與抗氧化成分,能延緩能量釋放,對血糖調控及代謝更加友善。 黑米提供抗氧化功能 膳食纖維含量高 在眾多澱粉來源中,黑米值得特別推薦。李思賢醫師指出,黑米保留了外層糠皮與胚芽,因此膳食纖維含量明顯高於白米與紫米。這些纖維能延緩葡萄糖吸收,增加飽足感,對於體重控制者具有幫助。此外,黑米富含花青素,這是一種天然抗氧化物質,能對抗發炎反應並維護心血管健康。甚至黑米的抗氧化能力可超越藍莓。黑米在血糖反應上的表現相當突出,其血糖指數(GI)約落在42至50,屬於低GI食物。這對糖尿病患者或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特別重要。李思賢醫師解釋,原因在於黑米含有較多直鏈澱粉,其排列線性且不易被消化酵素分解,消化速度較慢。反之,紫米與糯米主要成分為支鏈澱粉,分解快、吸收快,因此血糖容易快速上升。這也解釋了為何部分人誤以為紫米健康,卻發現血糖控制不佳。 香氣與嚼勁 帶來額外飲
常春月刊 ・ 1 天前
250萬人福音!研究證實「1蔬菜」有效控血糖:不是苦瓜
台灣糖尿病患人數已超過250萬,營養師楊斯涵表示,動物研究顯示,秋葵萃取物能改善高血糖,被餵以高脂飲食致肥胖型代謝異常的小鼠,在使用秋葵萃取物後,其血糖數值降低,且胰島素阻抗問題獲得改善。人體實驗則顯示,吃秋葵有助於穩定血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血糖都降不下來?原來你吃的「鹹食」比甜食可怕!6大隱藏糖陷阱
你以為不吃甜食就能穩血糖嗎?一位糖尿病患者三年來「滴糖不沾」,血糖卻一直很失控。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深入追問,才發現患者血糖不穩的真正兇手竟然是日常中常吃的「鹹零食」。營養師提醒,許多看似無害的食品,
健康2.0 ・ 1 天前
18歲高中女發育好!月經卻從未來過 醫檢查驚「沒有陰道」
孩子在發育期還未出現性徵,可能是身體有問題。婦產科醫師鄭丞傑分享,一名身材發育良好的18歲高三生,月經遲遲沒有來,被母親帶到醫院做檢查,發現她先天性無陰道,子宮也發育不全,雖然可透過手術建立人工陰道,但生育能力受到影響。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這件事比吃炸雞老得更快!抗老每天只做4件事 打造身體防鏽力
許多人一聽到「抗氧化」就想到保健食品,但醫師提醒,真正的抗氧化從來不只是吃對東西,而是從生活習慣開始改變。如何預防身體提早生鏽?以下醫師教你真正抗氧化保養。 在保健意識日益高漲的今日,「抗氧化」
健康2.0 ・ 55 分鐘前
不是肥肚子!中年女「1身材」是肝壞了:慘得中度脂肪肝
當女性步入更年期,脂肪分布會逐漸由年輕時的「梨形身材」轉變為「蘋果身材」,即腹部肥胖的問題會更明顯。但醫師陳威龍表示,若更年期後的女性仍維持著「梨形身材」,且大腿與臀部脂肪囤積的問題更加嚴重,這暗示著肝臟代謝功能可能異常,亟需留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柿子怎麼吃更健康?專家揭柿子三大「隱藏功能」
生活中心/尤乃妍報導11月後秋意漸濃,柿子除了是秋天盛產的水果之外,對身體也有許多好處。營養師薛曉晶在臉書發文分享,許多人以為柿子甜度高會導致血糖飆升,但其實柿子經過多項研究證實,不只能幫助人體抗氧化、對抗慢性發炎,更能穩定血糖並精準調節血脂。對於糖尿病、高血糖、代謝症候群來說,是秋冬「護心、護肝、抗發炎」的黃金選擇!
民視健康長照網 ・ 18 小時前
一直運動、吃蛋白質卻沒長肌肉?營養師大推「8種增肌食物」 全麥麵包入列
明明有運動、也努力吃蛋白質,卻總覺得肌肉量上不去?營養師高敏敏指出,其實除了訓練強度,飲食內容更是關鍵!想讓肌肉長得結實又不發胖,就要從天然增肌食物下手!對此,他整理出8種天然食物,讓你吃得聰明,吃出線條。 1、乳製品像牛奶、優格、起司都含有優質蛋白與鈣質,能幫助肌肉生成、維持骨骼強健。運動後喝一杯低脂牛奶,也是很棒的修復策略。2、牛肉富含白胺酸與肌酸,是增肌的兩大關鍵營養。能幫助肌肉合成、提升力量與訓練表現,是增肌族的黃金蛋白質來源之一。3、堅果含有好油脂與熱量,適合當健康零食,能幫助增肌、增重又不怕吃進太多空熱量;選擇無調味原味堅果最加分。 4、全穀物像糙米、燕麥、全麥麵包等,這些優質的碳水來源,能穩定釋放能量、幫助訓練更持久,還能避免脂肪囤積。5、澱粉類植物南瓜、玉米、紅豆、綠豆等,富含膳食纖維,可補充能量又不怕多餘負擔,是天然又安全的增肌好幫手。6、鮭魚高蛋白低熱量,含豐富Omega-3,能幫助肌肉修復與抗發炎,也是提升代謝的健康脂肪來源。 7、酪梨含好油脂、維生素與礦物質,能促進肌肉生長,也守護心血管健康,可搭配沙拉或全麥吐司一起吃。8、黑巧克力70%以上的黑巧克力富含表兒茶
常春月刊 ・ 23 小時前
怕打針?瘦瘦丸誕生了! 72週內體重下降11.2%「價格更親民」
「瘦瘦針」近年掀起減重革命,但許多人仍困擾於需要注射及價格昂貴的問題。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蔡明劼指出,今年11月發表的大型臨床試驗證實,口服「瘦瘦丸」能在72週內使體重下降11.2%,效果顯著,且價格可能更為親民,為期待有效、方便且經濟的減重方案的民眾帶來新選擇。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