坣娜肺腺癌病逝! 1症狀確診已是晚期 夫:堅強從容面對「多陪我四年」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知名藝人坣娜於10月14日因肺腺癌辭世,享年59歲。其夫薛智偉於31日發聲明證實噩耗,並透露坣娜已依其遺願、遵循猶太教習俗完成安葬。肺癌為國人一大殺手,國健署提醒,肺癌初期多無明顯症狀,呼籲留意危險因子和異常症狀,包括咳血、呼吸急促、胸痛等,具公費篩檢資格者應定期接受檢查,以利早期發現與治療,提升存活率。
對抗癌魔仍自律堅強 坣娜選擇在家安寧離世
薛智偉在聲明中回憶,坣娜於2021年演唱會後出現咳嗽症狀,當時因疫情不便就醫,同年底確診為第四期肺腺癌。罹病期間,她依舊維持規律作息,早起、作瑜伽,以極平靜的節奏看待生命,身邊朋友幾乎察覺不到她的病痛。醫師原估壽命僅剩8至12個月,「但她以堅強的意志與從容的⼼態,陪我⼜多走了四年。」
薛智偉說,在離世前三個月,坣娜體力明顯下滑,主動提出想以居家安寧的方式走完人生。「當日我在床邊緊緊抱著她,直到她平靜地離開人世。」他也表示,兩人於2017年結婚,「這八年,是我⼈⽣中最充滿啟發與感動的時光。」
肺癌6大危險因子 非吸菸族群也應注意
國健署曾說明,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肺癌是全球癌症死因第1位,在台灣肺癌死亡率也持續位居首位。依生物特性與臨床表現,肺癌分為小細胞肺癌與非小細胞肺癌兩大類,其中非小細胞肺癌約占8至9成,肺腺癌為最常見型態,其次為肺鱗狀細胞癌。
可能引發肺癌的主要危險因子包括:
菸害:WHO指出,吸菸影響肺癌最大的危險因子,約占7至8成,二手菸暴露亦會增加肺癌的風險,比一般民眾高出2至3成。三手菸,也就是在家中或室內吸菸,造成有毒物質殘留於物體表面,同樣危害健康。
空氣污染:長期暴露於懸浮微粒(PM)等第一級致癌物會增加罹癌機率。
職場或居家暴露:特定職業可能需接觸重金屬物質如鉻、鎘、砷等,柴油引擎廢氣或石綿,某些建築特殊石材含少部分輻射及氡氣,長期暴露均有較高的肺癌風險。
肺部疾病史:曾患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或肺結核者等肺部疾病者,罹癌風險上升。
家族病史:研究發現,肺癌患者的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罹患肺癌的風險高於無家族史者,可能與遺傳因素,或是暴露在相同致癌環境中(如二手菸、氡氣)有關。
油煙暴露:長期暴露烹飪油煙具潛在健康風險。研究顯示,煮食時未使用抽油煙機的非吸菸女性,其罹癌風險高出8.3倍。
早期症狀不明顯 確診期別影響存活率
目前國健署提供高風險族群每2年一次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公費篩檢,對象包括:
具肺癌家族史者:40至74歲女性或45至74歲男性,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曾確診肺癌。
重度吸菸者:50至74歲、吸菸史達20包年以上且仍在吸菸或戒菸未滿15年者。
國健署指出,肺癌的5年存活率與確診期別息息相關,以110年肺癌確診個案為例,第1期可達9成,第2期約6成;第3期降至3成,延誤治療到第4期才就醫,5年存活率僅1成,差距極大。肺癌早期症狀常不明顯,若出現持續咳嗽、咳血、胸痛、呼吸急促、聲音沙啞、骨關節疼痛或體重下降等情形,應盡速就醫檢查。
【延伸閱讀】
顏正國罹肺腺癌1年病逝 初期7大警訊揭!做好「護肺5習慣」戒菸為首
久咳不癒可能是「廚房油煙」惹禍!醫曝危害不輸二手菸 WHO列肺癌危險因子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69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其他人也在看

影/習近平贈李在明小米手機被問「通訊安全」 神回覆逗笑全場
「習李會」昨(1日)下午在南韓慶州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後舉行,在互贈禮物環節出現有趣一幕。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贈送南韓總統李在明小米手機被問「通訊安全」,他風趣回應「你看看有沒有後門?」逗樂全場。
中天新聞網 ・ 14 小時前
孫情不捨劉家昌「在我腦中活的」
81歲「痛苦歌王」孫情出道60周年,將於11月8、9日在台中市中興大學惠蓀堂舉辦3場「2025文平嫂重陽敬老感恩 孫情演唱會」。孫情是韓國華僑,當年因演唱韓國電影《淚的小花》主題曲而在台灣樂壇出道,透露他跟同樣是韓國華僑的已故「華語流行音樂教父」劉家昌從小一同長大,不過劉家昌去年癌逝,讓孫情十分不捨。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肺癌也能痊癒?2治療法有望翻盤 這類人腫瘤竟消失
過去一聽到「肺癌第四期」,多半讓人聯想到生命進入倒數。不過馬偕紀念醫院胸腔外科醫師詹梅麟指出,隨著標靶藥物與免疫治療的問世,晚期肺癌的治療樣貌已大幅改變。以往患者的五年存活率不到5%,如今已提升至10%至15%。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年收80萬養4個小孩錯了嗎? 大二兒爆噴積壓已久心內話母心碎
一個4寶媽上網吐露心聲,她與丈夫年薪大約80萬元,用來支付所有孩子的生活費、學雜費、課後輔導費,乃至於電話費等生活開銷,只要求讀大二的大兒子自己辦學貸,寒暑假去打工賺錢。本以為已經很盡力,沒想到卻換來兒子連環抱怨,拿周邊同學穿名牌、上下學開爸媽的車等做比較,感嘆自己麼都沒有,這番話徹底讓媽媽心碎,上網哀嘆:「請問要年收多少才不會被小孩嫌棄?」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0 小時前

末期淋巴癌逆轉!她靠「1食物」奇蹟康復 醫示警:小心3大風險
花蓮一名連姓女子2年前被診斷罹患第4期淋巴癌並出現骨轉移,經化療與標靶治療,同時依醫師建議搭配黃金蟲草作為輔助療法,治療約8個月後,追蹤檢查結果顯示「癌細胞完全消失」,目前持續穩定追蹤中。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粿粿認不倫!律師勸世「1事別亂做」:是真的會有報應
范姜彥豐公開指控妻子、前啦啦隊女神粿粿(江瑋琳)婚內出軌男星王子(邱勝翊);針對粿粿昨天(1日)發出自白影片,讓事件再推一波高峰,也引發多方論戰。對此,律師李怡貞也根據自身經驗勸世,外遇就外遇沒關係,但有1事最後別做「真的會有報應的」。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莫名頭痛、焦慮?醫:恐是「這1飲品喝太少」害的 這2類人更容易便秘
現代人生活忙碌,很常都要等到手上工作告一段落,發現「嘴巴乾乾」才想到要喝水。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腹膜透析室主任林軒任醫師提醒,人體缺水將影響全身器官,引發包括頭痛、肌肉抽筋、腎結石等狀況,甚至焦慮和憂鬱情緒可能也跟缺水有關!當人意識到口渴時,其實身體已經缺水1至2%,調節系統早就啟動以保留水分,如果長期習慣等到渴了才喝水,心臟和腎臟負擔恐增加。許多人誤以為「不渴就不用喝水」,但其實缺水造成的口渴現象只是冰山一角!林軒任醫師說明,有研究顯示,輕度脫水(體重減少1至2%)就可能讓人注意力下降、心情煩躁,甚至影響運動表現。例如頭痛或疲勞常被以為是工作壓力大,但其實可能是腦部為保護自己而發出的缺水警報。 身體缺水 心情也被影響!醫:全身都亂套 林軒任醫師進一步指出,大腦一旦偵測到身體缺水,除了透過分泌激素調節水分吸收,以下器官也會受到影響: 腦部:人體缺水時,腦細胞縮水可能導致頭痛、暈眩,甚至認知下降。研究顯示,脫水2%,記憶力和注意力就可能隨之減弱20%。皮膚和肌肉:皮膚可能變乾,像枯萎的植物葉子;由於電解質(如鉀、鈉)失衡,肌肉也可能容易抽筋。心臟:血容量下降使得心臟需更用力泵血,心臟病風險或
常春月刊 ・ 13 小時前
普發現金1萬登記入帳11/5起開放 身分證字號分流看過來!
普發現金1萬元有五種領取方式,根據網路民調,多數人選擇的「登記入帳」將於11月5日開始預登記。財政部特別提醒國人,認清普發現金官網「https://10000.gov.tw/」網站連結,以免受騙上當。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舊百吉隧道重現風華!打造全國首座生態池隧道 開創北橫新旅線
桃園市大溪區鄰近後慈湖「舊百吉隧道」歷經半年優化工程,以「減量、適量、整合、安全」原則,拆除過多或汰換不良設施,隧道內及周邊部分範圍擴大生態棲地,增加地被植栽、生態解說階梯等,以全新風貌結合歷史記憶與生態保育,日前如期完工,即日起開放參觀。這也是全國第一個保有生態池的隧道,將成為北橫旅遊廊帶的重要節
自由時報 ・ 16 小時前
月經來「喝這8種飲料」痛感真的會下降!連情緒都能穩住 網激推
女性朋友每個月生理期來臨時,許多人會感到身體沉重、腹部隱痛,身心狀態大受影響。為了緩解不適,人們常會在經期特別留意飲食。其中,「經期適合喝什麼」更是熱門話題。本文整理出網友熱議的8大「經期飲品」,幫助您在特殊時期也能補充能量,減輕不適。 ▲網友熱議8大經期飲品。(圖/《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提供) 「經期飲品」討論 「熱可可」 療癒心情舒緩經痛穩居人氣冠軍 觀察近1年網友針對「經期飲品」的討論,可以發現「熱可可」穩居人氣冠軍。可可富含多酚類與礦物質,有研究指出這些成分與情緒調節及血清素分泌相關,不少網友也認為喝下一杯能讓心情變得愉悅,直言「生理期喝熱可可,心情都變好了」;加上溫熱飲品本身帶來的暖意及舒適感,也讓緊繃的腹部更放鬆。不過,中醫師也提醒,不少市售可可粉中含有大量的精緻糖,喝多了恐反而造成身體負擔,建議選擇純度高、低糖或無糖版本。 「牛奶」放鬆肌肉穩定情緒超有感 「薑茶」深受手腳冰冷族群青睞 排名第2位的「牛奶」則含有豐富的鈣質與蛋白質,在經期時能幫助補充能量、放鬆肌肉,除了單喝之外,也可以搭配其他食材製作成甜點或料理,增添療癒感。例如有位網友便甜蜜分享「生理期男友都
常春月刊 ・ 1 天前溫柔生產!醫師與助產師共照模式 兼顧醫療安全與溫暖
隨現代孕產觀念演進,孕婦對生產的期待不只母子均安,更希望在專業醫療保障下獲得美好的、受尊重的生產體驗。台中慈濟醫院婦產科蘇修緯醫師積極推動「溫柔生產」照護模式,透過產科醫師與助產師共同照護,讓生產結合專業安全與人文溫度,不再是冰冷的醫療程序。
NOW健康 ・ 1 天前秦楊經濟身體狀況不佳 坦言對妻兒虧欠太多
(中央社記者洪素津台北1日電)演員秦楊錄製節目「話時代人物」,他提及自己近來狀況不佳,罹肺腺癌初期,視力受損幾乎失明,錢也在中國賠光,坦言對妻兒虧欠太多,「壓力大到胡思亂想,後事都交代好了」。
中央社 ・ 1 天前

少鹽還不夠!研究揭「1飲品」超穩血壓 幾乎治百病
高血壓是沉默的殺手,常見於中老年人。營養師薛曉晶表示,一項研究指出,高血壓患者普遍鈉攝取過高、鉀攝取不足,水分攝取量也明顯偏低,導致血壓控制困難,因此,高血壓患者每次喝足2000~2500cc水,並以白開水為主。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不是小黃瓜!醫大推「它」超營養、無農藥:早餐必啃幾根
減重是現代風潮,醫師蔡明劼表示,均衡飲食是其中關鍵,首先就是吃到足夠的蔬菜量,以早餐而言,可食用不必煮的食材,例如小黃瓜、牛番茄、玉米筍。他自己最常用玉米筍作為早餐的蔬菜來源。玉米筍幾乎不含農藥,且低熱量、低碳水化合物,並富含多種營養素。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從85→55kg驚人變身!韓妞「吃飯改變1件事」輕鬆甩肉30公斤,還能喝可樂吃炸雞不復胖!
想減肥又不想放棄快樂人生?這位韓妞徐宥真(Seoyujin音譯)從85kg→55kg,狂甩30公斤,還能開心喝可樂、吃炸雞!她靠的不是節食,而是掌握「4個關鍵瘦身祕訣」,體脂一路掉、皮膚還變
女人我最大 ・ 2 天前
不是遺傳!一家人罹癌「1關鍵」成主因 專家:90%是它們害的
癌症跟家族遺傳沒有太大關聯性?日本醫學研究所所長齋藤良三透露,根據美國國家癌症中心最新的數據,顯示癌症生成的原因,跟生活方式、環境因素有90%相關,但是「遺傳性腫瘤」則佔5%至10%左右。
鏡報 ・ 12 小時前
一直做恐釀洗腎!醫列「10大傷腎行為」 喝水也得小心
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提醒,腎功能會隨年齡退化,年輕時就要做好腎臟保養。喝水喝太少、高油高鹽飲食、熬夜、久坐、濫用止痛藥與保健食品等10大傷腎習慣,恐加重腎臟負擔、提前洗腎。掌握生活細節,守護腎功能、遠離腎病。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中風不是說來就來 視力模糊、單側無力都是前兆
台北鳴堂中醫體系醫療長周宗翰醫師指出,許多人誤以為中風是突然發生的事件,實際上身體早已發出警訊,只要懂得觀察這些徵兆,就能提早預防,避免不幸發生。
中天新聞網 ・ 1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