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撒錢?關稅紅利發2千 航空大亂 川:不上班就扣薪
擅長引領網路話題的美國總統川普,最新拋出計畫利用關稅收入,對中低收入者發放2千美元的紅利,此話一出,立刻引發民眾上網熱搜。另外他也喊出要向政府關門期間,沒有休假的「愛國」航管員,給1萬美元獎金,但威脅不返回工作崗位的職員,就要扣薪。週一,美國航空公司再取消2300多個班次,另外近9千航班誤點。不過美國政府很可能本週就會開門運作,參議院已經通過撥款措施,共和控制的眾議院預計週三表決,再送交川普簽字。
美國眾議院議長 強生:「我們漫長的國家惡夢終於要結束了。」
美國眾議院議長口中的惡夢,美國史上最長、政府關門第41天,參議院在八名民主中間派議員倒戈下,以60比40通過聯邦撥款措施,來交換12月就延長「平價醫療法案」補貼進行投票,但共和並沒有保證延長補貼,讓革新派議員很是不滿。
美國獨立參議員 桑德斯:「這是完全沒有意義的動作,就算在這裡參議院獲得100票,也沒有任何意義,因為眾議院根本不會審這項議案。」
不過對選擇打破僵局的參議員來說,政府停擺帶來的衝擊,包括聯邦雇員領不到薪資,航管員不足導致空中交通大亂,以及失去食物券的重要糧食援助,讓他們決定與共和達成協議。
美國民主參議員 夏亨 (Jeanne Shaheen):「我們需要讓政府開門,因為數百萬美國人民正在受苦。」
美國獨立參議員 金恩 (Angus King):「如果作戰計畫行不通,那就改變作戰計畫,試另一種戰術。」
一個星期前,民主才在地方州市長選舉大獲全勝,現在反倒輕易妥協,讓74歲的參院民主領袖舒默,遭部分眾院民主人直指應該被換掉。美國總統川普則表示,這項協議很好。
美國總統 川普:「我們得到足夠的民主人支持,我們將重啟我們的國家,很遺憾之前停擺,但我們很快將會開始運作。我會遵守協議,協議非常好。」
不過眼看美國飛航大受政府關門影響,川普在社群上威脅所有航管員,立刻返回工作崗位,否則將被扣薪;另外,這段期間沒有請休、他稱之為「偉大愛國者」的人,他則要發1萬美元,相當台幣31萬元的獎金。
美國國家航空管制員協會主席 丹尼爾斯:「這不是政治問題,也不是意識形態問題,這是航空旅客看不到,但美國每天都依賴的飛航安全裕度,正在被侵蝕,額外的壓力導致疲勞,疲勞則導致安全下降,隨著政府停擺持續,風險也在不斷增加。」
根據FAA美國聯邦航空總署,政府停擺期間,美國30大機場每天約有20%到40%的航管員缺席。光是過去這一個週末,全美就有120萬旅客的航班誤點或被取消。週一,航空公司再取消2300多個航班,另外8900班誤點。芝加哥歐海爾機場平均誤點超過5個小時,紐約拉瓜地亞機場2個小時,紐華克機場1個小時以上,旅客無不叫苦連天。
旅客:「我精疲力盡、又累又生氣,我必須打電話給客服,但他們什麼也幫不了,我好累,我只想睡覺,不行,這完全不行。」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刻,川普對美國最高法院發出警告,如果裁定他開徵的關稅無效,美國將面臨經濟和國安災難。他表示計畫利用關稅紅利,對中低收入者發放兩千美元,相當台幣6萬2的支票。
美國總統 川普:「我們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我們將會發約2千美元的紅利給中低收入者,剩餘的關稅收入則用來降低國債。」
姑且不論國會授權和實際關稅收入,發錢肯定受大眾歡迎。Google搜尋刺激經濟支票,立刻暴增3000%,是與川普相關的最熱搜尋話題。根據CNN統計,認可川普關稅政策的民眾只有37%,不認可高達61%,這招關稅紅利支票,或可扭轉政策負面形象。
至於把川普2021年演說片段移花接木,被認為詆毀他形象的BBC英國廣播公司,川普則威脅提起10億美元訴訟。而當年與他一同試圖推翻2020年大選結果的盟友,包括前紐約市長朱利安尼、前白宮幕僚長梅多斯等人,則獲川普赦免;不過這很大程度只是象徵性,因為這些人都未被聯邦起訴,而總統赦免並不適用州或地方的訴訟。
更多 TVBS 報導
旅客惡夢!上萬航班誤點取消 美政府開門露曙光
BBC拼接川普演說 誤導國會暴動 總裁.新聞CEO下台
川普聯手中亞推稀土多元 美中高科技競爭更烈
川口中「邪惡女」 裴洛西85歲宣布退休 曾撕川講稿
其他人也在看

將與新壽解約 蔣萬安曝與輝達簽約進度提前
[NOWnews今日新聞]在新壽同意「合意解約」後,輝達(NVIDIA)台灣總部確定落腳北士科T17、T18基地。北市府已將解約案送交議會,排入議程。台北市長蔣萬安今(12)日表示,最快本週能跟新壽解...
今日新聞NOWNEWS ・ 12 小時前《美股》消息面:哈塞特看Q1經濟增長3%~4%;押降息 現貨金續揚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消息面: ●白宮經濟顧問哈塞特(Kevin Hassett)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他預期到2026年第一季,美國經濟應該會恢復到介於3%~4%的成長率。他坦承牛奶和漢堡價格比川普總統第一個任期時高出許多,雖然通膨出現波動,但總體趨勢仍然良好,且今年削減赤字將有助於緩解物價給總體經濟造成的壓力。哈塞特表示,據經濟學家估算,這次政府停擺將導致成長率下滑1~1.5個百分點,而過去一年美國經濟成長率一度接近4%。 ●美國人力資源服務機構ADP周二公布,在截至10月25日的4周期間,美國企業平均每周裁員11,250人,這項數據與該公司上周報告的10月就業增長形成鮮明對比,亦反映出美國就業市場有些疲軟。這是該公司新推出的「4周平均就業變化」報告,以彌補在政府關門期間,缺乏官方數據的空白。 ●美國參議院在周一晚間通過一項旨在重啟政府的臨時撥款法案,並已送交眾院表決。美國眾議院議員在休會53天後返回華盛頓,眾院議長強生(Mike Johnson)表明最快將在11月12日通過並送交美國總統川普簽署,好讓這場創下美國史上最長記錄的政府停擺鬧劇於本周落幕。 ●ADP最新發布的
時報資訊 ・ 12 小時前BOK示警房市與匯率風險猶存,多數委員對降息保持謹慎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韓國央行(BOK)公布上個月(10月23日例會)會議紀錄顯示,決策者以6比1票維持基準利率2.50%不變,多數委員對進一步寬鬆持審慎態度,主因房市過熱與韓元走弱帶來的金融穩定風險仍高。有委員直言,近期匯率波動更多源自內生因素,貨幣政策須更強調外匯穩定與風險權衡。紀錄指出,雖然理事會將持續維持偏寬鬆以支撐成長,但需「靈活調整節奏」,並在評估關鍵風險與政策副作用後再決定是否進一步降息。會中亦提到,政府10月中旬抑制房價與家庭負債的新措施公布後,必須密切追蹤房市走勢與資產負債表脆弱點。與此同時,韓國第3季國內生產毛額(GDP)表現為年內表現最佳,主要受出口回升與財政刺激拉動,但韓元在11月續貶並觸及4月以來低點;市場亦關注與美國大型投資與貿易安排相關的不確定性是否加劇資本流向與匯率壓力。在10月例會唯一主張降息的鴿派理事申勝煥,主張「盡早」降息,並稱目前時點已「明顯延遲」,惟也承認金融風險使操作更複雜。紀錄內容並透露,仍有部分委員對未來三個月開啟降息保持開放,但整體偏向在風險充分緩解前按兵不動。
財訊快報 ・ 12 小時前《國際經濟》瑞士傳最快周末前與美達成協議 關稅降至15%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瑞士的消息人士在周二表示瑞士最快在本周四或周五將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美國將對進口關稅降低到15%。 該消息人士說,協議也有可能在下周初達成,不過他也警告說,該協議最終仍需美國總統川普的拍板批准,才算是定案。 川普是在7月底宣布,對瑞士徵收39%的高額關稅,該稅率也是美國重新設定全球貿易當中,開徵的最高關稅之一。此舉也威脅到瑞士公司的出口,因為美國是瑞士鐘錶、工具機、精密機械,和巧克力等商品的最大市場之一。 瑞士經濟部在周二拒絕對正在進行中的談判提出評論。瑞士政府表示,該國經濟部長Guy Parmelin與美國相關當局定期保持聯絡,包括與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雙方在上周五進行了視訊會議,Parmelin形容是非常具有建設性的會談。 川普在周一表示,他正在努力達成協議,降低對瑞士商品課徵的進口關稅。 瑞士官員提出了一系列旨在減少美國財政赤字的投資承諾和建議。消息人士說,這為達成可能的協議鋪平了道路。 瑞士政府已經提出增加購買美國國防裝備的支出,並讓美國能源企業更容易進入瑞士市場。 知情人士說,瑞士還提出了擴大在美國黃金精煉能量的計
時報資訊 ・ 12 小時前米價衝高考驗高市政府,5公斤4235日圓近歷史高、民眾盼抗通膨對策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日本通膨持續跑贏薪資,米價在政府釋放戰備庫存與安撫供給訊息後仍再度走高,對10月21日上任、支持度逾六成的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形成民生與民調的雙重考驗。日本農產大臣鈴木典一拋出「米券」構想,力求在本月端出抗通膨方案。最新零售數據顯示,截至10月27日當週,超市5公斤裝稻米平均價達4235日圓(約新台幣847元),年增23%,距離5月的歷史高點4285日圓僅一步之遙;批發端9月(反映新米)均價更升至每60公斤3萬6895日圓,較前月飆36%。分析指,去年的供應錯配與極端高溫陰影猶存,盤商為確保供貨「不計成本」搶米,推升成交價。米價偏高也推動民間進口意願躍升。即便日本對民間進口米課徵每公斤341日圓的徵收額,但在內外價差擴大下,9月民間進口量較去年同期放大近160倍,帶來「便宜米湧入、糧安風險上升」的新矛盾。內部評估顯示,若無明確過剩訊號,零售價在至明年3月前難見實質回落。高市政府在照顧消費者與穩定產業之間尋求平衡。一方面討論對特定家庭發放米券以紓困,另一方面將2026年產量目標由本年作期的748萬噸下調至711萬噸,意圖更緊密地對齊供需,避免再現供應誤判;觀察人
財訊快報 ・ 12 小時前
美中貿戰降溫.同步停收靠港費 川力主:關稅手段奏效
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持續對全球各國帶來影響。例如11月1日起對所有進口重型卡車加徵25%關稅,這對包辦75%美國重卡進口量的墨西哥,帶來重大打擊,尤其是使用中國低價零組件的重卡車廠,得加緊拓展拉丁美洲市場。川普周一還在白宮重申,關稅是有效的貿易談判工具,並以中國為例,強調藉由關稅才讓美國免於在稀土供應上「挨打」,還透露高關稅已令印度減少採購俄羅斯石油,因此近期有望降低印度關稅並達成貿易協議。但關稅也不是萬靈丹,例如在安世半導體的供應上,仍存在不確定性;稀土議題上,中方更傳出有意實施新管制,恐將影響美方的稀土取得。
TVBS新聞網 ・ 12 小時前
新壽北士科解約案今審查!蔣萬安曝最快與輝達簽約時間點
台北市議會今日將審查新光人壽(新壽)提出的「分手費」方案,該方案涉及44.3億元的合意解約費用。市長蔣萬安表示,市府希望在本周內完成與新壽的合約終止協議,並計劃在明年農曆年前與輝達簽訂地上權的合約。蔣萬安強調,市府與輝達保持密切聯繫,並將加速行政流程,以便儘早將土地移轉給輝達。
中天新聞網 ・ 11 小時前軟銀拋售輝達股票 投資人憂AI估值脫離基本面 輝達股價重挫近3%
軟銀集團11日揭露在10月以58億美元出脫手中持有的輝達(NVIDIA)股份,此舉震動股市,加深人們對人工智慧(AI)熱潮可能已經達到頂峰的擔憂,尤其近期華爾街銀行高層和知名做空機構皆相繼發出警告。
中時財經即時 ・ 11 小時前《美股》焦點股:2利空 輝達跌3%;網飛主題樂園開幕 免費入場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焦點股: ●輝達(Nvidia)周二(11月11日)下跌2.96%,收在193.16美元。其投資的AI資料中心服務商CoreWeave第三季營收優於市場預期,但利潤縮水,且受到某第三方合作夥伴交付延遲影響,CoreWeave下修全年營收預測,其股價應聲暴跌逾16%。日本軟銀集團周二盤後宣布以58億美元出清所有輝達持股,亦加劇對AI股泡沫化的擔憂。 ●Meta下跌0.74%,收在627.08美元。《金融時報》報導,據知情人士透露,Facebook母公司Meta首席AI科學家Yann LeCun準備離職創辦自己的新創公司。報導稱LeCun正在為自己的新公司募資展開初步協商。 ●網飛(Netflix)周二上漲1.46%,收在1136.44美元。該影片串流巨頭位於賓州的主題樂園Netflix House將於11月12日開幕,接下來,其位於德州達拉斯的主題樂園將於12月11日開幕。網飛的主題樂園採免費入場,園區設計參考逾40部最受歡迎的節目和電影,包括《怪奇物語》(Stranger Things)、《魷魚遊戲》(Squid Game)、《Kpop獵魔女團》(KPop
時報資訊 ・ 11 小時前《美股》分析:AI行情失靈?政府關門衝擊?專家這樣說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美股分析: ●CFRA首席投資策略師Sam Stovall在談到參議院通過臨時撥款法案並已送交眾議院時表示,市場的預期是政府停擺工已經翻篇……人們將重返工作崗位、經濟數據將恢復發布,而不確定性也將過去。 ●Logan Capital Management投資組合經理Bill Fitzpatrick在談到周二AI行情失靈時表示,這些科技公司都是現金流機器。它們都是非常棒的公司,但出發點很重要。有鑑於它們目前的估值,只需要一點點負面消息,市場氣氛就會略為轉變,於是出現較有利於價值股的走勢。目前標普500指數的本益比遠高於20倍,這主要受到「七巨頭」和其他科技公司推升。而在這輪牛市中,有些公司被「拋在後頭」。未來幾年,料將有龐大資本支出,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還出現任何拉回,都可能是衝過頭的信號。在談到美國政府可能很快重啟時,Fitzpatrick表示,我認為政治失靈是要付出代價的,不僅在美國,在全球都是如此。沒錯,我們終將找到解決之道,但政治兩極化的情況仍然十分嚴重,我認為這是促使投資人轉向高質量交易的眾多因素之一。
時報資訊 ・ 11 小時前
《日股》軟銀大跌 日經早盤微升;索尼領軍 東證再創新高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日本科技巨頭軟銀集團股價重挫,受此拖累,周三日經225指數早盤僅微漲0.17%,收在50,927.29點。受索尼上漲帶動,東證一部指數晨收大漲1.02%,為3,355.51點,再創歷史新高。 軟銀早盤重挫超過5%。受惠於持有之OpenAI股份估值上漲,軟銀上季獲利翻漲1倍多,但該公司宣布已經以58.3億美元出清所有輝達持股。 重量級晶片股隨之走跌,愛德萬測試目前跌逾3%,東京威力科創暫跌2.63%。 Asset Management One首席策略師表示,看好AI概念股的樂觀情緒仍然存在,投資人仍在搶購具有亮眼前景的AI相關股。 資料中心材料廠三井金屬礦業株式會社(Mitsui Kinzoku)將全年獲利預測上修75%,股價飆漲19%。 索尼將本財年(截至明年3月底)營業利益預測調升8%,目前股價漲近3%。 Sumco目前崩跌逾20%,在日經指數成分股中跌幅最大。該半導體材料大廠預估全年淨損達169億日圓,遠超出市場預估的淨損52億日圓。
時報資訊 ・ 10 小時前
AI泡沫化警報?軟銀出清輝達持股掀恐慌 專家解讀背後操作:轉填225億美元的坑
日本軟銀集團宣布出清NVIDIA人工智慧(AI)晶片龍頭輝達(NVIDIA)的全部持股,預估總價值高達58億美元(約新台幣 1777 億元),此舉動引發外界高度關注,也讓AI泡沫化的隱憂再度浮上檯面。對此,財經專家王董大盤籌碼在臉書發文分析,軟銀這舉動應該是要去填這225億美元的坑,不過最終都還是運用在AI上,並非看壞AI產業。王董大盤籌碼表示,美股昨晚漲跌......
風傳媒 ・ 11 小時前
特斯拉一天出走兩位靈魂高層 馬斯克押寶AI代價浮現
特斯拉 (TSLA-US) 掌管 Model Y、Model 3 和備受爭議的 Cybertruck 三大關鍵汽車項目的「靈魂人物」同一天相繼離職,為特斯拉急遽轉向 AI
鉅亨網 ・ 11 小時前《汽車股》裕日車新副總 台灣森那美起亞前總裁李昌益出任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裕日車(2227)經理人委任案,董事會後公告經營人事異動訊息,由Kia總代理台灣森那美起亞股份有限公司前總裁李昌益新任副總經理職務,此人事調整將於11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 面對汽車產業電動化與智慧化的轉型趨勢,以及台灣汽車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裕日車持續強化組織動能與經營彈性,並聚焦於品牌發展、行銷布局、服務品質及通路體系優化等策略,期能在變動快速的產業趨勢中,同步煥新公司體質、穩健前行。 裕日車經董事會決議並公告經營團隊人事調整,將由李昌益出任裕日車副總經理職務,此人事調整將於11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 李昌益過去曾服務於裕隆(2201)集團納智捷公司及各大汽車品牌,今年5月底卸任Kia總代理台灣森那美起亞總裁,具備豐富的行銷視野與經營經驗,未來將著重於公司的整合管理與行銷策略,協助推動NISSAN及INFINITI品牌發展與價值提升、通路體系優化及市場行銷布局;同時將於營運面與總經理密切協作,持續提升裕日車在新能源與乘用車市場的競爭力,以加速達成公司中長期目標,創造穩健經營績效。
時報資訊 ・ 14 小時前墨西哥對華加徵高關稅遭內部反彈再度押後,製造業憂成本飆升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墨西哥對中國產品加徵高額關稅的計畫再度推遲,知情人士指執政陣營與製造業界反對聲浪升溫,擔心此舉將推高機械、零組件與原材料進口成本,削弱本土產業競爭力,並衝擊物價與就業。按照先前提案,關稅對象涵蓋汽車與零部件、鋼鐵、紡織等品類,稅率最高可至50%(目前中國進口整車關稅約20%)。內部討論焦點在於課徵範圍與細項標準遲未統一,財經部門意見分歧,使得與民間團體磋商更趨複雜。執政聯盟內亦出現顧慮,有國會議員主張現階段不宜升高對中貿易摩擦,認為應在保護本土產業與維持對外多元貿易之間取得平衡。企業界則警告,一旦落實,進口與物流服務成本上升恐達三成,部分終端商品價格或翻倍,對低收入族群影響尤甚。目前墨西哥國會會期將於12月15日結束,立法優先順序可能讓關稅議題延至明年2月續審。若今年無法完成審查,相關爭議恐延長,企業投資與採購決策不確定性升高,外商布局與邊境供應鏈調整勢在必行。
財訊快報 ・ 11 小時前軟銀拋售輝達持股套現58億美元 股價重挫一成
(中央社東京2025年11月12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軟體銀行集團(SoftBank Group)宣布清倉美國晶片巨頭輝達(Nvidia)持股、套現約58億美元,消息拖累股價一度重挫10%。法新社報導,分析人士指出,這一步是為了釋出資金,用於集團創辦人孫正義(Masayoshi Son)承諾的人工智慧(AI)大型投資計畫,包括在美國的「星際之門」(Stargate)專案。輝達股價在紐約股市下跌3%。美國科技新聞網站The Information專欄作家比爾斯(Martin Peers)指出:「這項拋售顯示孫正義為履行對OpenAI執行長阿特曼(Sam Altman)的承諾,急於籌措資金。他幾乎是在翻遍軟銀所有角落,只為湊出現金,而輝達持股實際上只是零頭而已。」軟銀是ChatGPT開發商OpenAI的主要投資人。軟銀股價今天盤中跌幅收斂至5.4%,自開盤後的重挫10%回穩。軟銀昨天公布第2季獲利暴增一倍以上至2.5兆日圓(約162億美元),主要受惠於AI相關類股表現強勁。軟銀財務長後藤芳光(Yoshimitsu Goto)向彭博(Bloomberg News)表示,出售輝達持股是為了「讓資
中央社財經 ・ 11 小時前美韓核潛艇計劃卡關,投資與關稅安排延宕,未見關稅書面協議出爐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10月底的亞洲行,宣布與韓國達成安全與貿易協議,但因核動力潛艇計劃未有共識,至今仍未見書面協議出爐。韓方稱關稅草案已定稿,惟須與安全協議一併公布,導致時間表延後。會晤細節顯示,韓國總統李在明要求美方同意提供核潛艇燃料並分享敏感技術;川普隔日口頭表態支持韓方建造核潛艇,惟涉及美軍最高機密技術轉移的敏感度高,程序複雜,雙邊協調拉長。雙方據悉已備妥涉資約3,500億美元的諒解備忘錄構想,以大額投資換取關稅下調,但簽署時間與形式未定。韓國國防部長安圭伯表示,美方多部門仍在內部調整立場與措辭,需時更長。另一變數是建造地點分歧;韓國總統李在明主張在韓國造艦;川普則在社群平台稱工程獲批、但將於美國造船廠建造。市場人士指出,技術外溢與供應鏈安全考量,恐使關鍵軍規技術移轉更趨審慎,協議落地時間存不確定性。
財訊快報 ・ 12 小時前
美參院多數議員投票通過撥款案 聯邦政府最快週三恢復運作
美國參議院8位民主和無派議員週日(11/9)「倒戈」支持共和臨時撥款法案後,參議院週一(11/10)晚間舉行最終投票,順利通過臨時撥款案。接下來將交棒眾議院表決投票。美國眾院議長強生週一表示,若一切順利,他預期週三(11/12)就能把撥款法案送交美國總統川普桌上簽署生效,結束長逾40天的政府關門僵局。
太報 ・ 1 天前《電週邊》廣達Q3獲利高於美系外資預期 外匯收益幫了忙
【時報記者張佳琪台北報導】廣達(2382)第三季財報單季合併營收達4952.58億元、季減1.8%、年增16.7%,毛利率6.8%、季減0.3個百分點、年減0.5個百分點。歸屬公司稅後淨利164.31億元、季減2.5%、年減1.2%,每股EPS為4.26元略低於第二季。美系外資指出,廣達第三季淨利超出預期,歸功於非經營性收入的成長。 廣達前三季的合併營收達1.49兆元,年增49.5%;毛利率7.3%、年減0.7個百分點;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527.9億元改寫史上同期新高,年增20.4%,每股賺13.7元。 美系外資指出,廣達第三季毛利率為6.8%高於原先預期,營業費用略低於預期但高於市場預期;營益率3.7%較原先預期高,略低於市場預期。非經營性收入為25億新台幣,高於美系外資預估,也較市場預估來得高;淨利164億、EPS為4.25元,較原本預估高出10%,也較市場預估高出4%。 美系外資正向看廣達第三季毛利率和營益率表現,對於包括外匯收益在內的非營業利潤表現則認為有助於淨利潤拉升,因此獲利才會較美系外資原本預估高10%,也較市場預估高4%。 受颱風影響,廣達法說會順延至12日,屆時第四季
時報資訊 ・ 1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