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好了卻一直咳嗽、喉嚨有痰?醫揭背後真相 要這樣做才會好
COVID-19、流感與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雖然在臨床表現上各有差異,但都屬於呼吸道病毒,常伴隨喉嚨痛、流鼻水與咳嗽等症狀。其中,持續分泌與堆積的痰液更是患者共同面臨的難題。
國立台灣陽明大學臨床醫學博士、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表示,痰液原本具有保護呼吸道的作用,但在病毒感染與發炎刺激下,卻可能轉為黏稠、難以清除,進一步影響呼吸道功能與康復速度。正因如此,痰液處理與治療不僅是緩解不適的重要環節,也是確保呼吸道疾病患者恢復健康的關鍵步驟。
為何咳嗽、痰液會持續? 長尾症狀+呼吸道黏膜受損
蘇一峰醫師指出,COVID-19、流感與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雖然在臨床上各具特色,例如COVID-19可能引發長新冠後遺症、流感常伴隨高燒與全身痠痛,而RSV對兒童與長者則特別容易造成下呼吸道發炎與久咳不癒,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難題:痰液堆積。
此外,臨床觀察顯示,呼吸道病毒的另一個特徵是可能留下「長尾症狀」,後遺症持續時間或長或短,且不容易根治。蘇一峰醫師解釋,即使病毒本身已經清除,患者仍可能持續數週甚至數月咳嗽。
原因在於呼吸道黏膜在感染後受損,如同皮膚被刮傷,底層組織暴露後,容易因受到刺激而引發咳嗽與痰液分泌。部份患者若康復不完全,可能會出現氣喘或呼吸道反覆敏感,持續產生痰液的情況。
長期發炎分泌過多黏液 演變為痰液堆積
蘇一峰醫師補充,當身體長時間分泌過多的黏液,便可能演變為痰液堆積的情況,成為細菌或病毒的溫床。這種狀態不僅影響呼吸,也可能誘發過敏性反應,進一步增加氣喘的風險。因此,若在感染初期未能妥善控制發炎與排痰,日後就容易留下長期後遺症。
痰液本是保護呼吸道的正常分泌物,但在發炎刺激下,會轉變成大量且黏稠的分泌,反而不利於身體恢復。蘇一峰醫師表示,痰液堆積可能會影響呼吸道,增加治療的困難度。
對老人家來說,痰液清除不徹底可能增加反覆肺炎或住院的風險;不只老年人,小孩也可能因痰液堆積受影響,過多的痰與鼻涕可能引發持續性氣喘。臨床上常見的困難就是如何有效處理痰液,以改善患者生活品質。
許多人看病時只關注是否有開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卻忽略了化痰治療的重要性。蘇一峰醫師提到,實際上痰液堆積可能延長不適感。若經過醫師評估,臨床上有時會使用祛痰藥,讓痰液變稀、清除呼吸道的阻塞物。讓痰被咳出,以減少氣管受到刺激的機會。
呼吸道病毒不可輕忽 痰液過多影響康復時間
無論是COVID-19、流感還是RSV,3者都屬於呼吸道病毒,可能導致短期急性症狀與長期後遺問題。除了針對病毒本身的治療,如何妥善處理呼吸道的發炎與痰液問題,也是患者康復的關鍵。
蘇一峰醫師提醒,大眾應該理解這些病毒並非「好了就沒事」,而可能留下長期影響。因此,除了接種疫苗、注意個人衛生、祛痰藥物治療,正確認識痰液處理與藥物選擇,不僅有助康復,也能減少反覆呼吸道困擾。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她不抽菸、每天狂咳,一檢「支氣管塞滿痰」!醫:沒辦法恢復 教你如何有效清除痰液
·1圖看「6種顏色痰液」是身體哪裡生病了! 灰色可能是空污惹禍
其他人也在看

18歲高中女發育好!月經卻從未來過 醫檢查驚「沒有陰道」
孩子在發育期還未出現性徵,可能是身體有問題。婦產科醫師鄭丞傑分享,一名身材發育良好的18歲高三生,月經遲遲沒有來,被母親帶到醫院做檢查,發現她先天性無陰道,子宮也發育不全,雖然可透過手術建立人工陰道,但生育能力受到影響。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世越銀行總經理驚傳猝逝 醫師籲5招防心肌梗塞
金融業界10日傳出令人震驚的消息,國泰金代子公司國泰世華銀行公告,旗下世越銀行董事總經理劉俊豪逝世,享年59歲,外界傳出死因疑為心肌梗塞。這起憾事不僅讓金融圈感到震驚,也再度喚起社會大眾對心血管疾病的警覺,特別是在秋冬季節氣溫變化劇烈之際,更是心肌梗塞的高風險時期。
中天新聞網 ・ 19 小時前
每5人就1人慢性蕁麻疹!醫:不是單純過敏
[NOWnews今日新聞]蕁麻疹是國人常見的疾病之一,據統計,台灣每5人就有1人曾有蕁麻疹發作的經驗。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常務理事朱家瑜說,蕁麻疹的症狀持續超過6週時,就是慢性蕁麻疹,症狀可能會出現「紅、...
今日新聞NOWNEWS ・ 17 小時前
泌尿道上皮細胞癌「台灣發生機率更高」
[NOWnews今日新聞]泌尿道上皮細胞癌每年新增4000名患者,裡面包括了輸尿管、腎臟、腎盂及膀胱等。醫師指出,泌尿道上皮細胞癌沒有什麼生物標記可檢測,症狀通常會出現血尿,有些人就診時,發現已經是晚...
今日新聞NOWNEWS ・ 14 小時前
起床喝咖啡恐致血糖飆升?營養師曝8項飲食均衡法
生活中心/翁莉婷報導不少人早上進辦公室前都會隨手買一杯咖啡醒腦,對上班族來說咖啡不只是提神飲料更是生活的精神支柱,同時認為它能有效提升專注力與反應速度,也被當作一種「上班的儀式感」讓人正式進入工作模式。近日,1位日本營養師在文章中提到「每天早上喝咖啡」不一定是好事,可能影響到生理系統。
民視健康長照網 ・ 1 天前
流感疫苗打氣旺! 營養師:接種前別吃「3類食物」
高敏敏日前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不少人以為打了疫苗就萬無一失,其實疫苗只是輔助,能夠幫身體記憶病毒,但通常保護力不超過1年,建議每年都要接種1次,才能維持穩定防護力,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要靠自身免疫力。高敏敏說到,想讓疫苗發揮最大效果,就要讓身體在「打針前」保持...
CTWANT ・ 1 天前
普丁健康亮紅燈? 右手腫脹如「麵龜」 血管明顯隆起
民視新聞/蘇恆安 綜合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丁健康又出問題了嗎?他在最近一次公開場合上被拍到右手異常腫脹、血管明顯凸起,還不時緊握手掌,疑似身體不適。網路上謠言瘋傳,連帕金森氏症、癌症等話題都出來了。俄羅斯總統普丁在籃球場上專心聽報告,但仔細一看,他的右手異常肥大,整個腫成「麵龜」,一條條血管暴凸,還不時緊握手掌,似乎感到不適。畫面曝光,馬上在社群媒體瘋傳,網友腦洞大開,有人說是帕金森,甚至猜測普丁罹癌或其他重症。而講到身體健康,就不由得想起這個片段。俄羅斯總統普丁口譯(2025.9.3):「人類器官會不斷地移植,甚至越活越年輕,甚至可以長生不老。」9月出席中國大閱兵,才跟國家主席習近平大聊器官移植、長生不老。俄羅斯總統普丁(2025.9.4):「是的我記得(習近平)主席,我們走向觀禮台時提到過,雖然各國情況不同但無論如何,人類壽命有望大幅延長。」現年73歲的普丁,健康狀況多年來,外界臆測不斷。2022年,他在接見官員時,也被觀察到,整個人詭異駝背、臉部浮腫。最奇怪的是,右手緊緊抓著桌沿,右腳也頻頻不自然抖動。說到手腫腳腫,美國總統川普也是同病相憐,不時被拍到,手上塗了一大片遮瑕膏。不過白宮早就澄清,是常見的老人病「慢性靜脈功能不全」所致。國家元首身強體健至關重要,再小的異狀,都能引起話題。原文出處:普丁健康亮紅燈? 右手腫脹如「麵龜」 血管明顯隆起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土耳其軍機墜毀喬治亞!機上20人恐罹難 現場濃煙直竄中國賣「蟑螂粉」咖啡 真實口感:酥酥脆脆!有時候覺得煩 覺得懶 覺得提不起勁 這樣吃+做
民視影音 ・ 15 小時前柏林愛樂團員坐身邊共演 台灣學子收穫豐碩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台北12日電)柏林愛樂訪台除音樂會演出外,今天首度帶來「並肩彩排」計畫,柏林愛樂成員坐在學子身邊指導共演,傳授指法與技巧,也叮嚀要注意傾聽,3個多小時的排練讓台灣學子收穫豐碩。
中央社 ・ 13 小時前淡江大橋八里直播13日啟用 可網路欣賞國門地標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12日電)新北觀旅局今天表示八里左岸設置24小時高解析直播13日啟用,將可從網路直接欣賞淡江大橋與情人橋,「雙橋拱日」淡江夕照美景;亦能從空中俯瞰,全方位欣賞國門地標之美。
中央社 ・ 12 小時前


運動降血壓?沒吃「這些食物」效果等於零!超多研究推薦降血壓祕訣
壯世代最怕三高問題,很多人都聽說運動是控制高血壓的重要方法,但其實單靠運動可能效果有限。2017年發表於《AJCN》研究指出,運動搭配低鈉、高鉀與高蛋白飲食,才能真正發揮顯著的降壓效果。 營養師
健康2.0 ・ 21 小時前廖元宏攜手鋼琴家陳介涵 挑戰拉赫瑪尼諾夫樂作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台北12日電)旅歐新銳指揮廖元宏攜手鋼琴家陳介涵,將與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合作拉赫瑪尼諾夫「第四號鋼琴協奏曲」;陳介涵表示,從樂曲可以聽見爵士樂的節奏與和聲,感受文化交融。
中央社 ・ 12 小時前零雨作品集出版 李遠:讓國家對文化充滿崇敬
(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台北12日電)詩人零雨寫詩40年,近期集結10本詩集推出「零雨作品集」,文化部長李遠出席發表會表示,期盼透過各種政策持續支持出版產業發展,「讓這個國家、城市充滿了大家對書的崇敬」。
中央社 ・ 11 小時前社會情緒學習融入高中課程 剖析孔乙己、范進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2日電)近年高中紛紛將「社會情緒學習」(SEL)融入課程中,國文教師從「孔乙己」、「范進中舉」等課文延伸,帶領學生剖析角色情緒,進而學習自我覺察和換位思考。
中央社 ・ 12 小時前台大機械系展覽 原型賽車與機械手臂展演有亮點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12日電)台大機械系與工學博物館將於14日起舉辦系列活動,透過展覽呈現歷史,展出包括賽車團隊原型車,及機械手臂技術展示包括雞蛋糕製作、打地鼠遊戲等,讓知識走出教室、進入人群。
中央社 ・ 12 小時前
台南旅館驚見臭蟲現蹤!臭蟲怎麼消滅?臭蟲叮咬會怎樣?如何預防臭蟲上身?
被臭蟲(床蝨)咬後不僅讓人產生紅腫,還奇癢無比。以往歐美各國的「蟲災」也擴散到亞洲,不僅韓國、日本都出現臭蟲災情,如今連台灣都有臭蟲出沒!一名網友透露,家中長輩...
早安健康 ・ 17 小時前
致理科技大學颱風線上教學、學費寬鬆機制 師生讚「有溫度的校園」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李衣綸/台北報導 鳳凰颱風來襲,桃園市政府於週二宣布停班停課。位於新北板橋的致理科技大學,考量許多師生居住於桃園以南地區,為確保通勤安全,校方於週一晚間即預先宣布:「居住於桃園以南地區的師生,隔日免北上上課,可改採線上教學。」這項主動而貼心的防災措施,讓不少師生免於風雨奔波,許多受惠學生更在社群平台Threads留言感謝,直呼...
匯流新聞網 ・ 12 小時前
每天慢跑還是胖!女子「早餐戒麵包」 竟瘦下7公斤
減脂不一定要靠嚴格節食或高強度運動,新陳代謝內分泌專科醫師蔡明劼表示,長期維持健康體態的關鍵在於生活中的微調,例如早餐增加蔬菜、改變調味方式,就能逐漸建立健康飲食習慣。
中天新聞網 ・ 20 小時前
不是肥肚子!中年女「1身材」是肝壞了:慘得中度脂肪肝
當女性步入更年期,脂肪分布會逐漸由年輕時的「梨形身材」轉變為「蘋果身材」,即腹部肥胖的問題會更明顯。但醫師陳威龍表示,若更年期後的女性仍維持著「梨形身材」,且大腿與臀部脂肪囤積的問題更加嚴重,這暗示著肝臟代謝功能可能異常,亟需留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