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製程明年就看PMIC!這三家8吋代工廠產能利用率滿載、醞釀漲價中
在AI應用的強勁驅動下,市場對電源管理晶片(PMIC)的需求激增,正意外帶動8吋晶圓代工產能全線吃緊。集邦科技(TrendForce)研究經理喬安表示,目前已有三家代工廠的8吋產能利用率「接近滿載」,成為成熟製程市場中最為突出的亮點。
TrendForce今日舉行「AI狂潮–引爆2026科技新版圖」研討會,喬安指出,這三家表現特別優異的8吋廠,分別是中國的華虹(HHGrace)、中芯(SMIC),以及台灣的世界先進(Vanguard)。
喬安表示:「這三家公司現在8吋的產能利用率看起來都是接近滿載,有超過95%。」 ,預測至2026年第四季,這三家廠商的利用率將保持在94%至100%的高檔。
她進一步分析,這三家廠商能脫穎而出,最主要的動力正是來自於PMIC。集邦的報告明確指出,8吋廠的利用率將優於12吋成熟製程,特別是受惠於「AI驅動的PMIC需求」的中國代工廠與世界先進。除了AI伺服器,專家也提到包括電動車在內的應用,對於電源管理IC的需求都在一直持續在增加。
事實上,世界先進董事長方略先前也在法說會上表示,世界先進長期耕耘電源管理IC,在AI數據中心、伺服器中會有好的定位,不僅2026年會有「健康成長」,在傳統淡季的第四季和明年第一季,也不會有太大的季節性調整。
PMIC的強勁需求,已導致8吋產能開始出現「缺貨」跡象。喬安指出,2026年一個很重要的產業議題就是8吋的缺貨。由於產能利用率逼近滿載,這三家由電源管理IC驅動的代工廠,已開始有一些醞釀漲價的趨勢。集邦預期,將出現「零星的價格上漲」。
更多鏡報報導
成熟製程壓力才剛要襲來 專家:28奈米供過於求2026年爆發
獨家/全力衝刺先進製程 台積電成熟製程將逐漸轉交世界先進
台積電今年二度賣設備給世界先進 將用於八吋晶圓製造
其他人也在看

成熟製程壓力才剛要襲來 專家:28奈米供過於求2026年爆發
市場對於晶圓代工成熟製程,尤其是28奈米節點供過於求的擔憂已久,但集邦科技(TrendForce)研究經理喬安今日表示,真正的壓力「才正要開始發生」。她指出,過去幾年中國晶圓廠的擴產主要集中在55奈米及90奈米,但隨著其技術平台成熟,2026年將是28奈米及40奈米產能大舉開出的關鍵轉折點,屆時市場將迎來真正的供過於求與殺價競爭。
鏡報 ・ 17 小時前OpenAI聯手博通 英特爾遭邊緣化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近期舉行董事會,核准資本支出近150億美元,同時通過出售設備給世界先進,美系外資指出,目前的產能瓶頸已經轉移到晶圓製造,而非先進封裝,在AI投資循環中,昔日的晶片霸主英特爾遭邊緣化,OpenAI選擇斥資100億美元,與博通合作開發AI晶片。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大陸產業》中芯國際 估Q4毛利率下滑
【時報-台北電】大陸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13日公布第三季財報,營收、利潤均優於預期,產能利用率逼近100%,毛利率亦較上季成長。但展望第四季,中芯預測毛利率將介於18%~20%之間,意味第四季毛利率將較第三季的25.5%明顯下滑。 中芯財報顯示,第三季營收人民幣(下同)171.62億元,季增6.9%,年增9.9%。累計前三季營收495.1億元,年增18.2%。淨利15.17億元,年增43.1%,累計前三季淨利38.18億元,年增41.1%。財報指出,利潤增長主要是由於晶圓銷量年增及產品組合變動所致。 毛利率方面,第三季為25.5%,較上季大幅提升4.8個百分點,前三季毛利率23.2%,較上年同期增加5.6個百分點。 從產能來看,中芯國際月產能由第二季的99.125萬片折合8吋標準邏輯,增加至第三季的102.275萬片折合8吋標準邏輯。第三季產能利用率進一步提升至95.8%,較第二季增加3.3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成長17.8%。 此外,中芯國際管理層在財報給出第四季指引,營收季增2%,毛利率18%~20%。意味公司預期第四季營收成長將放緩,而毛利率預估的中位數19%,較第三季的25.5%
時報資訊 ・ 21 小時前研調:AI成晶圓代工成長動能 台積電明年市占續創高
集邦科技指出,AI成晶圓代工市場的主力動能,台積電市占將攀升至73%。不過,受到地緣政治影響,晶圓代工廠需要分散產能布局,導致資本支出與營運成本上升。 集邦科技研究經理喬安14日以「地緣政治下的2026年晶圓代工雙面格局」為題發表專題演說。喬安指出,AI撐起先進製程需求,連續3年成為晶圓代工主要成長動能,對產能的壓力遠超預期。觀察3奈米市場,今年需求仍以手機與筆電為主,但隨著輝達Rubin等產品將在2026年問世,以及雲端服務供應商擴張,AI使用三奈米比例提升,將從個位數成長至3成,有望在2027年後達到5成。 喬安也說,先進製程仍高度集中在少數業者,加上HPC(高效能運算)應用不斷增長,導致供應短缺和價格穩步上漲。另外,台積電市占將達73%持續創高,並且拉動全球晶圓代工產業成長。 成熟製程因庫存水平較低,預計明年市場將呈現小幅回溫。喬安分析,值得留意八吋晶圓市況,台積電與三星等業者逐步關閉八吋晶圓產線,但電源管理IC需求強勁,預計八吋晶圓明年缺貨風險升高。 受到地緣政治影響,各國力拚在地化生產,喬安認為半導體供應鏈變得比以往更加複雜,也帶動資本支出及營運成本上升。他說:『(原音)現在
中央廣播電台 ・ 17 小時前集邦:2026年晶圓代工產值估增20% 先進製程旺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2025年11月14日電)市調機構集邦科技預估,2026年晶圓代工業產值將成長約20%,受惠於高效能運算(HPC)需求,先進製程產值將成長31%,是主要成長動能。集邦科技表示,先進製程技術包含前段製造及後段封測,皆因人工智慧(AI)需求強勁、供應商稀少,短中期成為稀缺資源,價格可望逐年上漲。至於成熟製程方面,集邦科技指出,2026年需求可望隨著各應用供應鏈回補庫存而增長,但因消費終端缺乏強而有力的創新應用、地緣需求分散,加上多家廠商開出新產能,整體成長動能受限。集邦科技表示,成熟製程不僅價格持續下行,成本壓力及銷售也為晶圓廠帶來雙重負擔,如何配合各地需求,有效分配區域產能將是重要課題。
中央社財經 ・ 11 小時前
TrendForce:明年AI需求持續推升先進製程 成熟製程溫和成長
研調機構TrendForce今日(11/14)指出,預估2026年,晶圓代工市場仍受到AI需求推動,將進一步加速先進製程技術的應用;而成熟製程預計也將因供應鏈庫存水準較低而實現溫和成長,但其成長動能仍將受到宏觀經濟不確定性的限制。
太報 ・ 18 小時前
研調估明年晶圓代工約成長20% AI驅動先進製程年增達31%
研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今預估,2026年晶圓代工產業將成長約20%,先進製程受惠於高效能運算(HPC)需求,將以31%的年增率引領市場,與成熟製程呈兩極發展。TrendForce今舉行「AI狂潮引爆2026科技新版圖」研討會,主題涵蓋晶圓代工、IC設計、折疊手機、AR眼鏡及電源架構
自由時報 ・ 14 小時前
「台積電為台灣產業舖陳肥沃土壤」 謝金河點名受惠廠商:股價4位數
台積電先進製程獨步全球,同時帶動在地AI供應鏈廠商壯大,如半導體設備、機台以及特用化學品等產業。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於個人節目《老謝在先探》表示,他已參訪過全國AI供應鏈廠商,認為「台積電正在為台灣產業舖陳肥沃土壤。」 謝金河說道「我們經常講『台積電一個人的武林』,但是大家一定要知道,在一個人武林底下,台積電給予台灣整個投資環境更加肥沃的土壤。」認為台積......
風傳媒 ・ 1 天前諾貝爾大師示警,美股AI行情已「瘋狂」,七雄占標普市值逾三成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彭斯(Michael Spence)直言,美國股市已陷入「瘋狂」狀態,核心推手正是人工智慧(AI)帶動的投資浪潮。從大型科技企業到金融市場,資金正大舉湧入AI模型研發、量子計算與數據中心建設,隨之而來的是對電力與基礎設施需求的急速膨脹。史彭斯在中國舉辦的太湖世界文化論壇·錢塘對話上指出,當前市場「確實存在泡沫」,但泡沫成因與一般風險偏好過度不同,更像是一場戰略競賽下的「被迫加碼」。他以博弈論視角分析稱,在全球科技競爭與AI軍備賽格局中,對決策者而言,「投資不足的代價遠高於投資過度」,企業寧可被批評燒錢,也不願承擔「落後一代技術就被淘汰」的風險。在此背景下,美股市值高度集中問題愈來愈突出。史彭斯提到,目前標普500指數中,超過三成市值集中在科技雄身上,這種集中程度在歷史上「幾乎前所未見」。市場人士指出,這種極端集中一方面推高指數表面表現,另一方面也放大了單一產業或少數個股回調時,對整體市場造成的系統性衝擊。談及美國主權債務風險,史彭斯認為,現階段債務路徑「不可持續」,但要如何平穩脫離這條軌道,政治與政策層面迄今尚未給出可行方案。表面上看,
財訊快報 ・ 21 小時前
南亞科吞600億刷大盤年度次高量 點火記憶體行情/101捲入詐騙風暴 掀監管失靈警訊/信驊亮燈鎖6335元 股王飆台股史上第一高|Yahoo財經掃描
美國政府關門僵局可望落幕,化解市場最大不確定因素,帶動美股漲多跌少。道瓊工業指數續強,大漲0.68%、收48,254.82點再創收盤新高;資金持續自高估值科技股撤離,使那斯達克指數下跌0.26%,標普500指數微漲0.06%,費半則勁揚1.47%。個股焦點落在AMD法說會,執行長蘇姿丰直呼AI晶片需求「貪得無厭」,刺激股價大漲9%,領漲費半;相對地,Meta遭點名盈餘水分、續跌2.88%,Oracle下挫3.88%,顯示大型科技股面臨獲利了結壓力。美股資金輪動明顯,健康照護與金融股如高盛、聯合健康集團強勢推升道瓊創高。台積電ADR同步收黑,反映科技族群短線承壓。 亞股今日多數收漲,日股上漲0.43%,韓股小漲,港股與陸股同步走揚,市場情緒較回穩。 台股今(13)日在平盤上下震盪,盤中再闖28,000點未果,終場小跌43.53點、收27,903.56點,成交量放大至6,583億元、創近一個月新高。台積電(2330)受美科技股疲弱影響,壓尾收最低1460元、下跌15元。盤面資金則明顯轉向題材股與集團股,最亮眼莫過於南亞科(2408)強勢吸金,成交金額達600.29億元、衝上今年次高、單檔就占大盤逾一成成交值;此外,股王信驊(5274)強鎖漲停至6335元,一舉刷新台股史上最高價紀錄。集團作帳火力全開,華新(1605)、華新科(2492)、華東(8110)同步亮燈,台塑集團南亞(1303)、台化(1326)同樣大漲點亮盤面。資金持續自權值股移轉至記憶體、材料、PCB、被動元件族群,為大盤維持活躍度的主要動能。
Yahoo奇摩財經編輯室 ・ 1 天前《熱門族群》複製東元飆風?裕隆強攻漲停 市場押寶「鴻海效應」
【時報-台北電】市場傳出,裕隆(2201)已決定將旗下自有品牌「納智捷」股權移轉至雙方合資的鴻華先進,意味鴻海(2317)將間接入股納智捷,並取得品牌經營主導權。雖然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昨(12)日在法說會上被問及此事時僅表示「細節請洽鴻華先進」,但消息仍引爆市場資金熱潮,裕隆股價連兩日攻上漲停,今早再度鎖死漲停板。裕隆強勢表現也帶動集團個股全面走揚。中華車(2204)逆勢上漲逾2%,裕融(9941)、嘉裕(1417)同步小漲,整體表現明顯強於大盤。 據悉,此次股權移轉象徵裕隆與鴻海兩大集團在電動車領域的合作再度升級。鴻海將藉此更深度參與納智捷品牌的發展,推動電動車垂直整合布局;裕隆則透過釋股,盼能加速國產純電車的市場化腳步,並以台灣為基地邁向國際市場。 針對相關合作,劉揚偉表示,由於他近日已辭去鴻華先進董事長職務,相關事宜將由鴻華先進說明。不過,他也不吝讚許表示:「鴻華的車子做得相當不錯,市場反應也很好。」 消息曝光後,裕隆股價周二開高走高,早盤即直奔漲停35.9元並鎖住,一舉收復短、中、長期均線,技術面呈現多方格局。當日外資與自營商聯手買超1,719張,成交量達9,239張,漲停委買高
時報資訊 ・ 1 天前
超越昔日大立光!股王信驊收漲停價6335元 台股歷史最高價紀錄
股王改寫歷史紀錄!信驊(5274)在9月站穩5千元後,今(13)日正式突破6千元大關,股價一路走高,盤中亮燈漲停,股價來到6,335元寫下台股新紀錄,等於買進一張就要花633.5萬元,直至終場仍強勁鎖漲停,超越昔日股王大立光(3008)所締造的6075元里程碑。
Yahoo奇摩股市 ・ 1 天前
〈美股盤後〉降息機率驟跌 道瓊下殺近800點 三大指數均創逾一個月最慘日
美股週四 (13 日) 暗夜降臨,科技股殺聲隆隆,投資人對未來利率政策的預期轉弱,聯準會 12 月降息機率跌破 50%,加劇主要指數跌勢。
鉅亨網 ・ 1 天前
美股早盤記憶體熄火!通膨與就業數據空白
[NOWnews今日新聞]美股主要指數周四(13日)早盤下跌,記憶體類股強勁漲勢稍稍熄火,美國政府歷經長達43天停擺後重新開門,但10月份的就業以及通膨報告可能就此空白。美股四大指數13日早盤,截止至...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傳鴻華取得納智捷股權!童子賢:科技與汽車結合是「自然而然的趨勢」
鴻海(2317)與裕隆(2201)合資的鴻華先進(2258)日前傳出取得納智捷股權,打造一條龍整車供應鏈。對此,和碩(4938)董事長童子賢今(13)日表示,沒有深入研究,但他認為科技與汽車結合是「自然而然的趨勢」。
Yahoo奇摩股市 ・ 1 天前
童子賢:訂單湧現 景碩急擴廠
AI強勁需求引爆記憶體供應鏈緊繃,帶動DRAM與NAND Flash報價持續看漲,和碩董事長童子賢13日出席2025資訊月開幕活動時強調,AI需求依舊火熱,集團旗下景碩IC載板需求強勁,不得不趕緊召開董事會通過擴廠案,以因應湧進的訂單需求。
工商時報 ・ 1 天前
鴻海成最大賺錢贏家?微軟「零水量怪獸級」AI基地全面上線 數十萬顆GPU開吼、美國擴廠動作被看穿
[FTNN新聞網]記者莊蕙如/綜合報導微軟在美國打造的兩座超大規模AI資料中心,近日悄悄全面啟動,外界也因此意外揭開一場橫跨GPU、液冷、AIWAN以及供應鏈版圖...
FTNN新聞網 ・ 17 小時前
目標價喊上65元!大摩讚旺宏「比想像中還強」、緯創GB300飆至1.5萬櫃 中信按讚「遭低估ETF等級標的」
[FTNN新聞網]記者莊蕙如/綜合報導AI浪潮席捲台股,不只新創與晶圓巨頭受益,連傳統半導體與代工大廠也搭上新一輪成長列車。其中旺宏與緯創的後勢最被外資點...
FTNN新聞網 ・ 20 小時前
鴻華傳併納智捷,裕隆直奔35.9元漲停!劉揚偉:雙方都想擴大市場,Model B明年Q1開始出貨
鴻海集團(2317)與裕隆(2201)合資的鴻華先進(2258),傳出有意將裕隆旗下的納智捷品牌併入旗下,消息一出激勵裕隆股價周三(11/12)直奔35.9元漲停,鴻華先進股價也收高逾4%至41.75元,創下三個月來新高。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下午在第三季線上法說會回答提問時表示,他已經交出鴻華先進的董事長職務,但就他了解,鴻華與納智捷都一直想要擴大市場規模,雙方希望談出的合作方式,就是要達到這樣的目的。
今周刊 ・ 1 天前
宏福集團在台借殼上市 宏太-KY拚轉型 鞋王張聰淵悄布局 黃色小鴨轉攻營建
鞋王張聰淵家族因曾登上台灣首富而聲名大譟,過去重心都放在中國,近來也悄悄返台布局,除了入主上市公司,還跨足房地產,第一站就選在台南。
財訊 ・ 1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