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神食!醫揭洋蔥四大超強功效:預防心臟病、阿茲海默症全靠它
生活中心/程正邦報導
營養寶庫揭秘:抗氧化三巨頭坐鎮
內科醫師傅裕翔近日分享,日常料理中常見的洋蔥,雖然切開時讓人流淚,但實際上卻是極具營養價值的「抗病神食」。洋蔥富含多種活性成分,其中以槲皮素(Quercetin)、類黃酮(Flavonoids)與硫化物(Sulfides)這三大成分最為關鍵,賦予了洋蔥強大的健康保護力。
傅醫師深入解析,適量攝取洋蔥,對人體至少有以下四個重要的健康益處:
清除自由基、暢通血管:洋蔥中含量特別高的槲皮素,是一種強力的天然類黃酮抗氧化劑,被譽為「血管清道夫」,是預防心臟病的利器。
抗發炎與降膽固醇: 槲皮素能有效清除體內的自由基,對抗發炎反應,並有助於降低壞膽固醇(LDL)的濃度。
預防動脈硬化:藉由維持血管壁的彈性,槲皮素能預防動脈硬化與血栓生成,進而顯著降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部分研究也指出,槲皮素能干擾黃嘌呤氧化酶的活性,有助於降低尿酸合成,對於防治痛風性腎病變也有輔助效果。
護腦控糖:對抗失智與糖尿病的幫手
除了心血管健康,洋蔥的成分也被醫學界視為預防慢性病與延緩老化的好幫手:
預防阿茲海默症:傅醫師指出,洋蔥富含的類黃酮成分,經過長期攝取,能有效幫助預防阿茲海默症(失智症)的發生。
抗癌作用:槲皮素與洋蔥、大蒜特有的有機硫化合物均具備抗癌作用。研究指出,經常食用這類蔥蒜屬食材,可以降低多種癌症的風險,特別是乳腺癌、胃癌與結腸直腸癌等。
穩定血糖:槲皮素和硫化合物具有抗糖尿病潛力。一項針對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顯示,若每天攝取約100克的生洋蔥,有助於穩定血糖,達到良好的控糖效果。
專家提醒:最佳食用量與烹調秘訣
為確保能完整攝取到洋蔥的營養精華,傅裕翔醫師建議:每次食用半顆至一顆洋蔥為佳。由於槲皮素等重要營養成分怕熱,烹調時不宜加熱過久,以免大量流失。
若想獲得最佳的營養價值,生吃(如涼拌沙拉)能保留最多的槲皮素和硫化物,刺激性也最高;若熟吃,建議大火快炒、縮短加熱時間,或搭配油脂烹調,反而能提升脂溶性槲皮素的吸收率。
此外,傅醫師也特別推薦台灣在地優質洋蔥,例如屏東車城因受落山風吹拂和短日照的獨特環境影響,所產洋蔥甜度高且汁水豐富,是極具代表性的優質農產。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道德淪喪!活貓遭現場宰殺煲「龍虎鳳」 佛山菜館被勒令停業
撼動初選!林岱樺岡山造勢3萬人展實力 游盈隆:為高雄選戰投下變數
王室醜聞!安德魯王子被控泰國公費出差「召妓40人」 荒淫行徑全公開
濃煙衝天!彰化和美塑膠廠外廢棄物「烈焰狂竄」 消防急馳援護廠房
其他人也在看

日本熊襲釀死傷!NHK拍攝「遇熊自保影片」宣導 網笑:熊大去兼差
從畫面中可以看到,一名工作人員穿著登山裝,另一名工作人員則扮演「熊大」躲在草叢中待命。影片字幕則寫著,如果步行中遇到野熊,首先要停下腳步,若距離很近,應先慢慢後退撤離,注意防熊噴霧要放在隨時可取出的地方。要是看見野熊擺出「威嚇猛衝」的姿勢,是在警告對方「...
CTWANT ・ 1 天前
告白變急診!他吃火鍋突「痛風發作」 醫揭「6類食物」助緩解
煮過肉與海鮮的火鍋湯含有高普林,喝多容易造成痛風。營養師宋明樺提到,火鍋湯並非不能喝,關鍵在於選對「時機」,例如放入肉片或海鮮前,像是昆布湯、番茄湯這類湯底,就能安心享用,不過本身尿酸高的人,還是建議少吃火鍋,她的友人就曾火鍋吃到一半,痛風突然發作。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人生只有兩件事 關你屁事和關我屁事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每個人都在往前衝,不是只有你在竭盡全力。好比說,大家都在跑四百公尺,誰說盡力去跑就一定能跑到最前面? 借毛姆的話說,「我用盡了全力,才過上平凡的一生」。很多時候,竭盡全力也只能保證不會落後太多。多數人的慣性思維和做法是,將自己付出的努力乘以N倍,去要求最好的結果;將自己受的苦與累乘以N倍,去索要最大的補償。 有些努力不見得帶來想象中的成果 於是,訓練了一個下午,就想要有好看的身材;努力了一個星期,就想要得到好看的分數。對別人好言好語了幾天,就要求對方愛自己一輩子;挑燈夜戰了幾回,就向命運索要一個無限完美的明天。 這都是不合常理的奢求,實際的情況是這樣的:去了幾次健身房,並不會擁有模特兒般的身材,那只能在近期有一個不錯的精神狀態,或者安然地躲過一次流感。 努力工作,並不等於能取代上司變成公司中心人物,那只能在公司的處境相對好過一些,或者在會議室裡多一點發言權。 讀了幾年書,並不意味著比旁人見識高明,那只能在下一次的爭辯時,有主見而不再人云亦云;在下一次的搶購風波時,有獨立的判斷而不是像隻驚弓之鳥。 看透努力本質 明白自己的天職 換言之,身為學生,為了要把成績拚上
健康醫療網 ・ 6 小時前
AI加持「8檔」PCB股逆襲 本周金居出關可望再掀行情
兆豐投顧分析,AI伺服器主機板層數將由現行的20層逐步提升至30至50層,製程難度明顯提高。兆豐看好金居(8358)、台光電(2383)、台燿(6274)、金像電(2368)及健鼎(3044)等廠商,還包括臻鼎-KY(4958)、定穎(3715)與華通(2313)等積極切入AI供應鏈。另外,根據台...
CTWANT ・ 9 小時前
不愛乾淨竟是失智前兆!醫曝1種人「惡化速度最快」,年輕人小心
馬偕醫院老人精神科主任林承儒表示,失智症不是老人專利,年輕人也要小心!約3%的失智症在65歲以前就會發生。而早發型失智症一旦發病,惡化速度比老年失智症還快,及早發現並介入治療非常重要。 失智症前
健康2.0 ・ 19 小時前
不是感冒!「單側鼻塞+耳悶耳鳴」恐是鼻咽癌 醫:出現2症狀快就醫
擔心鼻腔出現的異常症狀可能與鼻咽癌有關嗎?對此,輔大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胡皓淳醫師詳細說明鼻咽癌的4大早期前兆,讓你對這個疾病的警示信號有完整的認識! 1、單側鼻塞伴隨血絲分泌物 這是鼻咽癌常見的早期症狀之一!許多患者會發現單側鼻腔持續性阻塞,且伴隨著帶血絲的鼻涕或痰液。與一般感冒不同的是,這種鼻塞症狀不會隨著時間自行改善,反而可能逐漸加重。特別是當你發現鼻涕中反覆出現血絲,尤其是早晨起床時從口中咳出帶血的痰液,就需要特別留意了。 2、頸部淋巴結腫大且無痛感 鼻咽癌細胞容易透過淋巴系統擴散,因此頸部淋巴結腫大是另一個重要警訊!這些腫大的淋巴結通常出現在耳朵下方、頸部兩側,摸起來硬且不會痛,也不會隨著抗生素治療而縮小。如果發現頸部有不明硬塊持續超過兩週沒有消退,建議立即就醫檢查。 3、聽力下降和耳鳴症狀 由於鼻咽部位置接近耳咽管開口,腫瘤可能會壓迫或阻塞耳咽管,導致中耳積水!患者會感到耳朵悶脹、聽力下降,就像搭飛機時耳朵被堵住的感覺。同時可能伴隨持續性耳鳴、耳痛等症狀。這種症狀常被誤認為是一般的中耳炎,但與感染性中耳炎不同的是,它不會因為抗生素治療而改善。 4、頭痛和面部麻木感當腫瘤逐漸增大
常春月刊 ・ 17 小時前
咳不停、喉嚨乾!中醫秋燥這樣養 專家教你3招「養肺潤燥」
秋意漸濃,天氣轉涼卻伴隨惱人乾咳、喉嚨癢,這可能是秋燥引起。在中醫觀點中,肺最為嬌嫩,秋季乾燥易傷肺氣,此時若不加注意,恐引發「燥咳」等不適。營養師傳授3大養生對策,其中梨子、銀耳、胡蘿蔔更是抗燥潤肺
健康2.0 ・ 19 小時前明後2天降雨最顯著「3處慎防大雨」 未來還有另個熱帶系統發展
海鷗颱風預計周二通過菲律賓中部群島,並往越南一帶前進,對台灣沒有影響,但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張承傳表示,受到東北季風影響,明...
聯合新聞網 ・ 5 小時前
睡不好大腦「未老先衰」 身體像微火慢燒
[NOWnews今日新聞]10月連假一波接一波,不少人為了聚餐、追劇或旅遊,犧牲了原本的規律作息。新竹「初日診所」院長魏士航提醒,偶爾短時間打亂生理時鐘,身體通常還能調適,但若長期睡眠不足或睡眠品質差...
今日新聞NOWNEWS ・ 5 小時前
末期淋巴癌逆轉!她靠「1食物」奇蹟康復 醫示警:小心3大風險
花蓮一名連姓女子2年前被診斷罹患第4期淋巴癌並出現骨轉移,經化療與標靶治療,同時依醫師建議搭配黃金蟲草作為輔助療法,治療約8個月後,追蹤檢查結果顯示「癌細胞完全消失」,目前持續穩定追蹤中。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扭轉握力衰弱 運動是不二法門
提物品、開瓶蓋等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動作,都少不了手部握力的幫助,近年來「握力」成為評估身體功能與健康狀態的重要觀察指標。董氏基金會引述一篇今年3月發表於《老化臨床與實驗研究》的研究指出,憂鬱症、高血壓、糖尿病、阿茲海默症、骨關節炎等疾病以及日常活動困難,都與握力衰弱有關。
中時新聞網 ・ 23 小時前

法人狂喊買!7大AI權值股最新獲利、多空價一次看
[Newtalk新聞] AI股進入獲利成長期,根據分析師陳昆仁最新獲利預估與多空關鍵價進行整理分析(每周更新如下)。市場法人共識的最新數據指出,多檔AI權值股在2025年預期將持續維持獲利成長動能,其中台積電、世芯-KY與緯穎的獲利表現最受矚目。 台積、聯發科領軍!AI晶片雙雄維持高本益比評價 台積電今年預估每股盈餘(EPS)約為63.6~64.6元,明年可望提升至75.5~79.9元,本益比約18.8倍。依據此評估,短線多空關鍵價落在1350至1530元區間。 同為晶片大廠的聯發科,今年EPS預估為66.7~75.6元,明年則有機會上看84.3元,以15.5倍本益比計算,多空關鍵價約在1280至1430元間。 鴻海、廣達、緯創穩健 在AI硬體代工族群方面,鴻海今年EPS預估13.6~16.1元,明年提升至16.5~18.6元,本益比13.8倍,多空關鍵價落在235~270元。 廣達與緯創維持穩健成長,廣達今年EPS預估分別為18〜19.7元;緯創今年EPS為7.9與8.8元。明年EPS分別預估22.6~25.8元、11.4~13元,兩者的多空關鍵價分別為278~314元與140~15
新頭殼 ・ 9 小時前
一直做恐釀洗腎!醫列「10大傷腎行為」 喝水也得小心
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提醒,腎功能會隨年齡退化,年輕時就要做好腎臟保養。喝水喝太少、高油高鹽飲食、熬夜、久坐、濫用止痛藥與保健食品等10大傷腎習慣,恐加重腎臟負擔、提前洗腎。掌握生活細節,守護腎功能、遠離腎病。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心臟衰竭不可逆?掌握兩大類型與治療重點,穩定控制也能好好生活
文: 黃晨祐(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介入性心血管科主治醫師) 心臟衰竭是指心臟無法有效將血液輸送到全身,導致器官組織缺氧、體液滯留,進而引發一連串全身器官衰竭的症狀與併發症。目前根據左心室射血分率(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的不同,臨床上可將心臟衰竭分為兩大類:左心室射血分率低下型和左心室射血分率輕微低下或保留型;兩者在病因、治療與預後上略有差異,但都對病人的生活品質皆有明顯影響。 心臟衰竭的兩種類型1. 左心室射血分率低下型左心室射血分率低於40%,而正常成年人的左心室射血分率應大於60%。簡單來說,就是心臟收縮力變差,無法把足夠的血液打出心臟,這類病人常見於心肌梗塞、嚴重狹心症、心肌病變、心肌炎等患者。 2. 左心室射血分率輕微低下或保留型左心室射血分率大於或等於40%,但心臟已出現心室增厚、心房擴大或是左心室舒張功能異常,無法有效在心臟下一次收縮前將心室「充滿血液」,目前認為大多來自於心肌異常的纖維化。此類型心臟衰竭患者常伴隨其他慢性疾病,常見於年長者、高血壓、糖尿病、肥胖、慢性腎臟病或女性患者。近年來顯示,正常左心室射出分
常春月刊 ・ 1 天前
理想混蛋小巨蛋第2夜 主唱笑喊合唱青峰夢想成真
(中央社記者王心妤台北2日電)理想混蛋今晚在台北小巨蛋舉辦第2場「不是因為天氣晴朗才見面」演唱會,主唱雞丁還沒開唱就差點落淚,捨不得今晚已是第2場,而嘉賓青峰登台後,雞丁也形容這是實現夢想。
中央社 ・ 5 小時前
白沙屯媽祖贊境新北吸數十萬信徒朝聖 警出動空拍機監控3日零治安事件
新北警局表示,整個勤務執行秉持機動調度、彈性應變的原則,並動用空拍機全程即時掌控人潮,隨時依照交通狀況落實橫向聯繫與即時通報交通局公車改道與道路封閉管制作為,必要時更彈性規劃以「行人徒步區」方式優先保障信眾與市民的安全。尤其民眾隨機排隊「鑽轎腳」活動熱烈...
CTWANT ・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