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說話變慢、忘詞,哪個才是失智警報?多做一件事防腦退化
年紀愈大,說話愈容易忘詞,許多人認為這是認知能力下降的前兆,加拿大最新研究卻推翻這個想法:「說話忘詞」是正常老化現象,「語速變慢」才更是失智警報。
與朋友聊天聊到一半,突然停頓,想不起來「正確的用詞」是什麼?這樣的「忘詞」現象,被許多人認為是失智前兆。然而,一則最新研究卻推翻這項認知──比起說話忘詞,「講話語速變慢」是更精準的失智指標。
專長高齡研究的加拿大多倫多灣巒醫院(Baycrest)與多倫多大學共同研究,針對125名年齡介於18~90歲受試者,進行3種不同項目的評估,包括:圖片識別、圖片描述、以及認知能力評估。
在「圖片識別」環節中,受試者會一面看著圖片、回答關於圖片的問題,一面聽見耳機中播放著干擾性詞語。研究人員想透過打斷受試者思考,評估他們是否能維持資訊處理能力、精準辨識圖片內容。而「圖片描述」環節則請受試者描述自己看到的2張複雜圖片,再運用人工智慧軟體,針對受試者語速、停頓思考的程度,進行語言表現分析。
最後,研究再針對每個受試者進行大腦的「執行功能」評估。執行功能是了解大腦退化程度、失智風險的重要指標,一個人的專注程度、避免分心的能力、以及處理衝突性訊息的能力,都會影響到執行功能。
「忘詞停頓」不代表失智,屬於正常退化
不意外的是,許多面向的語言能力都會隨年齡增長衰退。比如說話時停頓忘詞、思考該用哪個詞彙最合適,這種情況,在年紀愈大的人身上,愈需要更長時間找到合適的詞。
但研究卻發現一個令人震驚的現象:尋找正確詞彙的停頓次數、停頓時間,跟大腦的執行功能沒有顯著關係。換句話說,停頓多少次、停頓多久,無法代表失智的風險跟程度。
「說話忘詞代表可能失智」,這樣的理解可能有誤,因為時常停頓、忘詞只是老化的一種表現,卻不見得代表失智,認知能力也未必有下滑。對於那些常常說話忘詞、擔心自己失智,但是說話速度依然正常的人,或許可以寬心一些。
還有一個類似的舌尖現象(Tip-of-the-tongue syndrome),也就是明知要說什麼、卻說不出口,這在過去的研究中也發現,跟失智症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專家:及早發現失智,「說話語速」應納臨床評估
相對而言,研究發現,一個人整體說話的語速愈慢,大腦的執行功能就愈差,失智風險也愈高。「語速變慢」比起忘詞,反而是認知能力下滑、失智更重要的指標。
「研究結果顯示,平時講話語速的改變,可能反映出大腦出現變化。」研究主筆、灣巒醫院加拿大干預性認知神經科學研究主任梅爾澤(Jed Meltzer)說:「說話語速應該作為標準認知評估的一環,幫助醫師在臨床上及早發現認知能力下降、協助熟齡族維持腦部健康。」
除了在臨床上納為評估指標,科學家也認為,這項針對「說話語速」的發現,或可用於開發特定的偵測儀器,及早掌握患者的腦健康,預防更嚴重的失智問題。
語言訓練防失智?專家:多強迫自己說外語
儘管該研究發現語速跟失智有關,但科學家也提醒,還無法證明「訓練自己講話更快」可以預防失智。目前大部分專家都同意的防失智方法之一,是經常使用外語。
巴黎布羅卡醫院(Broca Hospital)雙語及腦部健康研究專家維爾(Caitlin Ware)指出,學習外語的年齡,似乎不如「使用外語的頻繁程度」重要。重點不是幾歲學了外語、或學習幾種外語,而是生活中是否常常使用、轉換多語言。
「(多語言)對認知能力的益處,來自必須抑制你的母語。當你試圖要去想起外語中的正確詞彙,你的大腦就會被迫做這種訓練。」維爾說:「所以如果你很常使用外語,就會更常得到這樣的認知訓練。」
這個過程稱為認知抑制,專家推測,時常進行認知抑制,就能讓大腦對失智症引發的腦損傷更具韌性。當大腦韌性愈強,即使腦健康開始下降,也能維持正常運作更久一點。
澳洲西雪梨大學(Western Sydney University)雙語專家、副教授安東尼奧(Mark Antoniou)告訴《紐約時報》:「我們在日常生活的各個面向都會用到語言,所以具有雙語能力的大腦,是不間斷地在運作。」
安東尼奧特別強調,時常使用雙語、甚至多語言轉換,跟從事其他活動的效益不同,「比如彈奏樂器,就不是無時無刻都能運作認知促進機制,但使用語言卻可以。」
資料來源:Medical News、Neuro Science、Independent、New York Times、Berlitz
延伸閱讀:
豪門之女、哈佛畢業的她卻不快樂!楊元寧花10多年學習不完美,靠藝術創作走出低谷
其他人也在看

心靈環保站 轉換壓力維持心力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王志成/台中報導 圖:鄭伊佐醫師表示,現代人生活步調緊湊、壓力沉重,是心血管問題的隱形推手/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立冬已過將迎大雪,正是心血管疾病好
好醫師新聞網 ・ 1 天前
1129安南醫院》秋冬防猝死!小心主動脈剝離瞬間奪命
為了讓民眾更了解如何守護心臟健康,台南市安南醫院將於 2025年11月29日(六)下午2點(1點半開始入場)至4點半,邀請安南醫院醫療副院長陳偉華醫師跟大家分享,如何控制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瓣膜性心臟病治療方式,以及主動脈剝離的預防之道。專業講解,帶大家掌握守護心臟健康的關鍵!健康公益講座全程免費入場。
NOW健康 ・ 1 天前
藥理學家周泰廷專欄/入秋的疲倦警訊:如何改善代謝與提起精神?從「飲食+習慣」開始
每到換季時節,總有人會覺得「怎麼睡再多都還是累」,或是早上起床特別難提起勁,下午又容易昏昏欲睡。這種「入秋疲倦感」其實不只是天氣變化導致情緒低落,更可能是身體在提醒,你的代謝正悄悄變慢了。
姊妹淘 ・ 1 天前
減重節食當心腸道壞菌暴增! 營養師:熱量攝取不要低於「這數字」
減重7分靠飲食、3分靠運動,很多人選擇少吃來減重。新研究指出,靠降低熱量來減重,可能導致腸道菌相失衡、讓一種連醫生都頭痛的壞菌激增。 每個人的腸道有億萬隻腸道菌,且每個人都不同,高、矮、胖、瘦都有不同的菌相,那麼卡路里對於腸道菌有何影響?一篇刊登於《自然(Nature)》的研究給了答案。 低熱量減重 腸道功能衰退 歐洲最大的教學醫院之一、德國柏林夏特里醫院的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斯普蘭格(Joachim Spranger)和美國加州大學的團隊研究了80名更年期後、體重介於輕微過泡到嚴重過胖之間的女性,隨機分成2組,一組每天只吃800卡、為期16週,另外一組則是維持他們現有的體重。同時,在實驗前後都採集糞便樣本分析腸道菌相。 結果顯示,節食組的人腸道菌的數量減少、組成和代謝能力都改變了,「因為環境改變了,腸道菌為了吃到更多養分而調整自己的代謝能力,而且懂得儲存養分、不被人體運用,」研究成員之一的施瓦岑柏格醫師(Reiner Jumpertz von Schwartzenberg)說。 接著,研究人員把糞便樣本植入腸道菌已被淨空的老鼠中,結果被植入節食後糞便的老鼠,身體質量(BMI)少了10
康健雜誌 ・ 1 天前

普發現金,孩子也有! 爸媽快學這6招培養金融素養
金錢教育不能等!尤其在普發現金一萬元的時刻,是爸媽引導孩子「錢從哪裡來、該怎麼用」的好機會。研究指出,孩子的金錢概念會隨年齡逐步發展,從三歲的「拿了就走」到九歲的「懂得預算規劃」,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教學重點。本文整理6大關鍵期與實用遊戲,幫助爸媽輕鬆養出有金融素養的孩子。
信誼好好育兒 ・ 1 天前
不用花百萬吃藥!每天走5千步,失智風險降54%、大腦年輕7歲
雖然近期已有新藥可用於治療阿茲海默症,但價格高昂,整個療程需長達一年以上,花費可能超過百萬元,對多數家庭而言仍是沉重負擔。基因醫師張家銘提到,其實每天走路超過5,000步,就能有效大幅降低失智風險,延緩大腦老化。
鏡報 ・ 1 天前
即時掌握血糖變化! 糖尿病患連續監測讓控糖更有效率
11月14日是「聯合國世界糖尿病日」,新竹臺大分院內科部代謝內分泌科蔡元祐醫師及糖尿病衛教師盧芳有指出,糖尿病的控制關鍵在於「自我監測」。透過正確量測空腹血糖、飯後血糖與糖化血色素,並善用現代化的血糖監測工具,病人能即時掌握血糖變化、降低併發症風險,讓糖尿病照護更精準、更安心。
NOW健康 ・ 1 天前《金融》00878配息維持0.4元 年化收益7.47%!最後買進倒數
【時報-台北電】台股上市櫃公司10月營收全數揭曉,前十月合計達41.09兆元,不僅較去年同期成長逾1成,更寫下歷年同期最強紀錄。國泰投信表示,第四季向來是傳統旺季,由於前十月營收已達去年全年9成,預期全年表現有望再創歷史新高,在市場熱度延續之際,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即將除息受到市場矚目,(13)日公布實際配息金額為0.4元,若以收盤價21.41元計算,單次配息率為1.87%,年化配息率為7.47%。除息日訂於11月18日,除息前最後申購日為11月17日,受益人數明顯回流。 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基金經理人江宇騰表示,最新一季美股財報顯示,AI運算需求至明年仍供不應求,推估資通訊與視聽產品出口維持高檔,加上AI帶動記憶體需求,及新一代iPhone17銷量優於預期,電子零組件拉貨潮可望延續至年底。台灣方面,財政部預估十月出口可達 528~549億美元之間,年增率估高達28%至33%,寫下連24紅,AI強勁需求有效抵銷傳產疲弱,整體出口保持高成長;而主計總處概估台灣第三季GDP年增率達7.64%,遠超預期,中經院則預估全年經濟成長率達5.45%,顯示出口動能成為經濟主軸,為台股
時報資訊 ・ 23 小時前律師涉勾結黑幫詐團洩密 北檢令30萬交保
(中央社記者劉世怡台北13日電)檢警獲報,3名律師為竹聯幫弘仁會陳姓成員為首的假投資詐欺集團辯護,涉洩密給其他共犯,諭令3人交保。檢方再查出孫姓律師也涉洩密,昨拘提到案,北檢深夜諭令30萬元交保。
中央社 ・ 1 天前

【美洲速報】艾普斯坦電郵再曝光 川普疑知性販運|#鏡新聞
之前引發川普支持者,也大反彈的美國性犯罪金融家艾普斯坦相關案件,又出現轉折,美國聯邦眾議院監督委員會的民主議員,11/12公布艾普斯坦寫給朋友的好幾封電子郵件,當中暗示美國總統川普,是真的知道他的性犯罪行為且絕對「知道有那些女孩」。但之前川普一直說他根本不知情,也早就跟艾普斯坦鬧翻沒聯絡了,現在重磅消息一出,會不會動搖MAGA基本盤?我們會持續追蹤報導。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1 天前
「慢性蕁麻疹」不是有症狀才吃藥!醫破解常見迷思 籲規律用藥、記錄病況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現年56歲、任職市調公司管理職的謝小姐從小受慢性蕁麻疹困擾,懷第二胎時症狀加劇,因喉嚨腫脹、呼吸困難三度送急診。過去的她雖然有接受治療,但藥物吃了又停,沒有規律使用,長期反覆的紅腫與劇烈搔癢害她半夜都睡不好,隔天仍得照常開會、管理團隊,身心俱疲。因此她決心積極治療,至今7年症狀逐漸趨緩,目前也持續配合醫囑服藥。 慢性蕁麻疹「紅、腫、癢」3大症狀 常被誤當食物過敏 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屬於自體免疫系統疾病,卻常被以為是單純的食物過敏,更有患者已嚴格限制飲食還是不能控制疾病。臺灣皮膚科醫學會常務理事、臺大醫院皮膚部朱家瑜主任解釋,疾病發作時,免疫細胞過度活化釋放出組織胺,會導致血管擴張、組織腫脹,患者常見有眼、唇的血管性水腫、以及發作位置和時間都不定的膨疹,又稱「風疹塊」,並伴隨劇烈搔癢。臨床上,若症狀超過6週,就有可能是慢性蕁麻疹,應提高警惕。 每5人就有1人蕁麻疹 好發於青壯年女性打擊工作表現 據統計,台灣每五人就有一人曾遇蕁麻疹發作。朱家瑜主任表示,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好發於20至40歲,其中女性約為男性的兩倍,特別是職業女性更為常見,推測需兼顧家庭、事業,蠟燭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川普「蠢」?紐森:美缺席COP30 恐讓中國搶贏綠色經濟
第 30 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 30)正式登場,這是被認為繼十年前《巴黎協定》後最重要的氣候會議,象徵全球氣候樣貌的重新定義和政治抉擇。今年地點選在巴西的貝倫,因為巴西總統魯拉認為,必須要讓全世界,親眼看見亞馬遜雨林,這幾年因為暖化而遭殃的實況。但碳排放大國,美國,根本就不派人出席,之前川普就說過,氣候變遷是一場騙局。不過加州州長紐森親自飛到巴西參加會議,說川普「蠢上加蠢」,直言美國缺席,只會讓中國趁虛而入,奪走綠色經濟主導權。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最後期限!第3季財報「62家上市公司」還沒交
最後期限!證交所統計指出,還有62家上市公司還沒交今年第三季財報,今(14)日截止,如沒準時送達,恐被證交所開罰,後續若未補交恐面臨下市危機。
Yahoo奇摩股市 ・ 1 小時前全球NAND Flash三哥股價慘崩23% 記憶體大黑馬為何一夕爆雷?
全球第三大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供應商日本鎧俠(Kioxia)上季財報爆雷,7~9月淨利驟減6成,致今(14)日股價重挫23%,成為市場焦點。業界人士指出,鎧俠表現不如預期,可能與其對蘋果提供NAND晶片時所簽訂的「固定價格協議」有關,美光將於下月公布11月營收,屆時可望再度檢驗記憶體族群的整體需求狀況。
中時財經即時 ・ 4 小時前
入冬最強冷氣團要來了!下週暴跌10℃ 北部恐探12度「全台冷到叫媽媽」
[FTNN新聞網]生活中心/綜合報導暖陽只剩這幾天能享受了!中央氣象署與天氣風險公司雙重示警,下週起台灣將迎來「入冬以來最強」的冷空氣,強度接近大陸冷氣...
FTNN新聞網 ・ 4 小時前
米可白不忍了!發長文開戰苗栗縣府「點名鍾東錦」:我在等他當初的保證
「人人犬舍」繁殖犬遭虐事件引發社會高度關注,長期維護毛小孩權益的藝人米可白今(14)日於社群平台開罵,對於188隻遭割聲帶、拔狼爪的繁殖犬未能妥善安置,直言縣府態度冷漠,質疑官方處置過於輕描淡寫,要苗栗縣長鍾東錦出來面對。趙浩雲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蘇澳煙波飯店30輛車泡水!飯店快速應變、理賠補救 網友一面倒讚:一定再入住
受鳳凰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宜蘭蘇澳地區昨(11)日降下近15年來最大雨量,導致多處嚴重積水、停電及停水。位於港邊觀光熱區的「煙波大飯店蘇澳四季雙泉館」更不幸成為災情焦點,地下層遭洪水淹沒,數十輛旅客車輛受困地下停車場。煙波國際觀光集團指出,當日館內共133間房、280名旅客入住,包含4團旅行團與多名散客。飯店雖已在氣象警報發布後啟動防颱應變機制,但瞬間暴雨量仍......
風傳媒 ・ 1 天前
胡釋安認了「有讓粿粿住進來」!火速發3點聲明
娛樂中心/徐詩詠報導藝人王子遭男星范姜彥豐控訴介入家庭,男方稱手上握有妻子粿粿與王子的關鍵證據,3方後續在社群上分別說明,消息曝光後引發大量關注與討論。不過,粿粿在進入離婚協商後傳出搬離范姜住處,綜藝大哥胡瓜之子胡釋安被點名「有讓女方入住自家」。如今男方發出3點聲明回應,強調「已請女方搬離」。
民視 ・ 1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