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幕後/川普最懂習近平?學者:川普2.0對中政策恐掩蓋深層野心
編譯張渝萍/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自上任後與中國展開的貿易戰,打得全世界都心慌慌,終於在上月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南韓釜山會面後,雙方達成共識,美中貿易戰,暫時休兵。然而,德國智庫研究員分析指出,若細看川普2.0的對中政策與戰略,可發現川普政府並不重視中國問題專家,而是倚重財長貝森特、國務卿盧比歐等人,並以交易導向的方式,著重於與中國在「經濟」和「科技」領域上的談判。
分析認為,這麼做或許可快速獲得成果,然而專家指出,這些成果仍不能取代「理解中國戰略邏輯」的必要性,若不認清北京的整體布局,中國將以有利自身國家利益的方式重塑世界政治,且川普目前過度聚焦「具體議題」的作法,還可能掩蓋中國更深層的野心,甚至讓華府低估傳統盟友的重要性。
中國問題專家不被重視
德國的莫卡托中國研究所(MERICS)資深研究員尹麗喬(George Yin)7日撰文,分析川普2.0的對中戰略,並列出其優劣。
文中指出,川普對於川習會給出十二分,超過滿分十分,認為會面非常成功,但不少觀察家並不認同川普如此樂觀的評價。儘管如此,此次會面仍可視為川普2.0政府對中政策的首次考驗,由此來看川普這種非嚴格意義上的中國戰略,而是以交易為核心,追求迅速解決與中國相關的迫切問題的作法,展現的成果與影響。
文章指出,川普2.0政府執政,可看到傳統的中國問題專家並不被重用,甚至常被排除在重大決策之外。像是在7月,據報國務院就開除了負責南海事務的首席專家們。取而代之的是,與川普關係密切、偏重具體功能性議題的專家、科技與經濟顧問,他們也負責這次的川習會。
川普最常問誰的意見?
川普在中國政策上經常諮詢內閣成員,尤其是其核心經濟官員,例如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與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與白宮資深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同樣具影響力,但如今可看到貝森特與盧特尼克更常出現在政策討論的前線。
值得注意的是,與川普第一任期內的貿易代表萊特海澤(Robert Lighthizer)等強硬派不同,貝森特與盧特尼克對「中美脫鉤」並不熱衷,這一立場受北京歡迎,也可能有助於促成雙邊協議。
此外,私人企業也能在川普的中國政策中發揮相當影響力。企業領袖,特別是科技界與華爾街人士,經常參與對中決策的形成。像是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以及部分避險基金經理人也都曾給予意見。而億萬富翁馬斯克(Elon Musk)先前也具影響力,而其 PayPal 創辦夥伴、現與副總統范斯(J. D. Vance)關係密切的提爾(Peter Thiel)也扮演一定角色。
不只經濟相關幕僚受重用,川普政府內的對對中較鷹派的外交政策幕僚也有發揮作用。像是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與副總統范斯(J. D. Vance),前者是長期的對中強硬派,而後者則將中國形容為「美國最大的威脅」,但態度相對克制。范斯可能會影響川普的中國政策,尤其是在涉及台灣的潛在「中美重大協議」方面。
川普 2.0對中政策:經濟議題驅動
整體來看,川普主要幕僚的特質顯示,「川普 2.0」的對中政策大多由經濟議題,包括貿易議題,以及科技問題所驅動。目前尚不清楚的是,總統是否能有系統地權衡這些不同的功能性意見,並有效協調跨部門決策流程。但川普過去受訪的紀錄顯示,他認為自己最懂中國與習近平,也以能與中國達成協議為傲。
近幾個月來,他對中國的語氣從對抗轉為談判,這便反映出他承認北京在稀土等談判籌碼上的議價能力。
川普其實將中國視為競爭對手,尤其在經濟領域上,他指責中國「透過貿易強暴美國」。但他對中國的人權問題,或北京對有獨立傾向的台灣所做的武力恫嚇不太在意。
專家與媒體對川普的懷疑
「川普2.0」非傳統的對中政策、以及決策風格個人化的特色,讓媒體與專家抱持懷疑態度。
保守派的法國《世界報》(Le Monde)8月時就曾批評:「白宮的中國政策完全令人難以理解。」連美國分析家都指責川普的對中政策「前後不一、雜亂無章」。
但分析點出,理論上,北京應該樂見甚至鼓勵川普這樣「不連貫」又「議題導向」的美國對中策略,但實際上卻非如此。
中國著名美中關係學者、復旦大學教授吳心伯近期就曾指出,川普須建立一個「對中政策框架」。他認為,要妥善管理美中關係,「不僅要處理具體議題,更要建立一個整體框架,藉由高峰會為雙方確立對雙邊關係方向的共識,才能更有目的地處理貿易、台灣、南海等問題,避免被單一議題牽制。」
吳心伯的評論點出了一個問題,也就是「為什麼中國反而希望川普更有條理?」分析指出,北京似乎正在進行一場典型的大國博弈,以經濟議題,例如稀土與大豆為槓桿,施壓美國在政治上作出讓步,例如台灣議題上。
分析稱,最終,如吳心伯所言,北京希望華府修正他們把中國定義為「首要戰略競爭對手」的觀念,轉而把美中關係視為「伙伴與競爭者」的組合,並讓「伙伴」地位優先。
從這次川習會中,習近平的表態正好呼應這種思維。分析認為,這些言辭看似友好,本質上卻意味著美國默許中國在習近平主導下所推行的新國際現狀。
川普2.0對中政策盲點?
無論有意無意,川普的決策風格或許讓他對中國的策略較具抵抗力;然而,這並不能取代他理解中國戰略邏輯的必要性。分析指出,若川普想在下一輪談判中佔上風,他必須認清北京的整體布局。
因為中國正試圖以有利自身國家利益的方式重塑世界政治,如果過度聚焦於具體議題的作法,可能掩蓋中國更深層的野心,並導致華府低估傳統盟友的重要性,這些盟友的集體力量仍是遏制北京擴張的關鍵。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預言家?「台灣有事」發言掀熱議 前首相曾批高市「貿然行動很危險」
美中貿易戰緩和!中國暫緩制裁韓華集團美國子公司一年
整肅到沒人?港媒:福建艦入列儀式 僅剩1上將出席
滿目瘡痍!超級颱風鳳凰襲菲律賓2死 海水湧入險些捲走兩長者
其他人也在看
聯合國專員:科技巨頭權力龐大 恐威脅人權與民主
(中央社日內瓦10日綜合外電報導)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圖克(Volker Turk)受訪時表示,少數科技巨頭憑藉人工智慧(AI)累積龐大權力,為全球人權帶來巨大挑戰,必須加以監管。
中央社 ・ 1 天前
【胡文琦專欄】38兄弟,愛說笑?
胡文琦/親民發言人 媒體報導,針對民進開始起手佈局2026地方選舉,明年1月12日至1月17日將舉辦初選民調,並於下週起進行初選登記。日昨,兼任民進主席的總統賴清德向未來擬爭取內的提名者「拋出3點『高道德』提醒」,包括了嚴守「清廉、勤政、愛鄉土」的創精神,不得損害本形象、違背人民期待;不得透過任何手段影響公平競爭;以及嚴禁相互攻訐等。坦白說,賴清...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王者榮耀》電競救經濟!6萬人齊聚鳥巢觀賽創紀錄
中國大陸的電競產業發展快速,剛過去的周六,首次把職業電競賽事搬入北京鳥巢體育館,高達6萬觀眾同時觀賞《王者榮耀》決賽賽事,刷新世界紀錄。由於觀賽民眾高達85%都來自北京以外,成功帶動周邊住宿和餐飲業的消費。在中國10月最新的外貿表現疲軟、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連37個月下跌,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雖然止跌回升,卻仍難拋通縮陰影的情況下,學者期待這個由年輕人為主體的電競產業,可以對中國的內需和經濟產生積極作用。至於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周日則透過親身參與首次有港澳加入的大陸全國運動會開幕式,來提振民族士氣。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新北七區停班停課 紅黃線開放臨停、垃圾收運同步暫停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唐有為/台北報導 受到鳳凰颱風外圍環流影響,新北市政府依據交通部中央氣象署最新預報資料,宣布今(11)日瑞芳、平溪、雙溪、貢寮、石碇、坪林及烏來七區停止上班上課,其餘行政區照常上班上課。市府同步宣布,自昨(10)日晚間8時起開放上述停班課區域紅、黃線可臨時停車並暫停收費,以利民眾防颱避險。 交通局提醒,本次開放不包括橋梁、河濱及堤外道...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G7外長會議將登場 聚焦烏克蘭問題與關鍵礦物
(中央社蒙特婁10日綜合外電報導)七大工業國集團(G7)外交部長明天將在加拿大召開會議,預料將聚焦烏克蘭問題,並尋求為結束這場已長達4年的衝突達成共識。此外,關鍵礦產供應鏈也將成為重要議題。
中央社 ・ 1 天前李成鋼見美商界 包括被列不可靠實體清單公司
(中央社台北11日電)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李成鋼昨天會見美國商界,包括生物科技公司因美納的高管,表示希望美國工商界繼續支持兩國經貿關係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中國仍保留因美納在不可靠實體清單上,但已解除其對中國出口基因測序儀的限制。
中央社 ・ 1 天前鴻騰:續攻CPO平台 看好AI應用帶動元件需求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11日電)鴻海旗下鴻騰六零八八精密科技全球營運長暨財務長盧伯卿今天表示,未感受到記憶體價格壓力,鴻騰持續布局高階共同封裝光學(CPO)平台元件,看好高效能運算(HPC)成長帶動關鍵零組件需求。
中央社 ・ 1 天前《國際經濟》川普:與瑞士努力降低關稅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周一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告訴記者,美國與瑞士正在努力工作,致力於達成一項協議,降低瑞士出口商面臨的39%關稅。但川普同時表示,他還沒有敲定新的關稅。 瑞士一直在爭取與川普達成一份新的貿易協定,降低川普在8月對瑞士進口商品課徵的39%關稅,該稅率也是美國重新設定全球貿易當中,開徵的最高關稅之一。 川普表示:「我們正在努力達成一項協定,讓他們的關稅降低一些」。「我還沒有設定任何數字,但我們會努力幫助瑞士」 川普承認,美國對瑞士進行了嚴厲打擊。但他也表示,華盛頓與瑞士是好盟友,希望瑞士取得成功。 瑞士政府在周一拒絕提出評論。此前彭博(Bloomberg)報導指出,瑞士即將與美國達成協議,華盛頓將把瑞士輸美商品的關稅降至15%。 瑞士經濟部發言人說:「談判正在進行中,我們不會進一步評論」。 彭博援引匿名消息人士的話指出,雙方可能在未來兩週內達成協定,但目前尚未敲定協定。 美方在8月對瑞士商品加徵39%關稅,威脅到瑞士公司的出口,因為美國是瑞士鐘錶、工具機,和巧克力等商品的最大市場之一。
時報資訊 ・ 1 天前川普又要告!怒指BBC惡意剪輯 要求公開道歉還求償10億美金
美國總統川普再度掀起國際風波,近日他透過律師團正式向英國廣播公司(BBC)發出法律威脅,指控該台紀錄節目《全景》(Panorama)惡意剪輯他於2021年1月6日國會暴動前的演說內容,要求BBC撤回節目、公開道歉,並賠償高達10億美金(約台幣309.8億元)。
自由時報 ・ 1 天前
美參議院通過結束政府關門法案 送交眾院審議
(中央社華盛頓10日綜合外電報導)聯邦參議院今天打破數週以來的僵局,通過妥協方案,將結束美國史上最長的政府關門。這場僵局期間,數百萬人的糧食補助受影響、數十萬聯邦員工領不到薪水,航空交通大亂。
中央社 ・ 1 天前
生成式AI正在削減新聞流量:從全球趨勢看台灣媒體的結構性危機
根據牛津大學「路透新聞研究所」(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 RISJ)最新調查[1],生成式AI(Generative AI)正在徹底改變人們搜尋與接收資訊的方式。過去一年內,使用者主要利用AI「創造內容」(如生成圖像或摘要),但如今「查詢資訊」已成為最主要用途,比例從每週11%上升至24%。換言之,AI正取代搜尋引擎與新聞網站,成為人們獲取新聞與知識的首要入口。[2][1] 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 (RISJ), AI and the News Audience 2025 Report. https://reutersinstitute.politics.ox.ac.uk/digital-news-report/2025[2]也可以參考翁秀琪(2025),【搜尋】消逝時 傳統媒體的生存邏輯正在被改寫。https://www.mnews.tw/story/20250617ombuds001
鏡新聞 ・ 1 天前川普大撒幣 喊普發2千美元
美國總統川普於自家社群平台上發文,聲稱要將關稅帶來的收入當成分紅,給美國人民至少普發2,000美元現金,藉此回饋納稅人,且計畫利用關稅收入來償還美國國債。不過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隨後出面澄清,表示總統川普尚未跟他討論發放現金議題,並暗示可能透過減稅措施來兌現發紅利的承諾。
工商時報 ・ 1 天前疫情惡化逾一年 加拿大零麻疹國家紀錄破功
(中央社記者程愛芬溫哥華10日專電)因麻疹疫情不斷爆發逾一年之久,加拿大被裁定喪失麻疹清零國家地位(measles elimination status),失去了維持27年零麻疹國家的光榮紀錄。
中央社 ・ 1 天前
COP30重重挑戰 主辦國巴西又遭風災重創
聯合國氣候峰會COP30,在巴西亞馬遜雨林城市「貝倫」登場,這場被形容是多年來最艱困的氣候談判,巴西要全球感受亞馬遜雨林,潮溼厚重的空氣,在拿到話語權同時,還面臨著如何讓全球氣候合作不瓦解的挑戰。...
大愛電視 ・ 1 天前
「颱風論壇」小編也成受災戶!蘇澳家水淹半層樓:15年前梅姬噩夢重演
今年第26號颱風「鳳凰」中心目前在鵝鑾鼻西南西方海面,向東北轉東北東移動,其暴風圈已進入臺灣南部陸地,受到颱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增強影響,蘇澳不斷降下驚人的雨勢。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的小編也成受災戶,發文表示「自己的家淹了半層樓」,直言15年前梅姬颱風噩夢重演。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國際金融》川普來這招 周三與華爾街大佬共進晚餐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一名政府官員對路透表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預計於周三在白宮與包括那斯達克和摩根大通執行長在內的數名頂級金融界領袖進行私人晚宴。 該聚會凸顯出川普努力深化與企業領袖的連繫。目前川普政府正推出一系列新的措施,旨在強化美國資本市場,並重建被視為國家安全重要要素的關鍵國內供應鏈。 美國最大銀行摩根大通已經宣布了一項為期10年、總投資1.5兆美元的投資計畫,針對對美國國家安全和經濟韌性至關重要的產業,包括供應鏈和製造業、國防和航空業、能源獨立以及前端技術。 根據該計畫,摩根大通將透過直接股權和創投投資,向對國家安全和經濟韌性至關重要的美國公司注資多達100億美元。 一位白宮官員證實了川普即將與金融界領袖會談,但沒有透露賓客名單。 那斯達克和摩根大通尚未立即對新聞做出回應。 川普在近幾個月已經與商界領袖進行了數次的私人會晤。川普行政團隊目前試圖促進經濟成長,並應對與全球貿易夥伴的緊張關係。 川普更廣泛的經濟議程包括擴大國內製造、將關鍵產業回流美國、利用私人部門投資,確保美國在高科技製造業和能源供應鏈中的地位。
時報資訊 ・ 7 小時前韓媒:總統辦公室12月將搬回青瓦台 官邸評估中
(中央社首爾11日綜合外電報導)根據韓媒中央日報今天報導,總統辦公室將在下個月8日至14日之間,從首爾龍山搬回青瓦台,時隔3年又7個月之後,「青瓦台時代」將重新開啟,不過官邸位置仍在評估中。
中央社 ・ 1 天前
貨櫃船爆意外!菲律賓籍船員疑在伊豆半島水域落海失蹤
綜合日媒報導,據下田海上保安部表示,該「Saga Sky」貨櫃船當日自台灣高雄港駛往橫濱港。在下午7時左右,失蹤船員最後1次在船內被確認。約1小時後,船員隨即不見蹤影,船方於午後9時50分通報海上保安廳。事發海域位於御前崎燈塔以南約45公里。下田海上保安部已出動2艘巡邏船...
CTWANT ・ 1 天前
橘子集團策略布局泛娛樂集團
[NOWnews今日新聞]橘子集團邁入30週年,從數位遊戲起步,跨足AI創新、橘子原創、生活風格、企業服務、新聞媒體六大領域,朝「全生態科技企業」目標邁進,打造泛娛樂的多元體驗,持續開創生活的無限可能...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