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認證「地瓜」抗癌第一名!生熟吃都有效 抑癌效果贏過蘆筍、花椰菜
地瓜營養豐富、價格親民,功能醫學醫師劉博仁指出,熟地瓜和生地瓜是日本癌症預防研究所調查中,抑癌效果第一、第二名的食材,贏過蘆筍、花椰菜等蔬菜。營養師認為,地瓜的營養已獲高度肯定,但抗癌飲食建議各式蔬果都要吃,而且要吃當季。
蔬菜全榖雜糧抑癌效果 地瓜勇奪第一和第二名
劉博仁醫師在節目中引用日本國立癌症預防研究所的統計,針對18種常見蔬菜及全穀雜糧的抑癌效果調查中,熟地瓜排名第一,其次依序是生地瓜、蘆筍、花椰菜、捲心菜、白花菜、芹菜、茄子皮、甜椒與紅蘿蔔。
地瓜含DHEA成分 抗乳癌與大腸癌
他表示,地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胡蘿蔔素、植化素,以及固醇類荷爾蒙物質DHEA成分。微量的DHEA在實驗中,對乳腺癌與大腸直腸癌細胞具有抑制作用。此外,地瓜中的神經節苷脂也可促進癌細胞凋亡,有助防癌。建議每天可吃一顆小地瓜與茶葉蛋,補充膳食纖維與蛋白質,但不宜過量。
看更多:改善胰島素阻抗怎麼做?吃地瓜、堅果能逆轉?4招降低胰島素阻抗
單吃地瓜不一定能抗癌
營養師陳琇雯表示,地瓜只有維生素A和胡蘿蔔素含量豐富,其他固醇類荷爾蒙和神經節苷脂都是少量,對於單純吃地瓜可以抗癌,她採保留立場。而日本國立癌症預防研究所的統計,其實會牽涉到飲食角度不夠客觀,因為日本飲食有其特殊之處,例如日本人喜好納豆、味噌、米類發酵、醃菜等等,對於防癌都有一定的幫助。
地瓜高纖 冰過轉成抗性澱粉有助熱量控制
對於地瓜的營養價值,陳琇雯則給予高度肯定。她表示,地瓜有高纖維、優良的未精製澱粉,冰藏過還可以部分轉化成較難吸收的抗性澱粉,有助於熱量控制,適合想控制體重的族群。
看更多:馬鈴薯熱量高嗎?營養師:控糖、減重好朋友!馬鈴薯本地、進口這樣選
抗癌飲食要多元蔬食 地瓜、花椰菜都要吃
不過,若真的想藉由飲食達到預防癌症或維持健康,她建議要多元選擇各時令的蔬果,跟著四季攝取不同的植化素,一來能補充人體必需營養素,獲得更多的植化素來對抗自由基,二來吃當季蔬果,盛產時農藥殘留相對低、價格也平易近人。吃當季補營養,就不怕吃錯還變冤大頭。
看更多:早餐吃麵包、饅頭配喝咖啡小心血糖飆升!早餐吃燕麥、堅果+它穩血糖
她也強調,地瓜和花椰菜是全穀雜糧界跟蔬菜界各自名列前茅的好食材,鼓勵民眾2種都吃,而不是只吃第一名。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諮詢專家/劉博仁醫師.陳琇雯營養師
更多健康2.0報導
胃食道逆流元兇竟是這3大類食物!這樣吃告別「火燒心」
掌握黃金時間一天喝這「杯數」的水排毒又瘦身!簡單又實用
超強陰氣「天月星」來襲 3生肖慘了!當心疲倦低潮、舊疾復發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其他人也在看

最毒蔬果排行曝!含4種以上農藥恐致癌 「第1名」餐桌上很常見
美國有機農業組織日前對市面上常見的農產品進行抽驗,結果顯示部分蔬果樣本中含有四種或以上的農藥殘留。根據這些數據,列出了「最髒蔬果」的前12名,其中96%的樣本檢測出農藥殘留。這次排名中,菠菜位居榜首,成為飯桌上最需注意清洗的蔬菜之一。如果不仔細清洗就食用,可能會攝入多種農藥,增加乳癌、糖尿病等健康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一家人都罹癌 主因恐非遺傳!研究曝「90%是它們害的」
癌症不是命運?日本專家引用美國研究指出,90%癌症與生活方式與環境有關,遺傳僅占5%至10%。長期飲食、熬夜、缺乏運動等生活習慣恐提高罹癌風險,熬夜女性乳癌機率增1.6倍。專家提醒改善生活作息、定期檢查,少數家族早發癌症仍須諮詢醫師。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空腹運動」瘦更快?錯!恐儲存更多脂肪,想減重、年過50更要吃「這個」:15克增肌減脂更有效
理想狀況下,你的日常飲食已經夠均衡(就像前一章提到的),所以隨時都能出門健身或進行輕量運動。但如果你要進行高強度、長時間或高負荷的訓練,那就需要在運動前「加滿燃料箱」。
幸福熟齡 ・ 1 天前
袁瓊瓊中風住院想喝咖啡被禁 醫:咖啡因升血壓作用持續「這麼久」
著有《看》、《紅塵心事》、《滄桑》等散文作品的作家袁瓊瓊,最近自曝9月因中風住院,長年嗜喝咖啡的她住院期間被醫師暗示不能喝咖啡。心臟血管內科醫師指出,咖啡對血壓的影響會持續約2小時,有心血管急性症狀的
健康2.0 ・ 1 天前
末期淋巴癌逆轉!她靠「1食物」奇蹟康復 醫示警:小心3大風險
花蓮一名連姓女子2年前被診斷罹患第4期淋巴癌並出現骨轉移,經化療與標靶治療,同時依醫師建議搭配黃金蟲草作為輔助療法,治療約8個月後,追蹤檢查結果顯示「癌細胞完全消失」,目前持續穩定追蹤中。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假日輕急症中心正式上路!位置在哪、怎麼收費、哪些症狀可看? 5大QA一次看
Q1:什麼是「假日輕急症中心」?診療科別有哪些?民眾假日若遇上發燒、拉肚子、輕傷等小病,要是需要緊急處理而跑到大醫院急診,恐怕會造成急診壅塞問題,因此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參考日本,推動「假日輕急症中心」。「假日輕急症中心」除設置急診外,也會開放內(兒)...
CTWANT ・ 1 小時前

20多歲表妹婿得大腸癌!譚敦慈曝「關鍵主因」:遵守4少原則
大腸癌有年輕化趨勢!據國健署統計,台灣每年新增患者達1.7萬人,從2006年開始,大腸癌皆是穩坐癌症發生人數第一。有「無毒教母」之稱的譚敦慈表示,她的表妹婿才20多歲就得了大腸癌,主要原因恐跟長期食用高油、高鹽及醃漬食物有關。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普發現金1萬「直接歸0」!一票人含淚點頭:還沒拿到就沒了
普發現金1萬元即將入帳,不少人都相當興奮。網路上討論不斷,用途多元,但其中有很多人卻開始哀號,錢還沒到手就變成0,並含淚吐露真實原因,無奈直呼「還沒拿到就沒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聯發科法說、台達電法說、川習會結果出爐 本周大事回顧
聯發科召開法說會,宣布拿下第二個 ASIC 專案,預計 2028 年起貢獻營收;台達電召開法說會,看好 AI 動能旺到明年,泰國 3 座新廠則預計年底投產;川習會結果出爐,在稀土、芬太尼等議題達成協議。
鉅亨網 ・ 1 天前
陳嫻靜奪3獎金音大贏家 呂士軒自爆弄斷獎座打算「融掉它」
第16屆金音創作獎頒獎典禮1日晚間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盛大登場,群星雲集,現場星光熠熠。最大贏家由陳嫻靜奪下三項大獎,包括「最佳嘻哈歌曲」、「最佳新人」與「最佳另類流行專輯」,成為本屆金音獎焦點。
鏡報 ・ 11 小時前

全聯、大全聯買1送1!週年慶搶1元蔬菜 再抽1萬元買菜金
全聯、大全聯「超級週年慶」盛大登場!全聯週末最高回饋11%,大全聯週末最高回饋16%,全聯、大全聯多款家用清潔品買1送1,購買生鮮土雞商品單筆滿299元還可抽1萬買菜金;小時達指定日開搶1元金針菇、馬鈴薯、洋蔥,全電商限量3時段最低1折。(賴俊佑)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李竺芯金音槓龜0入圍 呂士軒驚吐「把獎杯玩斷了」
第16屆金音創作獎頒獎典禮1日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重磅登場。剛拿下第36屆金曲獎歌王的呂士軒受訪時透露,歌王獎座被他「玩斷了」。他笑說:「我把獎杯玩斷了,就(考慮)把它融掉,做給大家,跟大家分享。」
中時新聞網 ・ 8 小時前
腳麻腳痛藏「心血管病」警訊 醫師教你辨識9個危險信號!
如果腳痛腳腫,多半會以為只是筋膜炎、拉傷或肌肉痠痛,但這些看似尋常的症狀,其實可能是下肢血管出了問題,像是下肢動脈或靜脈栓塞這兩種危險的血管疾病,若無及時發現與治療,最嚴重需要截肢,甚至有生命危險。一般來說,如果走路時小腿痠痛、休息後又能緩解,可能是周邊下肢動脈疾病。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92歲廚師「工作72年」仍健朗 日走7千步、均衡飲食是長壽關鍵
日本92歲高齡廚師小林勝工作長達72年,至今仍能長時間站立工作,身體依然硬朗。他日前分享自己的長壽秘訣,包括均衡飲食、每日步行7千步、戒酒以及培養健康嗜好,讓他即使年過九旬仍能活躍於健康節目與出版界。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正是時候讀莊子》台大教授蔡璧名逝,子宮頸癌復發嗎?洋蔥、木瓜、綠茶防癌復發
出版過不少以莊子為出發點討論愛情與人生等書籍,並在台大開設的開放式課程「正是時候讀莊子」的台大中文系教授蔡璧名,昨日(10/22)驚傳抗癌多年的她離世,享壽60歲。 「莊子」名師殞落 曾奇蹟戰勝
健康2.0 ・ 1 天前
一醒來就滑手機?醫揭大腦「4大傷害」:難怪愈來愈累 還害你整天心情差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透過窗簾縫隙灑進房間,本該是身體自然甦醒、精神煥發的美好時刻。然而現代人卻習慣在睜開眼的瞬間,伸手摸向床頭的手機,讓刺眼的藍光和海量資訊瞬間衝擊還未完全清醒的大腦。許多人認為這只是個無傷大雅的小習慣,但你知道嗎?研究顯示,睡醒立即使用手機正在悄悄摧毀我們的神經系統,引發現代人普遍的神經衰弱症狀! 1、大腦皮質過度刺激引發焦慮症陽明交大附醫神經外科謝炳賢主治醫師指出,睡醒後的大腦就像剛從深度休眠中甦醒的電腦,需要時間緩慢開機啟動。此時突然接收手機的大量資訊,會讓前額葉皮質瞬間過載!神經科學研究發現,晨起立即使用手機的人,皮質醇(壓力荷爾蒙)分泌量比正常人高出23%,導致一整天都處於高度緊張狀態。許多人發現自己越來越容易焦慮、煩躁,甚至出現莫名的恐慌感,這正是大腦長期承受過度刺激的警訊! 2、多巴胺受體敏感性下降導致憂鬱手機中的社群媒體、遊戲、新聞推送都經過精心設計,能夠快速刺激多巴胺分泌,產生短暫的愉悅感。然而晨起立即接受這種強烈刺激,會讓多巴胺受體變得越來越不敏感!研究顯示,有晨起滑手機習慣的人,出現憂鬱症狀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41%。當大腦習慣了手機帶來的強烈刺激後,日
常春月刊 ・ 1 天前
水腫不是因喝太多水!醫揭3大元凶「增加肌肉量」是關鍵
水腫常被誤認為是喝太多水所致,但敏盛綜合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陳榮堅指出,水腫的主要原因其實是代謝與循環功能不佳,與脂肪過多、缺乏運動及飲食中鈉含量過高等因素密切相關,而非單純因為水分攝取過多。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范姜火速駁粿粿自白片!出軌時間點藏貓膩…律師揪疑點:雙方各自表述
范姜彥豐公開指控妻子、前啦啦隊女神粿粿(江瑋琳)婚內出軌男星王子(邱勝翊);針對粿粿昨天(1日)發出自白影片,范姜當天也火速反駁,「惡意抹黑 避重就輕」對此,律師王至德針對男方回應,羅列三大重點,分析兩人著重討論不同,但「出軌就是出軌」,更總結:「時間線沒錯,不過結論是各自表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