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新竹棒球場假消息 市府:對統包商求償
[NOWnews今日新聞] 新竹市立棒球場斥資12億元重建,但2022年7月22日迎來改建後第一場中職賽事就爆出許多安全問題,2天賽事就造成3名球員受傷後停用至今。民進市議員昨日指桃園地院判決案,指竹市府阻礙驗收且開挖球場、拒配合司法鑑定等,衍生1.3億元的追加改善工程。新竹市政府今(13)日召開「新竹棒球場時事澄清」記者會,宣布將對承包商求償。
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強調,高虹安市府團隊上任後積極處理新竹棒球場改善工程,但統包商卻於113年3月至114年2月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近一年期間統包商如果有心處理,該做的鑑定早就都可以進行,但因其自行拖延擺爛、不願及早啟動鑑定,造成近日法院判決民事求償官司敗訴,後果應由統包商自行承擔。
邱臣遠表示,新竹棒球場覆土移除工程在今(114)年2月20日接獲第三方的鑑定報告完成、且證據保全解除後才進場施工,一切皆配合新竹地方法院之裁定,過程合法合規。因此,近日桃園地方法院判決書中所謂「鑑定受阻」,並非因市府「封場」或「破壞現場」,而是統包商自身不積極、不作為,拖延擺爛所造成的後果。市府亦早已繳納裁判費向統包商提起民事求償,捍衛市民與球迷權益。
工務處長陳明錚表示,高市府團隊在棒球場改善過程中,始終秉持「安全第一、依法行政」的原則。棒球場覆土移除與改善工程之所以一度無法進行,是因為112年8月份工作會議指出統包商結構安全有疑慮,但統包商卻無法在限期內說明球場結構之安全性。市府依工程契約解約後,統包商更透過各式手段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近一年,導致市府無法依約進場作業。在保全證據期間,市府全力配合法院與鑑定單位進行結構安全調查,直到解除保全證據後,市府才立即啟動超載覆土移除作業,一切過程皆符合相關程序與規定。
陳明錚指出,拖延改善進度的不是市府,而是統包商的惡劣行徑。統包商無法提出有效的結構安全報告,也未於期限內完成覆土移除,市府依契約規定解除球場部分工程,這一切程序均有於法有據,也都有相關會議記錄、公文或新聞稿為證。
陳明錚補充說,BrightView公司是美國職棒大聯盟指定的場務單位,負責MLB諸多重大國際賽事,因此BrightView所出具的報告在國際上有一定程度的公信力,相信多數人有理性思維,不會輕信網路謠言,也呼籲社會尊重專業。市府參考BrightView進場檢驗之結果,其報告以確認現場施作不符合統需書規定(USGA),而查找當初球場覆土材料進場、檢試驗報告均未有針對USGA粒徑規定做檢查,故市府認定其不符合契約規定。
陳明錚說,針對統包商未履行契約義務、延誤改善進度,市府依法部分解約、依法求償,並已於今年8月22日繳納裁判費,依法提起民事訴訟,絕無所謂「未繳裁判費」的情事。
陳明錚表示,市府於今)年2月20日接獲法院委託第三方的鑑定報告、證據保全解除後隨即整備廠商及機具進場移除過載覆土,且該覆土為統包商不願意移除又提不出安全無虞之危險產物,市府當務之急就是將其移除,降載以達安全,過程合法合理合規。因解除部分契約後,市府自行代移除覆土、改善工程之費用、清運不合格回填土之費用及新購土方之費用,全數都將向統包商求償。
統包商在與其下包商官司中,於113年3月22日聲請做排水鑑定,經桃園地院函送後,遲未繳納初勘費用,且於同年12月2日以鑑定費用過高而具狀捨棄鑑定之申請,卻又在今年3月企圖以鑑定排水為由聲請第二次保全證據,但市府鑑定結構保全證據一年間有充足時間做排水鑑定,法院駁回統包商申請。由此拖延又反覆無常的行徑,足見統包商也非誠心想完成排水鑑定。
陳明錚表示,目前棒球場改善工程已於本(11)月3日正式展開「外野區域回填土」的開挖與篩分作業,此次開挖結果「發現過去的回填土中混雜大量不符合規範的大型混凝土塊、紅磚塊與其他建築廢材」,「證實先前球員與球迷對球場回填土有疑慮並非空穴來風」。
根據原先新竹棒球場工程契約及相關計畫書,構造物附近所用回填材料,其最大粒徑應小於10公分且不得含有鋼筋、垃圾、廢物等其他不適用材料,才能視為合格。然而,初步開挖結果顯示,該回填層中「充斥超過規範粒徑的大型石塊、混凝土塊、鋼筋與塑膠異物」,明顯違反了回填材料的設計要求。這些異物不僅阻礙排水系統功能,也可能造成草皮根系發展不良,對場地品質與使用壽命產生嚴重風險。
市府表示,此次改善工程工期共266日曆天,包含基底重建、局部地下室結構補強、排水系統改善與人工草皮鋪設等重點項目,預定於115年上半年完工。市府已要求施工團隊嚴格控管施工品質,所有土方、建材甚至於驗收均須符合標準與技術規範,絕不容許再次發生回填不當或工程瑕疵。
秘書長張治祥表示,「新竹市政府在整個工程處理過程中,始終依法行政、嚴守程序,不容有心人士肆意抹黑或汙衊。」市府所有公務員均依法行政、嚴守程序,對於外界的惡意曲解與誤導感到遺憾。市府尊重民意代表與社會輿論的監督,但呼籲各界在評論前應掌握完整資訊,避免以片面或錯誤消息誤導社會大眾,此案僅涉及廠商之間的民事糾紛,並非市府與廠商的爭議。
張治祥重申,市府團隊目前正全力推進新竹棒球場的改善工程,工程進度已全面展開,目標於明(115)年6月完工啟用,讓市民早日重回安全、完善的球場環境。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鳳凰颱風重創太太故鄉 「宜蘭女婿」蔣萬安下令:全力支援救災
網傳未驗收就亂開挖棒球場?新竹市府怒轟:統包商才是拖工元凶
颱風釀災!國軍兩棲突擊車輾爆災民泡水車 軍方:配合處理賠償
其他人也在看

法院認證棒球場遭開挖破壞現場 竹市府:依法行政合乎程序
新竹市立棒球場下游廠商向棒球場統包廠商巨佳營造,請求給付工程款所提出訴訟,桃園地方法院判決出爐,判決書中載明市府開挖棒球場破壞現場後,導致後續無法驗收及下游廠商無法進場改善。消息傳出多名市議員也抨擊是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路樹接連倒塌議員籲健檢 竹市:研擬種植設計
(中央社記者魯鋼駿新竹市12日電)新竹市近日風勢強勁,傳出多起路樹倒塌意外。有市議員質疑,市府未做好控管與健檢,許多地方更因樹根隆起導致人行道破損。市府表示,將持續盤點,研議適合種植原則。
中央社 ・ 1 天前
法院認證竹市府破壞球場!拒配合司法鑑定 議員嘆:高虹安的政治鬧劇
新竹市立棒球場爭議再起,桃園地方法院最新判決揭露,高虹安市府在驗收過程中不僅「阻礙驗收、破壞現場、拒絕配合司法鑑定」,更導致事實無法查明。民進市議員曾資程今(12日)痛批,這場被包裝為「追求真相」的行動,實際上是徹頭徹尾的政治鬧劇,讓市民成為政治操作的犧牲品。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高虹安挖大秘寶遭打臉!法院認證「破壞球場、拒司法鑑定」修補1.3億要市民買單
[Newtalk新聞] 新竹市立棒球爭議再起,民進新竹市議員曾資程、楊玲宜曬出桃園地方法院判決,認定新竹市政府「阻礙驗收、破壞現場、拒絕配合司法鑑定,導致事實無法查明」,痛批這場被高虹安市府包裝成「追求真相」的行動,事實上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政治鬧劇;後續改善工程標案高達1.3億元,最終將由市民買單。 「新竹棒球場的荒唐故事,法院已揭開真相」,曾資程表示,高虹安市府2022年高調宣稱請到美國職棒大聯盟專家鑑定球場問題,但法院判決揭露的現實是:美國專家鑑定根本不是司法認可的正式鑑定,也沒有法律效力;諷刺的是,當法院想依法進行真正的技師公會鑑定,市府卻將球場封起來、不讓鑑定人進去,「這不是追求真相,這是阻止真相」。 曾資程指出,法院判決揭露,市府破壞現場、拒鑑定、未驗收,並點名竹市府三大錯誤行為,包括「未辦理驗收、反而開挖球場」、「拒配合法院鑑定」、「以工安零容忍為藉口拒鑑定」,鑑定人奉法院之命到場勘查,卻發現球場大門上鎖、場內被挖爛,根本無法進入。 他痛批,這場鬧劇的真正代價,是一個本可正常使用的棒球場被反覆開挖、延宕、浪費公帑;是球迷無球可看、球場形象受損、城市信譽崩壞。高虹安市府口口聲
新頭殼 ・ 21 小時前
巨佳營造輸官司!要付下包商737萬…意外扯出「市府阻驗收」判決書曝光
新竹市立棒球場爭議一樁接一樁,除了市府與統包商巨佳營造的民事求償官司外,還有巨佳與下包商間的工程款問題。巨佳遲遲未給付款項、追加工程737萬餘元,桃園地院上月底裁定巨佳敗訴,必須給付737萬元,但判決書中提到「市府阻礙驗收且開挖球場、拒配合司法鑑定」,又讓棒球場成為市府與民代間的攻防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法院認證「挖大秘寶」變破壞新竹棒球場 律師:高虹安「貢獻」不遑多讓
即時中心/梁博超報導新竹市立棒球場重新整建完工後便捲入政治風暴,新竹市長高虹安更不斷藉由「開挖大秘寶」,做為攻擊前市府、前市長林智堅的輿論籌碼。不過根據桃園地院最新判決,說明竹市府「阻礙驗收、破壞現場、拒絕配合司法鑑定,導致事實無法查明」,遭痛批是場政治鬧劇;律師林智群更直言,四年過去還是一片荒煙漫草,就連味全龍都想解約,毀掉棒球場「高虹安的『貢獻』也是不遑多讓」。
民視 ・ 1 天前新竹棒球場修繕進度引熱議 竹市朝野看法不一
(中央社記者魯鋼駿新竹市13日電)新竹棒球場修繕進度引熱議,竹市府指出,新竹棒球場統包商聲請保全證據以致修繕工程延宕,市府已依法推進。有竹市議員認為應正面看待市府改善成果,但有議員質疑市府作為不符合程序。
中央社 ・ 17 小時前
新竹棒球場爭議市府卸責? 綠營民代轟「狼又來了」
桃園地方法院針對新竹市立棒球場下游廠商揚名實業與統包商巨佳營造的工程款給付判決昨天公開後,多名綠營議員都提到,法院判決書內容指出市府阻礙公正第三方鑑定單位進入球場鑑定,且棒球場在鑑定且未進場改善前,已被竹市府大規模破壞現場,再者高虹安邀請的美國大聯盟場務人員,非我國專業鑑定機關。對此,市府今天開記者
自由時報 ・ 18 小時前
新竹棒球場開挖爭議!不讓驗收拖延球場進度? 市府澄清反駁
新竹棒球場爭議事件持續延燒,新竹市議員楊玲宜最近爆料指控市府在缺乏保全證據的情況下,請非法院認定的廠商私自開挖棒球場進行鑑定,並稱此為「政治惡搞秀」。目前法院已判決營造廠商敗訴,要求賠償施工包商揚名實業737萬餘元,同時駁回巨佳求償4100萬元全場換土工程費用的要求。此案引發各方對市府處理方式的不同意見,也突顯了棒球場安全與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TVBS新聞網 ・ 18 小時前
同樣是救災⋯網驚「這次蘇澳沒政治口水」 眾人揭1關鍵:值得全國借鑒
受到鳳凰颱風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11日宜蘭炸出驚人雨量,羅東、冬山、蘇澳都出現淹水災情,尤其蘇澳最大3小時累積雨量達到驚人的334.0毫米,是2010年梅姬颱風以來最大紀錄,造成當地水淹一層樓高。大水退去後國軍、地方立刻投入救援,就有網友好奇,這次宜蘭也是嚴重水災,但似乎都沒有政治的口水,而是回歸救災該有的面貌?就有人分享關鍵,直言「宜蘭蘇澳的『軍民一心』救災模式,值得全國借鑒!」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蘇澳煙波飯店30輛車泡水!飯店快速應變、理賠補救 網友一面倒讚:一定再入住
受鳳凰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宜蘭蘇澳地區昨(11)日降下近15年來最大雨量,導致多處嚴重積水、停電及停水。位於港邊觀光熱區的「煙波大飯店蘇澳四季雙泉館」更不幸成為災情焦點,地下層遭洪水淹沒,數十輛旅客車輛受困地下停車場。煙波國際觀光集團指出,當日館內共133間房、280名旅客入住,包含4團旅行團與多名散客。飯店雖已在氣象警報發布後啟動防颱應變機制,但瞬間暴雨量仍......
風傳媒 ・ 1 天前
宜蘭超狂渡假行館!防水閘門神助攻擋住大水 牆外「一片汪洋」空拍曝
受到鳳凰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大雨侵台多處地區傳出災情,而宜蘭包括蘇澳及南方澳,成為水患重災區,許多民宅直接泡在水裡,冬山鄉等低窪地區也嚴重積淹,但讓人意外的是,冬山鄉茄苳路的「泉月樓行館」竟啟動防水閘門,成功擋住淹水,占地約3000坪的行館完全躲過大水,空拍畫面也曝光,讓人相當震撼。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陳美鳳付千萬才成功離婚 理解范姜彥豐高額求償「希望對方付出代價」
陳美鳳13日出席珠寶品牌活動,腳踩15公分高跟鞋,以一身平口金色禮服現身,「台灣最美歐巴桑」實至名歸。「粿王風波」仍未消停,她表示有看到新聞,可以理解范姜彥豐求償1600萬,因為她過去也遭到前夫背叛。
簡子喬|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12 小時前

粿粿爆住胡釋安家密會王子!「交換禮物」合體片曝光 胡瓜傻眼回應
粿粿跟范姜彥豐婚變,粿粿遭指控婚內出軌王子(邱勝翊),今週刊更報導粿粿與范姜彥豐分居後一直都住在胡釋安家,胡釋安提供住處讓粿粿和范姜能夠分居,並有安全的地方和王子相約。對此,胡瓜回應不知情;而先前合作拍片,畫面也再度被挖出。記者林汝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去西堤不是為牛排!老饕必點「這1道菜」 內行曝外帶冷知識:只要80元
提到王品集團旗下的「西堤牛排」,大多數人第一印象是能大口享用牛排。但其實西堤的主餐不只牛排,還有鴨胸、烤雞、豬排等多種肉類餐點。不過,不少人去西堤的真正目的,其實是為了「焗烤蘑菇」,甚至只要花80元就能外帶回家,引發網友熱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台灣人買麵包店「儀式感」 網笑翻:果然大家都一樣!
生活中心/尤乃妍報導台灣的麵包店遍布街頭,而多數人進店與挑選麵包時,只要拿到夾子,就會有一些不自覺的小動作。近日,美食網紅魏魏在Threads社群分享「每個台灣人進麵包店必做的事」,引起大量網友共鳴,不少人笑稱「果然大家都一樣」,就像是進麵包店後的不成文規定,甚至有人說「沒聽到這個聲音就沒有買麵包的感覺」。
民視 ・ 19 小時前
快訊/鳳凰加速!全台「明天11/13颱風假」機率曝
鳳凰颱風來勢洶洶,速度明顯加快,暴風圈已進入台灣陸地範圍。中央氣象署今(12)日指出,目前鳳凰以每小時約16至32公里速度,朝東北東至東北方向移動,預估今晚間將自南台灣登陸,並於深夜從台東一帶出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民進2026北市最強棒是她?王世堅點評「足以抗衡蔣萬安」:勝率有50%
2026年九合一選舉腳步逐漸逼近,各縣市選戰逐漸拉開序幕,民進陸續拍板各縣市長的提名,不過向來被認為綠營苦戰區的台北市,目前只有「壯闊台灣」創辦人吳怡農遞交參選意願書,其餘人選有社民議員苗博雅、立委王世堅等人的呼聲都很高。對此,已經再三表達沒意願參選的王世堅則點名民進的一位戰將,直言「她足以抗衡蔣萬安」,且勝率有50%。壯闊台灣聯盟創辦人吳怡農日前赴......
風傳媒 ・ 19 小時前
陳文茜罹癌第4期停止免疫療法 癱地大喊「自行宣告康復」
即時中心/廖予瑄報導資深媒體人陳文茜去(2024)年發文透露罹患黑色素癌第4期,且擴散至多個器官,正透過免疫治療、光子刀等方式治療。今(13)日她在臉書發文「自行宣告康復」,直指自己2個月前已自行決定停止免疫療法,「其他就豁出去了。」
民視 ・ 1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