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57%年輕猝死者曾有前兆 熬夜配能量飲成隱形殺手
年輕人猝死案例逐年增加,研究顯示25至44歲年輕成人的心臟猝死相關死亡率在過去二十年有所上升。全球40歲以下成年人的推定心臟猝死年發生率約為每10萬人年4.2至7.8人,顯示心臟猝死已非老年人專利。
重症醫師黃軒在臉書專頁中發文指出,年輕人猝死的風險因素包括六大類。首先是熬夜配合過量咖啡因攝取,研究顯示每天攝取超過400毫克咖啡因(約4杯濃咖啡)可能導致心律不整,嚴重者引發室性心律不整。尤其能量飲料中含有牛磺酸、糖分與興奮劑成分,與熬夜、壓力共同作用時,對心臟造成極大負擔。
電子煙與菸草的雙重暴露是第二大風險。研究發現,尼古丁會導致血管收縮、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同時誘發心律不整與心肌缺血,吸電子煙者心律不整風險比不吸者高出1.8倍。若再加上抽菸、喝酒、熬夜壓力,更成為年輕心臟的三重毒藥。
缺乏訓練下的高強度運動也是猝死隱形殺手。黃軒提到,有研究顯示,35歲以下年輕族群猝死的病因中,有37%發生在運動中,特別是有潛在心肌炎、先天性心律疾病的患者更需注意。
連續熬夜加上壓力也是重要因素。黃軒指出,每晚睡眠少於6小時者,心臟猝死風險增加1.7倍,尤其男性、肥胖、抽菸者風險更高。此外,不良飲食習慣與缺乏運動導致的肥胖問題,研究發現18至25歲期間BMI達30以上者,心血管疾病風險比未肥胖年輕人增加58%。
無症狀的病毒性心肌炎也是年輕人猝死的常見原因。研究發現,多數年輕心肌炎病例往往伴隨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後不久即進行激烈運動,這些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炎症狀常被誤認為「只是累」或「胸悶」,但在運動時可能突然引發心律不整或心跳停止。
德國與瑞典的研究顯示,在162例年輕人猝死案例中,約57%的人曾有暈厥、胸痛、心悸或呼吸困難症狀。丹麥研究也發現,55%的年輕猝死者在死亡前超過1小時都有明顯的心臟症狀,但多被忽視。
黃軒建議年輕人應注意五大警訊:運動能力下降、胸口偶爾刺痛或壓迫感、運動後心跳回復慢、睡醒後心悸或喘、晚上睡覺心跳仍偏快。這些症狀可能代表體內潛伏心律不整、心肌炎或肥厚型心肌病變等問題。
預防猝死的方法包括:經常需要激烈運動者應先做心電圖及心臟超音波檢查;感冒發燒期間避免運動,以防引發病毒性心肌炎;控制咖啡因攝取量每天不超過400毫克;保持每晚7小時以上的穩定睡眠;以及適當的壓力管理,如每天進行10分鐘深呼吸、冥想或靜坐。
黃軒強調,單次的熬夜或暴飲暴食可能不會立即造成問題,但當這些不良習慣成為日常,風險就會逐漸累積,最終可能導致心臟崩潰。
延伸閱讀
Toyz飲料店出「小王秘蜜粿果綠」調侃粿粿王子 網掀兩派論戰
影/彰化帆布倉庫惡火吞噬廠房 恐怖黑色濃煙籠罩天際
對流雲系發展旺盛!花蓮縣大雨特報 一路下到晚上
其他人也在看

鄭麗文獻花挨告工承諾提供協助 霸氣喊國民不是給人欺負的
國民主席鄭麗文1日正式就任,鄭麗文就任起手式先送涉造假連署案挨告的工鮮花,給予他們鼓勵,並承諾成立相關律師團與基金給予挨告工法律協助,絕對不會讓任何一個工委屈孤單,「國民不是可以這樣給人欺負的!」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鄭麗文上任! 洪秀柱:挑戰開始 但會「游刃有餘」
國民「藍天再現」全代會登場,主席朱立倫順利交棒給鄭麗文,不過這回幾位藍營首長,僅有台北市長蔣萬安、嘉義市長黃敏惠和新竹縣長楊文科出席,對此黃敏惠說,因為幾位縣市首長都有要務,也都有跟鄭主席請假,不過幾位前主席吳伯雄、馬英九和洪秀柱都有到場,洪秀柱也祝福他挑戰剛開始,但一定會游刃有餘。
TVBS新聞網 ・ 21 小時前
國民主席鄭麗文就職 張善政:請她盡情發揮 (圖)
國民全代會1日舉行,新任主席鄭麗文走馬上任,不過桃園市長張善政(前)並未出席。對於媒體詢問對新主席就任有什麼祝福,張善政表示,「我想就請她盡情發揮」。
中央社 ・ 20 小時前
60歲女不菸不喘不咳!「1症狀」確診肺癌 名醫:我也嚇死了
肺癌是國人十大癌症中死亡率最高、新增人數最多的癌症。醫師蘇一峰表示,一名60歲女子,不菸不酒,原本不喘不咳,只是因為近來暴瘦10公斤,而就診胸腔科,X光檢查發現,竟然有10公分大的肺癌腫瘤,「過2天後,該女子就進住加護病房,短短幾天內,女子的肺癌腫瘤迅速增大到心臟差不多大小。」他感嘆,肺癌就是默默進展5、10年,但出現症狀後,幾天內就會猛暴性發展,「真的嚇死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頭痛像被雷劈」49歲六月以為中風送醫!醫揭關鍵原因 中年女性最要小心
49歲藝人六月年初突然頭痛欲裂,她形容像被鐵鎚重擊,血壓飆到180緊急送醫,一度以為中風,檢查後確診「可逆性腦血管收縮症候群」,這個陌生疾病其實是許多高壓族群的隱形威脅。六月確診前兼顧工作、學業和家庭,一年內兩度劇烈頭痛,還出現氣喘、心律不整等症狀,加上家族有心血管病史,讓她驚覺不能再硬撐。 60秒內痛到極點 醫揭「雷擊性頭痛」是可逆性腦血管收縮症候群警訊 輔大醫院神經科張哲誠醫師解釋,可逆性腦血管收縮症候群是腦血管突然緊縮造成的疾病,最典型症狀是短期內反覆發作的雷擊性頭痛,在60秒內達到最痛。這種頭痛常在排便、運動、洗澡或情緒激動時突襲,也可能是藥物引發。每次持續數小時,兩三週內反覆發作。而中年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好幾倍,好發於40到50多歲。超過三成患者頭痛時血壓會飆高,常被誤以為中風。張哲誠醫師建議,診斷需靠腦血管攝影,而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準確度也有8成。早期檢查可能看不出異常,因為血管收縮從小血管開始向中心蔓延,需要醫師仔細評估症狀。 中年女性注意! 長期壓力、荷爾蒙變化恐誘發可逆性腦血管收縮症候群 中年女性為何特別危險?張哲誠醫師認為腦血管張力失調是主因,加上內皮功能障礙和交感
常春月刊 ・ 1 天前
不是小黃瓜!醫大推「它」超營養、無農藥:早餐必啃幾根
減重是現代風潮,醫師蔡明劼表示,均衡飲食是其中關鍵,首先就是吃到足夠的蔬菜量,以早餐而言,可食用不必煮的食材,例如小黃瓜、牛番茄、玉米筍。他自己最常用玉米筍作為早餐的蔬菜來源。玉米筍幾乎不含農藥,且低熱量、低碳水化合物,並富含多種營養素。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驚!94%腎臟病人不自知 醫師提醒三症狀是警訊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朱代東/花蓮報導 圖:腎臟內科鄧子聰醫師看診/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腎臟病是近代社會中最常見且最容易被忽略的「沉默殺手」之一,根據台灣腎臟醫學會2025年的統計結果,有
好醫師新聞網 ・ 1 天前
從85→55kg驚人變身!韓妞「吃飯改變1件事」輕鬆甩肉30公斤,還能喝可樂吃炸雞不復胖!
想減肥又不想放棄快樂人生?這位韓妞徐宥真(Seoyujin音譯)從85kg→55kg,狂甩30公斤,還能開心喝可樂、吃炸雞!她靠的不是節食,而是掌握「4個關鍵瘦身祕訣」,體脂一路掉、皮膚還變
女人我最大 ・ 2 天前
「這5件事不做」骨頭會快速變脆!醫示警 教你每天這樣做補回來
說到骨質疏鬆併發症,脊椎壓迫性骨折是一個極其危險卻常被忽視的問題,但多數人並不知情,直到出現駝背變形或劇烈背痛才驚覺嚴重性!對此,陽明交大附醫神經外科謝炳賢主治醫師就來分享預防脊椎老化骨折的5大關鍵策略! 1、預防骨質流失 骨質疏鬆是脊椎骨折的最大元兇!當骨密度像海綿一樣變得疏鬆時,脊椎就像酥脆的餅乾一樣脆弱。這類患者最恐怖的是輕微跌倒就會造成「壓迫性骨折」,不只劇痛難忍,還會導致身高急速縮短。統計顯示,65歲以上女性若骨密度T值低於-2.5,脊椎骨折風險高達70%以上,就像被掏空的大樓,一旦骨質大量流失,脊椎隨時可能崩塌!如果不及時補鈣,患者將面臨終身駝背、內臟壓迫的悲慘命運。 2、負重運動強化骨骼缺乏運動是骨質疏鬆的「隱形殺手」,當肌肉和骨骼缺乏刺激時,就像廢棄的房屋一樣快速老化。令人震驚的是,長期臥床或久坐的人骨質流失速度是正常人的3倍!不只脊椎變得脆弱,連輕咳嗽都可能造成骨折!每週至少3次負重運動,就像給骨頭「充電」一樣重要! 3、維生素D3強化吸收維生素D缺乏是骨折的隱藏殺手。當體內維生素D不足時,鈣質就像沒有鑰匙的門一樣無法進入骨骼。最可怕的是,現代人長期室內工作,維生素D
常春月刊 ・ 1 天前
肺癌也能痊癒?2治療法有望翻盤 這類人腫瘤竟消失
過去一聽到「肺癌第四期」,多半讓人聯想到生命進入倒數。不過馬偕紀念醫院胸腔外科醫師詹梅麟指出,隨著標靶藥物與免疫治療的問世,晚期肺癌的治療樣貌已大幅改變。以往患者的五年存活率不到5%,如今已提升至10%至15%。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7年級生最易得大腸癌!不是愛吃肉 醫揭「2關鍵」:幾乎人手一杯
大腸癌患者年齡層下降,與生活型態及飲食改變密切相關。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指出,七年級生罹患大腸癌風險最高,可能與「飲食西化」及「飲料多樣化」有關。這群人在學生時期正值西化飲食高峰,經常攝取西式餐點和含糖飲料,恐提高罹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一家人都罹癌 主因恐非遺傳!研究曝「90%是它們害的」
癌症不是命運?日本專家引用美國研究指出,90%癌症與生活方式與環境有關,遺傳僅占5%至10%。長期飲食、熬夜、缺乏運動等生活習慣恐提高罹癌風險,熬夜女性乳癌機率增1.6倍。專家提醒改善生活作息、定期檢查,少數家族早發癌症仍須諮詢醫師。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咳不停、喉嚨乾!中醫秋燥這樣養 專家教你3招「養肺潤燥」
秋意漸濃,天氣轉涼卻伴隨惱人乾咳、喉嚨癢,這可能是秋燥引起。在中醫觀點中,肺最為嬌嫩,秋季乾燥易傷肺氣,此時若不加注意,恐引發「燥咳」等不適。營養師傳授3大養生對策,其中梨子、銀耳、胡蘿蔔更是抗燥潤肺
健康2.0 ・ 7 小時前
自殺重返十大死因!青壯年男性成高風險族群 專家:勿輕忽「這件事」
台灣自殺問題再度亮起紅燈。根據衛福部最新死因統計,自殺在相隔14年後,再次擠進十大死因排行榜,成為社會關注焦點。尤其以 青壯年族群增幅最大,其中男性自殺率明顯高於女性。專家指出,社會長期以來對男性情緒的壓抑文化,讓「男兒有淚不輕彈」成了沉重的枷鎖,許多人在壓力與孤獨中選擇了極端的道路。
TVBS新聞網 ・ 16 小時前
洋蔥是「抗病神食」!醫揭4大好處 預防心臟病、阿茲海默症全靠它
日常料理中不可或缺的洋蔥,不只提味更是營養寶庫。內科醫師傅裕翔指出,洋蔥雖讓人流淚,但實際上富含槲皮素、類黃酮與硫化物等成分,具有抗氧化、預防阿茲海默症、抗癌與控制血糖等四大功效,適量攝取能幫助維持身體健康。
鏡週刊Mirror Media ・ 5 小時前

坣娜罹肺腺癌病逝!醫曝「1致命關鍵」:罹癌風險更高
歌手坣娜於10月中旬辭世,一度傳出死因是胰臟癌,今(31)日坣娜的美籍猶太裔丈夫薛智偉首度發聲,表示坣娜是因肺腺癌病逝,肺腺癌再度受關注。對此,醫師姜冠宇表示,紅斑性狼瘡患者本身免疫力就比較差,再加上感染風險增加及藥物副作用的問題,連免疫系統對癌變的偵測能力都會變差,整體罹癌風險比會較一般人高。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你不開心可能是腸子出問題!研究:每天吃這種水果,憂鬱風險降2成
情緒不好,問題可能不在心,而在腸。研究顯示,腸道製造九成血清素,菌相失衡不僅傷腸道,還會讓你情緒低落。腸道健康,其實也是心理健康的關鍵。 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郁純指出,腦腸軸(GBA)作為人體內的
健康2.0 ・ 7 小時前
冬粉熱量低卻踩雷?營養師曝「3吃法」超NG 小心高血壓上身
天氣開始轉涼,最適合吃火鍋、薑母鴨、麻油雞等等,其中「冬粉」是常見配料,不過有許多人會將其取代白飯,因為相較之下熱量較低。對此,營養師指出,冬粉經常讓人覺得「熱量低、吃不胖、最健康」,但若料理成涼拌、麻辣的口味,恐怕會吃進更多的鈉,增加罹患高血壓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川菜師傅20多歲就確診大腸癌! 譚敦慈點名「1類食物」是地雷
譚敦慈在節目《健康晚點名》分享,表妹婿是川菜師傅,年僅20多歲就確診大腸癌,他很愛吃豆腐乳、豆瓣醬等醃漬發酵食品,平時料理偏好重油、重鹹,烹調時常大量辣油,更大讚辣油上方的浮油是「人間美味」。譚敦慈直言,這樣的飲食習慣,長期下來恐增加腸道負擔,導致慢性發炎...
CTWANT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