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傳醫療體系陳進堂名譽院長 榮獲玉鳳國際健康識能獎
【互傳媒/記者 林明佑/彰化 報導】成立於2013年登記於瑞士日內瓦的亞洲健康識能學會所屬的「玉鳳國際健康識能獎委員會」宣佈2025年度獲獎者,頒予推動健康識能成效卓著的兩位專家學者-斯蒂芬·範登·布魯克教授、秀傳醫療體系社區健康中心陳進堂名譽院長。
台灣健康識能學會理事長張武修表示,該獎項以臺灣鹿港許玉鳳女士(1927-2016年)的名字命名,表彰並紀念她在世時極力支持並推動健康識能的許多計劃。
張武修理事長說,其目的是認可和促進全球健康識能的研究與實踐,並鼓勵各國和社區開展健康識能研究和落實;這些獎項旨在表彰在該領域具有最佳研究和實踐成果的個人或機構,其成果發表在國際經評審的期刊上。
斯蒂芬·範登·布魯克教授是(Stephan Van den Broucke)比利時魯汶大學健康心理學教授,以及加拿大拉瓦爾大學副教授,曾擔任國際健康促進與教育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Health Promotion and Education(IUHPE)執委五年、目前為IUHPE歐洲副主席。他於2021年11月被國際Expertscape認定爲全球健康教育專家之一,2023年1月起擔任世界衛生組織(WHO)歐洲區域辦公室行爲與洞察技術諮詢小組(Technical Advisory Group on Behavioural and Cultural Insights)成員,並自2022年5月擔任比利時高級衛生理事會專家,及比利時健康識能網絡主席。布羅克教授自2013年以來一直擔任亞洲健康識能學會的顧問迄今。
陳進堂院長是公共衛生碩士(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秀傳醫療體系社區健康中心名譽院長,臺灣健康產業平衡計分卡管理協會創始會長,朝陽科技大學兼任教授,於1999年與2023年分別獲得行政院服務品質獎、2004年國家品質獎、2006年國家標準化獎、2009年臺灣健康促進醫院友好工作場所獎、2023年醫療質量促進協會質量大師獎;陳院長持續以秀傳醫療體系的社區健康中心提供醫療服務,在醫療品質推廣方面擁有超過40年的經驗。目前仍積極促進民衆健康、預防醫學,並不斷努力提高臺灣社區的醫療健康品質。
獲得這個國際大獎的陳進堂名譽院長表示,在他長期推動社區健康的工作中,深深體會「健康識能不只是健康知識與健康技能的傳遞」,更是翻轉健康照護模式的起點—「協助社區與病患從被動接受醫療,轉為主動參與健康促進,預防疾病的發生,並遵從最有效精準的醫療服務」。
其他人也在看

賴清德點名韓國瑜挺沈伯洋 徐巧芯轟巨嬰
[NOWnews今日新聞]民進立委沈伯洋遭中國通緝、全球追捕,總統賴清德點名立法院長韓國瑜「能夠站出來維護國會的尊嚴」,不過韓12日則回嗆賴,「自己生病卻讓人吃藥」。國民立委徐巧芯轟賴清德,可不可...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韓DRAM雙雄遭「唯一唱空者」點名,晨星稱稍有風吹草動股價就急挫
【財訊快報/陳孟朔】韓國記憶體雙雄三星電子(005930.KS)與SK海力士(006600.KS)在AI行情加持下,今年來股價翻倍漲的同時,對全球資本市場與基金有獨立投資研究的權威評級機構晨星公司(Morningstar, Inc)的一份看空報告,正為這波盛宴潑下冷水。外電報導,晨星分析師余敬傑(Jing Jie Yu)是目前市場上唯一同時給予三星電子與SK海力士「賣出」評級的分析師,他直言,兩檔股價已漲到「難以解釋」的高度,在如此誇張的預期下,任何輕微挫折都可能引發急跌。「AI帶動的高頻寬記憶體(HBM)需求,確實讓三星電子與SK海力士成為最大受惠者之一,但超大規模雲端服務商眼下的AI投資“強度非常高”,其可持續性卻充滿問號。」他強調,當前投資人情緒極度緊繃、信心脆弱,在預期被推得過高的情況下,未來所有利多驅動因素幾乎都必須完美兌現,股價才有再上的空間,一旦稍有不如市場想像,反而容易引發失望性賣壓。基於此,晨星研報呼籲在這種充滿波動與狂熱的環境中,應採取偏向風險規避的操作思維。近期韓國記憶體股的劇烈震盪,讓這份先前並不搶眼的看空報告重新被市場翻出來檢視。三星電子與SK海力士股價上週三
財訊快報 ・ 1 天前
秀傳醫療體系陳進堂名譽院長榮獲國際健康識能最高榮譽 玉鳳國際健康識能獎
成立於二0一三年登記於瑞士日內瓦的亞洲健康識能學會所屬的「玉鳳國際健康識能獎委員會」宣佈二0二五年度獲獎者,頒予推動健康識能成效卓著的兩位專家學者-斯蒂芬·範登·布魯克教授、秀傳醫療體系社區健康中心陳進堂名譽院長。台灣健康識能學會理事長張武修今(十三)日表示,該獎項以臺灣鹿港許玉鳳女士的名字命名,表彰並紀念她在世時極力支持並推動健康識能的許多計劃。張理事長說,其目的是認可和促進全球健康識能的研究與實踐,並鼓勵各國和社區開展健康識能研究和落實;這些獎項旨在表彰在該領域具有最佳研究和實踐成果的個人或機構,其成果發表在國際經評審的期刊上。斯蒂芬·範登·布魯克教授是比利時魯汶大學健康心理學教授,以及加拿大拉瓦爾大學副教授,曾擔任國際健康促進與教育聯盟執委五年、目前為IUHPE歐洲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穆迪示警:去全球化 成美經濟潛在殺手
儘管AI熱潮帶動美國經濟與股市持續上揚,但穆迪分析公司(Moody’s Analytics)首席經濟學家贊迪(Mark Zandi)並不樂觀,他表示,令人擔憂的是,「去全球化」趨勢正成為美國經濟成長的潛在殺手。
工商時報 ・ 1 天前流感疫情升溫 醫:出國「預先接種疫苗、全程佩戴口罩」
全球流感疫情升溫,民眾憂心假期旅遊於長程飛行的密閉機艙中,恐有病毒傳播風險,桃園市聯新國際醫院機場醫療中心醫師王懷蔚提醒,民眾若規劃出國,應切記「預先接種疫苗、全程佩戴口罩」是保護自己與他人的不二法門。資料顯示香港、中國、日本、南韓等地的流感疫情呈上升趨勢,王懷蔚說,今(2025)年公費流感疫苗改採
自由時報 ・ 1 天前失智還是憂鬱?退休、喪偶都是高風險,醫師教辨別3警訊+1表快速測
台灣65歲以上族群自殺率長年居高不下,專家提醒,長輩的情緒變化往往藏在睡眠、食慾與身體疼痛中。如何早期辨識? 「醫師,我爸爸最近怪怪的,什麼都不想做、脾氣也變得很差,該不會是老年痴呆吧?」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精神醫學部主任黃偉烈聽過太多這樣的故事,家屬口中的「怪」,往往是憂鬱症的開始。 「高齡憂鬱最容易被誤會,」黃偉烈說,許多長輩出現情緒低落、疲倦、睡不好,卻不會說「我心情不好」,反而表現出吃不下、全身無力、常頭暈等不適症狀,一次次跑醫院、做檢查,卻查不出明確原因,這可能不是老化,而是高齡憂鬱。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副研究員級醫師吳其炘的調查,台灣憂鬱症的就醫率僅27%,遠低於高收入國家(47%或更高),未就醫的原因可能是不了解憂鬱症而延誤治療,也可能就醫不方便,或是因為精神疾病被污名化而不願意就醫等。值得注意的是,在高齡族群中經診斷並接受治療的比例恐更低,這些被忽略的個案,往往就在家中逐漸陷入憂鬱泥沼中。 別誤會是失智!長輩變笨、變遲鈍,其實是憂鬱的警訊 高齡長者常有慢性病、喪偶、退休等生活變化,都是憂鬱的高風險時期。黃偉烈指出,老年期憂鬱常見於「3L族群」:Loss(失去)、Lonely
康健雜誌 ・ 1 天前
狼瘡研究新突破!EB病毒可能是引發該疾病誘因
美國1項突破性研究表明,對大多數人來說無害的EB病毒,似乎是引發自體免疫疾病狼瘡的誘因。研究團隊表示,揭示狼瘡的原因,可能會徹底改變其治療方法。根據《衛報》(The Guardian)報導,該研究發表在科學轉化醫學期刊上,由美國史丹佛(Stanford)大學進行。EB病毒感染通常是種輕微疾病,會導致
自由時報 ・ 1 天前
8旬母照顧腦麻兒50年悶死兒 石崇良:支持總統特赦
台北市一名80歲劉姓老婦因長期照護全身癱瘓、患有腦麻的兒子長達50年,身心俱疲之下,於2023年將兒子悶死。一審法院判處她2年6個月徒刑並建請總統特赦。衛生福利部部長石崇良今(13日)在立法院公開表態「我支持總統特赦」。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泰國擬開放鴉片種植 發展植物醫學助農民轉作高價值作物
泰國副公共衛生部長沃拉喬(Worachot Sukhonkhachon)日前表示,鴉片種植可能成為提升泰國植物醫學能力的可行選項,同時也能幫助當地農民增加收入。目前泰國每年進口嗎啡花費約3億泰銖,若能
VISION THAI看見泰國 ・ 1 天前
陳進堂獲玉鳳國際健康識能獎 (圖)
玉鳳國際健康識能獎委員會13日宣布,秀傳醫療體系社區健康中心名譽院長陳進堂獲獎。委員會指出,陳進堂持續在社區健康中心提供醫療服務,在醫療品質推廣方面擁有超過40年經驗,目前仍積極促進民眾健康、預防醫學,提高台灣社區的醫療健康品質。
中央社 ・ 1 天前
7旬婦車禍重傷 展現堅定意志7次手術挽回一命
(中央社記者鄭維真彰化13日電)70歲黃姓婦人騎機車返家途中,遭小貨車撞擊,導致全身骨頭多處斷裂,多重創傷及血胸,送衛福部彰化醫院急救,醫師說,患者展現強烈求生意志,歷經7次手術,挽回一命。
中央社 ・ 1 天前經歷爸爸中風成植物人 楊婷婭鼓勵照顧者求助專業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3日電)經歷父親中風半癱、變成植物人的藝人楊婷婭,今天到創世基金會體驗如何為臥床者進行原床泡澡,感嘆「希望以前也可以這樣幫爸爸洗澡」,並鼓勵照顧者照顧自己、求助專業。
中央社 ・ 1 天前
容易後悔害人憂鬱?科學研究揭「神奇效果」:學得比別人快
後悔是每個人都會碰到的情緒,但很少人理解它背後的生理意義。醫師張家銘表示,最新的神經科學研究發現,後悔其實是大腦在進行一項「升級程序」,也就是「反事實思考」,模擬出另一種可能的劇本,並從中學習、修正方向。藉由「反事實思考」,人下次遇到類似情境,就可以做得更好。因此,會後悔的人,通常學得比別人快。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聽「股利新招」健保可收480億 石崇良眼都亮了:晚上好睡了!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衛福部長石崇良日前拋出要改革健保「補充保費」收取公式,大刀砍向存股族、定存族以及房東們,引發480萬人反彈,政策緊急喊卡,但面臨明年健保財務缺口將高達千億元,仍吐心聲「讓我睡不著」。國民立委賴士葆今(13)日質詢時建議,只需拿掉現行補充保費1000萬的課徵上限,得罪有錢人,就有480億入袋,追問石崇良敢不敢?石崇良...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他「做2事」治好脂肪肝、高血糖!還甩肉6公斤、降體脂肪
胰臟癌向來被稱為「癌王」,死亡率極高。醫師林相宏表示,一名50歲男子健檢時發現胰臟長出0.5公分的腫瘤,讓他決心改變生活方式,不再熬夜,並規律運動,之後回診時體重減少6公斤,體脂肪減少8%,脂肪肝和糖尿病前期等都好了。男子更直呼,「現在是我人生最快樂的時候。」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陳文茜停止免疫療法 攤地喊「我自行宣告康復!」友痛哭
資深媒體人陳文茜去年底確診罹患黑色素腫瘤,歷經多月治療後,她今(13)日在臉書發表《自行宣告康復》一文,以幽默卻堅定的筆調,寫下自己面對疾病的心境轉折。她表示,兩個月前已自行決定停止免疫療法,並笑說「自行宣告和癌細胞說再見」。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250萬人福音!研究證實「1蔬菜」有效控血糖:不是苦瓜
台灣糖尿病患人數已超過250萬,營養師楊斯涵表示,動物研究顯示,秋葵萃取物能改善高血糖,被餵以高脂飲食致肥胖型代謝異常的小鼠,在使用秋葵萃取物後,其血糖數值降低,且胰島素阻抗問題獲得改善。人體實驗則顯示,吃秋葵有助於穩定血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