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縣槲櫟保育宣導圓滿落幕 民眾熱情參與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新豐鄉擁有珍稀殼斗科植物「槲櫟」是臺灣目前最大的自然族群,然而其數量卻逐年遞減,至今年僅存五十五株,野生槲櫟群落正面臨快速萎縮的危機。
適逢果實成熟季節,新竹縣政府攜手林保署新竹分署及嘉義大學日前再度舉辦槲櫟保育宣導活動,在新竹縣婦幼館旁空品淨化區內大榕樹周邊展開,現場吸引許多民眾攜家帶眷熱情參與,共同為槲櫟保育盡一份心力。
農業處指出,槲櫟是生長於溫帶的殼斗科植物,目前全臺最大自然族群在新豐鄉,自二00二年被發現以來,數量逐年下滑,為保育槲櫟珍貴基因資源,積極推動人工育苗與種植等保種及區外保育工作,自一0四年起分別於縣府前廣場及竹北婦幼公園栽植逾四十株槲櫟,生長狀況良好。
今年為縣府第五年舉辦槲櫟保育推廣活動,主題為「與槲櫟同在,保育由我開始」,藉此引導民眾認識槲櫟及瀕危植物的保育意義,進一步理解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價值,期盼透過此類互動體驗,提升全民對生物多樣性保育的認識與重視,攜手守護槲櫟與自然環境,共同為永續生態盡一份心力。
其他人也在看

竹北米糧推廣活動登場 陳見賢出席 (圖)
新竹縣竹北市農會1日舉辦「國產米糧創新行銷推廣活動」,新竹縣副縣長陳見賢(中)出席表示,農會協助農民推廣竹縣在地農產及美食,縣府也會全力協助農會發展。
中央社 ・ 1 天前韓中商定啟動高層定期溝通渠道
韓聯社報導,韓國國家安保室長魏聖洛1日就韓中元首會談表示,韓中商定啟動高層定期溝通渠道,就兩國之間懸而未決的問題、地區及國際問題加強戰略溝通。
中時財經即時 ・ 20 小時前

重見陽光!高溫將回到3字頭 氣象署曝「這天」回暖
即時中心/廖予瑄報導中央氣象署今2日指出,受到東北季風與水氣影響,週三(5日)前北部與東部地區仍偏濕涼,甚至有可能會整天降雨;但從週四(6日)起,東北季風將逐漸減弱,北台灣氣溫可望明顯回升;週六、日(8、9日)時氣溫更有機會回到3字頭高溫。
民視 ・ 8 小時前
全台濕答答!北部雨不停氣溫探17度 放晴要等這天
今(2)日受東北季風影響,全台天氣明顯轉涼,北部與東北部整天濕涼有雨,低溫下探1字頭,清晨新北三貂角測得全台最低溫17.9度。中央氣象署提醒,這波冷空氣將持續影響到週四(6),民眾外出務必添衣保暖,北台灣也將一路濕冷至週中。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2 小時前
冷空氣下週報到!氣象署揭全台氣溫溜滑梯:北部低溫恐探20°C
[Newtalk新聞] 東北季風發威,未來一週天氣轉涼並伴隨強陣風!氣象署今(2)日表示,受東北季風影響,北部及東半部地區將有明顯降雨,氣溫也呈現一路走低的趨勢,特別是北部及東北部感受將更為顯著。沿海地區更要留意黃色等級的強風特報,最大陣風恐達8級以上,提醒民眾外出務必加強保暖,並注意強風帶來的影響。 氣象署指出,從今(2)日至下週二(5)日,台灣整體將籠罩在東北季風帶來的濕涼天氣型態中。特別是今(2)日及明(3)-後(4)日兩天,東北風帶來的水氣較多,使得北部、東北部及東部地區的降雨機率相對較高,局部地區甚至可能出現較大的雨勢。中南部地區雖然降雨機率較低,但仍需留意局部短暫陣雨的可能性。預估降雨會集中在迎風面區域,提醒民眾出門前可參考降雨預測圖,並攜帶雨具備用。 氣溫方面,氣象署觀察到,從今(2)日開始到週二(4)日,北部、中部、南部及花蓮等主要城市,氣溫都將呈現下降趨勢。以台北為例,最高溫將從28°C左右一路下滑至22°C以下,最低溫則會落在20°C左右。中部地區的氣溫變化與北部相似,高溫也將下降約4-6°C。南部地區雖然降幅較小,但高溫仍會從近30°C降到26°C上下。花蓮地區氣
新頭殼 ・ 12 小時前
海鷗颱風最快明生成!還有新熱帶系統恐「拋物線擾台」北部防雨彈
中央氣象署預報下週東北季風增強,北部、東部將轉雨變涼;熱帶低壓TD28恐升格為颱風「海鷗」,但離台遠無直接影響。「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提醒,另一熱帶擾動99W可能走「拋物線」靠近台灣,變數大需持續觀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冷氣團報到!「這2地」夜低溫下探17度 專家:一路涼到下週一
[FTNN新聞網]記者黃詩雯/綜合報導受東北季風增強影響,北台灣31日起天氣明顯轉涼,迎風面如基隆北海岸、宜蘭、花東及恆春半島將出現短暫陣雨。氣象專家吳聖...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海鷗恐升級中颱 北東水氣增多轉濕涼「雨連下3天」
海鷗颱風有增強為中颱的趨勢,未來將朝菲律賓東部群島、越南前進。氣象署也提醒,未來幾日東北季風影響,週三前北部、東部降雨較多、整天濕涼,中南部則要留意日夜溫差大。
中天新聞網 ・ 17 小時前
東北季風發威!今低溫探18度「這時起雨區擴大」 下波冷空氣這天報到
今、明(2日、3日)兩天東北季風影響,北部及東北部天氣較涼,其他地區早晚亦涼;氣象署提醒,基隆北海岸、大臺北山區、臺灣東北部及東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中部以北山區、大臺北、東南部地區、恆春半島及馬祖有零星短暫雨;今晨北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中部地區有零星短暫雨。氣象專家吳德榮透露,明晚起水氣增多,北海岸降雨機率提高,週二降雨擴及北台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下週五才回溫!去年11月颱風5個生成 今年預估現況曝
【記者莊偉祺/台北報導】今起受東北季風影響,氣象署估下週五才會明顯回溫!目前台灣周邊正有溫、熱帶氣旋欲生成,氣象專家指出去年11月颱風就有康芮、天兔等5個,今年颱風生成是否延長也預估了!
壹蘋新聞網 ・ 1 天前
今明雨最大吹8級風!海鷗估轉中颱最新路徑曝 關島東方熱帶擾動發展中
中央氣象署發布陸上強風特報,東北風偏強,今(3)日晨至4日晚上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臺中市、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臺南市、屏東縣、臺東縣、澎湖縣、金門縣、連江縣局部地區有平均風6級以上或陣風8級以上發生的機率。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0 分鐘前
週末濕冷迎11月!北東低溫探19度 颱風「海鷗」恐生成
氣象署表示,未來一週將有兩波東北季風增強:第一波持續至下週一,屆時北部與東北部整日偏涼,其他地區早晚亦略為轉涼。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東北部、東半部將出現局部短暫雨,中部以北山區、大台北地區、東南部、恆春半島亦可能有零星短暫雨,其他地區則以多雲到晴為主...
CTWANT ・ 1 天前
準颱「海鷗」估明生成!雨彈掃北東 局部低溫下探19度
東北季風和低壓雲系挾水氣接近,北部持續有雨且範圍擴大,局部地區還可能下探19度低溫,涼意較明顯。另今年第25號颱風「海鷗」預計最快2日生成,目前對台無直接影響。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颱風海鷗才生成!又有熱帶系統發展中 專家揭對台影響
[FTNN新聞網]記者周雅琦/綜合報導菲律賓東方海面出現輕颱「海鷗」,另一熱帶系統也在關島附近蠢蠢欲動,恐有形成「雙颱」的可能性。對此,中央大學大氣科學...
FTNN新聞網 ・ 12 小時前
豬隻禁運宰11/7有望解禁! 農業部:總量管控每日約3萬頭
此外,台中爆發非洲豬瘟疫情,經過2次清消仍驗出核酸陽性反應,非洲豬瘟中央前進應變所指揮官杜文珍1日表示,化學兵已完成清消,預計11月3日再度採檢,若驗出陰性,不代表就OK,7天後須再第二次採檢,若驗出陽性,代表現場清消需要再加強。陳駿季強調,疫調工作已告段落,完...
CTWANT ・ 1 天前

"廚餘海挨轟"台中市政策又轉彎 盧秀燕:明天起改用燒的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非洲豬瘟爆發第11天,邁入第三階段,台中市長盧秀燕說目前出現曙光,只要第三階段守住,只是台中廚餘政策一再轉彎,挨轟廚餘海、燕圾湖、廚餘噴泉。11月3日起,政策又轉彎,改成只留一處文山掩埋場,其餘通通丟去焚燒,民代痛批,原有的垃圾都燒不完,現在又多了廚餘,擔心戴奧辛過量!台中爆發非洲豬瘟第11天,以五天為一個周期來算,已經邁入第三階段,台中市長盧秀燕帶來好消息,說已經看見曙光,疫情鎖在案場沒擴散,不過,疫情爆發至今,暫停使用廚餘餵豬,台中市廚餘政策一再轉彎,先是開放12處廚餘掩埋場,再縮減為4處,11月3日起,又要改採焚化為主,只保留一處文山掩埋場。台中市議員(民)何文海:「我們的文山焚化爐已經30年,要淘汰的一個老爐子,它沒辦法適應這麼多的水分,必定產生非常多的戴奧辛。」台中市爆發豬瘟,已邁入第三階段。(圖/民視新聞)綠營民代不滿,原本的垃圾量就已經消化不完,現在只有一處廚餘掩埋場,等於其他所有廚餘都要靠焚燒來解決,民代更擔心的是焚燒後釋放大量戴奧辛,對民眾健康產生威脅!台中市廚餘政策急轉彎,3日起只剩一處文山掩埋場。(圖/民視新聞)台中市副市長鄭照新回應,目前廚餘處理多管齊下,不只掩埋還有焚燒與發電,而環境部管理署副署長林左祥也強調,焚化爐都有進行汙染檢測,請民眾不用擔心,不過,中央原先並沒有推動廚餘瀝乾當垃圾丟,呼籲民眾丟廚餘前一定要瀝水,減少廚餘量!原文出處:「廚餘海」挨轟中市政策又轉彎! 台中市府:明天起改用燒的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梧棲豬農住家大門.車輛均陽性 專家拋"全場焚燒"杜絕非洲豬瘟疫調! 化製三聯單數字疑兜不攏 檢調偵辦調查上百化學兵"車輪戰"清消! 梧棲豬農住家10處全陰性
民視影音 ・ 15 小時前
北台灣有感降溫 空曠地區下探18℃
至於南部,則要留意早晚溫差比較大,不過,因為有一波東北季風報到,而且可能是今年以來,最大一波降溫,特別是北台灣,降溫特別明顯,低溫有機會跌到18到19度之間,提醒您,早出晚歸記得多添加一件外套。走...
大愛電視 ・ 1 天前
濕冷星期天...清晨僅17.9度 「海鷗」颱風生成恐有雙颱共舞
今(2)天受東北季風影響,迎風面易降雨,北部及東北部氣溫也較涼,今晨最低溫在新北貢寮僅17.9度,屬於濕冷型態的天氣。另外,位在關島西南方海面的熱帶性低氣壓,昨晚發展為今年第25號颱風「海鷗」(KAL
台視新聞網 ・ 2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