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客戶催擴大AI產能 台積電「這原因」礙難照辦
首次上稿 11-14 23:26更新時間 11-15 05:46
〔編譯魏國金/台北報導〕《經濟學人》14日報導,人工智慧(AI)熱潮讓驅動AI的需求似乎無上限,然而幾乎所有高階晶片都仰賴台積電一家公司生產,而台積電產能擴大的速度落後需求的增長,令AI業者焦慮。
該報導指出,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表示,今明兩年有高達5000億美元的訂單將交付,OpenAI則與超微達成未來幾年約6吉瓦(約300萬至600萬顆)AI晶片的供應協議,並與博通達成10吉瓦協議。
對AI晶片的狂熱需求已使供應緊繃的疑慮加劇。黃仁勳近期訪問台灣,敦促台積電加倍生產輝達晶片。而OpenAI執行長奧特曼呼籲台積電「就只要擴大更多產能」。
儘管台積電積極回應,但速度遠落後客戶的期待。今年台積電資本支出410億美元,其中3分之2用於生產AI產業所需的尖端晶片,該規模高於去年的300億美元。分析師預期該數據2027年將達520億美元。
然而就營收佔比而言,台積電的資本支出是下滑的,預計未來幾年也將如此。儘管客戶的疾呼聲越來越大,但台積電受半導體業榮枯週期循環影響而制定的生產政策,可能削弱AI產業的樂觀預期。
該文指出,台積電的AI晶片訂單爆滿,緊繃跡象已現。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上月表示,AI有關產品的產能非常緊繃,將竭盡全力滿足客戶需求。
然而需求仍持續上升。投資銀行傑富瑞(Jefferies)預期,明年輝達將出貨630萬顆AI晶片,年增23%。博通預期明年需540萬顆AI晶片,年增29%。摩根大通預測,台積電最先進的兩款晶片製程未來幾年將滿載。
然而,擴大產能成本高昂且進度緩慢。一座先進晶圓廠造價約200億美元,需耗費3至4年才能完工。在美國建廠成本更加高昂。台積電已承諾斥資1650億美元,在美國興建6座先進晶圓廠,然而美國營建業的低效率,意謂這些廠的建造經費恐大幅上揚,進展更為緩慢。
增加產能也讓台積電面臨風險。晶片產業長期來呈現供應緊張,接著產能過剩的週期循環。在繁榮期時,晶片業者通常積極擴大產能,但隨後需求降溫時,面臨產能閒置困境。
避險基金Bristlemoon Capital分析師Daniel Wu指出,疫情期間,台積電加大投資,以舒緩成熟製程短缺壓力,如今相關產能利用率不足。台積電一方面避免重蹈覆轍,同時也擔心若英特爾與三星最終解決其生產問題,AI市場恐陷入供過於求的局面。
他表示,如果台積電未來兩年投入800億至1000億美元擴充產能,但AI熱潮卻消退,那麼可能面臨多年產能閒置的問題。台積電的謹慎態度或許讓客戶失望,但不應指望台積電改變立場。
更多自由時報報導
台以搶黃仁勳!以色列手腳超快 以折扣價批准8.9公頃土地給輝達
美股收盤》道瓊暴跌近800點!台積電ADR下殺近3%
女1810萬訂橋頭預售屋!京城建設因「台積電」反悔轉賣4452萬下場慘了
台股收盤》台積電翻車大跌!指數重挫506點收27397點
其他人也在看
美中競賽,戰略產業回流 李淳:台積電赴美是必經之路
台美關稅談判進入最後階段,前駐歐盟代表李淳14日指出,美國要求製造業投資回流的長期目的,是為在美中競爭中獲勝,但如要台積電大舉赴美、要求五五分,是「殺雞取卵」作法,不利於台積電發展,也影響美國勝出。他說,台積電赴美是維持全球供應鏈地位關鍵的必經之路。
工商時報 ・ 3 小時前
央行發布與美財政部聯合聲明 干預匯市金額改為每季公布
中央銀行在台灣時間今(14)日晚間8時30分,發布與美國財政部之聯合聲明,雙方表示就匯率議題達成共識。央行指出,美國財政部從未要求新台幣升值,並承諾自本年12月底起,干預匯市金額等資料發布頻率,從現行
台視新聞網 ・ 10 小時前法人:台積2026毛利率達6成
AI浪潮席捲全球科技產業,不僅帶來龐大商機,更為晶圓代工版圖劃下全新分水嶺。全球調研機構TrendForce指出,受惠於高效能運算(HPC)的爆發性需求,預估2026年全球晶圓代工產值將寫下約20%的成長佳績,其中先進製程更將以高達31%的年增率獨領風騷,與面臨價格下行壓力的成熟製程呈現兩極化發展。
工商時報 ・ 3 小時前
基隆工安事故「鄰房現大洞」 市府勒令停工
當地民治里長黃國偉表示,出現大洞的房屋是做為辦公家具倉庫之用,屋主14日上午11時許來到倉庫,一開門就發現倉庫深處出現一個面積約20平方公尺的大洞,存放的辦公家具掉落洞中,便立即通報里長、市府都發處,並邀請議員到場會勘,中山區長陳錫洺也已立即要求建商停工。國民...
CTWANT ・ 37 分鐘前美台共同聲明:持續磋商外匯事務 確認避免操縱匯率
(中央社記者侯姿瑩華盛頓14日專電)美國財政部今天罕見和台灣中央銀行共同發布聲明。聲明指出,作為可信賴的夥伴,雙方決定持續針對外匯事務等議題密切磋商;雙方確認將避免操縱匯率,以避免阻礙國際收支有效調整或取得不公平的競爭優勢。
中央社 ・ 35 分鐘前
法人寵愛 14檔連三季獲利亮眼
上市櫃第三季財報成績單出爐,統計近三季獲利均優於去年同期成長表現,年增幅度達雙位數,且11月以來獲得法人買盤力挺的個股,包括文曄(3036)、雄獅(2731)、金像電(2368)等14檔,獲利動能強勁,吸引多方買盤關注。
工商時報 ・ 3 小時前美股靠誰力挽狂瀾?分析師:寄望NVIDIA下周財報利多
聯準會(Fed)降息展望生變,股價已飆漲的人工智慧(AI)股又籠罩泡沫化疑雲,使美股近日來一蹶不振。分析師指出,此刻扭轉...
聯合新聞網 ・ 1 小時前黃仁勳頭痛了!美推法案「限制輝達晶片賣中國」 業界2大咖支持
《華爾街日報》13日報導,知情人士透露,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Amazon)正與微軟(Microsoft)聯手支持1項法案,以進一步限制輝(Nvidia)達向中國出口人工智慧(AI)晶片。這項名為「保障國家AI獲取與創新法案」(GAIN AI Act)的法案,也得到AI初創公司Anthropic的支持
自由時報 ・ 2 小時前
安世半導體風暴炸裂!中國怒批荷蘭部長「挑釁」 稱別再製造新問題
根據《路透》報導,中國商務部周五 (14 日) 批評荷蘭經濟部長卡雷曼斯 (Vincent Karremans) 日前為接管安世半導體 (Nexperia) 辯護的言論,正值荷蘭高層官員即將赴北京討論爭端之際,使雙方緊張情勢升溫。
鉅亨網 ・ 5 小時前
供應鏈又一雷!中國停止對美國出口釔 恐衝擊航太與晶片產能
《路透》周五 (14 日) 獨家報導,全球稀土元素「釔」(Yttrium)供應正快速緊縮。隨著中國祭出出口限制,航空航太、能源與半導體產業恐面臨成本飆升與供應中斷的風險,市場憂心新一波稀土危機正在醞釀。
鉅亨網 ・ 7 小時前
半導體人才荒怎麼解?科技業大老:改變制度以吸引外來人才,且不只國科會及經濟部,內政部、勞動部也有份
台灣半導體人才荒持續發酵,連前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都曾經公開示警,惟隨著台灣進入少子化,且願意投入理工科系的學生比重不如以往,10~20年後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全球領先地位堪憂。 曾任工研院院長及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院長的史欽泰博士認為,既然少子化趨勢不可能扭轉,台灣自力培養更多人才的選項就有侷限,可能解方就是引進更多外國人才,同時研究延長現行退休年齡,以減緩現今業界人才不足的衝擊。 史欽泰也建議,不論是引進更多外國人才來台,或是延長退休年限,都需要修改現行制度,這一定要有政府介入,而且不是大家以為,凡是關於半導體產業的是找國科會或經濟部,而是內政部(包括移民署)、勞動部及衛生福利部都要進來。
今周刊 ・ 2 小時前
0050定期定額戶數破60萬戶!外資再殺72.8億 八大公股連15天幫回血
[FTNN新聞網]記者曾奕語/綜合報導台股加權指數昨(14)日收27,397.50點,跌506.06點或1.81%。八大公股昨日買超89.80億元。據集保結算所統計,截至11月7日,...
FTNN新聞網 ・ 48 分鐘前
〈美股盤後〉9月非農就業報告下周發布 輝達黑翻紅 道瓊標普周線收紅
美股週五 (14 日) 在震盪中收盤,道瓊、標普 500 與那斯達克表現各異,為這一週的波動行情劃下句點,市場對聯準會十二月降息的期待也同步減弱。
鉅亨網 ・ 1 小時前
統一董座羅智先:原物料漲價成常態 電商大環境很競爭 要多給一點時間
統一企業今年連續兩季受到咖啡豆和其他原料價格上漲影響,衝擊獲利,統一集團董事長羅智先昨(14)日表示,人工費用愈趨高昂,...
聯合新聞網 ・ 54 分鐘前
是它惹禍2/實支實付可以全理賠醫材費? 保險公司常拿「這點」卡保戶
由於現在醫療科技進步,住院日數減少,甚至有的雷射等手術門診即可施行完成,無須住院,因此在「實支實付健康險」的理賠項目中,實際開銷的手術費、醫材費等成為主要部分;其中,尤其是「自費醫材」理賠爭議案,更是逐漸出籠。目前關於保險、銀行、證券等金融消費爭議案件,...
CTWANT ・ 1 小時前

瑞士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 關稅從39%降至15%
[NOWnews今日新聞]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Greer)當地時間週五受訪時,宣佈美國和瑞士達成貿易協議,將把瑞士進口至美國的商品關稅,從39%降至15%;瑞士政府亦在官方X平台證實此...
今日新聞NOWNEWS ・ 59 分鐘前
血流成河!比特幣昨再跌2.3% 過去一個月蒸發30兆市值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比特幣14日再度大跌,一度觸及95,885美元(約293.1萬新台幣),創下自5月7日以來六個月新低,主因市場對美國聯準會12月降息的期待快速消退,帶動整體高風險資產遭到拋售。
民視財經網 ・ 46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