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11月12場關鍵選舉 重點一次看 川普重返白宮首次民意測試、紐約市長、加州公投受關注
美國的重要選舉多半在偶數年舉行,包括總統、國會以及多數州長選舉。2025年雖屬奇數年、並非傳統選舉季,但仍有多場關鍵選戰即將登場。這次投票不僅是川普總統重返白宮10個月後的首度民意檢驗,也可作為2026年期中選舉(Midterm Election)風向的前哨觀察。今年11月美國有哪些選舉?重要性何在?美國Yahoo新聞進行分析。
在今年11月登場的選舉,從州級、關鍵地方到重要公投案都有,除了選舉結果,更重要的是,這是川普重新掌權後,第一次有相當比例的選民投票,可觀察選民對執政的整體情緒與態度,尤其是總統大選後的氛圍。
民調顯示,川普第二任期以來,民眾觀感明顯下滑,但共和支持率仍穩定,而民主的形象卻在選民心中有所下滑。相關趨勢如何影響未來,還有待觀察,但下個月的選舉,某種程度上將能反應民意走向。
州級選舉
1. 維吉尼亞州長選舉

今年只有兩個州舉行州長選舉,值得關注。首先是維吉尼亞州(Virginia),現任州長楊金(Glenn Youngkin)因任期限制無法再選,民主前聯邦眾議員斯潘伯格(Abigail Spanberger),試圖挑戰共和的現任副州長厄爾-西爾斯(Winsome Earle-Sears)。
民調顯示,數月來斯潘伯格穩定領先,可能有望讓民主重奪維州,然而,近日卻出現變數,民主提名的州檢察長瓊斯(Jay Jones),曾暗示州內某共和高官應被「一槍爆頭」,相關言論引發討論,斯潘伯格已公開譴責該言論,但其對選情的影響仍有待觀察。
事實上,楊金2021年的勝選,被認為是對拜登執政初期不滿的象徵,也被解讀為共和氣勢回升的信號。他也因此一度被列入共和潛在總統候選人的名單,若斯潘伯格勝選,可能會引發類似的政治效應。
2. 紐澤西州長選舉
紐澤西州(New Jersey)州長方面,則由民主聯邦眾議員薛瑞爾(Mikie Sherrill)對壘共和對手西塔瑞利(Jack Ciattarelli),期望延續民主執政。民調顯示薛瑞爾具穩定優勢,但被翻盤的可能性依舊無法完全排除。
3. 賓州最高院法官、維州眾議院百席改選
還有一些較不受到關注的州級選舉,卻也可能帶來重大影響。比如賓州最高法院(Pennsylvania Supreme Court)有3位法官尋求連任,若成功則可鞏固法院的自由派多數,假使2028年總統大選再度出現爭議,賓州最高法院將成為關鍵角色。
另外在維吉尼亞州眾議院,100個席位將全數改選,共和只要增加2席,就能翻轉該院控制權,倘若州長由斯潘伯格拿下,也可避免民主「完全執政」。
地方選舉
1. 紐約市長選舉 33歲民主社會主義者有望出線

紐約市市長選舉理所當然成為焦點,各個資料顯示, 紐約州眾議員曼達尼(Zohran Mamdani)幾乎篤定當選,33歲、出身民主社會主義陣營的曼達尼,原本名氣不大,但在6月民主初選中,逆轉擊敗了前州長古莫(Andrew Cuomo),獲得提名。目前古莫以無籍身份參選,仍是曼達尼最大的對手,但民調顯示古莫支持度大幅落後。
作為全美最大都市的首長,每一位紐約市長上任後,即成為全國性的政治人物、輿論焦點,曼達尼的左翼立場與年齡更是如此,雖有望成為年輕進步派的模範標竿,卻也是保守派的攻擊標靶。
2. 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長選舉 民主溫和與進步之爭
另一個關注的焦點存在於民主內,亦即進步派與溫和派之爭,也是其他幾場市長之爭的重要議題。比如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Minneapolis)市長佛雷(Jacob Frey)尋求連任,他以佛洛伊德(George Floyd)案處理抗議事件聞名,將面對另一名社會主義者法特赫(Omar Fateh)的挑戰。
3. 西雅圖市長選舉
同樣尋求連任的西雅圖溫和派市長哈瑞爾(Bruce Harrell),對壘自由派威爾森(Katie Wilson)。底特律選戰中,兩位市長候選人薛菲爾德(Mary Sheffield)與金洛克二世(Solomon Kinloch Jr.),則在選戰最後幾周爭相強調自己是「進步派」的代表。
4. 地方檢察官選舉
此外,還有兩場地方檢察官(District Attorney)選舉值得關注,一是曼哈頓地方檢察官白艾榮(Alvin Bragg)正尋求連任,其主導了讓川普被判34項重罪成立的「封口費案」,對手是共和的馬隆(Maud Maron),則批評白艾榮對犯罪行為執法過於寬鬆。
民主籍的費城地方檢察官克雷斯納(Larry Krasner),2016年當選時被視為全美「進步派檢察官運動」的代表人物,這次則面對前法官杜根(Pat Dugan)的挑戰,杜根在民主初選中敗給克雷斯納,索性改為共和出征。
地方公投案
1. 加州擬改國會選區 民主握更多席次

除了公職人員選舉,這次也有一些地方公投案可能帶來重大影響。最受矚目者當屬加州,選民將決定是否批准計劃,重新劃分國會選區,預計能為民主帶來更多席次,州長紐松(Gavin Newsom)是主要推動者,以反制共和在德州重劃選區。投票結果將對明年中期選舉,哪個政能掌控聯邦眾議院,發揮關鍵作用。
2. 緬因州選舉限制公投
緬因州也有一些關於新增選舉限制的投票案,比如要求選民出示身份證、郵寄投票限制、減少選票投遞箱數量、收取選票人資格限制等。
3. 德州17項公投案 父母教育權寫州憲法
在德州,選民將會拿到長達17項公投案的選票,其中大多與減稅相關,但其中一項公投案,則希望成為全美首州,將「父母權」(parental rights)寫入州憲法,包括對孩子教育、宗教信仰、教養方式等決定權。雖然相關權利已可見於法律中,但若提案通過,則讓父母教育權的地位提升至與言論自由、擁槍權並列的層級。
編譯:顧佳欣
審稿編輯:黃婉婷
其他人也在看
川普促參院廢除「費力把事拖」 共和人也反對
國會兩在臨時撥款問題上未能達成一致,政府結束停擺無期,總統川普呼籲廢除聯邦參院議事程序的「費力把事拖」(Filibus...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 天前事關生死 前勞工部副部長蘇維思號召亞裔支持50號提案
全美亞太裔聯盟聯合支持加州50號提案(AAPIs United for Prop 50 Coalition Phoneb...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0 小時前歐巴馬催票 為內州長候選人站台
維吉尼亞與新澤西州長選舉將於4日投票,這次被外界視為川普總統的「期中考」,不僅關乎兩州州長寶座歸屬,更為2026年期中選...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9 小時前關鍵州長選舉將投票 歐巴馬為民主候選人站台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1日在備受矚目的地方選舉中,為民主同志助選造勢,猛烈抨擊川普(Donald Trump)「混亂不堪」的政策,並警告美國民主面臨的危險。 歐巴馬在當今民主內仍舉足輕重。他在維吉尼亞州和紐澤西州,於響亮的掌聲中登上舞台,為兩位州長候選人站台。這些州長選舉被視為是2026年期中選舉前的關鍵風向球。 64歲的歐巴馬開場即指出,美國人對不斷上漲的通膨、能源成本和房價感到不滿,因此「願意冒險」支持像川普這樣、承諾緩解這些挑戰的全國性候選人。 但川普的第二任期已經過了9個月,歐巴馬在維州諾福克市(Norfolk)問道:「情況有好轉嗎?」現場群眾回答:「沒有。」 歐巴馬問道:「經濟狀況對你們有利嗎?因為對川普和他的家人而言,情況肯定好多了。」 歐巴馬補充說:「對一般家庭而言,生活成本不降反升,這都要歸咎於混亂的關稅政策。」他指的是川普對多國徵收的進口關稅。 4個州將在11月4日舉行非選舉年的選舉,其中包括紐約(New York),當地戲劇性的市長競選將決定由誰來治理這個美國人口最多的城市。 截至本週末前,歐巴馬在競選活動中一直扮演著相對低調的角色。 他1
中央廣播電台 ・ 10 小時前
不滿鄭麗文新任主席「話太多」內開砲不忍了 蔡正元猛轟:嘴巴那麼大幹什麼
[FTNN新聞網]記者孫偉倫/台北報導曾任立委以及名嘴的新任國民主席鄭麗文近來仍不改大砲風格,對國防預算、內總統人選等重大時事與內事務仍大鳴大放評...
FTNN新聞網 ・ 13 小時前
F-16V戰機0交付讓賴政府再上國際版面! 林士峰曝求償無門
據《軍事觀察(Military Watch)》報導,2019年台灣向美國採購的66架F-16V型戰機,總價值2472億元,原定陸續交機,至2026年第四季全部交付完畢,但美方至今1架都未交。此外,美國積欠台灣的軍售裝備總額已經高達6572億元還沒交貨。「藥師林士峰」批評,「賴清德政府再度躍上國際版面」。
中天新聞網 ・ 15 小時前
未上任先鬧失言風波 藍委苦勸鄭麗文這件事
[NOWnews今日新聞]國民新任主席鄭麗文在今(1)日全代會上正式上任,不過,鄭麗文從競選主席期間,就被視為是「紅統派」,日前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更語出驚人稱「蒲亭並不是獨裁者」,引發輿論譁...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林岱樺岡山造勢能量超驚人!黃揚明:綠營初選將好戲連發
有意參選高雄市長的民進立委林岱樺,今天晚間在高雄岡山辦造勢晚會,雖然先前表態挺她的正國會大咖都缺席,但支持者熱度不減,現場湧入3萬人。媒體人黃揚明指出,林岱樺透過強大的基層能量證明實力,破解退選耳語,令其他角逐者不敢小覷,綠營高雄市長初選正式開打後,肯定是好戲連發。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鄭麗文稱「普丁不是獨裁者」歐洲駐台機構炸鍋「未來不會和國民中央互動」!賴寇蒂酸:奔向懸崖沒煞車
知情人士感嘆,過去光是邀請俄羅斯代表來酒會,歐洲盟友就氣成那樣,更何況鄭麗文還說「普丁並不是獨裁者」...
放言 Fount Media ・ 8 小時前
林岱樺積極爭取提名 周玉蔻曝民進最慘劇本:2026選舉全面崩潰
民進高雄市長初選競爭激烈,立委林岱樺涉詐領助理費遭起訴,但廉政會三次會議均未做成處分決議,林岱樺仍積極爭取提名,話題不斷;資深媒體人周玉蔻今(2)天直言,民進準備迎接2026地方選舉遭到大屠殺,全面崩潰、最慘烈的劇本了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彰化百里侯戰/拚藍天變綠地!綠內戰白熱化 藍謝家選不選陷兩難
佈局2026選戰,民進力拚彰化縣藍天變綠地,內有4人正卡位拚提名,檯面下動作頻頻,各陣營互放耳語,近日立委黃秀芳、彰化市前市長邱建富相繼成立競選辦公室,引爆戰火;國民則陷入謝家、縣府系統與地方派系角力,白營也虎視眈眈,彰化選情撲朔迷離,成為2026藍綠白三方現階段最膠著的戰場。
太報 ・ 16 小時前
侯友宜、盧秀燕都缺席...... 國民全代會地方首長出席稀稀落落
國民今日上午召開第22屆第1次全國代表大會,新魁鄭麗文正式走馬上任,但藍營執政的地方首長出席狀況卻稀稀落落,只有地主台北市長蔣萬安、嘉義市長黃敏惠、新竹縣長楊文科、台東縣長饒慶鈴與會;對此,鄭麗文在全代會後受訪表示,外界不需要做太多聯想,今天沒有出席的縣市長昨天都已經跟她通過電話,她也能理解這些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韓中峰會插曲! 習近平贈「小米手機」 李在明笑問:安全嗎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以國賓身份前往南韓訪問。他還和南韓總統李在明互贈禮物,李在明送木製棋盤給他;習近平則回贈小米手機。李在明還問習近平手機安全嗎?讓習近平忍不住笑出來。隨著APEC結束,美國宣布更多美中貿易協議細節,白宮證實大陸將立即暫緩部分稀土出口管制。
TVBS新聞網 ・ 10 小時前
M1戰車連長孫韜奇表現優異 中將老爸在場觀禮竟是他!
陸軍31日舉行裝甲第584旅聯兵三營換裝M1A2T戰車成軍典禮,由總統賴清德主持並登車校閱部隊,象徵台灣裝甲戰力邁入新世代。聯兵三營一位戰車連連長孫韜奇表現優異,更以慷慨激昂的語調丶俐落的動作,成為全場焦點。軍方人士今天指出,孫韜奇受軍人父母影響,自考取陸軍官校開始,就不斷挑戰自我、磨練自己的體能及
自由時報 ・ 1 天前
怒轟鄭麗文反台獨中邪!曹興誠嗆:別太得意
[NOWnews今日新聞]國民主席鄭麗文今(1)日正式上任,聯電創辦人曹興誠一早發公開信,痛批鄭麗文在兩岸與國民政策上的立場背離民主與人權原則,還說出俄羅斯總統蒲亭不是獨裁者,「所以妳是中了邪。」...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吳怡農能贏蔣萬安?許美華曝選戰難題:他有勇氣要給掌聲
壯闊台灣聯盟創辦人吳怡農10月31日向民進中央部遞交台北市長參選意願書,正式爭取民進的提名,盼能力戰現任市長蔣萬安,不過有部分綠營支持者意見相左。科技專家許美華談到綠營在台北市的難題,大讚吳怡農有勇氣要給掌聲。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鄭麗文上任 藍委盼提好2028不分區立委名單
[NOWnews今日新聞]國民新任主席鄭麗文正式上任,對於未來四年中央期望,國民立委有深深感觸。有位不願具名的藍委表示,「最大盼望就是2028年不分區立委提名,要知人善任」,這屆團空前團結,...
今日新聞NOWNEWS ・ 11 小時前
選戰傷痕、路線偏鋒:鄭麗文時代到來面臨三大難題
[FTNN新聞網]記者方炳超/特稿終於,國民改朝換代的大戲落幕。鄭麗文在昨(1)日正式接任國民主席,但國民人的擔憂恐怕才正要開始:能否團結、能否重新...
FTNN新聞網 ・ 17 小時前
美官員缺席林佳龍設宴?外交部:錯誤訊息
[Newtalk新聞] 在川習會前夕,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在一篇名為〈台灣擔憂美國對台灣的支持在川普與習近平會晤前出現動搖〉的文章指出,外交部長林佳龍曾在紐約設宴,原本預計出席的多位美國政府高層官員卻臨時未現身。美方透露缺席只是行程過於緊湊所致,不過這仍然讓台灣方面感到挫折,引起外交焦慮。 文章指出,外交部長林佳龍曾在紐約高級餐廳Le Bernardin 與多位政要舉行一場聯合國大會期間的場邊聚會。據一名與會者透露,原本預計出席的多位美國政府高層官員卻臨時未現身。儘管美方透過中間人表示,缺席只是行程過於緊湊所致,仍讓台灣方面感到挫折與失落。 文章也說到,消息人士指出,台灣目前正積極重新評估如何爭取川普政府的支持。在華府與北京的雙重壓力下,總統賴清德承諾將在 2026 年前把國防支出提高至 GDP 的 3.32%,並在 2030 年前進一步提升至 5%。 不過綜合消息報導,也有一些行動正在進行或被考慮中。其中一個選項是召回駐美代表俞大㵢(Alexander Yui),改由一位更具政治手腕的外交官接任。有前川普政府官員批評現任職業外交官「缺乏影響力」,無法有效與美方互動,儘管仍獲得
新頭殼 ・ 8 小時前
鄭麗文就任主席 中國官媒央視罕見採訪國民全代會
國民1日舉行第22屆全代會,主席朱立倫與新任主席鄭麗文進行交接儀式。過去朱立倫時期未有中國媒體採訪全代會,但路線傾中又從涉中國介選疑雲的鄭麗文一上任,竟吸引中國官媒中國中央電視台(央視)、中國新聞社(中新社)等媒體罕見前來採訪。這次國民主席選舉有6名候選人,競爭激烈,傳出中國介選疑雲,前中廣董
自由時報 ・ 1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