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航營運績效再創新高 2026年喜迎接新機
中華航空今(12)日舉辦法說會,由董事長高星潢及總經理陳漢銘率經營團隊說明公司營運概況及展望,華航2025年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1,549.8億元,年增2.68%,營業淨利157.6億元,每股盈餘1.81元,均寫下史上最高紀錄。華航貨運航網為台灣唯一貨機涵蓋歐美亞的航空公司,將順應產經局勢拓展貨源,客貨雙引擎全力衝刺,加上航太修護逐年成長,力拚2026年再創佳績。
高星潢幽默說,「我幾乎跟川普變好朋友了」因為每晚都關注川普發言,面對變局,華航將持續採取「客貨並進」策略,靈活調整運能與航網布局,藉由「魚幫水、水幫魚」的模式,在穩健財務體質下,尋求持續成長動能與市場競爭力。
受惠電子業與聖誕節旺季效應,以及連假旅遊需求帶動,華航10 月營收已達91億元,創下歷史新高,貨運業務進入年終鋪貨高峰期,客運與貨運雙雙維持強勢表現,隨著高艙等旅客需求穩定、貨運運價回升,營運展望樂觀。
華航2026年迎接全新787機隊,同時持續引進A321neo客機,積極布局北美、歐洲及亞洲區域航網,台北-東京(成田)增為每日四班,台北-清邁增至每日直飛,11月18日起台北-倫敦增為每周五班,12月3日則有新航點台北-鳳凰城每周三班直飛。
2026年4月起台北-布拉格每周增飛達每周三班,台北-紐約也規劃增班。華航穩健布局全球航點,顧客服務也致力與時俱進,年底新會員系統將上線,全面升級,並結合異業拓展哩程生活圈,同時優化華航網站,讓使用更便利,提升服務體驗。
貨運受惠AI及半導體相關產品運輸帶動,華航前三季貨運個體收入較去年同期成長13.7%,以北美、歐洲及東南亞航線為主要的收入來源;目前正處第四季傳統貨運旺季,營業表現有望優於第三季,且貨價預期可再提升。華航貨運雙機種加客機腹艙,載貨量效益佳,有利拓展多樣貨源;航網依市場需求彈性調整,並以台灣為中心,東南亞、港陸為腹地,善用中停點,擴大營業範圍。另也開發新市場,如台北-鳳凰城客機即將開航,北美進出口門戶再添一航點增至13個,助益增裕營收。
華航持續深耕航太修護發展,顧客航線機務代理業務逐年成長,涵蓋飛行前檢查、過境檢查及過夜檢查,預計2025年可超過33,000架次,年增9%,為營收再添動力。2020年華航加入美國普惠GTF發動機維修聯盟,並於2023年導入首部維修發動機,目標2031年維修部數可較2025年成長5倍,展現華航專業卓越的修護能量。
更多鏡週刊報導
鴻海法說會/劉揚偉看鴻華納智捷合作 「這件事情」彼此想法是一致的!
獨家/辭世不滿一週低調下葬 郭家人齊聚愛物園送初永真最後一程
鴻華納智捷合體/鴻華先進、納智捷傳拼合體 2大集團老闆盤算曝光
其他人也在看
華航:倫敦與布拉格等增班 赫爾辛基與荷航共掛航班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12日電)展望2026年,華航表示,「力拚客貨雙贏」,樂觀看待明年營運,客運將陸續增班紐約、倫敦、布拉格等,新航點除新增鳳凰城,也評估北美內陸、日本等二線城市,芬蘭赫爾辛基則確定和荷蘭航空合作共掛航班,市場養成後有空間開航。
中央社 ・ 4 小時前華航前三季營收、獲利創高,全年營運可期,明年迎接全新787機隊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中華航空(2610)今(12)日舉辦法說會,由華航董事長高星潢及華航總經理陳漢銘率經營團隊說明公司營運概況及展望。華航2026年迎接全新787機隊,同時持續引進A321neo客機,穩健擴展機隊運能;貨運航網為台灣唯一貨機涵蓋歐美亞的航空公司,將順應產經局勢拓展貨源,客貨雙引擎全力衝刺,加上航太修護逐年成長,力拚來年再創佳績。華航資深副總陳奕傑表示,華航今年全年獲利可期。華航營運績效再創新高,累計2025年前三季合併營收1,549.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68%,營業淨利157.6億元,每股盈餘(EPS)1.81元,均寫下史上最高紀錄。2025年前三季個體營收較去年同期增3%;其中,北美長程航線的客貨增幅7%為最高,兩岸、歐洲及東南亞航線亦較去年同期成長。隨著客運高艙等收入增加、貨運運價上漲挹注貨收,客貨並進策略讓營業收入持續優化。華航積極布局北美、歐洲及亞洲區域航網,台北-東京(成田)增為每日四班,台北-清邁增至每日直飛,11月18日起台北-倫敦增為每周五班,12月3日則有新航點台北-鳳凰城每周三班直飛;2026年4月起台北-布拉格每周增飛達每周三班,台北
財訊快報 ・ 6 小時前華航前3季EPS創同期高 高星潢:客貨並進奏效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2025年11月12日電)華航(2610)前3季合併營收1549.8億元、每股盈餘1.81元,均創同期新高,華航董事長高星潢表示,2025年政經環境挑戰大,華航客貨並進策略奏效,第4季將迎貨運旺季;受惠AI和半導體產業鏈推升,前3季北美長程線客貨運營收增7%。華航今天召開法人說明會,前3季合併營收新台幣1549.8億元,年增2.68%,改寫歷年最佳成績;合併營業淨利157.6億元,年增18.1%,合併稅後淨利122.5億元,歸屬母公司淨利110億元,年增6.1%,每股盈餘(EPS)1.81元,相較去年同期增加0.1元,也創同期新高。高星潢今天指出,2025年地緣政治與國際政經挑戰大,華航採取客貨並進策略,滾動式調整運能航班與航網,因應情勢隨時調整,收獲穩健成長。他表示,10月客運貨運升溫,單月營收達今年次高,貨運今年受惠耶誕購物旺季補貨潮,迎接高峰期,也會調整運能,跟隨有航運需求的市場而動。華航資深副總經理陳奕傑指出,華航前3季獲利正成長,優於競爭對手,加上第4季是貨運傳統旺季,對整年度營收表現「有很高的期待」。他接續說,華航前3季營收受惠AI和半導體產業鏈需求,
中央社財經 ・ 6 小時前華航法說 董座高星潢:Q4貨運高峰運價預期提升 2026年迎787機隊續拚新高
華航(2610)今(12)日舉辦法說會,董事長高星潢表示,2025年整體市場挑戰太大,每晚都要關注美國總統川普的談話做滾動式調整,華航採取客貨並進策略,積極掌握成長契機。進入第四季,10月客貨運持續升溫,貨運迎來聖誕節等運輸需求,進入高峰期,營業表現有望優於第三季,且貨價預期可再提升。
中時財經即時 ・ 6 小時前泰山處分創新物流總部 預估處分利益約1.56億元
泰山(1218)12日董事會通過第三季財報,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5.19億元,較去年同期6.26億元減少17%,EPS1.07元少於去年同期1.29元;此外並通過出售子公司創新物流管理總部,預估處分利益約1.56億元,挹注全年獲利向上。
中時財經即時 ・ 4 小時前Fed理事巴爾呼籲 金融業採用AI應設保護措施
美國聯準會(Fed)理事巴爾(Michael Barr)近日呼籲,金融業在核心功能方面採用人工智慧時,需要設立明確保障措施來防止風險。
中時財經即時 ・ 4 小時前
AI永動機未熄火:年底資金活水啟動,科技行情續航可期
台灣民眾期待普發一萬元現金,美國則等待政府「重新開門」;資金動能正醞釀一場跨國活水效應。主持人阿格力與詹璇依在節目一開場便指出,11 月不僅是台股 ETF 的除息旺季,約有 30 檔 ETF 將同步釋放現金,加上台灣 0052 即將進行「一拆七」,市場資金面看似充沛,投資人情緒也隨之升溫。
EBC東森財經新聞 ・ 3 小時前《航運股》華航法說報喜 高星潢:全新787機隊明年到位
【時報-台北電】中華航空法說會報喜,華航董事長高星潢及總經理陳漢銘表示, 2026 年將迎接全新 787 機隊,大幅紓解目前飛機不夠用的困境,加上會同時持續引進 A321neo 客機,穩健擴展機隊運,而華航為台灣唯一貨機涵蓋歐美亞的航空公司,將順應產經局勢拓展貨源,客貨雙引擎全力衝刺,加上航太修護逐年成長,力拚來年再創佳績。 華航營運績效再創新高,累計 2025 年前三季合併營收 1,549.8 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 2.68 %,營業淨利 157.6 億元,每股盈餘 1.81 元,均寫下史上最高紀錄。2025 年前三季個體營收較去年同期增 3%,亦較 2023 年成長 10%;其中,北美長程航線的客貨增幅 7% 為最高,兩岸、歐洲及東南亞航線亦較去年同期成長。隨著客運高艙等收入增加、貨運運價上漲挹注貨收,客貨並進策略讓營業收入持續優化。 華航積極布局北美、歐洲及亞洲區域航網,台北-東京 (成田) 增為每日四班,台北-清邁增至每日直飛,11 月 18 日起台北-倫敦增為每周五班,12 月 3 日則有新航點台北-鳳凰城每周三班直飛;2026 年 4 月起台北-布拉格每周增飛達每周三班,台
時報資訊 ・ 5 小時前
外資不回頭、熱錢續匯出!新台幣貶1.7分、收31.069元
儘管台股28000點得而復失,但今日仍上漲逾百點,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走勢分歧,今日整天都在31元價位徘徊,最後收在31.069元、貶值1.7分,匯價連2黑、續創逾半年新低,成交量降至16.575億美元。台股今天漲162.14點,收在27947.09點,三大法人合計賣超77.97億元。其中,外資連續9個
自由時報 ・ 4 小時前
AI泡沫疑慮擴大!美股漲跌互見 台指期盤後漲123點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受到美國參議院通過臨時撥款法案影響,市場樂觀情緒高漲。道瓊指數上漲559點,收在47927點,創下歷史新高。標普500微幅上漲14點,漲幅0.21%。那史達克下跌58.87點,收在23468點。費半指數下跌177點、跌幅2.48%,收6979點。
民視財經網 ・ 16 小時前旅天下前三季獲利創同期新高 櫃買中心審議通過上櫃申請
旅天下聯合國際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6961)受惠於赴海外旅遊市場長短線團體旅遊回溫,同時全台品牌加盟通路穩定成長,今年前三季獲利達0.96億,創同期新高、年增24%,EPS 4.06元。
中時財經即時 ・ 5 小時前
劉哲彰10年7度質詢文小11用地 侯友宜允諾重評估設校需求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唐有為/台北報導 新北市議員劉哲彰在市政總質詢中,再次向新北市長侯友宜關切新店「文小11」用地的規劃方向。劉哲彰指出,他自2016年至今,已為此案追蹤近10年、7度質詢,但該地至今仍未有明確用途與時程,讓新店市民的期待一再延宕。 劉哲彰強調,文小11地點優越、緊鄰捷運站,是新店難得的文化基地,他主張面對少子化趨勢,市府應重新評估新店增...
匯流新聞網 ・ 4 小時前《生醫股》生華科攜手精拓生技 打造精準腫瘤分身加速新藥開發
【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生華科(6492)今(12)日宣布,正式與擁有全球獨家癌症藥物檢測平台的精拓生技展開策略合作。雙方將透過精拓生技研發的「E.V.A. Select 腫瘤分身抗癌藥物檢測平台」,精準篩選對生華科CX-5461及CX-4945兩款新藥具最佳反應的患者族群,以大幅提升臨床試驗成功率、加快新藥開發進程,並強化全球市場競爭力。 E.V.A. Select平台是由臺北醫學大學技術移轉開發,具備顛覆性的創新突破。該技術僅需抽取20 cc血液,即可從患者循環腫瘤細胞(CTC)中分離並培養出「腫瘤分身」,再進行多藥同時檢測,協助醫師快速找出最合適的治療策略。 這項創新技術目前能培養出100種以上癌症模型,已有超過1,500名病患進行測試,其中胰臟癌臨床前檢測準確度接近8成,技術成果獲醫療與產業界高度肯定。 平台技術發明人、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呂隆昇強調,「腫瘤分身」概念是將患者疾病特徵轉化為體外晶片化檢測系統,為醫師提供科學數據依據,快速量身制訂更合理、有效的治療方案,真正實現癌症精準醫療。 生華科醫務長黃品諺醫師指出,此次合作的重點在「精準選藥」、「強化聯合
時報資訊 ・ 4 小時前
獨立筒床墊標示彈簧數741顆!實際僅351顆 這家業者挨罰
公平會今日(11/12)委員會議通過,蓓爾國際網站銷售「石墨烯獨立筒床墊」,於商品資訊標示「內材質:741顆線徑1.8mm中鋼直列式獨立筒」,惟實際彈簧數量僅351顆,違反公平交易法對於不實廣告之規定,處新臺幣5萬元罰鍰。
太報 ・ 4 小時前
鴻海法說會/劉揚偉看鴻華納智捷合作 「這件事情」彼此想法是一致的!
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十分關注電動車市場發展,更視之為集團發展的第3隻腳,他今(12)日於鴻海線上法說會中指出,「PC代工模式將典範轉移至電動車」說明鴻海提前佈局的用意。劉揚偉也回應外界關注的「鴻華買下納智捷」一事,由於他已非鴻華董座,僅簡單透露,對於擴大銷售、礦大市場「鴻華還有納智捷,大家想法都是一致的!」
鏡週刊Mirror Media ・ 4 小時前
鴻海傳吃下納智捷 郭董造車夢重啟/力積電成交爆量近50萬張 台玻富喬齊發光/AI與PCB雙題材噴發 金像電台燿雙創高|Yahoo財經掃描
受市場資金輪動效應帶動,美股周二漲跌互見。道瓊工業指數勁揚1.18%,創下歷史收盤新高;標普500指數上漲0.21%;那斯達克指數小跌0.25%;費城半導體指數下挫2.48%。市場資金從高估值AI與科技股撤出,轉向傳產與醫療與金融板塊。輝達遭軟銀以58.3億美元清倉持股衝擊股價重挫近3%,連帶拖累安謀、美光、Palantir等AI概念股回檔,台積電ADR也同步下跌1.39%。不過AMD法說釋出樂觀展望,預期AI晶片未來3至5年年增率上看35%,盤後股價反彈逾5%。 亞股今日普遍走揚,日股上漲0.43%,韓股勁揚1.07%,港股上升0.81%,僅上證指數下跌0.07%。 台股今(12)日開高震盪,盤中一度攻上28,071點,再度叩關28,000點大關,終場上漲162.14點,收27,947.09點,成交金額5,613.23億元。台積電(2330)上漲10元收1,475元,鴻海(2317)法說釋出明年AI訂單可望顯著成長,股價回到250元整數關卡,成為盤面焦點。記憶體與玻纖布族群雙主流領軍,力積電(6770)爆出近50萬張大量攻漲停;台玻(1802)、富喬(1815)、南亞(1303)等玻纖布族群齊鎖漲停。PCB族群同樣火熱,金像電(2368)盤中亮燈刷新天價,帶動台燿(6274)及乙盛-KY(5243)強勢攻頂。另宏達電(2498)受惠處分不動產、單季轉虧為盈激勵漲停,裕隆(2201)因傳出鴻海將入股納智捷亦鎖漲停。整體來看,在權值股與題材股齊發動下,台股量能放大、人氣明顯回溫。
Yahoo奇摩財經編輯室 ・ 4 小時前
鴻海前三季賺破1股本!累計EPS10.38元、年增35%
鴻海財報來了!鴻海(2317)今(12)日公布第三季稅後純益576.73億元,創同期新高,第三季EPS為4.15元、年增近17%;累計前三季EPS為10.38元,已賺破一股本、年增35%。
Yahoo奇摩股市 ・ 7 小時前
黃崇仁這次可以信了?力積電嗑了記憶體的藥 要翻身
「相信黃董,年底就懂」這是對力積電(6770)董事長黃崇仁的一種戲謔,力積電前身是力晶科技,2012年因為記憶體受到全球景氣循環影響,力晶跌到剩0.29元,走向下市的結局。經過董事長黃崇仁多年努力,進行組織及資本重組作業,2021年,力積電掛牌上市。隨著力積電上市,有不少股民選擇相信黃崇仁,跟著進場,力積電股價在掛牌首日盤中最高來到78.9元,漲幅高達58%,收盤時漲幅稍微收斂收在75.9元,但好景不常,大約僅半年的時間,2022年6月,力積電跌破掛牌價。
理財周刊 ・ 1 天前
台積電每股配6元 這天能領
台積電(2330)今(11)日召開董事會,會中重要決議三件是,其中,每股配息6元。本次決策包括核准2025 年第三季營業報告書及財務報表,其中第三季合併營收約新台幣9,899億2千萬元,稅後純益約新台幣4,523億,每股盈餘為新台幣17.44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