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融入生活日常 蒲添生運動系列雕塑園區北香湖開幕
嘉義市立美術館與財團法人蒲添生雕塑文化藝術基金會合作,於北香湖公園設置蒲添生運動系列雕塑園區,共計10件作品,讓富有韻律感的公共藝術作品與波光粼粼之湖岸形成共舞氛圍,將藝術美學融入民眾生活。1日下午盛大舉行開幕儀式,黃敏惠市長率市府團隊與財團法人蒲添生雕塑文化藝術基金會蒲浩明董事長、蒲浩志館長、成功大學蕭瓊瑞名譽教授、林國治美術館林虹昱館長等貴賓均出席開幕典禮,見證嘉義市文化傳承歷史性的一刻。
黃敏惠表示,藝術是城市最柔軟卻最有力量的語言,嘉義能夠成為「畫都」,正是源自一代代藝術家的努力與堅持。黃敏惠特別感謝蒲浩明董事長與蒲浩志館長無私分享的藝術精神,豐富嘉美館典藏,今日亦透過原件放大鑄銅製作銅像設置於北香湖公園,讓公園不僅是自然綠地,更成為結合運動與藝術的公共場域,也讓藝術不只存在於展館,而是融入生活、記錄文化與情感,成為城市日常的一部分。
黃敏惠提到,北香湖公園歷史悠久,「北香秋荷」早在西元1717年即列為《諸羅縣志》六景之一,清代為諸羅八景之一。市府斥資12.9億元來推動北香湖公園各項重大建設,結合親子遊憩、青少年運動、樂齡健康、寵物友善及文化藝術,打造全齡共享、世代宜居的城市綠地新典範。讓這片古稱「北香秋荷」的諸羅八景重煥生機,成為嘉義市休憩觀光與生態共融的重要場域。
蒲添生雕塑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蒲浩明表示,父親蒲添生(1912-1996)認為:「人類的軀體,是大自然的縮影,在人體中可以找大自然的每個部分」。他終生投注於人體雕塑創作,是以現代主義寫實雕塑聞名的藝術大師。基金會於2022年捐贈蒲添生運動系列雕塑10件原作及其他作品共42件予美術館典藏。
其中,「運動系列雕塑」為其晚期重要創作,靈感來自1988年漢城奧運會羅馬尼亞體操選手、素有「體操精靈」之稱的西莉瓦絲。這些作品展現人體力與美的動態張力,將雕塑的力量轉換為姿態,展現身體的律動、平衡、姿態的極限與美感。
文化局長謝育哲表示,嘉義市為木都、畫都,亦是人文之都,市區隨處俯拾皆可見到人文藝術地景,除了在市立美術館及博物館看得到大師作品以外,文化局音樂廳前的「望向山林─陳澄波戶外美術館」,興中街慈龍寺林玉山大師的五堵濕壁畫,如今再添一處北香湖公園的「蒲添生運動系列雕塑園區」;這些藝術園區除了是藝術教育學習的戶外基地,未來我們更將跨局處將陳澄波、林玉山、蒲添生等大師作品、足跡、園區等整合為藝文觀光景點,讓遊客可以近距離就欣賞到藝術家的藝術資產。
美術館代理館長林金龍補充,今年11-12月我們將與本市學校合作,委託財團法人蒲添生雕塑文化藝術基金會規劃辦理「蒲添生運動系列雕塑園區」導覽學習活動,讓學生夠近距離欣賞藝術家作品,引導學生親近藝術,理解藝術如何映照文化記憶與時代變遷。期盼蒲添生運動系列雕塑園區把畫都底蘊、運動精神與公共藝術結合起來,讓嘉義的人文特色更加豐富多元。
文化局表示,今年是嘉義建城321年,黃敏惠市長誠摯邀請各界貴賓,於12月12日至28日一起來參加「320+1 嘉義市城市博覽會」。「320+1」象徵嘉義建城321年的歷史時刻,更代表著每個人都能為這座城市加值的理念。本次城市博覽會以「邀請來嘉義+1,加出你的美好總和」為核心主軸,透過城市空間的創新運用,讓民眾體驗嘉義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目前正號召市民共同參與,開啟一場全市動員的文化行動,集結設計能量、凝聚市民共識,也邀請你我一同+1。12月12日,讓我們相約在嘉義,來嘉義+1,體驗嘉義多元風貌與永續未來的城市願景。
更多新聞推薦
其他人也在看

新北濕地藝術季種籽之旅 最後倒數
新北市政府高灘地工程管理處表示,「二○二五新北濕地藝術季—種籽之旅」自十月四日盛大開幕以來,吸引大批民眾走入河濱,一同感受自然與藝術交織的動人魅力。展期進入最後倒數,只至十一月四日。展覽期間推出「新海二期人工濕地導覽」,邀請市民朋友利用週末時光,欣賞藝術作品、探索濕地生態,體驗秋日陽光下最具生命力的藝文饗宴。高灘處處長黃裕斌表示,今年濕地藝術季以「種籽之旅」為主題,透過藝術家的創意巧思,象徵希望的種籽在濕地中萌芽,傳遞守護自然與永續共生的理念。展區匯集多件大型藝術裝置與互動作品,結合在地生態特色,讓濕地搖身化為一座充滿驚喜的自然美術館。作品不僅吸引民眾駐足欣賞,也成為親子共學、拍照打卡的熱門亮點,邀請大家一同走進濕地,感受藝術與自然交融的獨特魅力。除了展覽外,藝術季期間推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蒲添生運動系列雕塑園區 在嘉市北香湖公園開幕
嘉義市立美術館與蒲添生雕塑文化藝術基金會合作,在嘉市北香湖公園設置「蒲添生運動系列雕塑園區」,共計10件蒲添生經典作品「運動系列」原件放大鑄銅製作銅像,今天舉行開幕活動,富有韻律感的公共藝術作品與波光粼粼之湖岸形成共舞氛圍,將藝術美學融入民眾生活。
自由時報 ・ 1 天前
白晝之夜湧50萬人潮 在圓山重新詮釋台北歷史想像
「2025台北白晝之夜」今日圓滿落幕,活動匯聚超過60組藝術家,帶來超過百場展演、裝置與互動活動。今年也延續與法國在台協會合作,邀請前藝術總監擔任客座策展人。白晝之夜活動已邁入第10年,這次以「Hi Story」為題,在圓山吸引50萬人次共寫台北歷史,重新詮釋城市記憶與歷史想像。
自由時報 ・ 16 小時前新北全國義消競技奪佳績 高空吊掛轉移患者美技奪3項特優
新北市義消總隊派員參加今年「全國義勇消防人員體技能交流賽」,派出55名精銳義消,參加火災搶救、救護技術、車禍救援、繩索救援及無人機運用等5大項目,與來自全國22個直轄市、縣市義消切磋交流,新北隊在無人機、車禍救援及繩索救援都獲得特優全國第一,其中繩索救援以高難度、5樓高的高空吊掛、轉移患者等純熟操作
自由時報 ・ 20 小時前
羽球》女雙又一個突破! 許尹鏸/林芝昀在德國站生涯第二度晉超級500賽事決賽
女雙又一個突破!土銀女雙組合許尹鏸/林芝昀今在屬超級500系列的德國HYLO公開賽女雙4強中,化解了4個局末點後,成功以直落二打敗世界第35土耳其組合埃爾切廷(Bengisu Erçetin)/因吉(Nazlican Inci)組合,生涯第二度闖進超級500系列賽事女雙決賽,明將與打敗另一組台灣組合張淨惠/楊景惇的法國組合蘭伯特(Margot Lambert)/波格蘭特(Camille Pognante)爭冠。今年德國HYLO公開賽台灣女雙表現出色,有世界第19張淨惠/楊景惇與世界第18許尹鏸/林芝昀兩組晉4強,但今張淨惠/楊景惇以19比21、16比21負於世界第33法國組合蘭伯特/波格蘭特而無緣決賽,明天女雙決賽將由許尹鏸/林芝昀對上法國組合蘭伯特/波格蘭特爭冠。土銀組合許尹鏸/林芝昀今女雙4強與土耳其組合之戰,第一局兩人一開始就先取得4比0領先,但不料卻被追到5比5平手,幸好許尹鏸/林芝昀在6比5一度被對手打出一波7比2攻勢,一度以8比12落後,兩人甚至在局末還以17比20落後,但沒想到兩人化解了4個局末點後,反倒以28比26先拿下第一局。第二局,許尹鏸/林芝昀在成功逆轉先拿下首局
麗台運動報 ・ 1 天前
嘉市頂安宮百年古香路遶境 請城隍迎王爺祈福
觀音佛祖佛誕將至,嘉義市角仔寮頂安宮廟方今天展開迓觀音請城隍迎王爺「祈福招財平安遶境」百年古香路,迎請城隍爺及池府王爺遶境,守護地方,保境安民,現代少見的「男相」觀音佛祖神尊出巡,更吸引許多信眾觀看膜拜。頂安宮建廟於1872年(清朝同治11年),當時信眾稱為「觀音媽公厝」,並訂於每年農曆9月18日為
自由時報 ・ 20 小時前
黃明志驚傳驗尿4種毒品陽性!經紀公司緊急回應 發文自清反遭打臉
31歲有「護理系女神」之稱的謝侑芯,日前在馬來西亞驟逝,震驚演藝圈。今(2日)馬國警方證實,歌手黃明志當時也在飯店現場,並親自替謝侑芯進行CPR搶救,仍無力回天。事件持續延燒,外界揣測不斷,對此黃明志稍早在社群發文,首度回應駁斥吸毒傳聞,沒想到卻遭馬來西亞《光明日報》報導爆料「驗毒4陽性」,形成強烈對比。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法官超時空造假2/接神祕電話後就人間蒸發 揭鍾文智律師法界雄厚背景
鍾文智潛逃後,本刊踢爆全案有重大疏失,承審庭長邱忠義與陳勇松接受高院及司法院調查時,提出一張手寫審理單自清,宣稱一切合法。但疑點重重,面對輿論質疑,2人又在調查時改口,稱「曾電話通知檢察官撤控,檢方無意見」,但檢方對此則明確否認,檢察官並沒有對撤控說沒有意見。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小時前
道場活動疑為省錢沒聘義交 車流塞到山下警員爆氣
南投縣 / 綜合報導 周末假日,南投縣草屯鎮的虎山路發生大塞車的情況,警方到場發現,一整排的車流,幾乎都是要前往山上的道場,但是因為停車位不夠,車流就這麼一路回堵到山下,塞車加上噪音,影響不少民眾的生活,警方出來疏導,駕駛人還是堅持要排隊上山,不願配合,讓值勤的警員相當生氣,道場的交管人員解釋,因為辦理活動,沒有花錢聘請義交協助,才會造成交通大打結,之後如果再辦活動,會請義交來幫忙疏導,讓交通的衝擊,降到最低。 車輛大排長龍,交通嚴重回堵,警員趕快到場疏導車流,現場女警說:「不要再排了。」車流會回堵是因為,這一整排的車輛幾乎都是要右轉,女警屢勸不聽,乾脆站到馬路上人肉擋車,現場員警說:「往哪邊。」今(2)日中午,南投草屯虎山路大塞車,車流綿延將近1公里,原來是當地的道場要舉辦活動,沒有找義交疏導交通,上山與下山的車輛塞成一團,現場員警說:「叫你往前啊,還硬要停在這裡。」雙向車道各只有一線可以走,幾乎沒有會車的空間,交通大打結,當地民眾的生活,受到不小的影響,附近居民說:「我們會出入不方便,也會覺得很吵啊,因為畢竟這邊用路人,會覺得很塞,會有很多的喇叭聲。」前方路口綠燈了車輛還是一動也不動,記者沿著車流,好不容易來到這個道場,但停車位有限,入口放了顯眼的告示牌,提醒駕駛車位已滿,但很多車輛還是不斷開進去,怎麼會塞成這樣,道場負責交通管理的人員這麼解釋。道場交管負責人陳先生說:「當然我也有去提報,提報說,經理,今天有一個車禍,今天塞了一個多小時。」有民眾質疑,為什麼不花錢請義交在道場外圍路段,協助指揮疏導呢,道場交管負責人陳先生說:「義交變成人家要再出錢,再去請這個義交,所以我們不是,我們是屬於公益活動。」這些交管人員是道場的工作人員,不是義交不能在道路指揮,只能在道場的範圍內疏導車流,警方強調辦理大型活動如果沒有交通維持計畫,最高可以開罰2400元。南投縣警草屯分局草屯派出所所長鄒獻儀說:「辦理相關活動,如有使用道路部分,應依法申請路權,並派員指揮交通,如有明確違規,將依法開罰。」義交一個人,每小時要300元的勤務費用,道場辦活動,卻疑似沒有花這個錢,導致周邊交通癱瘓,因此道場承諾,之後辦活動會聘請義交來協助,讓交通的衝擊降到最低。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1 小時前
酒駕釀禍!新竹老夫妻慘遭特斯拉撞飛1死1傷 肇事駕駛酒測值高達0.87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新竹市竹光路在今(2)日上午11時許發生嚴重酒駕車禍!一名洪姓女駕駛酒後駕駛特斯拉轎車,疑未注意車前動態,撞上未依標誌橫穿馬路一對的老夫妻,現場血跡遍布。當地民眾立即報案,救護車趕抵現場時,老夫妻全身多處開放性骨折,當場失去生命跡象;經送醫後,75歲林姓婦人已不治身亡,80歲吳姓老翁仍在急救中。指出,老夫妻被撞到很遠的地方。據瞭解,洪姓女駕駛酒測值竟高達0.87,已遭警方帶回偵辦,將依公共危險、過失致死罪嫌偵辦。最新消息,請鎖定《民視新聞網》。(圖/民視新聞翻攝)《民視新聞網》提醒您:「任何人在依法被判決有罪確定前,均應推定為無罪」《民視新聞網》提醒您: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未成年請勿飲酒,飲酒過量,有礙健康!《民視新聞網》提醒您:不良行為,請勿模仿!原文出處:快新聞/酒駕釀禍!新竹老夫妻慘遭特斯拉撞飛1死1傷 肇事駕駛酒測值高達0.87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加油要快! 中油宣布:明起汽柴油各調漲0.3元及0.2元林佳龍紐約設宴「美方高官沒人來」? 外交部4點駁斥:明顯謬誤操弄民調?林岱樺挨轟「要求支持者謊報年齡」 今親上火線澄清了
民視影音 ・ 17 小時前
不滿母親聊天太吵 56歲兒失控持鐮刀狠砍58刀|#鏡新聞
彰化鹿港30日晚間發生逆倫慘案悲劇56歲謝姓男子,不滿86歲母親跟朋友在家中聊天太大聲,持農用鐮刀咆哮趕人,接著竟朝母親揮砍了58刀,導致母親失血過多當場死亡,警方火速到場,依現行犯逮捕男子,後續裁定收押。當地里長表示男子是家中小兒子,早有多次家暴問題,情緒常失控,如今演變無法挽回的悲劇。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18 小時前
逆倫悲劇! 不滿母與朋友聊天太吵 惡子持鐮刀弒親遭押
中部中心/李文華 彰化報導彰化縣驚傳逆倫慘案!10月30日晚間,鹿港鎮1名50多歲男子,疑似因為不滿母親和朋友聊天聲音過大,竟情緒失控,拿農用鐮刀,砍殺母親,導致86歲老母親全身多處刀傷,失血過多,當場失去呼吸心跳,警方依現行犯將這名狠心的兒子當場逮捕,訊後聲請羈押獲准。救護車閃爍警示燈,緩緩開進住家前方,只見門口,已經有一台警車到場。10/30晚間10點左右,彰化鹿港,一名男子,在家中,持鋤草用鐮刀,狂砍自己的母親,警方獲報到場,80多歲的老婦人,已經倒在血泊中,沒有呼吸心跳。彰化鹿港逆倫命案 男子持鐮刀砍死老母親(圖/民視新聞)案發當晚,行兇的謝姓男子,疑似因為不滿母親和朋友,聊天聲音過大,情緒突然失控,咆哮趕人離開,接著竟持刀砍殺母親,而根據了解,犯嫌有家暴、酒駕前科,連妻子都受不了,兩人才剛辦完離婚,犯嫌目前與兒子、父母同住三代同堂,但沒想到,疑似因為音量問題,發生天倫悲劇,兒子砍殺媽媽。弒母嫌犯有家暴.酒駕前科 剛離婚與父母.兒子同住(圖/民視新聞)情緒失控,冷血弒母,全案依殺害尊親屬罪、家庭暴力、毀損等罪嫌移送偵辦,訊問後,這名狠心的兒子,遭裁定收押。《民視新聞網》提醒您:拒絕暴力!請撥打113、110原文出處:逆倫悲劇! 不滿母與朋友聊天太吵 惡子持鐮刀弒親遭押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無品女住家囤垃圾老鼠蟑螂竄樓層 臭酸味瀰漫社區崩潰了剛申請保護令就遭前夫攻擊! 女子被滅火器、畚箕砸頭高雄驚悚家暴案! 男持滅火器.鐵畚箕攻擊前妻
民視影音 ・ 14 小時前
「全台最大黃牛」夫妻又被抓 高價轉賣GD演唱會門票夫遭羈押禁見
曾因轉賣周杰倫演唱會門票被起訴的「全台最大黃牛」夫妻檔劉旻岳、張依萍,竟又重操舊業!兩人利用韓星權志龍(G-DRAGON)7月來台開唱,再度以程式搶票、高價轉售牟利。台北地檢署日指揮刑事局兵分三路搜索,拘提劉、張及助理林韋德到案,昨移送北檢複訊,張依萍15萬元交保、林韋德5萬元交保,劉旻岳則被聲押禁見,北院今(1日)已裁准。
鏡報 ・ 1 天前
不只普發1萬!勞保局「15筆錢」11月底全數入帳 最高可領近10萬
普發現金1萬即將上路,最快11月12日入帳。此外,根據勞保局行事曆指出,在11月份陸續發放國民年金保險生育給付等15筆津貼,其中國民年金保險喪葬給付符合資格者,最高可領近10萬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人間悲劇! 逆倫弒母、醉駕肇逃2/瑪莎拉蒂撞騎士車頭全毀 女騎士一度昏迷緊急送醫
台南永康今(2日)凌晨五點多發生嚴重車禍,一輛瑪莎拉蒂撞上一部機車造成48歲林姓女騎士當場昏迷,好在送醫之後沒有大礙,車禍也波及三輛停放路邊的汽車,但是肇事駕駛卻在案發後帶著女伴步行逃離現場,完全不顧騎士傷勢,行徑相當冷血。詭異的是,25歲女伴後來不明原因又回到現場,車禍為何會發生以及駕駛身分,她辯稱喝醉了都不知道。
鏡新聞 ・ 18 小時前
守護東北角19年 瑞芳醫師麥可獲醫療特殊奉獻獎
新北市政府今(2日)舉辦第13屆醫療公益獎頒獎典禮,市長侯友宜表揚3家永續醫院及25位在醫療照護、防疫推動、社區服務等醫事人員。其中獲醫療特殊奉獻獎的瑞芳區公所醫師兼主任麥可,他19年來肩負東北角地區醫療救護重責大任,確保偏鄉民眾、遊客生命安全。麥可說「醫者仁心,濟世為懷」,時常提醒自己,要以同理心
自由時報 ・ 14 小時前

桃園客運司機毆高中生遭起訴 檢揭「二度解職」黑歷史
22日在桃園市,因為懷疑學生上車投錢不足,遭羞辱後當街對學生動手的的客運劉姓司機,後續檢方火速偵結起訴,檢方調查發現,這名劉姓駕駛過去就曾因為態度不佳、駕駛行為違規等原因兩度遭公司解職,但他仍不思悔改...
華視 ・ 1 天前
藍排案"停砍年金" 綠:走回頭路是踐踏世代正義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國民團排案審查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下週發動甲級動員,研擬要停砍年金,要求所得替代率不再調降,前全國公務人員協會理事長李來希稱決戰時刻到了,期盼下週有好結果,綠營強調年改走回頭路,是踐踏世代正義,如果藍白聯手通過,對現役軍公教夥伴不公平,呼籲理性溝通。2018年蔡政府推動年改,從最高70%、最低45%,自2020年開始連續10年,每年減少1.5%,直到所得替代率變為最高60%、最低30%,引發退休軍公教反彈,上街抗議,如今改革可能喊卡,因為國民要修法。藍排案停砍年金綠營批走回頭路是踐踏世代正義。(圖/民視新聞)國民團針對下週三的司法法制委員會發出甲動,就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第37、38與67條,進行修正審查,要求所得替代率自2024年元旦不再調降或終止適用,或2025年後不再調降等,前全國公務人員協會理事長李來希在臉書發文稱,決戰的時刻到了,法案正式排上議程,感謝國民積極作為,盼下週有令人期待的結果。藍排案停砍年金綠營批走回頭路是踐踏世代正義。(圖/民視新聞)前全國公務人員協會理事長李來希:「這次的修法內容非常的單純,它不是要恢復到107年原來的給付標準,我們的調也是微調,只是止損而已, 這個止損不需要編列國家預算,不需要增加國庫的預算,暫時維持到現在的給付標準,能夠維持他的購買力。」立委(民)吳思瑤:「我們都難以來接受年金的改革走回頭路,因為這是踐踏世代正義,這也是讓年金無法永續的一個惡修,如果藍白惡意的讓這樣子的條文通過,那麼我們的公教的年金提早,可能公務人員16年後就破產,教育人員更會在13年後就瀕臨破產,這對於現在仍擔任公務同仁的,現役工作夥伴們,是完全的不公平不對等。」藍排案停砍年金綠營批走回頭路是踐踏世代正義。(圖/民視新聞)藍營釀停砍年金,綠營呼籲理性溝通,不該走回頭路,可以預見,年改議題將再成為立院朝野攻防重點。原文出處:藍排案「停砍年金」 綠:走回頭路是踐踏世代正義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民進有人能扳倒蔣萬安嗎? 張景森獻計了:比他強的超過100個挺台立場不變!日防相會晤中國強調「維護台海和平」 外交部致謝本人急澄清!林岱樺造勢傳「低報年齡」疑雲 綠高雄市部呼籲:尊重制度
民視影音 ・ 13 小時前
屏東六堆秋收祭 "千人打粢粑"趣味十足
南部中心/洪明生、陳芷萍 屏東報導2025六堆秋收祭1日在屏東六堆客家文化園區開幕,邀請民眾參與「千人共下打粢粑」。大朋友小朋友拿著木棍,將梔子花染色蒸熟的金黃圓糯米,奮力搗成一團的粢耙,樂味十足,體驗客家米食文化。大朋友小朋友拿著木棍,將梔子花染色蒸熟的金黃圓糯米,奮力搗成一團的粢耙。(圖/民視新聞)表演者揮舞著大旗,配合震憾的鼓聲,為2025六堆秋收祭揭開序幕。大獅兄家族人偶教導大家講客語,活潑又生動。主持人:「要來教這句『六堆很漂亮』,六堆,對然後很漂亮可以說,『蓋靚』、『蓋靚』,『六堆蓋靚』。」為期1個月的六堆秋收祭1日在屏東六堆客家文化園區開幕,開幕式的重頭戲「千人共下打粢粑」登場。不管大人小孩,人手拿著一隻木棍,在碗裏不斷的搗,敲打的東西正是園區內生產的圓糯米,用天然的梔子花染成黃色,蒸熟後加入糖粉,就這麼搗了半個多小時,終於可以吃了。參與民眾:「好吃,吃到糖粉的味道。」參與民眾:「搗了大概半小時超過。」金黃圓糯米在敲打之下,產生黏性,逐漸變成一團的粢耙。(圖/民視新聞)客委會副主委邱星崴:「粢粑是我們客家人非常具有,悠久歷史的米食文化,六堆可以說是我們台灣,最早開發的客家庄,在歷史過程中,其實也就是一個一個的伙房,跟我們的一堆一堆總共六堆,相互連結的過程,就像是我們在舂粢粑一樣,要把一粒一粒粒粒分明的米,經過我們的努力,把它變成一整團的粢粑。」閩南人的麻糬,在客家叫做粢耙,「千人共下打粢粑」活動,讓民眾體驗客庄米食文化。接下來的一個月,客發中心還將推出主題派對、客家美食體驗、秋收祭路跑、千人食福宴等活動,帶領民眾深度探索六堆客庄的人文風情。原文出處:屏東六堆秋收祭 "千人打粢粑"趣味十足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清心福全諧音梗玩上癮!「吉霸芬、蜜吉恐懼」笑翻全台高雄海軍"四海一家"餐廳經營至年底 饕客直呼好不捨日餐廳「大戶屋」驚傳米奇出沒!店員無人理會 網友笑稱:料理鼠王?
民視影音 ・ 1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