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坐著量不夠!躺著量超標,中風風險一樣高,還可能有自律神經問題
量血壓,光是坐著量可能不夠,你可以考慮躺著量血壓,這是為什麼?新研究指出,即使坐著量血壓正常,但躺著量超標,仍有心血管疾病風險。醫師怎麼看?
血壓是健康的重要指標,控制好血壓能減少心血管問題。
一般量血壓都是坐著量,不過一篇刊登在美國「2023年高血壓科學年會」的論文顯示,臥躺時血壓假使超過安全範圍,罹患心血管疾病、中風的風險一樣不能小覷。
坐著量不夠!躺著量有高血壓,罹心血管疾病風險仍高
研究團隊從「動脈粥狀硬化社區風險研究」資料庫中,排除有心臟疾病、冠狀動脈疾病和中風病史的人,共蒐集到1萬1,369名受試者。研究團隊將躺臥高血壓定義為「躺著量血壓,收縮壓130毫米汞柱以上、舒張壓80毫米汞柱以上」。
這些受試者當中,16%坐著時量血壓正常,卻有躺臥高血壓的問題,同時也發現,有74%的受試者坐著和躺著都有高血壓問題。接著研究團隊追蹤這些受試者25~28年,發現只有躺臥時有高血壓問題的人,心血管疾病、中風等問題的風險,跟坐著和躺著都有高血壓問題的人其實相差不遠,且無論是否用藥,風險都沒有明顯差異。
美國加州拉古納山馬鞍峰醫療中心(MemorialCare Saddleback Medical Center)心臟科醫師陳正翰 (Dr. Cheng-Han Chen,音譯)表示,這項研究對於血壓控制策略有重大啟示,「研究顯示,坐著量血壓很有可能讓病人和醫師忽略高血壓的風險,未來應該盡可能把躺臥時的血壓狀況納入考量。」
國內醫師:仍以坐姿血壓當作診斷標準,但可以在家躺著測量看看
是否應該坐著量血壓,國內醫師則表示目前沒有臥躺時的血壓標準,但可以當作血壓控制的參考。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郭志東表示,一般來說,血壓躺著會比坐著高、比站著低,不過即使如此,健康的人躺著時,舒張壓和收縮壓頂多比坐著增加3~5毫米汞柱,且仍不會超出安全範圍。
郭志東解釋,國際的醫學會都選擇坐著量,因為坐著時手肘彎曲測量,手肘會跟心臟一樣高,測量到的血壓結果會比較正確;而躺著因為頭低腳高,加上手肘會低於心臟,所以量得的血壓會有差異,「因此我認為,坐著量正常、躺著量卻有高血壓問題,可能暗示有相關風險,並不代表真的有高血壓。」
郭志東建議,一般量測血壓還是坐著量,如果真的擔心有高血壓問題,可以試試躺著量,如果超出正常範圍,再考慮去醫院給醫療人員測量即可。
姿勢改變的血壓變化,收縮壓差異超過30、舒張壓超過15就該就醫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肇文則指出,姿勢不同的確會造成血壓差異,但不會差太多,因為身體會自行調控。姿勢造成血壓改變,大多是有內在疾病,例如姿勢性低血壓就跟心臟疾病有關;而躺著的時候比坐時高出很多,表示心臟功能不佳、有血管疾病或是自律神經有問題。
陳肇文認為,在家也可以試試躺著量血壓。健康的人可能差3~5毫米汞柱,但如果有心血管潛在問題的人,躺著跟坐著量測,收縮壓差異超過20毫米汞柱、舒張壓差異超過10毫米汞柱,就應該要注意;收縮壓差異超過30毫米汞柱、舒張壓差異超過15毫米汞柱就表示一定有問題,應該就醫檢查。
(本文諮詢專家: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郭志東、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肇文)
延伸閱讀:
其他人也在看

高血壓病患頭暈元凶竟是「粉光蔘」 中醫師這樣解釋
不少民眾為了養生、補氣,會服用中藥「西洋蔘」,然而,中醫師羅珮琳提醒,並非所有人都適合服用西洋蔘,尤其有血壓問題的民眾,最好先諮詢醫師專業建議,避免導致血壓不穩。 羅珮琳日前在臉書提到,西洋蔘又稱作粉光蔘、花旗蔘。她透露,日前遇到一名患者表示,其丈夫患有高血壓,已經服用降血壓藥10幾年了,血壓
桃園電子報 ・ 1 天前

王建民好搭檔洋基一代名捕參戰經典賽!出任義大利助理教練
體育中心/綜合報導根據波多黎各媒體《El Nuevo Día》報導,「建仔」王建民好搭檔、洋基一代名捕波沙達(Jorge Posada)宣布出戰經典賽,將擔任義大利隊助理教練。「建仔」王建民(右)好搭檔、洋基一代名捕波沙達(左)。(圖/翻攝自MLB美國職棒大聯盟YT)
FTV Sports ・ 20 小時前
黃國昌真沒報名北高360!他痛批自私當自由
[NOWnews今日新聞]民眾主席黃國昌上週末分享他完成「北高360」自行車騎行,卻慘遭抓包沒有賽事的編號貼紙,安全帽後面也沒有帽尾帶,被質疑是沒繳報名費,而黃國昌本人昨(12)日也坦承,他到了現場...
今日新聞NOWNEWS ・ 23 小時前
心靈環保站 轉換壓力維持心力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王志成/台中報導 圖:鄭伊佐醫師表示,現代人生活步調緊湊、壓力沉重,是心血管問題的隱形推手/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立冬已過將迎大雪,正是心血管疾病好
好醫師新聞網 ・ 1 天前失智還是憂鬱?退休、喪偶都是高風險,醫師教辨別3警訊+1表快速測
台灣65歲以上族群自殺率長年居高不下,專家提醒,長輩的情緒變化往往藏在睡眠、食慾與身體疼痛中。如何早期辨識? 「醫師,我爸爸最近怪怪的,什麼都不想做、脾氣也變得很差,該不會是老年痴呆吧?」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精神醫學部主任黃偉烈聽過太多這樣的故事,家屬口中的「怪」,往往是憂鬱症的開始。 「高齡憂鬱最容易被誤會,」黃偉烈說,許多長輩出現情緒低落、疲倦、睡不好,卻不會說「我心情不好」,反而表現出吃不下、全身無力、常頭暈等不適症狀,一次次跑醫院、做檢查,卻查不出明確原因,這可能不是老化,而是高齡憂鬱。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副研究員級醫師吳其炘的調查,台灣憂鬱症的就醫率僅27%,遠低於高收入國家(47%或更高),未就醫的原因可能是不了解憂鬱症而延誤治療,也可能就醫不方便,或是因為精神疾病被污名化而不願意就醫等。值得注意的是,在高齡族群中經診斷並接受治療的比例恐更低,這些被忽略的個案,往往就在家中逐漸陷入憂鬱泥沼中。 別誤會是失智!長輩變笨、變遲鈍,其實是憂鬱的警訊 高齡長者常有慢性病、喪偶、退休等生活變化,都是憂鬱的高風險時期。黃偉烈指出,老年期憂鬱常見於「3L族群」:Loss(失去)、Lonely
康健雜誌 ・ 20 小時前
觀光吊橋荒廢成「山林裡的千萬垃圾」 南投縣府回應了
南投縣竹山天梯、信義琉璃光之橋、中寮龍鳳瀑布空中步道,因風災受損封閉,挨批「山林裡的千萬垃圾」。縣府表示,龍鳳瀑布步道因河谷岩盤變位影響安全封閉,公所將編預算拆除;而竹山天梯、琉璃光之橋修繕中,未來將串聯周邊景點推遊程。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轉移性大腸癌根治新攻略:醫師解析一線至四線用藥選擇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文章授權刊登/癌症希望基金會轉移性大腸直腸癌不是無藥可醫!治療前先做RAS、BRAF、MSI-H基因檢測,可針對病情選用合適的標靶或化療藥物。前兩線治療是關鍵時期,若用藥策略正確,能讓腫瘤縮小、病情穩定,延長壽命並提升生活品質。大腸直腸癌是國人常見的癌症之一,發生率高居第二。早期發現的病人,可以透過手術直接切除腫瘤;但如果癌細胞已經擴散,就不再是局部作戰,而是進入全身性抗戰。晚期的轉移性大腸癌,在前兩線治療階段就要把能用的藥物全部用上,這是作戰火力最強的時刻,不只能有效控制病情,還有機會讓腫瘤縮小,進一步開刀,爭取根治機會。臺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梁逸歆指出,大腸直腸癌最容易轉移到肝臟、肺臟、淋巴結,少數則轉移至腹膜、腎上腺、骨頭、腦部,第一線、第二線是治療的關鍵期,而現在已進入精準醫療時代,治療前要先做基因檢測,擬定作戰策略。前二線治療前必檢三大基因,RAS基因占九成前兩線治療一定要先檢測三個基因,即是:RAS、BRAF及MSI-H。其中RAS最常見,約略有一半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是屬於沒有突變的「野生型」,一半是基因突變型。另外兩種的BRAF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 20 小時前狼瘡研究新突破!EB病毒可能是引發該疾病誘因
美國1項突破性研究表明,對大多數人來說無害的EB病毒,似乎是引發自體免疫疾病狼瘡的誘因。研究團隊表示,揭示狼瘡的原因,可能會徹底改變其治療方法。根據《衛報》(The Guardian)報導,該研究發表在科學轉化醫學期刊上,由美國史丹佛(Stanford)大學進行。EB病毒感染通常是種輕微疾病,會導致
自由時報 ・ 20 小時前
南投松嶺之星觀景塔將完工 大球體LED螢幕吸睛
南投縣政府斥資5億多元在名間鄉松柏嶺興建的松嶺之星觀景塔,包括鋼構主體及塔頂大型LED球體螢幕均已完工,球體螢幕在夜間測試播放影像與字幕,相當吸睛,目前正進行機電、消防與空調管路施設,以及內、外旋梯與電梯安裝等工程,預計明年6、7月試營運。
自由時報 ・ 1 天前
18歲高中女發育好!月經卻從未來過 醫檢查驚「沒有陰道」
孩子在發育期還未出現性徵,可能是身體有問題。婦產科醫師鄭丞傑分享,一名身材發育良好的18歲高三生,月經遲遲沒有來,被母親帶到醫院做檢查,發現她先天性無陰道,子宮也發育不全,雖然可透過手術建立人工陰道,但生育能力受到影響。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坣娜肺腺癌奪命!譚敦慈:魚這樣吃恐成最毒習慣 7症狀像感冒卻奪命
以〈奢求〉等歌曲深植人心的59歲情歌女神坣娜,驚傳於10/14病逝。外界一度猜測是紅斑性狼瘡或胰臟癌奪命,但她摯愛的猶太裔富商老公薛智偉今(31)日悲痛證實,坣娜是因「肺腺癌」病逝。他透露,4年多前坣
健康2.0 ・ 4 天前
摘瘤竟刺破子宮…2刀疤如蜈蚣「輸8袋血才還魂」!女控國軍醫院:要我命
我差點死掉!一名30多歲羅姓女子控訴醫療疏失,今年4月到國軍高雄總醫院摘除子宮肌瘤,聽信醫師說詞,微創手術從陰道進去,沒有傷口、恢復快,幾乎不會有風險。原定上午8時開刀,情況出現變化,直到晚上21時她又被推進手術室,原來子宮和靜脈被穿刺大量失血,緊急輸8袋血才還魂,肚子就此留下2道超過15公分刀疤如蜈蚣爬至私密處,讓熱愛潛水、攝影的她相當自卑,而她第一時間喊痛求救,似乎被漠視,護理師只回「妳可能太緊張了」。對此,院方回應,患者術後發生併發症,調解中。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一半台灣人中鏢!喝酒臉紅恐「1體質」惹禍 大增7癌風險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偶爾小酌紓壓,但若喝酒容易臉紅,可能暗藏健康危機。馬偕醫大國際處與醫學系主辦的「精準醫療健康促進實踐」衛教活動指出,台灣的酒精不耐症高達近50%,酒精早在2007年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第一級致癌物,經常飲酒恐增加罹患消化道癌風險,飲酒後若出現臉紅、頭痛、嘔吐及宿醉等症狀,可能為酒精不耐症的警訊,呼籲民眾盡可能避免飲酒。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紫米VS黑米」哪個健康?醫揭答案 這1種最能減重、控血糖、護心血管
許多人聽到「澱粉」就立刻聯想到體重增加或血糖飆高,然而澱粉並非單一類型。家庭醫學科醫師李思賢表示,依照結構與消化速度,可區分為「快澱粉」與「慢澱粉」。快澱粉如白飯、白麵包,進入身體後迅速分解,使血糖短時間內上升。相對的,慢澱粉結構完整,含有較多纖維與抗氧化成分,能延緩能量釋放,對血糖調控及代謝更加友善。 黑米提供抗氧化功能 膳食纖維含量高 在眾多澱粉來源中,黑米值得特別推薦。李思賢醫師指出,黑米保留了外層糠皮與胚芽,因此膳食纖維含量明顯高於白米與紫米。這些纖維能延緩葡萄糖吸收,增加飽足感,對於體重控制者具有幫助。此外,黑米富含花青素,這是一種天然抗氧化物質,能對抗發炎反應並維護心血管健康。甚至黑米的抗氧化能力可超越藍莓。黑米在血糖反應上的表現相當突出,其血糖指數(GI)約落在42至50,屬於低GI食物。這對糖尿病患者或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特別重要。李思賢醫師解釋,原因在於黑米含有較多直鏈澱粉,其排列線性且不易被消化酵素分解,消化速度較慢。反之,紫米與糯米主要成分為支鏈澱粉,分解快、吸收快,因此血糖容易快速上升。這也解釋了為何部分人誤以為紫米健康,卻發現血糖控制不佳。 香氣與嚼勁 帶來額外飲
常春月刊 ・ 1 天前
250萬人福音!研究證實「1蔬菜」有效控血糖:不是苦瓜
台灣糖尿病患人數已超過250萬,營養師楊斯涵表示,動物研究顯示,秋葵萃取物能改善高血糖,被餵以高脂飲食致肥胖型代謝異常的小鼠,在使用秋葵萃取物後,其血糖數值降低,且胰島素阻抗問題獲得改善。人體實驗則顯示,吃秋葵有助於穩定血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怕打針?瘦瘦丸誕生了! 72週內體重下降11.2%「價格更親民」
「瘦瘦針」近年掀起減重革命,但許多人仍困擾於需要注射及價格昂貴的問題。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蔡明劼指出,今年11月發表的大型臨床試驗證實,口服「瘦瘦丸」能在72週內使體重下降11.2%,效果顯著,且價格可能更為親民,為期待有效、方便且經濟的減重方案的民眾帶來新選擇。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要命疏失!醫護看錯小數點「1.5變15 mmol」2歲男童服10倍藥量身亡
美國佛羅里達州再度傳出醫療疏失釀成悲劇!一名 2 歲男童原本因病毒感染住院治療,卻因醫護人員誤讀藥物劑量中的小數點,將磷酸鉀劑量給錯為正常值的 10 倍以上,導致男童因高鉀引發心臟驟停,最後不幸喪命。男童家屬日前已向醫院正式提起訴訟,控訴醫療團隊嚴重疏忽,應負起法律責任。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喝咖啡害心律不整?最新研究曝「驚人發現」:風險降39%
心律不整的人不要喝咖啡?醫師蔡明劼在臉書粉專「蔡明劼醫師 健康。瘦身」中發布貼文,表示很多心律不整(AF,心房顫動)的患者都被提醒說要少喝咖啡,但最新刊登的研究竟發現,喝咖啡會降低復發心律不整的機率。
鏡報 ・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