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導】網傳莧菜是「神仙菜」50歲後使勁吃?比牛奶補鈣?比香蕉通便?勿過度解讀!專家詳解
網傳「神仙菜找到了」、「50歲後使勁吃,比牛奶補鈣,比香蕉通便,大腦更年輕」的影片,片中提到莧菜富含葉酸、鈣質、膳食纖維,是「長壽菜」。但專家表示,鈣質和牛奶比較、膳食纖維和香蕉比較,都屬不合理的跨類別比較;而葉酸、鐵質的部分,紅莧菜比其他被比較的蔬菜難取得,且專攻單一蔬菜不符合多元、均衡的飲食原則,傳言說法未考量實際現況、正確飲食觀念,甚至直接跳到「長壽」,傳言說法易誤導。
莧菜比什麼食物都好的影片?
原始謠傳版本:
“神仙菜“找到了!醫生驚呼:它才是“補骨第一名50歲後的“長壽菜“!莧菜50歲後使勁吃,比牛奶補鈣,比香蕉通便,大腦更年輕!
主要在社群平台流傳這段影片:
查證解釋:
根據農糧署的宣導,莧菜分為白莧菜、紅莧菜,以 6 到 10 月為主要產季,白莧菜的「鉀」含量較為豐富,紅莧菜則以「鈣、鐵及花青素」含量較多。傳言影片的畫面雖然白莧菜、紅莧菜都出現過,但以內容觀察,傳言所說應指紅莧菜。
(一)深綠色蔬菜都富含葉酸 不用專攻紅莧菜
傳言提到「菜富含葉酸,對大腦功能至關重要,莧菜的葉酸含量是黃瓜的 46 倍,花椰菜的 5 倍」。MyGoPen 查詢食藥署營養成分資料庫,每百克紅莧菜含有 210 微克的葉酸,而小黃瓜是 12.5 微克、大黃瓜(胡瓜)是 4.6 微克,花椰菜(白菜花)是 61.5 微克、青花菜是 37.2 微克,傳言所說的應該是指「大黃瓜」、「青花菜」,雖然倍數不盡相同、但大抵符合。
MyGoPen 致電諮詢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理事、前臺安醫院體重管理中心營養師組長劉怡里,她表示營養衛教時都會特別提到需要補充葉酸的人,像是備孕、或是孕婦以及心血管疾病這三個族群,就要多吃深綠色的蔬菜、葉酸含量會比較高,紅莧菜的葉酸含量比大黃瓜、青花菜好,但是不見得一定都要紅莧菜,紅莧菜其實比較不容易取得,即使菜市場都不算常見,超市根本很少出現,所以不用專攻紅莧菜,只要是輪流吃深綠色蔬菜、這才是應該被鼓勵的,此外,劉怡里也提醒,葉酸怕光怕熱,烹調的時候要小心不要煮太久、以免葉酸流失。
從上述專家說法可知,傳言只講紅莧菜、不講其他深綠色蔬菜,傳言「偏食」、並不符合多元均衡的飲食原則,影片易造成誤導。
(二)牛奶鈣質每天2杯容易喝 無法吃等量的紅莧菜
傳言指出「莧菜每100克所含的鈣量是牛奶的兩倍以上」。MyGoPen 查詢食藥署營養成分資料庫,每百克紅莧菜含有 150 毫克的鈣,而全脂鮮乳則為 104 毫克,傳言所說的倍數不太正確。
傳言拿紅莧菜跟牛奶比較,劉怡里認為並不合理,依六大類食物分類,紅莧菜是「蔬菜類」、牛奶是就是「乳品類」,而且乳品類的標準建議量本來就是一天兩杯,以官版兩杯是 480 毫升計算,大概就喝進 500 毫克的鈣,約佔每天鈣攝取量的一半,牛奶是快速的、主要的鈣質來源,其他的攝取來源還有綠色蔬菜、比如像芥蘭,或是小魚乾、豆干、優格、起司等等,會講到吃紅莧菜補鈣的通常都是全素的人,即使這樣也不會是 500 毫克的鈣都從紅莧菜攝取,紅莧菜是高鈣食材沒錯,但不能只靠紅莧菜、只強調紅莧菜。
劉怡里也提醒,飯後補充維生素 C 也可以幫助鈣的吸收,像是在餐後吃一些維生素 C 高的水果,例如芭樂、番茄、奇異果、草莓、柑橘類,都可以幫助鈣的吸收。
此外,MyGoPen 也查詢國人鈣質攝取情況、以查核傳言所說紅莧菜「補鈣長壽」的說法是否合理。國健署 2022 年 10 月公布「預防骨鬆 骨骼健康『鈣』重要」的調查結果顯示,19 至 64 歲國人每日鈣攝取量不足,19 至 44 歲平均為 505 毫克、45 至 64 歲平均為 566 毫克,僅達到建議攝取量的一半左右。官方資料顯示國人普遍鈣質攝取不足,多補鈣更能營養均衡、有利健康,但傳言直接跳到「長壽」,傳言過於跳躍、誇大,傳言易誤導。
(三)紅莧菜、香蕉不同類難以比較 香蕉助排便不只膳食纖維
傳言提到「莧菜的纖維含量是香蕉的三倍,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MyGoPen 查詢食藥署營養成分資料庫,每百克紅莧菜含有 3.1 克的膳食纖維,而北蕉(平均值)則為 1.6 克。
劉怡里指出,傳言把紅莧菜這樣比來比去、根本是繞著亂比,紅莧菜是「蔬菜類」,香蕉是「水果類」,每一類的食物在六大類當中都各有比重、各有角色,同類相比才具有可比性,而不是想比哪樣就比哪樣,以傳言所說的香蕉為例,香蕉的膳食纖維確實沒有想像中那麼高,但是香蕉之所以幫助排便,是因為香蕉好入口,老人或小孩的腸道蠕動沒那麼好的話,太硬的膳食纖維反而是負擔,而且香蕉也含有果膠,果膠再配一點水、吸水膨脹後,就能增加糞便的體積、幫助排便,所以雖然高纖食物能幫助排便,但是還是要考量到族群對象,例如芭樂膳食纖維也很豐富,但是老人家口牙不好咬不動、或是會塞住,所以傳言拿紅莧菜和香蕉比較並不合理;此外,劉怡里也提醒,香蕉水分相對比較少一點,吃香蕉最好要喝一點水,也比較能幫助果膠吸水助排便。
由上述專家說法可知,傳言拿蔬菜類的紅莧菜比較水果類的香蕉,在營養學上並不合理,而且香蕉助排便不只是因為膳食纖維、還包括富含果膠,而且也比紅莧菜更好入口、更容易消化。
(四)不是只比含量高低 深綠蔬菜的植物鐵吸收率較低
傳言提到「莧菜鐵質的含量是菠菜的兩倍,不含大量的草酸,不會妨礙鐵質吸收」。MyGoPen 查詢食藥署營養成分資料庫,每百克紅莧菜含有 8.5 毫克的鐵質,而菠菜 為 2.9。劉怡里指出,對素食者而言,紅莧菜的鐵質含量不錯,但是是屬於「非血基質鐵」、是植物性的鐵,非血基質鐵不像肉類的「血基質鐵」,血基質鐵不受其他干擾因子影響,不用餐後吃維生素 C 幫助鐵質吸收、本身的吸收率就很高,而「非血基質鐵」的吸收率比較低,平均落在 7.5%左右,想要拉高需要維生素 C 一起幫助,所以餐後最好吃一些高維生素 C 的水果,劉怡里表示,就算像傳言所說的紅莧菜比菠菜的鐵質更高,但是植物性「非血基質鐵」不只是含量高低的比較,還有吸收率高低的問題;此外,菠菜遠比紅莧菜更容易取得。
由上述專家說法可知,傳言沒有提到最終人體所能吸收的鐵質,只比較表面的蔬菜的鐵質含量,而且沒有考量容易取得的方便性,傳言為易誤導的說法。
傳言還提到草酸的問題,劉怡里強調,草酸通常存在於「全穀類」跟「豆類」,草酸對鐵質吸收有影響、但是沒有那麼嚴重,如果結石的病患擔心草酸問題,稍微汆燙一下,大概 1、2 分鐘就會流失掉,而且不管是菠菜或是紅莧菜通常都不會生吃、而會烹煮,烹煮過程中草酸就會流失,劉怡里強調,大可不必貶低菠菜、獨尊紅莧菜,只要是富含鐵質的深綠色蔬菜都是好菜,草酸問題燙一燙就好,反而是應該提醒餐後不要喝太多的茶,茶的「單寧酸」對鐵的吸收有很強效的抑制作用。
結論
總結而言,傳言獨尊紅莧菜、是一種「偏食」,即使紅莧菜確實含有各種營養成分,但「多元、均衡」才是正確、長久的飲食之道,營養均衡有助身體健康,但不能直接跳到「長壽」,傳言為跳躍、誇大的易誤導說法。
衛教資源:
農糧署 臉書 鮮享農YA - 「莧」在才知道
諮詢專家:
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理事 營養師 - 劉怡里
其他人也在看

不是小黃瓜!醫大推「它」超營養、無農藥:早餐必啃幾根
減重是現代風潮,醫師蔡明劼表示,均衡飲食是其中關鍵,首先就是吃到足夠的蔬菜量,以早餐而言,可食用不必煮的食材,例如小黃瓜、牛番茄、玉米筍。他自己最常用玉米筍作為早餐的蔬菜來源。玉米筍幾乎不含農藥,且低熱量、低碳水化合物,並富含多種營養素。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最毒蔬果排行曝!含4種以上農藥恐致癌 「第1名」餐桌上很常見
美國有機農業組織日前對市面上常見的農產品進行抽驗,結果顯示部分蔬果樣本中含有四種或以上的農藥殘留。根據這些數據,列出了「最髒蔬果」的前12名,其中96%的樣本檢測出農藥殘留。這次排名中,菠菜位居榜首,成為飯桌上最需注意清洗的蔬菜之一。如果不仔細清洗就食用,可能會攝入多種農藥,增加乳癌、糖尿病等健康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少鹽還不夠!研究揭「1飲品」超穩血壓 幾乎治百病
高血壓是沉默的殺手,常見於中老年人。營養師薛曉晶表示,一項研究指出,高血壓患者普遍鈉攝取過高、鉀攝取不足,水分攝取量也明顯偏低,導致血壓控制困難,因此,高血壓患者每次喝足2000~2500cc水,並以白開水為主。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台人愛喝手搖!專家曝「1類飲品」是腫瘤細胞養分 罹大腸癌風險增
飲料店幾乎是台灣街頭的標配,許多民眾經過時,可能會順手買一杯來喝。但要當心了,含糖飲料中的成分「高果糖玉米糖漿」若攝取過多,可能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包括體重增加、腰圍增寬、糖尿病,甚至提升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咳不停、喉嚨乾!中醫秋燥這樣養 專家教你3招「養肺潤燥」
秋意漸濃,天氣轉涼卻伴隨惱人乾咳、喉嚨癢,這可能是秋燥引起。在中醫觀點中,肺最為嬌嫩,秋季乾燥易傷肺氣,此時若不加注意,恐引發「燥咳」等不適。營養師傳授3大養生對策,其中梨子、銀耳、胡蘿蔔更是抗燥潤肺
健康2.0 ・ 20 小時前
肝膽名醫減肥18公斤!成功逆轉高血壓、高血糖、脂肪肝祕訣
每個人都有減肥經驗,就連醫師也不例外!肝膽腸胃科醫師梁程超曾出現健康警訊,身高173公分的他,體重曾高達84公斤,中度脂肪肝、高血壓、高血糖、高尿酸上身,最後靠著運動、飲食控制,減重18公斤,成功逆轉
健康2.0 ・ 1 天前
1水果是「甩油神器」!營養師大推:減重、美肌還穩血糖
減重不一定要少吃,而是要選對食物,有助於刮油瘦身。營養師高敏敏提到,百香果被封為「果汁之王」,富含高維他命C和纖維,可說是甩油神器,此外,還能幫助腸道蠕動、保護心血管、維護眼睛健康,甚至是排毒養顏,美白亮膚、促使膠原蛋白合成。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你不開心可能是腸子出問題!研究:每天吃這種水果,憂鬱風險降2成
情緒不好,問題可能不在心,而在腸。研究顯示,腸道製造九成血清素,菌相失衡不僅傷腸道,還會讓你情緒低落。腸道健康,其實也是心理健康的關鍵。 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郁純指出,腦腸軸(GBA)作為人體內的
健康2.0 ・ 20 小時前
從85→55kg驚人變身!韓妞「吃飯改變1件事」輕鬆甩肉30公斤,還能喝可樂吃炸雞不復胖!
想減肥又不想放棄快樂人生?這位韓妞徐宥真(Seoyujin音譯)從85kg→55kg,狂甩30公斤,還能開心喝可樂、吃炸雞!她靠的不是節食,而是掌握「4個關鍵瘦身祕訣」,體脂一路掉、皮膚還變
女人我最大 ・ 2 天前
洋蔥是「抗病神食」!醫揭4大好處 預防心臟病、阿茲海默症全靠它
日常料理中不可或缺的洋蔥,不只提味更是營養寶庫。內科醫師傅裕翔指出,洋蔥雖讓人流淚,但實際上富含槲皮素、類黃酮與硫化物等成分,具有抗氧化、預防阿茲海默症、抗癌與控制血糖等四大功效,適量攝取能幫助維持身體健康。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8 小時前
「這5件事不做」骨頭會快速變脆!醫示警 教你每天這樣做補回來
說到骨質疏鬆併發症,脊椎壓迫性骨折是一個極其危險卻常被忽視的問題,但多數人並不知情,直到出現駝背變形或劇烈背痛才驚覺嚴重性!對此,陽明交大附醫神經外科謝炳賢主治醫師就來分享預防脊椎老化骨折的5大關鍵策略! 1、預防骨質流失 骨質疏鬆是脊椎骨折的最大元兇!當骨密度像海綿一樣變得疏鬆時,脊椎就像酥脆的餅乾一樣脆弱。這類患者最恐怖的是輕微跌倒就會造成「壓迫性骨折」,不只劇痛難忍,還會導致身高急速縮短。統計顯示,65歲以上女性若骨密度T值低於-2.5,脊椎骨折風險高達70%以上,就像被掏空的大樓,一旦骨質大量流失,脊椎隨時可能崩塌!如果不及時補鈣,患者將面臨終身駝背、內臟壓迫的悲慘命運。 2、負重運動強化骨骼缺乏運動是骨質疏鬆的「隱形殺手」,當肌肉和骨骼缺乏刺激時,就像廢棄的房屋一樣快速老化。令人震驚的是,長期臥床或久坐的人骨質流失速度是正常人的3倍!不只脊椎變得脆弱,連輕咳嗽都可能造成骨折!每週至少3次負重運動,就像給骨頭「充電」一樣重要! 3、維生素D3強化吸收維生素D缺乏是骨折的隱藏殺手。當體內維生素D不足時,鈣質就像沒有鑰匙的門一樣無法進入骨骼。最可怕的是,現代人長期室內工作,維生素D
常春月刊 ・ 1 天前
7年級生最易得大腸癌!不是愛吃肉 醫揭「2關鍵」:幾乎人手一杯
大腸癌患者年齡層下降,與生活型態及飲食改變密切相關。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指出,七年級生罹患大腸癌風險最高,可能與「飲食西化」及「飲料多樣化」有關。這群人在學生時期正值西化飲食高峰,經常攝取西式餐點和含糖飲料,恐提高罹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末期淋巴癌逆轉!她靠「1食物」奇蹟康復 醫示警:小心3大風險
花蓮一名連姓女子2年前被診斷罹患第4期淋巴癌並出現骨轉移,經化療與標靶治療,同時依醫師建議搭配黃金蟲草作為輔助療法,治療約8個月後,追蹤檢查結果顯示「癌細胞完全消失」,目前持續穩定追蹤中。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抗病神食!醫揭洋蔥四大超強功效:預防心臟病、阿茲海默症全靠它
內科醫師傅裕翔近日分享,日常料理中常見的洋蔥,雖然切開時讓人流淚,但實際上卻是極具營養價值的「抗病神食」。洋蔥富含多種活性成分,其中以槲皮素(Quercetin)、類黃酮(Flavonoids)與硫化物(Sulfides)這三大成分最為關鍵,賦予了洋蔥強大的健康保護力。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感冒好了卻一直咳、喉嚨卡痰?胸腔科醫揭「關鍵原因」 多數人都忽略了
COVID-19、流感與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雖然在臨床表現上各有差異,但都屬於呼吸道病毒,常伴隨喉嚨痛、流鼻水與咳嗽等症狀。其中,持續分泌與堆積的痰液更是患者共同面臨的難題。國立台灣陽明大學臨床醫學博士、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表示,痰液原本具有保護呼吸道的作用,但在病毒感染與發炎刺激下,卻可能轉為黏稠、難以清除,進一步影響呼吸道功能與康復速度。正因如此,痰液處理與治療不僅是緩解不適的重要環節,也是確保呼吸道疾病患者恢復健康的關鍵步驟。 為何咳嗽、痰液會持續? 長尾症狀+呼吸道黏膜受損 蘇一峰醫師指出,COVID-19、流感與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雖然在臨床上各具特色,例如COVID-19可能引發長新冠後遺症、流感常伴隨高燒與全身痠痛,而RSV對兒童與長者則特別容易造成下呼吸道發炎與久咳不癒,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難題:痰液堆積。此外,臨床觀察顯示,呼吸道病毒的另一個特徵是可能留下「長尾症狀」,後遺症持續時間或長或短,且不容易根治。蘇一峰醫師解釋,即使病毒本身已經清除,患者仍可能持續數週甚至數月咳嗽。原因在於呼吸道黏膜在感染後受損,如同皮膚被刮傷,底層組織暴露後,容易因受到刺激而引發咳嗽與
常春月刊 ・ 12 小時前
全聯就能接種! 公費流感疫苗今開放50歲以上族群施打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何宜蓁/綜合報導為加強防疫覆蓋率,自今(1)日起,正式開放50歲以上的民眾公費接種流感和新冠疫苗,全聯福利中心也加入提供疫苗施打服...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自殺重返十大死因!青壯年男性成高風險族群 專家:勿輕忽「這件事」
台灣自殺問題再度亮起紅燈。根據衛福部最新死因統計,自殺在相隔14年後,再次擠進十大死因排行榜,成為社會關注焦點。尤其以 青壯年族群增幅最大,其中男性自殺率明顯高於女性。專家指出,社會長期以來對男性情緒的壓抑文化,讓「男兒有淚不輕彈」成了沉重的枷鎖,許多人在壓力與孤獨中選擇了極端的道路。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正是時候讀莊子》台大教授蔡璧名逝,子宮頸癌復發嗎?洋蔥、木瓜、綠茶防癌復發
出版過不少以莊子為出發點討論愛情與人生等書籍,並在台大開設的開放式課程「正是時候讀莊子」的台大中文系教授蔡璧名,昨日(10/22)驚傳抗癌多年的她離世,享壽60歲。 「莊子」名師殞落 曾奇蹟戰勝
健康2.0 ・ 1 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