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得主目標如何實現 中研院長:先做4件事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13日電)總統賴清德日前表示,希望30年內台灣至少增加3名諾貝爾獎得主,中研院長廖俊智今天說,要達目標須非常努力,也要先做到4件事,包含長期穩定科研經費投入、減少外界干擾等。
賴總統日前出席總統科學獎頒獎典禮表示,希望在30年內水到渠成,台灣在物理、化學、醫學等3個領域,至少增加3位諾貝爾獎得主。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天邀請廖俊智進行業務報告及備質詢,多名立委分別關切賴總統期望30年內台灣有3名諾貝爾獎得主一事。
國民立委羅廷瑋詢問,賴總統宣示前是否有跟廖俊智討論過?廖俊智表示,知道賴總統一直很關切諾貝爾獎,但沒有具體談到幾年幾個,是宣布前才口頭說。
國民立委葉元之詢問,20年前也有一個攻頂計畫稱要有諾貝爾獎得主,是否每一名總統上任都要喊口號要有諾貝爾獎得主?這目標是否可達成?
廖俊智答詢說,這是一個好的目標,但要達到這目標要非常努力,至少要先做到4件事,包含長期穩定基礎科學經費投入、鼓勵制度做法嘗試、容許失敗及減少外界干擾,讓研究員可以專心做研究。
廖俊智也分享一名諾貝爾得主10年前寫的文章,要得到諾貝爾獎首先就是「不要去想它、好好做研究」,重點是做好研究,賴總統目標是國家願景,但研究員態度不應是想得獎、而是重視自己紮實的研究。(編輯:李亨山)1141113
其他人也在看
傳陳建仁將參與院長遴選 中研院:無法透露遴選名單
中研院院長廖俊智任期將屆滿,立委關心新任院長的遴選進度,以及前副總統陳建仁是否被推薦參與院長遴選。中研院證實陳建仁已請辭遴選委員會副召集人,但依法規無法透露候選人有誰。 廖俊智的任期將在明年6月屆滿,中研院正在進行新任院長遴選作業。媒體日前報導前副總統陳建仁原先擔任院長遴選委員會副召集人,但因獲提名為候選人,已經請辭副召集人。 廖俊智上午列席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國民立委柯志恩及萬美玲均關切新任院長遴選進度,並且詢問陳建仁是否已請辭。 對此,中研院院長遴選委員會發言人陳儀莊證實陳建仁已經請辭,但依法規無法透露候選人名單。 萬美玲指出,她雖肯定陳建仁的學術成就以及過去的貢獻,但中研院最近幾任院長接任時都僅50多歲,陳建仁目前已75歲,恐怕與中研院院長年輕化趨勢產生矛盾。 廖俊智回應表示對於院長年齡沒有任何規劃,至於院長遴選委員會則是獨立運作。他說:『(原音)我想這個我們並沒有對這院長的年齡做任何規劃。...我想這個新任院長遴選由遴選小組獨立運作,我不會參與、也不會知道。』 柯志恩認為陳建仁先前是副召集人,還參加2場座談會,卻在9月底請辭,她批評陳建仁「裁判變球員」,提前知道面試題目,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打臉賴清德333計畫!陳培哲:20年前「攻頂」已失敗
賴清德總統昨天拋出「333諾貝爾計畫」,中研院院士陳培哲表示,20年前政府就曾要推動培養諾貝爾獎的人才,在國科會裡面設立攻頂計畫,20年後仍然一片荒蕪,失敗的原因,值得研究審思,再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案,歸結還是要到對自己文化的信心。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郭昱晴質疑赴中安全與滲透風險 中研院:涉密人員3年內赴陸須報移民署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 立法院教文委員會今(13)日邀請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赴會進行業務報告並備質詢。民進立委郭昱晴指出,北京近期舉辦「全球視野下的中國抗戰」研討會,台灣參與者中有一名中研院退休研究員。她強調,兩岸關係敏感,加上統戰與滲透手法日益精細,若學術交流缺乏防護機制,可能成為國安風險破口。 郭昱晴詢問,中研院是否針對學者赴中有...
匯流新聞網 ・ 23 小時前
韓版學測「修能」將登場 警開道載送.航班調整 保考生順利
南韓學測「修能」即將在13日登場,除了考生在做最後衝刺,全國也進入備戰狀態。為了確保考試能順利進行,公家機關將調整上班時間,錯開考生通勤時段,警方也會開道協助趕考學生;甚至在英文聽力時段,機場也將配合暫停飛機起降,降低噪音干擾。不過,就在全南韓為學子加油之際,頂尖學府包括延世大學,卻爆出利用AI,集體作弊的事件。
TVBS新聞網 ・ 1 天前基隆捷運機電系統、軌道統包保留決標 新北再喊中央速核工程經費便動工
新北市府代辦基隆捷運第一期工程,市府捷運工程局長李政安今(13)日指出,基捷工程經費審議去年12月16日首次提報中央,11個月內4度送審,為了不影響推動進度,基捷「機電系統及軌道統包工程」已進行議價程序,採「保留決標」方式辦理,盼中央儘速核定工程經費,讓基隆捷運能盡早開工。
自由時報 ・ 1 天前學者籲考量增溫3度情境 用調適幫淨零買時間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13日電)根據2025全球碳預算報告,若升溫要控制在攝氏1.5度內,全球剩餘的排放量僅剩4年就會用完。中研院學者呼籲,應考慮增溫2.5度到3度時的措施,用「調適幫淨零買時間」。
中央社 ・ 1 天前蘇澳部分學生筆記、教科書泡水議員心痛 宜縣教育處允諾盡速補發
鳳凰颱風襲台,宜蘭蘇澳遭遇重大水患,今天全縣恢復正常上班課,但許多學生書籍泡水,甚至被洪水沖走,僅能空手到校,民進籍縣議員謝正信今天在縣議會質詢,提及有國中生說「阿北,我的筆記都不見了,怎麼辦?」讓他相當心痛,要求縣府盡快重新購置。教育處表示,將進行遺失盤點後,盡速補發。
自由時報 ・ 1 天前教師人力流失 全教產籲提高待遇、改善工作環境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3日電)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今天指出,近年教師人力流失,主因並非科技業待遇較好、持有教師證的人不願任教,政府應提高待遇、改善工作環境,而非將問題推向師生問題與產業競爭。
中央社 ・ 1 天前全國家事類技藝競賽桃園登場 104校、441位學生參賽
「114學年度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家事類技藝競賽」原訂11日至13日在桃園市立中壢家商登場,因應鳳凰颱風來襲及確保參賽師生安全,順延至13日至15日舉行。本屆賽事由教育部主辦、桃園市政府教育局承辦,全國共計104校、441位參賽學生、58位模特兒及312位指導老師參與,優秀選手齊聚桃園,展開一場結合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吳鳳科技大學推動AI數據應用工作坊 解決業界需求提升產業競爭力
(記者黃信峯/嘉義報導)隨著智慧製造成為全球產業核心競爭力,中小型製造企業需藉助AI與數據管理以提升產線效率及 […]
引新聞 ・ 1 天前如何催生諾貝爾獎得主 中研院:要做到四大方向
賴清德總統日前喊話台灣要在30年內催生至少3位諾貝爾獎得主。對此,中研院表示,若要培育諾貝爾獎人才,必須做到四大方向,包含長期穩定經費、鼓勵嘗試、允許失敗以及減少外界干擾。 賴清德總統日前提出「333諾貝爾計畫」,期盼台灣在物理、化學、醫學等3個領域至少增加3位諾貝爾獎得主。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13日邀請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詢,國民立委萬美玲、羅廷瑋等人關心如何達成這項目標以及中研院目前面臨哪些困境。 廖俊智表示,賴總統一直很關注如何為台灣培育更多諾貝爾獎得主,在宣布「333計畫」前也曾向他口頭說明。 若要催生諾貝爾獎得主,廖俊智指出,必須做到四大方向,包含長期穩定經費、鼓勵嘗試、允許失敗以及減少外界干擾。他說:『(原音)第一個要有長期穩定的經費支援。第二個要鼓勵勇於嘗試,什麼叫勇於嘗試呢?不是說大家做個計畫、照計畫進行,常常計畫會有改變,所以就跟一般我們審查經費、審查計畫的精神很不一樣。第三個要容許失敗,這又更不一樣了,我們每次這個什麼東西沒做到,就會被某個單位來盯,那這種狀況大家就不會勇於嘗試。最後減少外界干預,外界干預不只是政治,也是社會、經濟,所有大家(層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被控替立委現金買票 前桃園縣議員洪國治二審仍判無罪
國民籍平地原住民立委黃仁的桃園市競選服務處主任、前桃園縣議員洪國治,被控選舉期間,向選民現金買票請求他們投票支持黃仁,桃園地檢署依違反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投票行賄、受賄罪,起訴洪國治、選民等3人,桃園地院認定洪3人罪證不足,均判無罪;全案上訴,高等法院仍判洪3人無罪,可上訴。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堰塞湖紅色警報未解除 災民剛撤離收容所又收警訊
花蓮馬太鞍溪目前尚未解除紅色警戒,但花蓮縣政府今(13)日卻頒布光復鄉恢復上班上課,讓光復國小陷入混亂,因為學校不僅有學生還有被收容的災民,讓民眾不忍PO文表示,校方一早就把災民叫起床要他們趕在國小生...
華視 ・ 1 天前
超大豪雨蘇澳2車拋錨 遭國軍兩棲車無情輾壓「慘變廢鐵」
鳳凰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再加上東北季風交互影響,宜蘭蘇澳及南方澳等地區成為豪雨重災區,昨天(11/11)多地發生淹水災情,甚至不少地方已經幾乎淹至一樓高,軍方也立刻出動AAV7兩棲突擊車(裝甲車)、橡皮艇等救援。不過,昨天不少車輛因淹水拋錨路中央,但兩棲突擊車無法辨認,因此無情輾過,車主看到已變成廢鐵的愛車大喊心痛。
太報 ・ 1 天前山難協會確保登山安全 3年協助更新高山繩索達3350公尺
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自2016年起參與太魯閣國家公園經營管理業務,認養南湖大山步道及北二段步道,協助步道巡查及設施維護。12023年至2025年間,系統性協助分段汰換北二段、羊頭山、奇萊線及南湖大山線等各危崖處所安全確保繩索,共計出勤70人次、更換繩索長度計達3350公尺。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馬太鞍溪上游新堰塞湖 威脅程度待評估
花蓮馬太鞍溪上游 最新形成了一個堰塞湖 他的大小以及威脅程度 還有待評估目前光復鄉 還是處於 堰塞湖的紅色警戒狀態,卻被地方政府 要求從安置所返家,不少居民覺得 心很不安 今天整個花蓮縣、...
大愛電視 ・ 1 天前(影)不畏中國全球抓捕!沈伯洋踏進德國國會作證 黃帝穎:打臉中國與韓國瑜
[Newtalk新聞] 中國揚言全球追捕民進立委沈伯洋,賴清德總統呼籲立法院長韓國瑜率跨派立委聲援沈伯洋,韓卻喊話撤回中國為境外敵對勢力,還說「自己生病,讓別人吃藥」。沈伯洋12日仍赴德國出席「獨裁國家假資訊對民主與人權的威脅」聽證會,他強調,作為勇敢的台灣人,絕對不會退縮。對此,律師黃帝穎今(13)日直言,沈伯洋踏進德國國會,等於打臉中國全球通緝與韓國瑜。 「民主世界打臉中國對沈伯洋的通緝毫無法律效力」,針對中國大肆宣傳通緝沈伯洋,並威脅「全球抓捕」,黃帝穎表示,我國立法院長韓國瑜竟反過來要總統賴清德先撤回中國是「境外敵對勢力」,韓顯然配合中國蠻橫的通緝定調。 黃帝金穎說明,法律上,中國片面通緝沈伯洋,全球民主國家根本不理會中國的政治通緝,民主各國不論有無與中國簽訂「司法互助協議」,依各國國內的「民主憲法」及國際人權兩公約,均無法向獨裁中國引渡政治犯,中國宣稱通緝沈伯洋,在國際法上毫無意義。 沈伯洋昨晚在臉書發布影片指出,自己飛了16個小時到德國,他說,他知道中國現在對他展開追緝,一直說他不能夠出國,出國就會被逮捕,但他現在人就在德國國會門口,將以台灣立委的身分為民主、自由作證。
新頭殼 ・ 1 天前
馬太鞍溪漫流明利村釀災 大型機具「55小時」封堵缺口
花蓮馬太鞍溪暴漲,泥水湧入萬榮鄉明利村,造成嚴重災情!經濟部水利署進行缺口的圍補作業,出動許多怪手與重型機具,從10日晚上8點一路到今(13)日凌晨3點,長達55個小時的日夜趕工,目前已經順利完成封堵...
華視 ・ 1 天前陳建仁辭副召成院長候選人?中研院遴委會:資訊都公開不影響公平
中研院院長廖俊智任期到明年6月20日屆滿,目前正在進行新任院長遴選程序,外傳前副總統、中研院士陳建仁原任遴委會副召集人,後辭職參選,有「球員兼裁判」的疑慮,中研院遴委會說明,無法回應陳建仁是否成為候選人,到目前為止所有候選人所獲得的資訊都是一樣的,不影響公平性。
自由時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