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生堂爆史上最大虧損!旗下「醉象」拖累財務:大把鈔票收購的美國品牌,為何賣不動?
重點一: 資生堂2025年淨損預估擴大至520億日圓,創下公司史上最大年度虧損紀錄。
重點二: 巨額虧損主因是旗下美國護膚品牌Drunk Elephant (醉象) 營運不佳,導致美國事業提列468億日圓的商譽減損。
重點三: 公司為進行結構改革,將在日本總部等部門裁減約 200人,並預計在2026年讓美國事業轉虧為盈。
日本美妝巨頭資生堂(Shiseido)於本週一(11月10日)宣布,將今年12月會計年度的集團連結淨損預期,大幅下修至520億日圓(約新台幣104.4億元)赤字,遠高於去年同期的108億日圓虧損,也與原先預估的60億日圓淨利相去甚遠。
根據《日經亞洲》報導,若排除會計調整因素,此次預估虧損將超越2000財年的450億日圓,創下該公司歷史上最嚴重的年度虧損。
導致虧損急遽擴大的核心因素,在於其美國業務持續疲弱,尤其是2019年以約900億日圓收購的美國護膚品牌 Drunk Elephant (醉象) 表現不佳, 促使資生堂提列了美國市場的468億的巨額商譽減值,加上結構重組費用,以及全球總部提前退休方案產生的一次性支出等,共高達634億日圓的一次性非經常性費用。
另一方面,Drunk Elephant因市場競爭加劇、新興對手崛起,以及去年曾發生生產和出貨暫時性中斷等因素影響銷量,持續流失市佔,連帶拖累資生堂整體財務表現。
延伸閱讀:日化妝品大廠資生堂在中國賣不動!全年利潤暴跌73%、虧損破百億日圓,3大原因曝光
Drunk Elephant 為何賣不動?美國品牌形象受損、日本水土不服
資生堂這次淨損大幅擴大的主要原因,指向Drunk Elephant在美國市場的失利。Drunk Elephant原本被列入推動成長的「Next 5」品牌之一,但業績持續不如預期,今年第一季銷售額同比暴跌 65%,成為集團內部跌幅最大的品牌,在美國、歐洲、中東和非洲(EMEA)以及亞洲地區都面臨挑戰。
在美國銷量受創,主要因為品牌定位與核心客群出現矛盾,尤其受到社群媒體上「Sephora Kids」現象的負面影響,即兒童和青少年模仿網紅,在美妝零售店 Sephora等商店中,大量購買和使用高階護膚品及化妝品的現象,包裝鮮豔、視覺可愛的Drunk Elephant也成為其中特定品牌之一。
但許多被追捧的商品中,大多是給成人設計的高濃度活性成分產品,引起安全擔憂,連帶衝擊Drunk Elephant主打高階潔淨美容和專業護膚形象,導致核心客群流失;同時,高價位在通膨壓力下也面臨挑戰。
而在日本市場,Drunk Elephant則遭遇水土不服,其潔淨美容獨特賣點難以與競爭激烈的日本本土品牌抗衡,市場接受度低,且未能達到資生堂的獲利目標,在今年6月黯然退出日本市場。
資生堂社長藤原憲太郎(Kentaro Fujiwara)坦言, Drunk Elephant 的困境在於品牌定位模糊,未能有效向目標客群傳達價值,反而被誤認為是主攻年輕世代的品牌,導致苦於應對模仿品的競爭 。
美國裁員逾10%後,日本總部也開刀,擬精簡200人提早退休
為應對嚴重的財務壓力, 資生堂除了早前在今年8月已宣布裁減約300名美國員工外,約佔美國人力 10% 以上,現正計劃在日本總部及部分子公司,實施新一波約 200人 的早期退休招募計畫 ,期望在陣痛期後重新找回獲利能力。
此外,市場上的過度庫存也是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在截至9月底的今年前三季財報中,資生堂淨銷售額年減4%至6,938億日圓,儘管受惠於成本管理和結構改革,核心營業利潤年增10%至300億日圓,但龐大的減損費用仍將最終損益推向439億日圓的赤字。
儘管整體銷售下滑,資生堂的核心營業利潤表現略佳,成長了10%至301億日圓(約新台幣64億元)。
Drunk Elephant沒有輸?資生堂計劃推「叛逆行銷」續命
面對史上最大虧損,資生堂正加快進行結構改革。除了新一輪約200人的自願離職招募外,公司預計將為此在第四季提列約30億日圓的結構改革費用。
藤原憲太郎社長強調,將祭出行動徹底完成成本結構改革,並預計在2026年實現約250億日圓的效益,屆時將能把資源重新投入到品牌建設上。
對於虧損核心的美國事業,資生堂目標透過結構改革與固定費用削減,力求在2026年實現核心營業利潤的黑字化。 而針對 Drunk Elephant,資生堂仍堅定表示不會放棄該品牌 ,計劃在2026年1月推出「顛覆性且帶有叛逆風格 (disruptive and irreverent)」的新行銷活動,並透過品牌大使合作等方式提升品牌聲量,並推廣旗艦產品來挽回市場領導地位。
此外,資生堂也公布了2030年中期經營策略,以資生堂、肌膚之鑰(Cle de Peau Beaute)和NARS等年銷售額超過1,000億日圓的核心品牌作為利潤保證,並將經營資源集中投向護膚和防曬兩大核心品類,目標在2030年實現核心營業利潤率10%以上、投入資本回報率(ROIC)10%以上等財務指標。
延伸閱讀:Nissan年虧逾550億!變賣橫濱總部換195億現金,背後神秘買家是敏實老董秦榮華
吉卜力不忍了!版權協會發函OpenAI,提出2大具體要求:不能再用來訓練AI
資料來源:日經亞洲、Cosmetics Business、Reuters、FASHIONSNAP
本文初稿為AI編撰,整理.編輯/蘇柔瑋
其他人也在看

美妝巨頭資生堂史上最大虧損!虧百億鉅額 爆裁員「200員工提前退休」
日本化妝品巨頭資生堂(Shiseido)擁有超過140年歷史,不過日前公布財報預測,公司年度虧損將高達520億日圓(約104.5億元新台幣),爆出史上最大規模虧損。據悉,資生堂為了節省人事成本,約200名員工提前退休。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繼蕭美琴現身歐洲議會...蔡英文登德國「柏林自由會議」演講,分享台灣捍衛自由經驗
繼副總統蕭美琴於歐洲議會演說後,前總統蔡英文在台灣時間周五(11/10)晚間,於德國「柏林自由會議」演講指出,當今全球民主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威脅,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到中國持續對台灣施壓,威權政體正以假訊息、資訊戰與灰色地帶手段削弱自由世界。 她強調,「面對威權挑戰,韌性是民主存續的關鍵」,呼籲民主國家必須團結,建立共同防衛與資訊共享機制。 蔡英文表示,台灣長期處在威脅前線,卻以堅定意志鍛鍊出強大的社會與國防韌性。 她指出,自2016年以來,台灣國防預算成長超過八成,除強化空防與海防,更投資不對稱戰力與關鍵基礎設施安全。台灣也推動「全民防衛動員署」、強化網路與資訊防護,展現民主社會在壓力下「愈威脅、愈堅定」的精神。 蔡英文呼籲,民主國家應共同承擔區域與全球穩定的責任,強調「明確且一致地支持台灣安全,本身就是對威權擴張的有效嚇阻」。 她感謝G7、歐盟、美國與德國聯邦議會長期對台海和平的關切,並表示台灣願與志同道合的夥伴共同守護自由與民主,讓「柏林自由週」成為全球民主更團結的新起點。
今周刊 ・ 1 天前
AI科技公司開出數百萬年薪,狂搶這3種人才:全都跟行銷有關
什麼工作,可以不用會寫程式,也能進OpenAI?其實,有3種關鍵技能可以讓你成為AI公司瘋搶的人才,而且這些「非工程師職位」幾乎每家AI新創都在徵! 根據《富比世》(Forbes)最新職缺分析,AI新創、OpenAI、Anthropic這類公司,都在積極網羅3種「非寫程式類」的關鍵人才,甚至開出高達...
商業周刊 ・ 19 小時前
臉書圖片尺寸是多少?FB、IG、LinkedIn圖片比例一次整理,再也不怕尺寸失準!
相信許多小編日常要作圖時,最困擾的就是各大平台不同的圖片尺寸,本文一次整理FB、IG、LinkedIn的圖片像素規格。
數位時代 ・ 22 小時前
財劃法卡住345 億,綠推產婦坐月子政府出10萬、勞退自提加送1%、老年年金變8千:350萬人受惠
國民、民眾主導下修《財劃法》,不過倉促修法下,分配公式卻出現錯誤,導致明年度統籌分配稅款有高達345億元被卡住,民進立法院團提案將這筆預算用於支持年輕媽媽坐月子、上班族勞退自提加送獎勵金「1%」、老年年金給付等用途,預計350萬人次受惠。 國民日前承認「分母的確有一點瑕疵。」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也將於11月11日上午針對錯誤公式進行協商,目前有藍委陳雪生、陳玉珍、國民團提案,都是針對公式錯誤補正,沒有涉及水平、垂直重新分配。 國民立委陳玉珍批評民進所提的項目,都是中央政府本來該做的,卻要慷地方之慨,她無法接受。 而行政院則是傾向全盤檢討修正,預估最晚12月提出修法,不過,屆時也要看藍白多數的立法院,是否願意讓行政院版草案一同併案討論。
今周刊 ・ 1 天前
勤誠Q3獲利創新高! GB300平台放量再創高峰
機殼與機櫃大廠勤誠(8210)成為AI硬體浪潮中最閃耀的黑馬。公司公布第三季財報,稅後純益9.93億元、季增19.9%、年增52.2%,每股盈餘(EPS)8.01元,創下單季歷史新高。今日股價盤中上漲6.4%來到1080元。
理財周刊 ・ 1 天前

雲豹能源營收翻倍!前三季營收54.91億年增108% 2026高股利藍圖啟動
雲豹能源(6869)公布第三季與前3季成績單,營收、獲利雙雙走強。第三季合併營收19.1億元,年增208%;累計前3季合併營收54.91億元,年增108%;歸屬母公司淨利2.14億元,年增53.8%。總經理趙書閔直言,關鍵在「綠電交易放量+儲能案場陸續完工」兩股動能同步拉升,第四季將延續走勢。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藍白擬停砍年金,10年多撥補3600億全民買單!公教年改未竟,半途而廢將讓退撫基金提前破產
國民、民眾推動「反年改」修法,擬停止調降公教人員年金,力拼年底前完成三讀。公教年改絕不能開倒車,於此同時政府也應加速啟動空轉七年的勞保改革,才能消弭各職業間的對立。
今周刊 ・ 17 小時前
宜鼎股價漲停衝! SSD王者到AI邊緣運算
全球工業級SSD供應商——宜鼎國際(5289),今日股價強勢漲停,來到523元,刷新歷史新高。法人指出,宜鼎的成長動能已從傳統儲存市場,全面轉向AI邊緣運算解決方案,毛利率持續上升、獲利能見度大增,成為AI硬體供應鏈中最受矚目的潛力股之一。
理財周刊 ・ 17 小時前
潮牌叩關資本市場!HUMAN MADE不打折、零庫存,創下7成高毛利神話
日本潮流品牌HUMAN MADE,即將在11月27日於東京證交所的成長市場(Growth Market)上市。 《女裝日報》日本版分析,HUMAN MADE能在創立15年內,年營收達112億日圓,仰賴的不只是吸睛的潮設計,背後更有一套周密且理性的商業模式支撐。 54歲的創辦人NIGO(本名長尾智明)...
商業周刊 ・ 1 天前
鴻華傳買納智捷,看懂它們沒說的盤算!純電車n7銷量不如預期,合作困局待解
5年過去,裕隆及鴻海兩大集團合資成立的鴻華先進,仍未達到電動車銷量預期。根本原因是缺乏垂直整合,或許,併購才是最佳解方。
今周刊 ・ 17 小時前
宏達電Q3大賺3.88元 AI眼鏡玩出新花樣?!
今(12)日昔日股王宏達電(2498)一開盤直奔漲停價51.7元,向上跳回50元大關,主要來自於今早公布Q3財報合併營收達21.19億元,每股EPS達3.88元,累計前三季EPS達7.88元,帶動股價攻上漲停價。
理財周刊 ・ 17 小時前
台達電10月營收創新高! 明年續攻高峰
電源與散熱龍頭台達電(2308)再度交出亮眼成績單。公司10月營收高達573.84億元,月增0.6%、年增47.8%,不僅刷新歷史新高,更是第二度突破500億元大關。累計前10月營收已達4,506.56億元,年增30.3%,同步改寫同期新紀錄。法人指出,台達電受惠於AI伺服器水冷散熱與高效電源出貨持續旺盛,預期2025年第一季(1Q26)營收仍可望維持高成長動能。
理財周刊 ・ 1 天前
威京小沈落難,寶佳少東砸23億打併購戰!銀彈雄厚「錢像海波浪一直來」...兆元推案王400天謀取中工內幕
去年5月,威京集團主席「威京小沈」沈慶京因主導的京華城開發案涉嫌圖利引發弊案爭議。此時已有人建議林家宏鎖定中工。
今周刊 ・ 17 小時前
碎碎念正在毀掉親子關係!想培養有韌性的孩子,一個絕不能妥協的原則
「你的入學申請表填好了嗎?」、「推甄資料準備好了嗎?」你可能不知道,許多父母口中的關心,其實正慢慢磨損你和青少年孩子的關係。哈佛大學教育研究所「Making Caring Common」計畫主持人韋斯博德(Richard Weissbourd)研究指出,「成就壓力」已成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第二大壓力源...
商業周刊 ・ 1 天前
華新集團作帳行情!10營收都大好。華邦電、華東、精成科、信昌電可留意
今日科技股漲跌互見,觀察盤面可發現被動元件小兵啟動,九豪(6127)、鈞寶(6155)、千如(3236)漲停,信昌電(6173)漲停。華新科(2492)也有6%漲幅。 另外,記憶體族群,鈺創(5351)漲停、創見(2451)漲停、宇瞻(8271)大漲5%、華邦電(2344)漲1.4%、南亞科(2408)漲3.72%、華東(8110)漲7%。
理財周刊 ・ 1 天前
全民瘋都更,申請案年增7成!過去推不動,為何如今建商、地主都搶進?
自2019年起,雙北都更申請件數穩定成長,去年台北市9年來首度破百件,年增率攀上7成。中央銀行資料也顯示,今年8月全體銀行業中,都更危老重建貸款餘額佔比達24%,創歷史新高。去年實施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前,這個數字還不到兩成。
天下雜誌 ・ 1 天前廣東經濟增速低於全大陸 習近平一句「要和自己比」暗藏什麼意涵?
針對廣東省前三季經濟年增率低於全大陸,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表示,廣東的經濟增量大,「這樣的增速下也是很大一塊增量了,廣東要和自己比」。該回應顯示,大陸高層可以接受這個最富裕省份的增長放緩。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雪茄、老爺車觀光熱潮不再!美國禁令打壓 古巴旅客人數銳減至20年新低
古巴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今年前九個月古巴僅接待140萬名外國遊客,較去年同期下滑約兩成,是20年來最糟表現之一。《彭博社》指出,即使年底旺季旅遊回升,也難重返往年220萬人次的水準。旅遊業長年是古巴主要外匯來源,如今銳減使國庫收入縮水,影響能源基礎設施建設預算。觀光衰退與美國對古巴施加的嚴格旅遊限制密切相關,包括川普任內實施263項制裁措施,致使古巴正面臨冷戰以來最嚴重的財政挑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