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後手腳無力 7旬長者險癱瘓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72歲黃姓長者患有心血管疾病與皮質酮低下症,長期服用抗凝血藥物與腎臟科治療藥物,今年8月跌倒後手腳愈來愈無力,最後雙手麻痛到無法抬起,原以為是慢性病造成無力,最後雙腳也癱軟到坐輪椅,才就醫發現是跌倒造成頸椎第3、4節椎間盤突出,嚴重壓迫脊髓已經損傷病變,若延遲治療恐導致永久性癱瘓。
由於黃男慢性病複雜、手術風險高,後來為他進行微創的椎間盤切除合併支架融合手術,手術歷時1小時,術後隔天就能舉起雙手並使用助行器下床行走。
台中市立老人復健綜合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陳肇烜指出,患者就診時雙手明顯麻痛,右手完全無法舉起,雙腿僅能微微抬起,依賴輪椅代步,檢查出頸椎第3、4節椎間盤突出,嚴重壓迫脊髓,導致脊髓損傷及病變,病程惡化快速,在1、2個月就造成嚴重的手腳無力,建議趕緊手術,否則可能永久性癱瘓。
不過黃姓患者有心血管疾病與皮質酮低下症,長期服用抗凝血藥物與腎臟科治療藥物,麻醉與手術風險極高,術中的心律與血壓不穩、術後傷口血腫比例高,也增加麻醉困難度,加上脖子相對粗短,也提高手術困難。
醫療團隊在手術前啟動跨科整合照護,包括暫停抗凝血藥、進行心臟超音波檢查及新陳代謝科會診,確保病患在安全狀態下接受手術,手術採微創顯微技術完成頸椎椎間盤切除與支架融合,全程約60分鐘,出血量僅5C.C.,降低手術與麻醉負擔。黃男術後病人神經功能明顯改善,麻木感減輕,雙腳恢復力量,成功重拾行動力。
陳肇烜提醒,跌倒是老人常見外傷,即時跌倒當下沒有劇痛等明顯症狀,但如果發現有漸進式麻木或無力等情形,建議儘速就醫,有可能是外傷造成椎間盤突出,造成脊椎損傷。
其他人也在看




高燒逾3天恐感染肺鏈 速就醫
發高燒超過3天,小心不是普通感冒,恐是感染「肺炎鏈球菌」!一名10歲女童,發燒一周後出現關節痠痛、腳痛等症狀送醫,發現中耳已化膿,確診肺炎鏈球菌感染,後來甚至從嚴重中耳炎演變成敗血症,住院長達28天。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聽「股利新招」健保可收480億 石崇良眼都亮了:晚上好睡了!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衛福部長石崇良日前拋出要改革健保「補充保費」收取公式,大刀砍向存股族、定存族以及房東們,引發480萬人反彈,政策緊急喊卡,但面臨明年健保財務缺口將高達千億元,仍吐心聲「讓我睡不著」。國民立委賴士葆今(13)日質詢時建議,只需拿掉現行補充保費1000萬的課徵上限,得罪有錢人,就有480億入袋,追問石崇良敢不敢?石崇良...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陳文茜罹癌第4期停止免疫療法 癱地大喊「自行宣告康復」
即時中心/廖予瑄報導資深媒體人陳文茜去(2024)年發文透露罹患黑色素癌第4期,且擴散至多個器官,正透過免疫治療、光子刀等方式治療。今(13)日她在臉書發文「自行宣告康復」,直指自己2個月前已自行決定停止免疫療法,「其他就豁出去了。」
民視 ・ 1 天前
45歲女從69kg減到60kg!多吃一餐反而變更瘦,秘訣在於「早上選這4樣食物」
一位45歲女性透過調整早餐習慣,在短時間內從69公斤降到60公斤,成功減掉9公斤。她身高165公分,過去雖有減重意識,但效果不佳。經過分析發現,問題關鍵在於「不吃早餐」。
姊妹淘 ・ 1 天前
50歲男查出腫瘤卻更健康!只因決心做「這改變」
生活中心/尤乃妍報導健檢查出的一點不完美,才是完美的健檢。禾馨民權內科診所胰臟醫師林相宏分享,一名50歲男子因為家族史前往接受胰臟癌篩檢,透過胰臟內視鏡超音波被診斷了早期的胰臟神經內分泌瘤,雖然只是0.5公分的低惡性度腫瘤,但因為這顆腫瘤,改變了這名男子所有的人生觀。
民視健康長照網 ・ 8 小時前
50歲男「1症狀」誤認胃食道逆流!醫查驚:肺癌了
聲音沙啞是咳嗽過久的症狀,但小心恐是罹癌徵兆!醫師陳榮堅表示,一名50歲患者聲音沙啞一段時間,原以為可能是胃食道逆流所致,一系列檢查後發現,患者的單側聲帶不動,原來是因肺癌(肺部腫瘤)壓迫聲帶神經,導致聲音沙啞。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少吃還是胖!壓力大易發福 營養師推「4類食物」:代謝更順暢
壓力大容易讓人發胖!營養師高敏敏提到,當身體長期處於慢性壓力時,會讓人更想吃高熱量的食物,不只使體重增加,也會影響睡眠、情緒與代謝,建議多攝取富含「辣椒素、鎂、色胺酸、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有助於提升腦內啡、多巴胺,使腦袋裡的快樂荷爾蒙變多,代謝也會跟著變順暢。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要命疏失!醫護看錯小數點「1.5變15 mmol」2歲男童服10倍藥量身亡
美國佛羅里達州再度傳出醫療疏失釀成悲劇!一名 2 歲男童原本因病毒感染住院治療,卻因醫護人員誤讀藥物劑量中的小數點,將磷酸鉀劑量給錯為正常值的 10 倍以上,導致男童因高鉀引發心臟驟停,最後不幸喪命。男童家屬日前已向醫院正式提起訴訟,控訴醫療團隊嚴重疏忽,應負起法律責任。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250萬人福音!研究證實「1蔬菜」有效控血糖:不是苦瓜
台灣糖尿病患人數已超過250萬,營養師楊斯涵表示,動物研究顯示,秋葵萃取物能改善高血糖,被餵以高脂飲食致肥胖型代謝異常的小鼠,在使用秋葵萃取物後,其血糖數值降低,且胰島素阻抗問題獲得改善。人體實驗則顯示,吃秋葵有助於穩定血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每天1杯優酪乳穩定血糖、燃燒脂肪!權威醫推薦2種優酪乳
每天一杯發酵乳製品,正悄悄改寫著人體代謝程式碼。台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指出,優酪乳不只是幫助排便、減少脹氣,更能從根本調整腸道菌相,影響脂肪燃燒、血糖穩定及體內發炎程度。當我們
健康2.0 ・ 16 小時前
這件事比吃炸雞老得更快!抗老每天只做4件事 打造身體防鏽力
許多人一聽到「抗氧化」就想到保健食品,但醫師提醒,真正的抗氧化從來不只是吃對東西,而是從生活習慣開始改變。如何預防身體提早生鏽?以下醫師教你真正抗氧化保養。 在保健意識日益高漲的今日,「抗氧化」
健康2.0 ・ 16 小時前
不只蛋白質!運動後「必吃1物」 否則肌肉流失、慘復胖
增肌減脂蔚為風潮,許多減重者非常害怕碳水化合物(醣類),但營養師游承逸表示,減重者若不吃醣類,搭配長時間有氧運動,一段時間後,體重確實會下降,但也發生「肌肉流失」的悲劇,且很快遇到減重停滯期,甚至接著復胖。因此,不只減重者,正進行健身的人都應補充足夠的碳水化合物(醣類)。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她「一腳水腫3倍大」險長期臥床 醫神手用比髮細縫線吻合血管拆彈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90歲的陳阿嬤,多年前因為子宮頸癌切除子宮,並接受骨盆淋巴結廓清手術治療,手術雖然順利,但術後不久右腳就開始水腫,且日益加重,「右腳比左腳腫大三倍」,因為腫脹而疼痛,行走也開始出現困難,卻一直無法改善也求助無門,最嚴重可能得長期臥床。所幸,在醫師藉由超高倍顯微鏡輔助,一一重新將直徑不到0.8mm的淋巴管與小靜脈做吻合...
匯流新聞網 ・ 1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