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新模式!樂高模擬MRI 奏樂輔助腦部手術
現代醫療正以科技和人本關懷,重新定義患者的康復體驗。樂高公司捐贈MRI模型,幫助兒童消除對儀器檢查的恐懼;美國一名護理師,則將音樂帶進病房,利用吉他演奏輔助患者止痛,創造心靈舒緩空間。另外,在英國倫敦國王學院日前的一台腦部手術中,醫師也讓患者吹奏單簧管,製造樂聲作為調整治療的精準指引,協助其找回對生命的掌控與生活節奏。
丹麥一間醫院的準備室裡,醫護人員彎下身,和小朋友一起專注地拼裝積木。他們不是在堆城堡,而是小心翼翼地把樂高人偶推進微型MRI掃描儀裡,模擬人體進行核磁共振檢查的流程。
奧胡斯大學醫院放射師 拉森:「小朋友在接受核磁共振檢查時,會面對體積龐大、聲音響亮的設備,整個過程還必須完全保持靜止。這很容易讓他們感到緊張,有些人甚至會因此焦慮不安。」
原來,孩子們在面對巨大的MRI設備時,常會感到驚慌害怕。為了讓他們減輕焦慮,樂高公司自2003年起開始向全球醫院捐贈MRI模型,讓孩子在遊戲過程中逐步熟悉檢查步驟,好在無需麻醉的情況下安心完成診斷。
奧胡斯大學醫院放射師 拉森:「在檢查前的準備階段,我們會先模擬整個流程,讓小朋友清楚知道那些步驟,這樣在實際進行時,他們就能更有信心。」
這種對心理層面的照護與重視,不只適用於兒童,成人在手術與康復過程中同樣也有類似需要。在美國聖地亞哥,護理師羅德.薩拉賽就將柔和、歡快的樂聲帶進病房,用旋律創造出舒緩環境,讓患者在術後恢復時得以放鬆身心。
護理師 薩拉賽:「我很熱衷於把音樂融入治療,作為一種全方位的輔助方式,因為我們不只是在照顧病人的身體健康,更希望安撫他們的情緒,滿足內心的需求。」
薩拉賽發現,音樂和止痛藥物疊加使用,會出現相輔相成的神奇效果。當患者沉浸在樂聲中,心跳和血壓等生理指標就會逐漸趨於穩定,注意力也會被音樂巧妙轉移,術後的疼痛感因此明顯減輕,使整個康復過程變得更加順利。
護理師 薩拉賽:「如果你在演奏時,發現病人開始輕輕拍手、隨著節拍動動腳,甚至移動身體靠在枕頭上,你就知道其實這樣的療法是有效的,因為他們正在尋找最舒服的姿勢,讓自己沉浸樂聲中。」
然而音樂的療癒力量並不只作用於心靈,日前,它甚至進入了專業的手術室。倫敦的一位帕金森氏症患者,就在一場腦部手術中吹奏起單簧管,讓樂聲成為醫師即時觀察手部動作、調整治療方向的重要指標。
神經外科醫生 阿什坎:「我們為丹妮絲進行的手術叫『深度腦部刺激手術』,這是一個在大腦內植入極細電極導線的療程。」
在局部麻醉下,患者始終保持清醒,隨著旋律起伏自由演奏。醫師則一邊監測腦部反應,一邊微調治療位置與強度,藉由音符的流動與節奏變化,確認治療是否發揮作用。
神經外科醫生 阿什坎:「這樣我們就能即時觀察她手指的動作與速度,確認僵硬的情況是否改善,並確保她能重新靈活自如地控制雙手。」
隨著電流逐步啟動,醫師觀察到病人的手指重新靈活舞動,樂聲也逐漸恢復流暢。當最後一段旋律落下,手術順利完成,患者再次感受到指尖的靈動,那份對身體與音符久違的掌控感,也隨病症改善,重新回到生命的節奏中。
更多 TVBS 報導
積木不只是玩具! 教兒童核磁共振 樂高將送「MRI」給醫院
川普宣布減肥藥降價! 藥商高層白宮突昏倒
高齡產婦激增!南韓醫療資源跟不上新生兒需求
抽血可驗50多種癌症!美最新技術可早期篩檢、新增可篩檢癌種類
其他人也在看

醫示警「1細菌」很狡猾:發燒超過3天小心
[NOWnews今日新聞]肺炎鏈球菌是引發肺炎主要的危險因子之一,其中以5歲以下嬰幼兒及孩童更是高風險族群。新竹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醫師林千裕說,家長最需要警覺的是發燒時間。先前一名10歲女童在發燒...
今日新聞NOWNEWS ・ 2 小時前
運動降血壓?沒吃「這些食物」效果等於零!超多研究推薦降血壓祕訣
壯世代最怕三高問題,很多人都聽說運動是控制高血壓的重要方法,但其實單靠運動可能效果有限。2017年發表於《AJCN》研究指出,運動搭配低鈉、高鉀與高蛋白飲食,才能真正發揮顯著的降壓效果。 營養師
健康2.0 ・ 5 小時前
年輕也會椎間盤突出!23歲男右腳無力竟與「久坐騎車」有關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23歲的林先生,近期忽然間右腳無力,腳尖無法往上勾,診所醫師建議至醫院進一步安排神經傳導暨肌電圖檢查,於是轉介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林先生表示,他騎機車環島8天,每天騎車7-8小時以上,返家後即發現右腳尖無法抬高,走路時感到右腳乏力,但並無腰痠背痛現象。 從腳踝背屈動作判斷神經問題 醫勸他立刻治療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主任武俊傑醫師進行臨床檢查時發現,林先生右腳踝背屈動作(腳尖往上勾)肌力為2分(正常應為5分),但右腳踝蹠屈動作(腳尖往下壓)為正常,踮腳尖走路亦可,感覺神經輕觸檢查顯示,右下肢腰椎第五神經節分布位置感覺較差。 綜合臨床檢查及病史判斷,高度懷疑為第五腰椎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導致急性神經根病變。醫師除立即安排神經傳導檢查及腰椎磁振造影(MRI)外,也向病人詳細說明病因,並強調等待檢查的同時,應立刻開始實施治療更為重要。 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非老人專屬 長時間姿勢不良是主因 武俊傑醫師指出,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並非老年人的專屬疾病,年輕族群也會因長時間久坐或姿勢不良而明顯增加,門診病例較十年前增加約2至3成。 此案例病人每日長時間
健康醫療網 ・ 3 小時前
榕美樹館 | 台北甜品.雙連站人氣豆花店.質感裝潢好文青!
「榕美樹館」是雙連站的人氣豆花甜品店,散發著美術館般的文青氣息,店裡有著悠閒自在的空間,可以品嚐手工豆花甜品的美味,度過美好的幸福時光。
Yahoo奇摩旅遊網友投稿 ・ 1 天前
McCormick「黑胡椒粒」爆致癌蘇丹色素! 食藥署銷毀23公噸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差一點又有含致癌蘇丹色素的黑胡椒進入台灣!食藥署今(11)日公布最新一波邊境查驗不合格名單,一口氣發現有不同公司從越南進口的二批「黑胡椒粒」檢出蘇丹色素四號,數量多達23公噸,依規定不得退運,全數得在邊境銷毀;另外,一批從泰國進口的「玄米油」也被檢出有致癌性、基因毒性的汙染物縮水甘油脂肪酸酯超標,有3174公斤須依規...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吸菸族小心!走幾步就喘、咳不停 慢性肺病每年奪6000命
你以為老是咳嗽、喘,只是感冒或年紀大?小心可能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上身!衛福部統計顯示,COPD已連續10年躋身國人十大死因,每年奪走超過6,000條生命。尤其吸菸者風險比非吸菸者高出6.3倍,紙菸、電子煙、加熱菸都一樣危險。
鏡報 ・ 2 小時前
問A答B!擴大中國留學生赴美計畫讓MAGA派分裂 川普扯法國不比中國好
福斯新聞10日晚播出美國總統川普的專訪,內容專攻「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派對川普現有政策的疑慮,包括60萬中國留學生赴美計畫、選民對經濟負擔的焦慮等等。美國CNN報導指,相較過去福斯新聞對川普的專訪,主持人往往過於恭敬、不會有太多挑戰性提問,這次的主持人英格拉漢(Laura Ingraham)的提問不但具策略性,還特別點出MAGA派陣營的分歧點,讓川普有些措手不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寶可夢版動森《Pokemon Pokopia》確定2026年3月發售!實體版採「鑰匙卡」類型
任天堂《寶可夢》系列的全新外傳作品《Pokemon Pokopia》(ぽこ あ ポケモン),將為玩家帶來慢活沙盒的生活模擬體驗。而不久前,官方正式宣布《Pokemon Pokopia》將在 2026 年 3 月 5 日於 Nintendo Switch 2 平台獨佔發售。目前數位版和實體版也已經開放預購,但實體版部分確定將採取鑰匙卡的類型。
Yahoo奇摩遊戲編輯部 ・ 2 小時前
外科手術結合免疫與標靶治療 多專科協作讓肝癌治療更有彈性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啟辰報導】肝癌長年位居國人癌症死因前段班,因早期症狀不明顯,許多患者確診時已屬中晚期。過去外科手術是主要治療方式,但近年隨著醫療科技與藥物治療的進步,肝癌治療已進入多專科整合的新時代。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許士超醫師指出,現今臨床上針對不同階段的肝癌,會結合手術、移植、標靶、免疫及放射線等多元策略,為病人量身訂製最合適的治療計畫。 肝癌治療新趨勢!免疫合併療法帶來更多治療選擇 許士超醫師表示,肝癌患者多合併肝硬化等慢性肝病,因此手術並非所有病人都適用。「若肝硬化嚴重,我們會以肝臟移植為主要考量;若癌細胞已有轉移或侵犯血管,則會採取全身性治療,包括免疫療法合併標靶或抗血管新生藥物。」他指出,免疫療法自2017年被引入癌症治療領域後,讓許多原本無法手術的患者有了新選擇。近年來,有越來越多臨床研究顯示,有些患者在接受免疫合併治療後,腫瘤控制與後續手術條件有改善的趨勢。不過他也提醒,治療效果會因個人體質、疾病期別與整體健康狀況而異,仍須由醫療團隊綜合評估後再決定最合適的方式。 外科角色從「單一治療」轉為「整合關鍵」!肝癌治療進入團隊時代 在多專科合作模式中,一般外科仍
健康醫療網 ・ 4 小時前
鄭麗文追思共諜惹議稱不知情 採通曝光打臉:明載紀念吳石
國民新任主席鄭麗文日前(8日)出席一場白色恐怖祭悼活動,由於該活動紀念對象包含已故的中國共諜將官吳石,引發內外軒然大波,輿論憂心恐衝擊國民在2026年的地方選舉選情。對於外界的質疑,國民戰鬥藍發起人趙少康今(11)日出面緩頰:「鄭麗文說邀請單位沒有說,她既然這樣講,我們就相信她。」然而,三立政論主持人李正皓指出,這場活動的主辦單位早就發出載明紀念吳石等共諜的採訪通知,打臉「鄭麗文不知情」的說法。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輕熟女不明原因自發性高潮 竟是外陰前庭神經炎惹禍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吳建良/高雄報導 圖:張民傑診所院長張民傑醫師/本報資料照片 有一位辦公室行政人員,經常坐在辦公桌工作時,會突然間自發性高潮,這種狀況一再發生讓她非常困擾。張民傑診
好醫師新聞網 ・ 1 天前
有人天天用!家中4常見用品「恐折壽」專家警告:快丟掉
你的家中可能藏著看不見的健康危機!美國一名主打長壽與功能醫學的醫師警告,有4樣常見家用品可能悄悄影響荷爾蒙、睡眠與長期健康,建議應盡快移除,其中也包括許多人愛用的香氛蠟燭、空氣清淨劑。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怕打針?瘦瘦丸誕生了! 72週內體重下降11.2%「價格更親民」
「瘦瘦針」近年掀起減重革命,但許多人仍困擾於需要注射及價格昂貴的問題。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蔡明劼指出,今年11月發表的大型臨床試驗證實,口服「瘦瘦丸」能在72週內使體重下降11.2%,效果顯著,且價格可能更為親民,為期待有效、方便且經濟的減重方案的民眾帶來新選擇。
中天新聞網 ・ 36 分鐘前
心臟衰退有救了!橘子皮藏「救心」成分 1吃法重啟長壽基因
台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指出,很多癌症康復者在打完化療針、戰勝癌細胞後,卻默默迎來一場「心臟衰退的第二人生」。罪魁禍首之一,就是被暱稱為「小紅莓」的化療藥多柔比星(Doxorub
健康2.0 ・ 1 天前
每天慢跑還是胖!女子「早餐戒麵包」 竟瘦下7公斤
減脂不一定要靠嚴格節食或高強度運動,新陳代謝內分泌專科醫師蔡明劼表示,長期維持健康體態的關鍵在於生活中的微調,例如早餐增加蔬菜、改變調味方式,就能逐漸建立健康飲食習慣。
中天新聞網 ・ 4 小時前
水喝太多恐傷身?醫示警「尿液變透明」藏4危機:腎臟撐不住
水喝到尿變透明,就代表健康嗎?小心是腎臟在求救!泌尿科醫師王士綱解釋,尿液的顏色,確實是身體代謝與腎臟功能的指標,但如果尿液顏色長期呈現「完全透明」,反而可能是喝水過量、腎臟超出負荷的警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只是血糖、血壓高一點,怎麼就要洗腎?66歲退休公務員不甩5警訊:才1年「腎臟喪失排毒功能」
「三高」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血脂,是造成腎損害的主要原因。根據研究,中老年高血壓患者罹患慢性腎臟病風險,約為一般人的2.2倍。醫師呼籲,高風險族群應每3至6個月定期檢查,及早發現、延緩惡化,避免走上洗腎之路。
幸福熟齡 ・ 1 週前
長輩吞嚥退化 「喝水常嗆到」也暗藏危機!營養師教3技巧安全喝水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你有關注過家中長輩喝水的狀況嗎?蘇哲永營養師分享,李登輝前總統就因喝牛奶嗆咳而送醫,最終由於敗血性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而與世長辭,提醒民眾若長輩吞嚥功能退化,清水、牛奶甚至茶都可能成為致命風險,建議應觀察並調整喝水姿勢;當長輩出現異常狀況,務必提高警覺、尋求醫療協助。 前總統案例示警 吞嚥退化引發一連串危機 蘇哲永營養師日前於fb粉絲團指出,李登輝前總統在家中喝牛奶時,因嗆咳被緊急送醫,經檢查發現有吸入性肺炎與心臟衰竭,後續更合併兩側肋膜積水與急性腎損傷。因當時其年事已高、且患有多重慢性病,住院期間反覆感染,最終因敗血性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離世。「他的故事,用最沉痛的方式,為全台灣的家庭,上了一堂關於『吞嚥退化』的課。」 台灣長輩每10人有1人吞嚥困難 清水「1原因」恐傷肺 「吞嚥困難」並非少數人的問題。根據國健署統計,在台灣65歲以上的社區長者中,每10人就有1人正面臨吞嚥障礙,更有約21.8%的長輩,每週至少發生三次以上的嗆咳。 許多人以為清水、牛奶或茶屬於安全的飲品,蘇哲永營養師指出,對吞嚥功能退化的長輩而言,這些「不稠的液體」反而最危險。由於液體流速
健康醫療網 ・ 21 小時前
沒吃也胖、皮膚變差!慢性發炎恐害罹癌 醫推「10類食物」助滅火
若經常感覺疲累、腸胃不適,甚至皮膚粗糙,可能是身體處於慢性發炎狀態。營養醫學專家劉博仁提到,慢性發炎像是「火種」,會慢慢消耗免疫系統,長期下來可能導致心血管問題、肥胖、癌症等。他建議,平時多攝取全穀雜糧、十字花科蔬菜、堅果等10種抗發炎食物,有助於降低全身性慢性發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超商雞胸肉打開就吃?營養師警告「4習慣」恐害肉毒桿菌中毒 豆製品也要注意
增肌減脂好夥伴「真空即食舒肥雞胸」,不論忙碌上班族還是健身控都愛用它補蛋白質,方便又快速。很多人看到包裝上寫著「打開即可食用」就直接吃,但營養師高敏敏提醒,如果製作過程有衛生疑慮+食用前沒充分加熱,就可能有肉毒桿菌毒素中毒的風險! 肉毒桿菌毒素為神經毒,若中毒恐會有以下症狀: .輕微期:食慾不振、腹瀉、腹痛及嘔吐等 類似腸胃炎的症狀.中度期(侵犯到末梢神經):視力模糊、瞳孔放大或無光反射、顏面神經麻痺.嚴重期:呼吸障礙(死亡率高達30-60%) 肉毒桿菌喜歡低酸性、高蛋白質、缺氧的環境 以下食物若污染到肉毒桿菌,再加上不良的儲存條件,就易滋生更多的肉毒桿菌! .高蛋白質食品:肉製品、水產品、香腸、豆製品.低酸性厭氧食品:罐頭、香腸、火腿、真空包裝豆乾、自製醃製蔬果等 如何預防肉毒桿菌中毒? .冷藏4℃以下 保持新鮮要注意購買的店家是否有將食品保存於4℃以下的冷藏設備,溫度夠低可降低肉毒桿菌滋生.食用前中心溫度74°C真空食品買回家後,應依標示保存並確實加熱,確保溫度與時間足夠,避免肉毒桿菌滋生.有異味、外觀膨脹立即丟若發現真空食品的外觀有不明液體氣泡或奇怪的顏色、味道,請不要購買也不要
常春月刊 ・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