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習近平擴大整肅軍方 牽動解放軍對台策略
(中央社台北14日綜合外電報導)英國金融時報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陸續對解放軍重要將領進行整肅、撤換或調職,直接影響了中國在台灣附近的軍事部署與行動方式,新的指揮官可能採取不同策略或作戰風格。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駐台記者席佳琳(Kathrin Hille)撰文報導,習近平本月在海南三亞主持中國最新航艦福建號的盛大服役儀式時,3名原本被視為海軍指揮鏈中關鍵的軍官卻異常缺席。根據央視播出的畫面,儀式中未見海軍司令員胡中明上將,南部戰區司令員吳亞男、政治委員王文全兩名上將也缺席。
這些缺席正值習近平再度撤換多名解放軍將領之際,顯示習近平的整肅行動如今已牽涉大量掌握重要指揮職務的人物,引發外界對此將如何影響軍隊訓練、以及解放軍是否已做好作戰準備的猜測。
一名獲悉相關情況的美國官員表示:「他們正試圖維持表面風光,但這(整肅)確實正在影響解放軍的一線行動。」
3位上將缺席海南的活動,發生在北京宣布再度撤換另外10名解放軍高階將領的幾週之後,其中包括曾任軍中第三號人物的何衛東,他已在4月被悄然「清洗」。
胡中明和吳亞男兩位上將也名列上月缺席中央委員會一場關鍵會議的27名解放軍高級將領之中,這些缺席者占該會議有軍方背景成員的64%。外界普遍認為,這些缺席的將領多數正在接受調查,或已被證實遭到撤職或開除籍。
解放軍5大戰區除了其中一個之外,其餘所有戰區的主官目前不是下落不明,就是正接受調查,或已遭撤換。繼火箭軍之後,海軍與陸軍也出現司令員遭到整肅的情況。由習近平領導的最高指揮機構—中央軍事委員會—轄下多個專業部門的負責人也從公眾視野中消失。多名政治委員已被免職或正接受某種形式的紀調查。
自從軍中第三號人物何衛東被撤換後,分析人士觀察到解放軍在台灣周邊的行動出現明顯變化—台灣被視為北京最可能採取軍事行動的地區,也是解放軍訓練最為密集的地帶。
自5月以來,中國軍方跨越台灣海峽中線的戰機數量,比去年同期大幅減少。自7月起,解放軍各型軍機接近台灣空域的總量也與2024年相比明顯下降。
然而,分析人士示警,不應急於得出「整肅已削弱解放軍戰備能力」的結論,因為還有多種其他因素可能導致這些變化。
一些與台灣軍方有密切聯繫的專家認為,何衛東的垮台導致了解放軍策略的調整。
台北「中國防務研究計畫」(Research Project on China's Defense Affairs)副研究員湯廣正表示,何衛東是對台「灰色地帶戰術」的主要推動者。
他指出:「他的背景原本是在解放軍陸軍的偵察部隊,他們著重於恫嚇和嚇阻台灣,同時也會試探敵軍能力、瞭解敵方的交戰規則。他會主張對台行動應把這類活動列為優先。」
湯廣正說,中央軍委第一副主席、僅次於習近平的二號人物張又俠上將,則更專注於紮實訓練,以推進習近平所設定、讓解放軍具備與美軍匹敵能力的長期目標。
他並說:「張、何兩人在軍委內部的看法並不一致,而張又俠並不支持部隊從事各種華而不實的行動。何衛東被撤換後,很可能促使解放軍回到另一種訓練模式。」
熟悉解放軍演訓動態的人士表示,另一個因素是解放軍如今更具備在台灣、日本與菲律賓周邊行動的能力。
一名外國情報官員說:「解放軍在去年底得出結論,認為他們已掌握控制第一島鏈所需的技能,因此開始把訓練重點轉向在太平洋如何對抗美軍。」
2024年底,解放軍在台灣、日本周邊及太平洋更遠海域舉行軍演,台北方面稱之為涉及海、空兵力規模創新高的演訓。今夏,中國兩艘航艦首次同時在第一島鏈外活動,北京也首次把其中一艘航艦推進到北馬里亞納群島(Northern Mariana Islands)和關島(Guam)以外的中太平洋海域。
另一些分析人士則認為,北京在台灣周邊調整行動,是出於更廣泛的政治目的。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S. 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助理教授、長年追蹤習近平對解放軍整肅行動的蔡志祥(James Char)指出,「這些變化可能與前線指揮官遭撤換有關。」
他說:「但也可能與區域情勢有關,或與台灣內部政治本身有所牽連。」
他指出,北京可能刻意避免引發爭議的解放軍動作,以免錯過台灣在野的中國國民選出一位對中國友善的新任主席所帶來的機會。北京希望與美國總統川普達成某種協議,也可能是降低台灣周邊軍事活動的原因之一。
然而,觀察人士示警,習近平的整肅行動不斷擴大,可能在未來數年對解放軍產生重大影響,也可能成為習近平在思考台海作戰時的考量因素。
自從去年底負責政治工作的中央軍委委員苗華被撤換後,習近平便對政治委員展開全面的打擊。政治委員是負責確保部隊對忠誠、並管理與晉升軍中人事的關鍵角色。
軍方報紙「解放軍報」在7月公布的一套新的「政治幹部作風整頓」規定,要求政治幹部必須回應基層需求,並對官兵負責。分析人士認為,這等同於開啟讓下屬對政治委員作出更廣泛檢舉的管道。
這可能引發更多後續整肅浪潮,並造成軍中人事高度流動,使大批更年輕、裙帶關係較少的軍官加速升遷。
分析人士認為,此次改革企圖處理一個源自軍隊政治控制體系的結構性弱點。這種體系阻礙指揮權的下放,而西方軍事專家普遍認為,指揮權的分散是讓部隊在戰時保持敏捷的關鍵。
一些觀察人士開始擔憂,整肅帶來的大規模人事調整,可能會改變解放軍軍官的心理與行事風格,影響長期軍隊文化與作戰風格。
一名台灣高階官員表示:「他們(新指揮官)可能會更不怕冒險、更民族主義、也更具攻擊性。」「所以老實說,這場整肅的最終結果仍完全不明朗。」(編譯:嚴思祺)1141114
其他人也在看
1億美元貪腐案撼動基輔政壇 司法與能源部長請辭
(中央社記者陳彥婷基輔12日專電)烏克蘭爆發「1億美元能源部貪腐醜聞」,引發政壇震盪。總理斯維里登科今天在社群宣布,司法部長加盧申科與能源部長格林丘克已請辭,並向國會遞交免職申請。她並指出,內閣也向國安會提案,建議對2名涉案人士實施個人制裁。
中央社 ・ 1 天前
HTC推VIVE Eagle 抗UV、抗藍光透明鏡片款 AI連續對話模式同步登場
HTC宏達電今(13)日宣布,VIVE Eagle AI 智慧眼鏡推出「抗藍光透明鏡片款」與多項軟體升級功能,持續推動 AI 穿戴科技邁向生活化與人性化的全新階段。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紐時:習近平打軍方貪腐 對核武部隊感不安
(中央社記者廖漢原紐約12日專電)美中軍方近期都出現更換重要官員的現象,「紐約時報」分析,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拔除高階將領顯示,對擴大中的核武部隊感到不安,外界也關切北京要如何管理成長中的大批軍武。五角大廈變動則是另一種面向的政治介入軍事。
中央社 ・ 1 天前


韓美達貿易協議「投資3500億」半導體關稅曝
[NOWnews今日新聞]韓國總統李在明今(14日)宣布,已敲定與美國的貿易及安全協定,美國白宮也公布美韓領袖峰會聯合事實清單。韓國包括造船業在內,將向美國投資3500億美元,韓國汽車、木材等商品關稅...
今日新聞NOWNEWS ・ 10 小時前
玩具展湧排隊人潮!代購充斥黃牛價出售
玩具展從昨日開始,在華山創園區熱鬧登場,上千位民眾一早擠爆華山,人潮一路排到市民大道,現在甚至傳出,有網友當起代購,買完玩具後,直接轉賣,還以黃牛價出售。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高血壓年奪4.5萬命 國健署3守護盼降1/3死亡率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4日電)血壓藏健康密碼,全台每年約4.5萬人因高血壓相關心血管疾病而失去生命,國健署今天舉辦「千人響應護血壓 三大資源守護網」活動,喊出2030年前三高疾病死亡率下降3成目標。
中央社 ・ 11 小時前
76歲翁投訴北市府官網出現「上海市」遭提告 高嘉瑜盼社會局多點同理心
社會局指出,經資訊單位了解,會有「上海市區公所」字樣出現為Chrome網站翻譯設定問題,須將偵測文字改為俄文才會呈現此字樣,且此舉就常理而言,並非一般民眾常態所為的一般舉動,若為有心人士刻意操作,社會局深表遺憾與譴責,社會福利本意為服務民眾,卻遭此類行為模糊焦...
CTWANT ・ 7 小時前
高雄「微波烹貓」還在調查!黃文益還原通報時序:10月底就已向警方報案
高雄近期傳出「微波爐烹貓」事件,原先由民進市議員黃文益率先向警方報案,但仍有媒體報導指出「藍營市議員白喬茵通報警方及動保處」,對此黃文益則出示他和新興分局長的對話紀錄,還原發生時序,據悉,僅有黃文益一位民意代表向警方報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澤倫斯基:俄軍夜襲烏克蘭釀4死 針對民眾與民用設施
(中央社基輔14日綜合外電報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今天表示,俄羅斯夜襲烏克蘭,主要針對首都基輔,造成4人喪生,並摧毀市內多處建築。
中央社 ・ 10 小時前

全球關稅危機、川習會及美中關係發展趨勢
此次川習會中,美中雙方各自有讓步及獲益。美國總統川普會後表示,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12分(滿分10分為標準)」;宣稱「非常棒的會議」。中國外交部新聞稿中引用習近平話語,稱中美雙方在多項重大問題上已「達成基本共識」,對未來合作抱有「良好前景」。然而,中國也提出希望美方在未來「避開四條敏感紅線」,以維持這次貿易休戰的穩定。
奔騰思潮 ・ 1 天前以反貪腐為名整肅火箭軍 紐時:習近平無法掌控將領
中國解放軍火箭軍成軍將滿10年,被視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49年打造「世界級軍隊」的關鍵力量。「紐約時報」12日專文分析,習近平當前對軍方將領的深層整肅,暴露出解放軍體系內根深柢固的貪腐現象,更動搖了火箭軍這支負責核武力量的核心部隊,也讓外界對中國軍事體系的穩定與戰備能力產生疑問。
自由時報 ・ 1 天前熊本大師賽》王子維火力全開!「直落二」輕取對手闖男單4強
BWF超級500系列日本熊本羽球大師賽14日進行八強賽,「羽球王子」王子維發揮流暢攻勢,以21比14、21比13直落二擊退丹麥名將傑姆克(Rasmus Gemke),成功闖進四強。
中時新聞網 ・ 5 小時前
腳愈晚愈腫?專家嚴厲警告:這1種最危險 教你從水腫位置判斷身體問題
其實腳水腫是很常見的求救訊號之一!不只是循環差、沒運動,背後可能藏著身體失衡的根源。營養師高敏敏說明,水腫不是單一原因造成的,不同的水腫類型,代表著不同的身體警訊!快來看看你是哪一型! 1、週期型水腫荷爾蒙變化或生活作息不規律,經期前後、熬夜常見,會覺得全身腫脹、沉重感明顯。 2、心臟型水腫心臟無力、血液回流不佳,水分容易滯留在下半身;特別是雙腳浮腫、晚上更明顯。 3、肝臟型水腫肝功能異常、蛋白質合成不足,腹水、腳踝腫脹常見,易伴隨疲倦、黃疸等症狀。 4、血管型水腫長期血液循環不良要小心皮膚潰瘍。.急性:下肢突然紅腫、疼痛(如血栓).慢性:靜脈曲張、皮膚暗沉 5、淋巴型水腫手術後、腫瘤壓迫或先天性異常,常見於單側肢體腫脹偏硬、不易消退,伴隨消化慢、免疫力下降。 6、甲狀腺型水腫甲狀腺功能低下造成「黏液性水腫」,常見於臉部、眼皮、小腿前側腫脹較硬、不明顯疼痛。 7、腎臟型水腫腎功能異常導致尿蛋白流失(蛋白尿),水分與鈉排泄出問題,腫在眼皮、臉部、下肢,早晨特別明顯。 8、脂肪型水腫女性常見脂肪細胞異常堆積,導致下肢腫脹、痠痛、壓痛感,易與單純肥胖混淆。 吃對才能幫助消腫 高敏敏強調,想改
常春月刊 ・ 17 小時前
影/北屯82歲嬤獨居亡「只剩1小袋」 水表飆7033度揭悲劇
獨居悲歌!台中市北屯區1名82歲曾姓婦人最近被發現陳屍家中,連她飼養的白色小狗都在她身旁過世,好好1個人再出門竟變乾枯遺體。據悉,里長接獲自來水公司通報「水表異常」才進屋揭開悲劇。
中天新聞網 ・ 8 小時前
災後的蘇澳 靜思精舍師父關懷法親
慈濟援助行動,還持續當中,今天下午有4位,花蓮靜思精舍師父帶來祝福,逐一拜訪受災法親,另一頭勘災小組,也持續在災區,瞭解受災鄉親需求,同時供應全天候熱食,清掃部分,則是聚集來自台北、宜蘭地區的志工...
大愛電視 ・ 7 小時前
白宮證實 川普將率團參加2026達沃斯經濟論壇
路透社報導,白宮官員13日證實,美國總統川普,明年將出席在瑞士「達沃斯」所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 報導說,達沃斯經濟論壇每年冬季在瑞士達沃斯召開年會,在這場年度聚會上,全球重量級的商業與政
中廣新聞網 ・ 10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