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該盡可能避開,其中被視為健康食品的堅果,一旦受潮或過期將產生黃麴毒素,成為「天然肝癌致癌物」。 李思賢在臉書粉專「思思醫師,陪你健康的好朋友」發文,列出6種生活中常見的確定致癌物如下: ●黃麴毒素 李思賢指出,黃麴毒素主要來自受潮或過期的花生、玉米、堅果,是最強的天然肝癌致癌物之一,因此保持乾燥、避免食用發霉食品,是最有效的預防方式,「 我自己平時是不吃花生的。」 ●苯 李思賢說明,苯存在於香菸煙霧、汽車廢氣、油漆與溶劑中,長期吸入會損傷骨髓、提高白血病與淋巴癌風險,應避免密閉環境與煙霧暴露。 ●甲醛...
...拿了這些架上常見的零食們,變出這款超令人上癮的鹹焦糖雪Q餅,超級好做,變化度也很高!鹽焦糖巧克力棒和起司餅乾帶來的鹹味,能完美中和掉棉花糖的甜膩感,兩著融合鹹鹹甜甜交織在口中,真的是爆炸好吃! - 材料: 奶油 55g 棉花糖 200g 奶粉 40g 堅果 30g 起司餅乾155g 鹹焦糖夾心巧克力棒 100g - 作法: 1. 取一個不沾鍋,開小火融化奶油,加入棉花糖後不停攪拌,直到棉花糖慢慢融化成一大坨後關火,用餘溫繼續攪拌直到棉花糖完全融化 2. 趁棉花糖還是融化狀態時依序加入奶粉、堅果、切碎的巧克力棒、起司餅乾,戴上手套用手把全部材料攪拌均勻...
傳統醬料新吃法,鬆鬆軟軟的古早味蛋糕有別於以往傳統的配方,加入了香噴噴的芝麻醬,和經典的蛋奶香融合超完美,讓整體的風味更上一層樓,最上層的堅果碎更是額外增添一份脆脆口感,完全讓古早味蛋糕昇華了一個Level! - 材料: 雞蛋⋯⋯5顆 牛奶⋯⋯160g 黑芝麻醬⋯⋯1勺 低筋麵粉⋯⋯70g 玉米澱粉⋯⋯10g 堅果碎⋯⋯適量 砂糖⋯⋯40g 檸檬汁⋯⋯少許 - 作法: 1. 把雞蛋的蛋清、蛋黃分離 2. 蛋黃加入牛奶、黑芝麻醬攪拌均勻,過篩加入麵粉混合 3. 蛋清加檸檬汁、砂糖,打發至硬挺尖角 4. 挖小部分蛋白和蛋黃糊混合,再全部倒回蛋白攪拌均勻,倒入模具...
文: 黃晨祐(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介入性心血管科主治醫師) 心臟衰竭是指心臟無法有效將血液輸送到全身,導致器官組織缺氧、體液滯留,進而引發一連串全身器官衰竭的症狀與併發症。目前根據左心室射血分率(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的不同,臨床上可將心臟衰竭分為兩大類:左心室射血分率低下型和左心室射血分率輕微低下或保留型;兩者在病因、治療與預後上略有差異,但都對病人的生活品質皆有明顯影響。 心臟衰竭的兩種類型1. 左心室射血分率低下型左心室射血分率低於40%,而正常成年人的左心室射血分率應大於60...
...容易造成熱量攝取過多與血糖波動。 孫語霙營養師指出,傳統奶酥抹醬主要成分為奶油與砂糖,脂肪來源多為飽和脂肪酸,不僅熱量高,也可能增加血脂與膽固醇的負擔。若想兼顧口感與健康,選擇以植物油取代奶油、以堅果取代部分糖與脂肪來源,是一個兼具風味與營養的解方。 以「玄米油+堅果」取代奶油 改變油脂結構更健康 這份自製「堅果奶酥抹醬」,以玄米油作為主要油脂來源。孫語霙營養師提到,玄米油含有豐富的植物固醇與穀維素,可幫助調節膽固醇代謝,屬於相對穩定且健康的烹調油。 搭配綜合堅果例如;杏仁、腰果、核桃等,不僅提供不飽和脂肪酸(Omega...
出版過不少以莊子為出發點討論愛情與人生等書籍,並在台大開設的開放式課程「正是時候讀莊子」的台大中文系教授蔡璧名,昨日(10/22)驚傳抗癌多年的她離世,享壽60歲。 「莊子」名師殞落 曾奇蹟戰勝
地瓜營養豐富、價格親民,功能醫學醫師劉博仁指出,熟地瓜和生地瓜是日本癌症預防研究所調查中,抑癌效果第一、第二名的食材,贏過蘆筍、花椰菜等蔬菜。營養師認為,地瓜的營養已獲高度肯定,但抗癌飲食建議各式蔬果
臺北飯店系酒吧推薦1:台北萬豪酒店|INGE’S Bar & Grill座落大直、位於台北萬豪20 樓的 INGE’S Bar & Grill,是區域內少見的高樓景觀吧,一側俯瞰基隆河,遠眺臺北 101 與市中心地標;日景、夕陽到夜景的漸層變化,是旅客最鮮明的記憶點,也成為從黃昏一路微醺到午...
腎臟健康的關鍵在於細胞中的「粒線體」,這些被稱為生命「發電廠」的細胞器官一旦出問題,腎臟就會「缺電」而受損。他特別提醒,許多人日常喜愛的含糖飲料對粒線體而言是毒物,長期飲用恐導致腎功能受損,呼籲民眾應減少攝取。
...適度開窗,讓新鮮空氣進入室內,「有風就是贏一半」。 3.多睡一點 每天至少確保6~7小時睡眠,讓免疫系統有時間「充電」。 4.飲食均衡營養 多喝溫開水、少喝含糖飲料。多攝取蛋白質、維他命D、鋅、Omega-3等免疫營養素(如雞蛋、深海魚、堅果)。 5.動一動提升代謝 避免整天久坐導致血液循環變差,建議餐後散步10~15分鐘。 6.減輕壓力 避免太操勞、太焦慮。每天透過聽音樂、冥想、深呼吸等方式放鬆。 劉博仁醫師特別提醒年長者、慢性病患者以及免疫力較弱的朋友,秋冬是併發症高發期,務必提高警覺。如果出現...
溫柔潔淨:別讓過度清潔帶走天然皮脂冬天的保養從「洗臉」就要開始小心!氣溫降低,肌膚的皮脂分泌量本來就會減少,如果還使用清潔力過強、或是水溫過熱的方式洗臉,無疑是雪上加霜,會嚴重破壞肌膚的天然保護屏障,讓水分更容易流失。水溫適中:避免使用過熱的水洗臉,微溫...
腎臟科醫生洪永祥說,你可能聽過「粒線體」,其實它藏在你身體每一個細胞裡,每天都在影響你的健康與活力,是生命的「發電廠」。當粒線體健康時,腎臟的每個細胞就能穩定運作。但一旦它出問題,腎臟就會「缺電」,進而出現損傷。有一種飲料喝了可成會導致粒線體壞掉,進而導致腎臟出問題,那就是含糖飲料。
這幾年氣溫變化越來越極端,天氣轉涼的速度就像踩了油門般「急凍式下滑」!對多數人來說,這或許只是「泡湯、吃火鍋」的好時節,但對家中的熟齡長輩而言,這波冷空氣其實可能是一場無聲的健康危機。回顧2024年1
[NOWnews今日新聞]不少人對「粒線體」這個名詞相當陌生,只有國中生物學聽過,也覺得它離自己很遠,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對此表示,其實,它就藏在你身體每一個細胞裡,每天都在影響你的健康與活力,是生命的「...
腎臟是人體重要的器官,醫師洪永祥在臉書發布貼文,表示當粒線體健康時,腎臟的每個細胞就能夠穩定運作,一旦出現問題腎臟會缺電進而有所損傷。洪永祥表示,當粒線體功能受損或是失衡,可能會導致慢性腎病。建議可以少吃止痛藥、避免長期暴露於重金屬、少喝含糖飲料、戒菸,這些方式都能實際的保護粒線體。
隨著天氣逐漸變冷,流行病更容易傳播。營養功能醫學醫師劉博仁指出,目前最常見的流行病包括「流感、COVID-19、腸病毒」,其中腸病毒不只小孩會得,大人也可能傳來傳去,建議平時勤洗手、戴口罩、室內保持空氣流通、睡眠充足、飲食營養均衡、多活動、找方法紓壓,有助於提升免疫力。
...也能防止肌肉流失。記得,耐心非常重要,溫和的熱量赤字才是成功減脂的最佳方式,不要過度節食。 增肌與減脂適合吃的食物 增肌時建議:多攝取瘦蛋白、全穀類、健康脂肪,以及水果和蔬菜。 低脂蛋白質: 雞肉、魚肉、豆腐 複合碳水化合物: 燕麥、糙米、地瓜 健康油脂: 酪梨、堅果、橄欖油 水果與蔬菜:香蕉、莓果、深綠色葉菜 小技巧:為了達到全天熱量目標,Bonci 建議晚上可以吃高蛋白點心。 減脂時建議:選擇瘦蛋白、高纖蔬菜,以及少量複合碳水。 低脂蛋白質:雞肉、瘦牛肉、蛋白粉等,幫助控制熱量 非澱粉蔬菜:菠菜、羽衣甘藍等深綠葉菜...
...低鎂狀態」卻渾然不覺。現代人高壓生活、愛喝咖啡、精緻飲食、常熬夜或愛喝手搖飲,都會加速鎂的流失。再加上老年人、腸胃吸收不良者、或長期服用利尿劑者,鎂攝取與吸收效率更差,容易惡化成失眠與焦慮的惡性循環。 醫師說,想要補鎂,不妨先從飲食著手:深綠色蔬菜、堅果、南瓜子、香蕉、燕麥與黑巧克力都是天然鎂來源。若平時咖啡、茶或酒精攝取過多,更應特別留意營養平衡。睡前也可建立放鬆儀式,如泡腳、冥想或聽輕音樂,避免滑手機或看刺激影集,讓副交感神經能夠啟動,鎂才「聽得見」身體的休息信號。 張家銘醫師提醒「當你明明很累卻睡不著...
若想維持腎臟的健康,其實最重要的關鍵在於細胞中的「粒線體」,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表示,粒線體是生命的「發電廠」,一旦它出問題,腎臟就會「缺電」,進而出現損傷。對此,他列出會破壞粒線體,導致器官缺能量的4大因素,以及保護粒線體的方法,其中很多人都愛喝的「含糖飲料」,對粒線體來說是毒物,一定要少喝。
腸道環境變差,可不光容易便秘,看似「腸道卡卡」的小問題,其實是全身健康的警訊!當體內老舊廢物久積不排,讓人膚況差強人意,更可能拖垮免疫系統,引發全身性發炎。日本...
吳聲政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日前門診有位40多歲女子告訴他「我終於不愛吃冰塊了」,並得知對方以前幾乎每天都要咬冰塊才覺得舒服,家中冰箱的製冰格從沒休息過,後來抽血檢查也發現,該女子就是典型的「缺鐵性貧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在經過治療、補鐵後,不僅氣...
隨著入秋氣溫轉涼,呼吸道疾病開始蠢蠢欲動。劉博仁醫師指出,近期門診中許多患者出現喉嚨癢、咳嗽不止以及全身酸倦無力的症狀,這正是季節交替時病毒活躍的表現。
香菜風暴再襲!根據數據統計2025年香菜相關餐點搜尋量年增超過150%,堪稱「最愛與最恨並存」的國民話題,堤諾義大利比薩(Tino’s Pizza)順勢引爆「香菜風暴+1」,於全台11家門市限時推出「爆量香菜系列」,包括香菜牛腹脅比薩、香菜脆脆炸雞與香菜氣泡飲,以創意義式手法挑戰味覺極限。
...全球健康食物前10名驚見豬油? 報導指出研究人員針對超過「一千種食材」進行營養分析,為每種食物打出營養分數,得分最高的竟不是蔬果,而是以97分(滿分100分)榮登榜首的「杏仁(almonds)」,前十名當中甚至驚見台灣人超愛的「豬油」! 研究指出「均衡攝取蔬菜、水果、堅果、種子與肉類,有助降低罹患心臟病、糖尿病、中風與癌症等慢性疾病的風險」,同時也提醒此份榜單僅呈現「營養價值綜合評比」,而非建議大家只吃這10種食物。 杏仁(Almonds)97/100 杏仁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含有蛋白質、纖維、維生素E...
稀飯容易吞嚥,屬於「高升糖指數」食物,坊間流傳稀飯沒營養、吃了等於喝糖水。農糧署發文說明,稀飯並非沒有營養,而是養胃、復元的好食物,與米飯相比,升糖指數確實稍高,食用時搭配蛋白質、膳食纖維、健康油脂,可降低餐後血糖波動,延長飽足感。
本日Yahoo焦點為您精選5則網友最關注的重點新聞、1.仍有運豬車趴趴走 台南市府將重懲 2.勞保年金 明年須滿65歲才能請領 3.快更新!「3類用戶」11/4起不能用LINE 4.嘉里大榮涉規避問題豬調查 遭重罰300萬5.台灣離婚率亞洲第二 半數撐不過8.3年
[NOWnews今日新聞]健康意識抬頭,現代人更注重食品安全,但也有不少人在不知覺下,吃下「致癌物」,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表示,有些已經被證實是確定的致癌物,像是發霉堅果產生的黃麴毒素、汽車廢氣中的苯、或...
生活要小心6種致癌物!家醫科醫師李思賢日前在臉書粉專「思思醫師,陪你健康的好朋友」中發布貼文,透露生活中存在很多無形威脅,有6種確定是生活常見的致癌物,李思賢呼籲民眾要盡可能避開這類食物:
飲食習慣與人們的健康息息相關,近日家醫科醫師李思賢就分享,生活中無形的存在著很多健康威脅,有不少食物內會含有確定致癌物,因盡可能地避開,其中一項正是丙烯醯胺,會出現在炸薯條、餅乾、烤麵包與咖啡等高溫烹調的食物當中。
不少人認為「吃稀飯等於喝糖水」,不僅沒營養,還會讓血糖快速上升。不過農糧署近日在臉書專頁「鮮享農YA - 農糧署」表示,這種說法過於簡化,事實上,不論從中醫或是現代營養學來看,稀飯與米湯不僅具有營養價值,更是養胃、復元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