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言論,和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的「斬首論」,讓兩國關係跌到2012年以來的最低點。北京當局呼籲民眾避免前往日本,在短短幾天就有50萬張機票被取消,東京股市在觀光旅遊、百貨零售類股,也應聲走跌。日本經濟安全保障大臣小野田紀美,18日被問到這件事,她也直接回擊,並且提出警告,認為「經濟發展應該要考慮降低風險,避免對單一國家依賴過重。」
[NOWnews今日新聞]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期在國會備詢時,稱「台灣有事」恐構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的言論,意味著日本可以啟動集體自衛權,暗示若台海爆發衝突東京或將採取軍事行動,引發北京強烈不滿,中日關係...
[NOWnews今日新聞]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期在國會備詢時,稱「台灣有事」恐構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的言論,意味著日本可以啟動集體自衛權,暗示若台海爆發衝突東京或將採取軍事行動,引發北京強烈不滿,中日關係...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在國會答詢中有關「台灣有事」的言論,引發中日外交緊張持續升溫。學者郭育仁指出,日方表態不會撤回言論,而中方對此無法接受,已透過在黃海的軍演與發布旅遊警訊等方式施壓,預料未來施壓行動是長期性且全面性,至少未來兩年的中日關係是「非常不看好」。 中國要求高市撤回言論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在國會答詢時的「台灣有事」言論,引發中國強烈反彈,祭出旅遊警示、停止進口日本水產品等施壓措施。 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所長、日本研究中心主任郭育仁教授接受央廣「兩岸ING」節目訪問時指出,中日已進行外交官員會晤...
[Newtalk新聞] 日本政壇的權力更迭,往往伴隨戰略方位的重整。自民新任總裁高市早苗即將成為日本憲政史上首位女性首相,這不只是性別的突破,更象徵日本國安戰略在「安倍之後」的再定義。她延續「安倍路線」的核心精神——強化國防、親美聯盟、深化印太合作——但她的戰略取向,已從「模糊的現實主義」走向「明確的價值定位」。日本正進入一個以安全為信仰、以結盟為基礎的外交新時代。 高市早苗在安倍的戰略地圖上畫下更清晰的界線 安倍晉三以「自由開放的印太」構想奠定日本的價值導向戰略,同時維持與中國的最低限度接觸,以平衡經貿與安全。高市則明確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