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日,鄭麗文在藍營掌聲與質疑中登台。這是國民世代交替的第一棒,也是史上的第2位女主席。她的出現,是偶然的機遇,還是時代的必然?答案仍待時間書寫。
中秋連假,上萬名「鏟子超人」在烈陽下揮鏟,為花蓮光復鄉補起一條條受傷的路。這群人沒有口號,只有汗水。連一向對時事冷嘲熱諷的英國《衛報》,也以「健身達人、僧侶、退休人員:數萬人湧入台灣小鎮災後復原」為題,記下台灣人的韌性、公益與正義──政府不做,我們自己做。
近幾個月來,有幾位明星、作家、教授及人權人士分別過世。這些名字接連淡出人世,如同燈光一盞盞暗去,令人惋惜。有人說,死亡是一種緩慢的散場,精神和信仰仍在空氣中流動,終會有人接續他們曾經定義的時代。
9月10日,查理‧柯克在猶他谷大學演講。話音未久,一聲槍響傳來,子彈擊中他頸部。急送醫院,終究回天乏術,年僅31歲的保守派領袖,就此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