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職涯】這對台灣夫妻為何放棄矽谷高薪,跑去超市打工?
作者:尼可 Nicolle/矽谷 Bonjour
那天早晨,我在家附近的 Trader Joe’s 超市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他穿著鮮紅色的員工 T 恤,笑著和顧客閒話家常,幫一位老太太把購物袋裝滿。
陽光灑在他臉上,我忽然意識到──那個人,是我先生。
我們曾經都在矽谷科技圈的黃金舞台上:我在 Meta,他在 Apple。我們的生活被 KPI、會議、股票價值和升遷機會填得滿滿的,每天早上 9 點的會議像鬧鐘一樣精準,連週末都在算著「再撐一年,RSU(註一)就會多釋出 25%。」
那時,我們以為那就是「成功」的樣子。
我離開的不是公司,而是離開那個迷失的自己
很多人問我:「你們夫妻倆都在矽谷大廠工作,怎麼會先後辭職?」
老實說,這個決定我思考了好幾年。
在離開 Meta(舊稱為 Facebook)之前,我過著一種看似「完美平衡」的生活──白天在科技巨頭開會、寫報告;晚上回到家,打開筆電寫稿、經營自媒體、錄 Podcast 節目。
我以為自己能同時擁有穩定的收入與創作的熱情,但日復一日的加班與任務,慢慢讓我發現:當一份工作再也無法滿足靈魂的渴望時,那份穩定,其實是一種內耗。
那段時間,我把上班賺的錢全部投資回自己:學社群行銷、攝影修圖、架網站,甚至研究內容變現。原本只是想讓自己「多一點選擇權」,卻意外讓副業漸漸長出翅膀──合作邀約變多、商案規模變大、Podcast 的聽眾也越來越多。
我開始意識到:如果我「不離職創業」都能走到這裡,那麼「全職創業」會不會讓我飛得更高?
有一晚,我坐在電腦前看著未寄出的辭呈,心裡出現兩個聲音。一個說:「妳瘋了嗎?放棄 Meta 等於放棄安穩的未來。」另一個卻輕輕說:「如果不試試看,妳怎麼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裡?」
最後,我聽從了第二個聲音。
我辭去了 Meta 的工作,正式從「不離職創業」轉成「全職創業」,成立了「你可學苑」,專注在輔導素人建立個人品牌,發展可持續獲利的商業策略,打造不受時間地點限制的⼯作,拿回人生的自主權。
那不是一場衝動的冒險,而是長期累積的複利結果。當副業收入與投資報酬合計超過正職薪資時,我知道,那是我的 Green Light──是時候按下人生的升級鍵。
他比我多撐了兩年,直到自由的念頭勝過安穩
我先辭的職,我先生後來才跟上。
Apple 給的條件太好,股票每季釋出、獎金豐厚、同事優秀。但同時,他也越來越常去中醫診所報到──針灸、整脊、按摩,成了週末例行公事。
某天晚上,他坐在沙發上問我:「如果我辭職去 Trader Joe’s 打工,妳會覺得我瘋了嗎?」我第一時間心裡浮現的竟不是「你瘋了嗎?」而是:「哇!這人居然比我還勇敢,根本靈性成就解鎖!」
金手銬再亮,也銬不住靈魂
矽谷的薪水表面風光,但背後綁著一副金手銬。豐厚的股票配給,看似獎勵,其實是枷鎖。你看得到紅蘿蔔,但吃不到自由。
我們身邊不少朋友,年薪加股票動輒 40、50 萬美金(現折合新台幣約 1,235 萬至 1,544 萬),卻在三十出頭就吃降血壓藥、掉髮、失眠。
更嚴重的是──他們對生活失去了熱情。
他說:「有錢沒命花,實在太可悲。」於是,在滿十年的那一天,領完紀念獎牌、走出 Apple 大門時,他沒有回頭。
不是降級,而是「升級」
他現在在 Trader Joe’s 的蔬果區,挑香蕉挑得比挑股票還認真。顧客走進店裡會被他的笑聲感染,有時他還會幫陌生人推薦最划算的堅果組合。
他說:「我終於覺得自己在過生活,而不是在趕進度。」
外人看來,他從「高大上」的 Apple 跳到超市,是降級;但在我們眼裡,這是升級──升級到一個能自由呼吸、不必活在績效報表裡的人生。
不安難免,但不曾後悔
我不會假裝這條路沒有代價,但我們從未後悔做出這樣的選擇。
一開始隊友從 Apple 離職,我們彷彿喪失安穩的保護傘,瞬間沒有健全的健康保險、買產品的優惠福利,和光鮮亮麗的頭銜。
老實說,一開始我的心也會不安。
我們曾半夜醒來,計算收入落差、健康保險費、401(k) 停供(註二)的焦慮。有時看到朋友升上主管、分紅數十萬,也會心頭一酸。
但每當早晨陽光灑進廚房,我泡著咖啡,他哼著歌準備出門上班時,我都會想起那句話──「人生的升級鍵,不在加薪,而在減壓;不在股票增值,而在靈魂增溫。」
我們離開矽谷,不是因為厭倦成功,而是想重新定義成功。
寫給也在猶豫的你
也許你此刻正坐在辦公室裡,滑著手機看這篇文章,心想:「他們能這樣,是因為他們幸運。」
但我們不是幸運,而是誠實──誠實面對疲憊、誠實承認渴望自由、誠實地說出:「我不想這樣過一輩子。」
如果你也在「穩定」與「自由」之間徘徊,或許該問自己一個問題:你最想脫下的,是哪一副金手銬?
以上分享的故事,也有收錄在我的 Podcast 節目《尼可這樣說》,歡迎讀者朋友們聆聽,也希望能提供給大家更多靈感!
註一:RSU(Restricted Stock Unit)中文為「限制性股票」,是一種企業發放給員工的股票獎勵,會綁定特定條件(如服務年限或績效目標),才能在約定的時間點完全歸員工所有,員工在收到前不能自由買賣。
註二:401(k) 指的是美國於 1981 年創立的一種「延後課稅的退休金帳戶計畫」,此計畫利用稅務優惠,讓員工的提撥金在帳戶內增值時暫不課稅,直到退休後提領時才課稅。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從矽谷大廠到「超市打工仔」:我們夫妻卸下金手銬,重啟「靈魂升級」的人生實驗》,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在美國職場,為何印度人比華人吃得開?
老闆交代任務,美、中同事反應大不同──原來,這就是亞洲人在美國難升遷的原因
作者簡介:
尼可 Nicolle。土生土長台灣人,【你可學苑】和熱門 Podcast 節目【尼可這樣說】的創辦人。歷練百大企業、矽谷跨國科技公司和新創公司多年後,選擇在家創業,現為品牌經營教練和自媒體創業者。畢業於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廣告研究所,志向是持續當個好奇心強烈且不斷學習的人,著有《矽谷傳說臥底報告》、《舊金山人的口袋地圖》。
其他人也在看


北京談判內容曝光! 日堅持不道歉 雙方不歡而散 傳高市早苗將參拜靖國神社
[Newtalk新聞] 近日因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的論點,中日兩國關係愈發緊張,中國不僅透過飛彈、艦隊演習回擊,還敦促國民避免赴日旅遊,有專家估計此舉恐將造成近 2 兆日圓損失。目前,日本方面似乎有緩和局勢的打算,派出外交人員前往北京,但結果似乎並不理想。 劉勁松在會談結束後無禮地「雙手插兜」,似乎對談判結果很不滿意。圖:翻攝自 X《蔡慎坤》 日本外務省亞洲及大洋洲局局長金井正彰於昨日(18)抵達北京,與中國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劉勁松展開會談,會後兩人被媒體捕捉到共同離開大樓。從照片上已可以看出二人神情嚴肅,尤其是中方代表劉勁松還「雙手插兜」,似乎表現得相當傲慢,與金井正彰些微鞠躬的模樣形成鮮明對比。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中方就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涉華錯誤言論,再次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發言人指出:「高市的言論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嚴重破壞戰後國際秩序,嚴重違背一個中國原則和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精神」,並要求日方收回相關言論。 另一方面,日本外務省發布新聞稿表示,會上金井抗議了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的發言,以及鼓勵減少赴日旅遊的行為,強調日本安全狀況並未惡化,敦促中方採取「適
新頭殼 ・ 13 小時前
鄭任汶專欄:高市早苗為何如此強硬?
最近西太平洋的第一島鏈與第二島鏈周邊特別熱鬧,此風波來自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說,「若是狀況伴隨使用戰艦、武力,這樣的狀況就符合『存立危機事態』。政府當然也會根據個別具體狀況,綜合所有資訊做出判斷。」此言馬上觸發中國官方的膝神經,官方與官媒出腳重踹。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揚言「斬首」高市早苗,官媒《解放軍報》跟著嗆聲,「若武力介入台海,日本全國都有淪為戰場的風險。」《大公報》還引述國民前主席馬英九指稱高市早苗「躁進言行」,以及洪秀柱說,「台海的事,關妳日本人什麼事?」
鏡報 ・ 18 小時前
為何「很少店家針對普發一萬做優惠?」內行人分析原因
普發一萬ATM領現自17日開跑,相關話題屢成熱議,有網友分享自身觀察,表示幾年前政府發消費券時,很多商家推出相關促銷,但普發一萬卻沒有太多店家特別做優惠,讓原PO十分不解,忍不住好奇其他網友的想法。
Yahoo奇摩(綜合報導) ・ 16 小時前日本文部科學省發通知 要求確保在中日本學生安全
(中央社台北19日電)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發表「台灣有事」說後,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發文「那種骯髒的頭就應該毫不猶豫斬掉」,中日緊張關係不斷升溫。日本文部科學省18日向日本人學校等發出通知,要求徹底確保在中國的日本兒童、學生和留學生的安全。
中央社 ・ 11 小時前
中日關係惡化 中國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相關發言引發中日關係緊張。日本共同社今天(19日)報導,中國政府已向日本政府通報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2 小時前
停砍公教年金能解逃亡潮?他道破公務員升遷惡循環:功績制變投資找接盤仔
近來軍公教年金改革(年改)議題再度成為政壇攻防焦點,在野藍白力拚「停砍公教年金」年底前院會三讀;另一方面,公務人員人才荒、逃亡潮,及「鐵飯碗」之名不再誘人等議題,也屢屢引發討論。PTT公職版16日有網友在「當升遷成為金融投資,公部門內的信用崩盤」一文中,以金融商品的獲利投資,形容許多公務人員爭取升遷的心態,台灣公務革新力量聯盟17日對此在臉書指出,公部門升遷......
風傳媒 ・ 1 天前
歷史上5位「功高蓋主卻能善終」的傳奇功臣,他們是如何自保的?
在「功高蓋主必遭忌」的歷史法則裡,許多名將在替皇帝打下江山後,卻反遭猜疑、以「謀反」之名被抹殺。然而歷史上偏偏有五位狠角色,功勞大到能遮住皇帝的光,卻依然安穩活到高壽、後代同樣享福。他們靠的不是運氣,而是極高的「自保智慧」。(記者唐家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9 分鐘前
無法適應台北!南部女抱怨交通「擠又亂」:一來就想逃離
一名生活在南部22年的女網友近期因週末常到台北參加活動,卻發現自己完全無法適應北部生活,她直言台北捷運人擠人、出站後需走長距離,開車則面臨塞車與高昂停車費等問題,直言每次辦完事就想「趕快逃離」,貼文引發討論。
中天新聞網 ・ 12 小時前
這縣市過馬路驚見「刷卡區」!嗶一下延長10秒獲萬人好評
該民眾於11月17日透過臉書社團「路上觀察學院」分享這項新發現,指出在號誌柱上張貼了一張告示牌,寫著「敬老卡、愛心卡刷卡後,下次行人綠燈將延長秒數」,讓他驚訝表示「原來敬老卡還有這種作用」。這項創新措施立刻引發廣大網友共鳴,貼文獲得逾1.3萬人按讚與留言,有人表...
CTWANT ・ 19 小時前

天天喝珍珠奶茶!32歲男司機「精蟲變成碎片」 悲涼下場曝光
珍珠奶茶香甜好喝,不過切記別「當成水喝」!茂盛醫院家醫科醫師呂昀珊分享一起案例,這名年僅32歲的貨車司機,每天都來杯珍奶,結果結婚兩年他的妻子都沒有懷孕。他到醫院診斷後發現,空腹血糖竟然高達近680 mg/dL,幾乎無法分泌胰島素,甚至「精蟲都變成碎片」,相當駭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2026新北怎麼戰?黃國昌:男主角若不是我也絕不扯後腿
國民主席鄭麗文與民眾主席黃國昌「鄭黃會」登場,民眾在藍白合下,明年縣市長選舉目標受關注。黃回應,民眾當然「非常想要有地方執政機會」,但會把國家利益放在政利益上,找到最強團隊給台灣最好地方治理。
太報 ・ 8 小時前
為何薑母鴨桌椅特別矮?店家曝正解「不是拚翻桌率」 一堆人不知道
這週迎來入秋以來最強冷空氣,最低溫可能下探12度,不少人為了取暖進補,會選擇吃薑母鴨、羊肉爐等熱湯。但一名網友好奇,為什麼薑母鴨店家的桌椅都比較低?文章曝光掀起討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老婆小三輪流侍奉」水房王鴨哥入獄如皇帝生活曝光 遠端指揮洗錢1年逾50億
南台灣最大水房頭「鴨哥」劉秉宏日前因他案入監服刑,卻沒想到在獄中當起皇帝,不但每天吃香喝辣,就連老婆、小三與旗下小弟也每天輪流辦理會見,甚至還寫了100多封信遠端指揮小弟如何各立山頭操作水房運作,短短1年就洗了50多億元。對此,高雄地檢署今(18日)偵結,全案依洗錢等罪嫌起訴劉秉宏等12人。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返台養傷變惡鄰/疑現身群組喊冤「遭挾怨報復」 楊宗緯再發聲!住戶曝內情
歌手楊宗緯在選秀節目《超級星光大道》嶄露頭角後,又以一曲《洋蔥》紅遍大街小巷,近年他將事業重心轉往中國大陸,8月因摔落舞台返台休養,不料卻被爆出是「惡鄰居」;不僅占用公共空間、破壞公物,家人還隨地便溺,行為引起鄰里不滿。而在新聞爆出後,楊宗緯本人也發出聲明,強調報導內容「完全錯誤」。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1 小時前

國民贏了地方卻可能輸總統?黃暐瀚解析最新民調:反共立場才是2028關鍵!
國民支持度升至25.8%卻藏危機!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67%認為反共不堅定、64%質疑清廉。黃暐瀚警告:地方選舉看建設,總統大選看兩岸立場,國民2028恐受「反共信任度」拖累。
風向台灣 ・ 13 小時前
鴻海科技日/全球最大電子代工廠鴻海出手了!第一台生產線用人形機器人將亮相
鴻海科技日將在本週五盛大登場,鴻海不僅先前已預告將展出人形機器人,它更是身為全球第一大電子製造業者鴻海的第一台生產線專用人形機器人,據本報了解,鴻海人形機器人的移動方式不是透過雙腿,而應是更合適生產線環境的輪子,鴻海的人形機器人在生產線上排排站製造輝達產品,最快在明年上半年德州廠啟用後就看得到。
鏡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