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外交戰升溫:高市早苗內閣接連出招 日本正往「正常化國家」邁進嗎?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上任僅一個月,其一系列涉及區域安全、台灣及日本防衛政策的言論及行動,點燃了北京的怒火並遭到抨擊。外界分析稱,這有可能是高市個人保守派風格的延續,更有可能是地緣政治動盪下的戰略轉向。
從11月7日這位日本首位女首相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針對在野有關「台灣有事,日本有事」的直白回應,到隨後探討修改日本「無核三原則」及自衛隊軍銜改革提案,相關言行如同一連串的引信,觸動中國敏感神經並引發北京激烈的外交回擊,包括召見日本駐華大使、發布赴日旅行警示,其外交官及官媒的社交媒體或評論甚至使用「滿嘴糞言」及「毒苗」等字眼抨擊高市早苗。
最新情況是,中國外交部在日本官員飛抵北京交涉之後,11月18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稱日方「必須立即收回錯誤言論,深刻反省,給中國人民一個明確的交代。」而為了防止之前深圳有日童當街遭遇刺殺事件,日本文科省也在11月18日提醒在中國求學的日本公民,務必留意自身安全。
早些時候,中國海事局已公布11月17至19日黃海中部部分海域進行實彈射擊,禁止駛入;同時,解放軍發布影片稱「槍已上膛劍已出鞘,時刻準備打勝仗」。日本外務省官員飛往北京交涉,但中國外交部直指高市的言論「極其錯誤、危險且挑釁」,並警告日本若不撤回,將「承擔一切後果」。此前毛寧也表示即將到來的南非G20峰會,中國總理李強沒有計劃與高市早苗單獨碰面會談。
有分析稱,這場風暴不僅暴露中日關係的脆弱性,更折射出高市內閣在美中大國博弈中的親美戰略:透過強化日美同盟、鬆綁軍事約束,試圖在印太地區爭取主動權,同時鞏固日本國內中右翼選民的支持。
外界關注,東京的防衛政策是否開始轉變?作為提出「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安倍政治第一女弟子,剛上任不久的高市早苗近日動作頻頻,觸碰了北京紅線,她的戰略為何?
據此,美國保守派智庫哈德遜研究所非常駐研究員長尾賢(Satoru Nagao)向BBC中文表示,高市首相上次台灣言論「並未挑釁任何事」,「只是陳述一種情況」。長尾賢博士認為,北京想利用此情況,對日本新政府進行壓力測試,而日本的回應,對中國來說是有用的資料。
美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印太區域資深研究員羅梅小百合(Sayuri Romei)博士也向BBC中文分析稱,高市早苗一直以來都長期主張將日本自衛隊的地位明確化,就高市來說這是日本國家「正常化」過程的一個議程。她向記者舉例稱,擬議中的軍事階級改革等措施,正是這項努力的一環。
但她也表示,這位新首相必須同時應對多重優先事項:除了推進她的國家正常化議程,亦需使日本的安全與防衛政策適應區域環境日益嚴峻的威脅,同時持續吸引最保守的核心選民,並謹慎行事不被視為正成為極端的民族主義內閣,還要因應日本國家的人口危機,後者對自衛隊徵兵已構成實質且迫切的挑戰。
不過,日本國際基督教大學(ICU)國際與政治研究學系教授奈吉(Stephen Nagy)告訴BBC中文稱,若檢視日本自蘇聯崩潰後的後冷戰時期,日本自衛隊已經擴大了活動的地理範圍以及參與的活動類型,無論是在該區域為戰機加油、在印度洋或是在伊拉克及其他地區的維和行動,這絕非北京不滿的日本「切香腸」(salami slicing)戰略。
奈吉認為,日本是在非常明確地擴大其在區域的角色,以及隨著「新挑戰」出現而參與更多類型的活動。
高市早苗「國家正常化」的「三支箭」
高市內閣上任不到一個月的種種行動,或可稱為「三箭齊發」,但每一步似乎都接近甚或踩到北京紅線。最吸睛的是那句震驚東亞的「台灣有事」論。
11月7日,高市在日本眾議院答詢時稱若中國對台灣發動軍事行動,譬如海上封鎖或攻擊美軍支援艦艇,即可能構成日本的「存亡危機事態」,因此政府將允許日本自衛隊行使集體自衛權。
有分析稱,這是自2015年已故前首相安倍提出日本修憲(並未成功)以來,日本領導人首次如此赤裸裸地將台灣與日本軍事掛鉤,即便高市強調這是基於「最壞情況假設」,目的是強化美日聯盟的核威懾,也引發了爭議。
事實上,在這之前,高市內閣於11月12日已表示在研議修改日本自衛隊軍銜與軍服的提案,引發中國側目。根據日本防衛省內部文件,高市指示檢討自衛隊階級名稱,從現行「1佐」改回戰前「大佐」,並優化軍服設計以「提升象徵意義和士氣」。
關注日本行動的若干中國博客甚至指出高市本人視察空母時穿著機能性褲裝,解讀為「召喚皇軍」的信號,並直指此舉連結高市過往擔任大臣時參拜靖國神社的歷史,意在復興軍國主義,破壞亞太和平。
但也有分析認為,從高市的戰略來看,這是日本內閣對國防「現代化」的關鍵一步:透過象徵改革,振奮軍心,配合2026年防衛費翻倍計劃,逐步擺脫和平憲法的枷鎖。
譬如,11月14日曝光的「無核三原則」修法探討,無疑是比起軍服「改革」最具爆炸性的舉措。根據日本《產經新聞》報導,高市內閣考慮在修訂《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安保三文件)時,鬆綁「不擁有、不製造、不運進」核武器的「無核三原則」,理由是允許美軍核動力潛艇或搭載核武艦艇停靠日本港口,能強化美國對中國的核威懾。高市在國會詢答時確認2026年將推進修法的計劃。
對此,北京同樣表達抗議,視此舉為日本「擁核」鋪路,日本國內外媒體及評論也警告這將引發軍備競賽。
日本防衛學者長尾賢博士則向BBC中文補充稱,說到底,日本的法律體系本身就是問題。他解釋,在日本,首相需宣告「存立危機事態」才能調動自衛隊支援美國。在其他國家,領導人不需要如此就能調動軍隊。
他說:「在日本的情況,法律是『正面清單』;自衛隊只能做法律寫明的行動。例如,警察只有在法律提及的條件下才能開槍。這就是正面清單。因此,日本的自衛隊至今仍是警察力量,而非軍事力量。若不改變法律,日本一旦面對戰爭將顯得遲緩。」
也因此有分析稱,高市的戰略似是藉著美國的「核傘」以擴大日本戰略空間,配合武器出口擴大,如引進戰斧巡航導彈,提升自衛隊遠距打擊能力。但日本此舉的風險是會刺激北京加速核現代化及作出反制,也可能導致印太情勢不穩。
對此,長尾賢向BBC中文表示,長期以來,日本政府向其他國家表示,由於憲法第九條等法律體系,日本無法參與任何軍事活動。但事實並非如此。例如,2003年,韓國部隊在加入南蘇丹聯合國維和行動(UNPKO)時面臨嚴峻情況,向日本請求彈藥,日本以「例外情況」提供彈藥給韓國。
他分析稱,日本所謂的「和平主義」並非基於法律體系,而是建立在民衆的信念之中。「確實,這種信念一直維持以避免軍事議題」。例如,二戰後日本獲得坦克時,稱之為『特種車』(TOKUSYA,意為特殊車輛),日本主流媒體將與美國關稅談判稱為『貿易摩擦』,而非『貿易戰』或『關稅戰』,長尾賢說這都是因為日本的『和平主義者』在試圖避免使用軍事詞彙。他還舉例引用最近日本的「熊害」解釋,近日一位地方知事要求國防省派遣自衛隊,但由於這些自衛隊員未攜槍械,他們只能手持長木棍和防熊噴霧與熊對峙。
長尾賢表示這些都是因為日本人猶豫使用軍事相關物品,而軍事在日本仍是禁忌。他認為,「在英語中,自衛隊的上校就是『Colonel』,這點毫無疑問。但在日語中,『一佐』(ISSA)是自衛隊的軍階,『大佐』(TAISA)是陸軍的軍階,即使兩者皆意為上校。改變軍階名稱是打破禁忌的重要一步。而打破禁忌確實是正常化的主要部分,因為基於信念的猶豫才是日本問題的核心。」
奈吉則說,很明顯,日本希望將其自衛隊國際化,讓其軍階和徽章與全球其他安全部隊相同。這大概是為了改善溝通與理解——什麼人是什麼軍階、什麼角色對應什麼角色——從而更好地提升互操作性。他說,如果自衛隊發生與其他國家的安全部隊必須合作的情況,「我認為這只是務實的現代化措施,而絕非北京所描繪的那種象徵著民族主義」。
中國祭出「劃紅線組合拳」反擊
然而,北京對日本的種種行動已經表達激烈的不滿。上週日,中國派遣海警船在日本控制但中國和日本都聲稱擁有主權的釣魚島(日本稱尖閣列島)附近巡邏,同時中國駐東京大使館警告在日中國留學生注意其所稱的安全風險,兩國外交爭端升溫。中國學者、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徐永智11月16日在軍委機關報《解放軍報》發表一篇評論文章抨擊東京種種舉動實屬錯誤,只會把自己引向「不歸歧途」。
徐永智的文章稱日本已將從北海道到南方沖繩列島的數十個港口、機場變為軍民兩用基礎設施。在今年10月的綜合演習中,日本自衛隊業已使用39個機場、港口進行軍事運輸及戰機起降,徐文因此抨擊說,這表明如果日本介入台海,日本政府會將全日本民眾「綁上自毀的戰車」,因為「全日本國都有淪為戰場的風險」。
中國大陸是日本最大訪客來源
2025年1至9月旅客統計初步數字反映之狀況
「亞洲與大洋洲主要國家」包括泰國、澳洲、菲律賓、越南、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中東各國;「美洲」包括加拿大、墨西哥;「歐洲」包括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北歐五國、俄羅斯
在經濟上,中國也有學者評論高市對華政策雖趨強硬,但「掀不起大風浪」,原因是日本經濟對中國依賴度高達20%以上。其中,包含貢獻日本觀光經濟甚巨的中國遊客,成為矚目焦點。
中國外交部在11月14日鄭重提醒中國公民近期暫停赴日。港媒《南華早報》接著報導並引述資深航空分析員李瀚明資料稱,自11月15日以來,約49.1萬張從中國飛往日本的機票被取消,約佔中國飛往日本機票總預訂量的32%。李瀚明向《南華早報》稱,上海至日本兩大城市東京及大阪的航班受影響最大,他個人估計此次退票潮損失高達數十億元人民幣。
而根據日本野村綜合研究所研究員木內登英11月17日的一個短評稱,若中國遊客大幅減少,日本國內生產總值將減少0.36%,初步計算經濟損失將達2.2兆(萬億)日元(1006億元人民幣)。
分析中日激烈的外交角力,新加坡《聯合早報》刊出評論稱,北京連日來激烈的反制,或是向高市內閣劃出明確紅線,但日本對台灣問題又有著深度的戰略焦慮。評論說:「對北京而言,解鈴還需系鈴人,若高市不收回言論,這道坎很難繞過去,但高市在北京的壓力下很難有更大退路,示弱必然會影響她在國內的聲望與政治地位,雙方如今都是騎虎難下。」
上海交通大學日本研究中心鄭志華副教授也向《聯合早報》稱北京正在動用「劃紅線組合拳」,因為單靠口頭譴責日本未必有效,「日本政策要踢到牆角、踢疼了,才會有後面的修正」。
據此,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中國專家葛來儀(Bonnie Glaser)向BBC中文分析稱,中國對高市內閣有如此激烈反應,應該是在為這個新任女首相立標(marker)。葛來儀稱,中日關係在石破茂領導下已穩定並改善,北京因此希望維持此勢頭,但前提是東京尊重其核心利益。「如果高市首相繼續公開採取北京視為挑戰其主權的立場,後者可能對日本企業採取針對性行動或其他類似措施。」她說。
日本國際基督教大學奈吉教授則向BBC中文分析稱,中國正利用所有反高市內閣或反日宣傳,來引誘日本和高市犯下某種外交或外交政策錯誤,從而給北京一個藉口,在台灣、釣魚島或其他議題上變得更具侵略性。
其他人也在看

日媒稱可擊沉解放軍福建號航艦 張延廷批:沒那麼簡單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期發言引起中、日關係緊張,並有日本媒體報導,必要時日本自衛隊將配合美軍,優先擊沉解放軍的福建號(18號)航艦。對此,退將張延廷認為,事實上決定權在美國手上,而且日本此種輕敵想法是敗象的開始。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日方拒收回「台灣有事」言論 日中外交官過招不歡而散
日中關係急速惡化,共軍在黃海實彈射擊從3天延長到8天,大陸外交部再罵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要求「給中國人一個明確交代」。美國智庫學者分析,高市早苗只是將前首相安倍晉三已知的事實,公開講得更明白,根本原因是北京過去幾年,升高對台武力脅迫。
TVBS新聞網 ・ 11 小時前
中國爛商場!開業4天「天花板垮塌」砸傷8人
[NOWnews今日新聞]中國又有豆腐渣工程!陝西省西安一處購物中心17日發生天花板吊頂脫落事故,頂部吊頂直接砸到一樓,8人受傷其中3人骨折,而這間商場14日才剛開業,據釋股僅3天時間。綜合中國媒體報...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小時前
拒撤台灣有事 日中關係惡化川普斡旋?2/美退將:中國謾罵「友台國家」 逼日本說出真實憂心
日本和中國,因為「台灣」槓上,一名美國退將蒙哥馬利昨天點出關鍵。他說,引爆爭端的,並非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改變「對台政策」,反而是中國的行為反常、謾罵「友台國家」,迫使高市早苗公開說出安倍默認的事,「若中國成功脅迫台灣,勢必對日本構成生存威脅」。
鏡新聞 ・ 15 小時前
國民紅統不演了? 民團嘆:當初國民怎丟掉政權的?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國民主席鄭麗文,先前到馬場町祭拜共諜吳石,引發極大爭議,國民副主席蕭旭岑上廣播也提到,遵從我國的一中憲法,一國兩區才能讓兩岸有共同政治基礎,陳玉珍也贊成金門成為兩岸融合示範區,民團直言當初國民就是被滲透才敗逃台灣,現在又要重蹈覆轍嗎?國民是加害者:「不要假裝受害者。」民團與民進立委對藍營開砲,他們不滿國民取消519白恐記憶的法定紀念日,更對鄭麗文祭拜共諜吳石的行為,無法苟同。519行動組合決策委員呂昱:「馬場町那個地方,是我們所有政治受難者,都要去祭拜去奠祭的地點,但是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會跑到那裡去祭拜吳石,然後讚揚吳石。」立委(民)張雅琳:「國民主席鄭麗文,卻對共諜吳石來獻花,當年用反共來殺人,今天卻來做共諜的同路人,我想這不是弔念啦,這其實是顛倒是非黑白。」痛批國民過去反共,今天卻配合共史觀,而自鄭麗文上任主席後,不斷被質疑走親中路線,副主席張榮恭也到中國上海,與國台辦主任宋濤會面,另一位副主席蕭旭岑,更是語出驚人。國民副主席蕭旭岑(11.17):「鄭麗文主席的路線,她自己受訪也講得很清楚,就是回歸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憲法就是一中憲法,我們只有回到憲法,包含一國兩區這樣的規定,我們才能夠確保跟大陸,有共同政治基礎。」國民副主席蕭旭岑"一國兩區"發言,引爆親藍粉專不滿。(圖/不演了新聞台臉書粉專)蕭旭岑的話連內都看不下去,親藍粉專不演了新聞台痛批,"蕭旭岑這種老番顛,就是糟蹋所有國民年輕人努力的存在",引來蕭旭岑親自留言,要對方把憲法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念一遍。再遭回嗆,如果這套傳教術有用,國民現在還在執政。不只蕭旭岑,有意參選金門縣長的立委陳玉珍,在福建參與茶葉博覽會也提到,金門發展與廈門脫不了關係,中國提出的兩岸融合示範區、廈金同城等政策,對金門有很大幫助,爭議發言讓民團聽不下去。國民副主席張榮恭日前到中國上海,與國台辦主任宋濤會面。(圖/網路)519行動組合召集人王美琇:「它們(國民)在中國大陸怎麼失去政權?,它們就是被中國共,從它們內部滲透顛覆,她(鄭麗文)的副主席也好,她的這些立委們也好,如果滿腦子還在想說,我跟中國共可以合作,其實我覺得這個都是非常愚蠢。」喊話國民借鏡歷史,別走回被共滲透裂解的老路。原文出處:國民紅統不演了? 民團嘆:當初國民怎丟掉政權的?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合得成?藍白爭搶競選宜蘭縣長 周榆修、李乾龍這樣說唱和中媒?王鴻薇跟進抨擊普發全民防衛手冊 林楚茵:傳聲筒再+1鄭黃會等於黃國昌「沒舞台」?藍營背後盤算遭揭
民視影音 ・ 16 小時前
美國不挺高市早苗?駐日美軍已撤走日本岩國基地的「堤豐」中程飛彈系統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11月7日在日本國會答詢時,針對「台灣有事」的假設情況,回答時提到此舉可能構成「存立危機事態」,暗示自衛隊可出兵台海,引發軒然大波和抗議。但到目前為止,美國總統川普與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都對中日外交戰表示緘默。現在又傳出,美軍已撤走位於日本山口縣岩國基地的「堤豐」(Typhon)中程飛彈系統。日本共同社週二報導,美國......
風傳媒 ・ 21 小時前
【錯誤】NHK近期播出9分鐘臺灣紀錄片?吸引千萬點閱?內容農場AI虛構影片
網傳「日本導演震驚臺灣真相」的影片及訊息,內容聲稱日本 NHK 導演鈴木拓也近期拍攝一部與台灣有關的紀錄片,9 分鐘的影片吸引千萬點閱,歐美各國媒體也跟進報導。經查證,網傳影片出自 YouTube 內容農場頻道「聽我講臺灣」,影片的封面、畫面、旁白配音等,全部都是由 AI 生成。NHK 雖然真的有一名叫做鈴木拓也的員工,但他是新聞攝影師,負責運動相關節目,並非導演;檢視 NHK 官網、國內外新聞,皆沒有任何與「9 分鐘臺灣紀錄片」相關的報導,網傳訊息為無中生有的虛構內容,與事實不符。
MyGoPen ・ 17 小時前
日熊害升溫!男星逆風喊「沒那麼危險」外遇醜聞反被挖挨轟:你睡過?
日本近期熊害頻傳,據環境省統計,今年4月至10月,熊造成的受傷事件已達176件、受害人數則高達196人,引起民眾恐慌。但男星東出昌大卻直言「熊沒那麼危險」,只是因媒體過度渲染,才導致熊被妖魔化。相關言論曝光後,慘遭輿論圍剿砲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行政院明提院版財劃法 民進:藍白懸崖勒馬解決你們的爛攤子
[Newtalk新聞] 立法院日前通過在野所提《財政收支劃分法》部分條文修正案,行政院長卓榮泰痛批,將使政府的總預算無法編列,行政院會全面迎戰。對此,民進今(19)日表示,在民進執政下,地方財政起死回生,藍白惡修財劃法掏空中央沒必要,只會害得中央被迫舉債、債留子孫。民進呼籲,行政院將提出財劃法修正草案,希望在野懸崖勒馬,「一起好好解決你們創造出來的爛攤子」。 民進今透過臉書發文表示,國民、民眾仗著國會多數,沒有充分討論、缺乏專業諮詢、忽視程序正義下,兩度惡修《財政收支劃分法》,第一次修法從中央多搬走4,165億元統籌分配稅款,第二次修法更直接規定中央給地方的補助款「只能變多、不能變少」。 民進列舉近10多年地方政府財政狀況的數據變化,在2012年國民中央執政時,地方財政陷入困境。民進指出,地方政府當時的歲計賸餘,合計是「負589億元」,甚至有部分縣市後來瀕臨破產,且前總統馬英九重北輕南,甚至在2014年高雄市面臨氣爆災情時,拒絕多投入經費支援,在那種情況下,民進主張修法改善南北與城鄉的財政差距,完全合理。 「2025年民進把地方財政救回來了。」民進說,201
新頭殼 ・ 50 分鐘前
狂戳中國痛點?傳高市早苗「將拜靖國神社」 他威脅1下場:掀驚濤駭浪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在國會答詢時,明確表示「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此番言論引發中國跳腳,中國外交部發布通知,呼籲中國公民暫時避免前往日本,中日關係持續緊繃。18日又傳出高市早苗可能將在12月26日「突襲」參拜靖國神社,前《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就稱,「如果高市早苗真敢邁出去靖國神社拜鬼這一步,將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必將掀起一場全面的驚濤駭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中國反「台灣有事」斷旅遊不讓賺 日本商家:沒差!挺高市早苗
中國不滿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在國會上答辯「台灣有事」,指出若危及日本並達「存亡危機事態」,不排除出動自衛隊,隨即中國政府不斷升級外交狀態,甚至呼籲中國國民勿赴日旅遊留學等。面對中國斷了旅遊財,不少日本商家直言「影響不大」,更有商家表態支持高市早苗。
鏡報 ・ 22 小時前


迎風面北部、東部留意降雨 北部低溫可達15-16度|#鏡新聞
更多天氣資訊,交給倍滋。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20 小時前
高市早苗台灣言論與中日外交風波:中國旅遊警示會給日本帶來甚麼?
中國持續抗議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涉及台灣安全的言論,對日本頒布旅遊禁令。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大陸赴日遊客可能急減60%。
BBC NEWS 中文 ・ 1 天前
環南公安連環爆3/環南市場公安擺爛、收費不開收據 北市市場處、自治會回應了
除了消防安全的問題之外,不少攤商對自治會未盡管理責任,還巧立名目向攤商收取上萬元「理貨費」也感到非常不滿,痛批市場處放任自治會侵害攤商的權益。
鏡週刊Mirror Media ・ 5 小時前
名醫蘇一峰臉書遭停權 他痛批「箝制言論自由」:黑金時期都沒那麼誇張
網紅醫師蘇一峰因經常評論國內政局與時事而受到關注,昨(17)日晚間他向媒體表示,自己的臉書帳號突然被停權,直呼「真的太黑了!感覺是國家黑手伸進來。」對此,曾代表民眾參選台東縣議員的林冠任直言,這就是一種箝制言論自由的手段,「假裝跟政府無關,反正把你砍了,讓你說話聲音變小了,就不是那麼多人更清楚知道,現在發生了什麼事情。」林冠任今(18)日在臉書發文指出,這......
風傳媒 ・ 10 小時前
13比0無異議通過!中俄棄權 川普加薩計畫獲聯合國安理會背書
台灣時間18日早晨,聯合國安理會以13比0的票數,無異議通過了美方提案,替美國總統川普的20點加薩和平計畫背書。握有否決權的中國與俄羅斯,則是投下了棄權票。川普的方案當中,將設立所謂的「國際維穩部隊」(ISF),臨時接管戰後加薩的維安。不過,衝突當事方之一的哈瑪斯表達了反對,稱決議案未尊重巴勒斯坦人的權益與要求。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3 小時前中俄棄權 安理會表決通過在加薩部署國際部隊
聯合國安理會17日表決通過一項由美國起草的決議案,將支持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加薩和平計畫,包括部署國際部隊和未來的巴勒斯坦建國之路。 這項決議案在俄羅斯與中國棄權下,獲得13票贊成、沒有反對票。華盛頓在投票通過後宣布,這是「具歷史性與建設性」的表決。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瓦爾茲(Mike Waltz)表示,這項決議案代表了另一個重要舉措,將能讓加薩走向繁榮、並讓以色列能夠安全生活。 這項經過意義重大的談判、進行過多次修改的決議案,「贊同」了川普的計畫。川普主導的計畫促成了以色列與哈瑪斯10月10日宣布在飽受戰火蹂躪的加薩實現脆弱的停火。 這項和平計畫授權組建一支臨時性國際維和部隊(International Stabilization Force,ISF),並和以色列、埃及、以及經過新訓練的巴勒斯坦警察合作,協助確保邊境地區安全及實現加薩走廊(Gaza Strip)非軍事化。 此外,它也授權成立一個和平理事會(Board of Peace),作為加薩的過渡管理機構,而川普理論上將擔任主席,任期直到2027年底。 這項決議案也提到未來巴勒斯坦建國的可能性。 這項草案中說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俄軍再奪烏東3村 澤倫斯基急奔歐求援
據外媒報導,在上述消息發布之際,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正出訪多個歐洲首都,尋求對疲憊烏軍以及該國受創的能源電網提供更多支援。根據莫斯科方面的說法,俄軍在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Dnipropetrovsk)奪取蓋伊(Gai)、在頓內茨克州(Donetsk)奪取...
CTWANT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