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700億缺口怎解?不敢漲又被「三道破口」夾擊,連賢明解析關鍵危機
調漲健保保費成政治禁區,但真正壓力來源不止於「不敢漲」,還有「人口結構改變」。台灣正面臨三道結構破口:勞動人口萎縮、世代負擔失衡、少子化人力荒。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連賢明指出,健保要邁向永續,須著手制度改革,建立全民基礎保費、將資產納入課徵,並善用AI補強醫療人力。
全民健保被視為台灣最成功的公共政策之一,民眾滿意度長期維持在八至九成。然而,這份高滿意度,似乎也成制度改革的「雙面刃」。
連賢明表示,每當健保調漲保費時,民眾滿意度往往會驟降至六、七成。他直言,幾乎每位部長一旦決定漲保費,就得做好下台準備,往往也是任內的「最後一件事」。
他說,健保開辦30年來,僅調漲過3次保費,平均相隔4至5年。「健保理應像汽車保險,每年小幅調整,而非4、5年才漲一次、漲就漲很多。」這種保費調整間隔過長、幅度過大的情況,使健保財務愈發不健康。
健保收支缺口達700億元,補充保費開源有限
健保開辦近30年,支出從1995年的3000多億元,預估明年將正式突破1兆元。連賢明表示,高達5%的支出年成長率,遠超過僅1至2%的保費收入成長,形成每年約700億元的財務缺口。
健保支出將突破1兆大關,連賢明提醒,若不調整制度,收支差距將持續擴大,僅靠現行財源難以為繼。政府雖研擬透過補充保費改革「開源」,包含將單筆扣繳改為年度結算、提高課徵上限至5000萬元等措施,盼減少富人拆單規避,但實際效果有限。
連賢明估算,整體僅能多收約100至200億元,僅占700億元缺口的七分之一,且政治代價極高,「可能得陣亡一位署長、一位部長。」
除了補充保費外,其他特定稅捐如糖稅、碳稅等,規模多僅十餘億元,只是「杯水車薪」。在1兆元的支出體系下,這些措施難以從根本改善財務結構。
從連賢明的分析可見,健保的困境不僅止於財務失衡,另一項更深層挑戰,來自台灣人口結構急速轉變。整體而言,台灣正面臨三個核心挑戰:勞動人口萎縮、世代負擔失衡,以及少子化導致的醫療人力荒。
第一、勞動人口萎縮
連賢明指出,台灣健保的保費制度以「薪資所得」為基礎,但隨著工作人口逐年下滑、非工作人口上升,收入成長自然追不上支出。換言之,當繳費的人愈來愈少、領取醫療服務的人愈來愈多,健保的收入動能正逐步減弱。
他也提醒,近年非典型就業型態快速增加,許多自由工作者、接案者或平台勞動者的收入難以精準計算,使得以薪資為基礎的費率制度更加脆弱。
第二、世代負擔失衡
人口老化不僅推高醫療需求,也擴大世代間的繳費不對稱。繳得多的年輕人,用得少;用得多的長者,卻繳得最少。
連賢明指出,隨著退休人口快速增加,許多高資產族群雖已無固定薪資收入,卻是醫療利用最高的一群。「台灣最有錢的一群人,其實是60歲以上的退休族,他們擁有最多資產,卻因沒有薪資所得而繳最少的保費。」
這凸顯出健保費率設計與實際支付能力之間的落差,特別是在超高齡社會,「所得」已不再能代表「能力」,資產性收入(如房租、股息、資本利得)並未被納入費基,年輕勞動族群承擔不成比例的負擔。
第三、少子化衝擊
健保面臨的不只是錢的問題,還有「人」的問題。連賢明表示,少子化影響經過20年遞延,現已在醫療現場真切浮現,醫療人力正面臨嚴重短缺。
人口斷層不僅掏空保費來源,也讓醫療體系面臨嚴重人力荒。連賢明強調,新藥與新科技固然重要,但更該投資能解決人力問題的科技,建議善用數位化與生成式AI減輕醫護的文書負擔,如自動生成護理紀錄、遠距醫療系統等。同時,制度上也應鬆綁,推動專職夜班護理師與兼職人力回流等機制,鼓勵中高齡與兼職者重返醫療現場。
解方思考:基礎保費、資產課徵到AI人力補位
面對少子化導致薪資費基萎縮、人口老化持續加劇的挑戰,連賢明呼籲,健保收費模式必須進行根本性變革。他主張應廢除身分別優待,訂定「基礎保費」制度,不分所得均要繳納一定基礎保費,並參考韓國經驗,將資產納入課徵範圍,使保費更能反映真實支付能力,達成世代間的公平分擔。
另外,健保永續不僅取決於財務結構,也仰賴醫療人力的穩定供應。
連賢明建議,未來醫療投資應聚焦人力永續,除了改善待遇與留任誘因,更應善用科技與制度創新,如導入生成式AI協助文書處理、推動遠距醫療服務,以及建立彈性工時與兼職回流制度。要讓健保永續發展,須在「錢」與「人」兩面向同步補強,體系才能在高齡浪潮下走得更穩、更遠。
其他人也在看

明年健保費確定不漲!安全準備金達2個月 「補充保費」動向曝光
115年健保總額協商金額近兆元,全民健康保險會今(19)日宣布,115年底安全準備金達2個月、未低於水位,明年的健保一般保費確定不漲,維持5.17%。而外界關注的補充保費日前引發爭議後,此次並未再提出討論。全民健康保險會9月24日歷經13小時協商,醫院、西醫基層、牙醫門診、中醫門診等4部門的健保總額及其他預算均達成共識,各部門總額都達到行政院核定成長率上限......
風傳媒 ・ 1 天前

醫起宅在家 急症照護走入病患家中
急重症患者出院後,有3-6個月的黃金恢復期,但往往回家後,醫療資院銜接不上,病況急轉直下,於是健保署2024年7月試辦在宅急症照護,針對癌末,腦中風,骨折,心臟衰竭或75歲以上衰弱的高齡長輩,能在...
大愛電視 ・ 1 天前
注意溫差!最猛冷空氣快走了 「這一天」高溫恐飆到30度
東北季風持續增強,全台有感降溫!今(19)日清晨最低溫只有11.8度,北部白天高溫也僅20度。中央氣象署指出,這波冷空氣將持續影響至後日清晨,隨後氣溫將戲劇性回升,「這一天」將出現一週中的最高溫,飆到30度,體感如同夏天。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北海道大雪!台灣夫妻登日媒封面 「包成羊咩咩」萌翻全場
日本寒流來襲,北海道小樽天氣急凍大飄雪,一對台灣觀光客因全身包緊緊、宛如「羊咩咩」的可愛造型受日媒採訪爆紅;寒流下的小樽天氣、積雪狀況與觀光客反應全被熱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做檢驗才驚覺「長期營養不良」!藍心湄早餐改這樣吃,拯救掉髮+瘦回緊緻好身材!
吃對早餐,不只抗老,還能幫助瘦身。時尚教主藍心湄近期在《女人我最大》中分享,她因為改變飲食習慣,不僅頭髮重新長出來,原本「怎麼都瘦不下來」的臃腫感也明顯改善,整個人煥然一新! 營養不足,掉髮
女人我最大 ・ 12 小時前
外資大撤退台積電重挫4% 大盤血崩近千點周線連三黑/鴻海OpenAI合作缺採購承諾 市場憂成「金主」股價挫/被動元件逆勢噴火 蜜望實金山電漲停最搶鏡|Yahoo財經掃描
美股在強勁就業數據澆熄降息期待、聯準會10月會議紀錄偏鷹,以及市場對關稅與AI資本支出過熱的疑慮升溫下全面翻黑,四大指數重挫。道瓊工業指數下跌0.84%;標普500指數下跌1.56%;那斯達克指數下跌2.15%;費城半導體指數更重挫4.47%,反映投資人對半導體庫存、AI伺服器建置成本與企業支出周期的疑慮升高。科技股多數走弱,輝達財報雖亮眼但盤中由漲轉跌收黑3.15%,美光下殺逾10%、超微大跌近8%,向雲端服務商出租算力的CoreWeave與電腦儲存設備服務商Sandisk亦同步重摔,美股AI鏈全面遭到獲利了結。台積電ADR同步承壓,重挫拖累今日台股電子權值情緒。 亞股同樣全面走弱,日股大跌2.40%,韓股重挫3.79%,港股走弱2.38%,上證指數亦走跌2.45%,反映全球科技與出口產業鏈的避險氣氛持續升高。 台股今(21)日遭逢恐慌性賣壓重擊,終場大跌991.42點收26,434.94點,成交量5,508億元,周線連3黑、季線失守。權值股全面潰逃,台積電(2330)收跌70元至1385元、跌幅4.81%,鴻海(2317)下挫逾4.8%、日月光投控(3711)跌6%,聯發科(2454)亦收黑3.3%。盤面殺盤最重的記憶體族群崩跌,華邦電(2344)、南亞科(2408)、群聯(8299)、商丞(8277)全數被打到跌停,威剛(3260)、旺宏(2337)、力積電(6770)、十銓(4967)等跌幅集中6%~8%,成為今日重挫主因。反觀被動元件在銀膏、銅膏可能啟動漲價循環的題材帶動下,蜜望實(8043)、金山電(8042)強勢亮燈漲停,光頡(3624)、立隆電(2472)同步逆風走強,成為盤中少數亮點。
Yahoo奇摩財經編輯室 ・ 2 小時前
今起回溫!「最快這時」又一波冷空氣來台 強度曝光
今(20)日持續受東北季風影響,各地皆感受涼冷,清晨西半部及宜蘭低溫約15、16度,花東也只有17、18度,局部溫度會再更低一些,請注意保暖,白天起冷空氣逐漸減弱,北部及宜花氣溫稍回升,高溫約20至22度。氣象粉專也提醒,下一波冷空氣預估將在這時抵達。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11月底還有颱風假?專家揭「天琴」侵台機率
生活中心/李明融報導中央氣象署指出,今天(21日)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冷空氣逐漸減弱,但早晚仍會感受涼冷,清晨各地低溫約17度至19度,局部溫度會再更低一些,早晚請注意保暖,白天高溫北部及宜蘭約22度、23度,花東約24、25度,中南部約26度、27度,感受舒適,然而儘管進入到11月份,仍有颱風持續生成,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指出下週一至週二(24日至25日)有機會生成「天琴」颱風,但對台灣天氣應無影響。
民視 ・ 5 小時前
中客力挺「禁日旅遊令」!日網驚曝「車站1奇景」嗨了
國際中心/于士宸報導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延續前首相安倍晉三的既定路線,先前拋出「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的強硬說法,展現出力挺台灣的明確立場。此舉讓中國外交部大為不滿,14日緊急發出聲明,呼籲中國公民「近期暫勿前往日本」,消息一出大批中國旅客紛紛取消、改期機票,避免赴日旅遊。沒想到,近日就有日本網友曬出街景照片,只見本該忙碌的車站前卻空蕩蕩,空氣相當冷清,引起原PO驚嘆,好奇表示「中國人都消失了嗎?」,貼文曝光後掀起一陣熱議。
民視 ・ 9 小時前

中國人真的從日本消失!日本網友叫好
[NOWnews今日新聞]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相關言論激起中國不滿,祭出多種反制措施包括呼籲民眾別去日本旅遊,航空公司機票、日本飯店乃至郵輪均傳出退訂、行程取消潮。不過,有日本網友對此歡呼叫好...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蘇州帶紀念品返台被盯上! 郁方行李遭開箱檢查…嚇喊:以為20萬要飛了
藝人郁方近日從蘇州返台,她分享自己卻在松山機場遇上驚魂一刻。她分享自己在當地買了一把「超大艾草棒」,抵台後行李剛從輸送帶滑出,就赫然看見箱子上貼著一張有狗圖案的警示貼紙,讓她當場滿頭問號。讓她憂心是不是違規攜帶肉品,更擔心會遭罰20萬。幸好最終只是誤會一場。
鏡週刊Mirror Media ・ 6 小時前
話時代人物/「最美檢察官」暢談蛻變歷程 愛妻認了:曾心生厭惡
鄭弘儀主持的談話節目《話時代人物》邀請到「最美檢察官」陳漢章,分享他從男生轉換為女生的心路歷程、如何勇敢活出自我,同時也訪問到了陳漢章的老婆雪兒,她為何可以接受丈夫的轉變,以及如何處理雙方關係。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不是南亞科也非華邦電!億元教授點名「這檔記憶體」久抱相對安心 外資連5敲
[FTNN新聞網]財經中心/綜合報導在AI熱潮下,近期記憶體大缺貨價格狂飆,DRAM雙雄南亞科(2408)、華邦電(2344)雙創歷史新天價,成交量也炸天,針對記憶體...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凍齡女神就服宋慧喬!青龍獎場內生圖封神,44歲美得不像同一個圖層,無懼「前任同框」話題成最美亮點
粉色輕紗 x 俐落短髮,溫婉與率性的完美平衡宋慧喬身著一襲淺粉色輕紗洋裝亮相。這件禮服的選擇極具巧思,柔和的紗質在場內燈光下呈現出飄逸靈動的光澤,抹胸設計優雅地露出了她漂亮的天鵝頸與鎖骨線條。不同於紅毯上常見的強勢大紅或經典黑白,這抹溫柔的粉色,反而襯托出她...
styletc ・ 1 天前
苗栗地震「震出翻盤」!命理師預言2026選情
[NOWnews今日新聞]苗栗縣竹南鎮17日深夜至隔日清晨,一連發生三起地震,最大地震規模3.8,花蓮也地牛翻身,都屬於極淺層地震。對此,命理師高輔表示,透過占卜進算出「空亡卦」,接連地震意指選情翻盤...
今日新聞NOWNEWS ・ 3 小時前

子瑜帶TWICE登高雄!玉澤演暖喊「歡迎來台」網笑:比台灣人還台
不僅大批粉絲爭相接機外,目前正在台中拍戲的男神玉澤演也在IG曬出他拍下TWICE來台的新聞畫面,寫下:「歡迎來到台灣」,引來網友笑翻:「玉澤演比我還像台灣人」、「連男神都歡迎子瑜回台」。記者林汝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