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機械廠曼谷分享智慧製造技術 非紅供應鏈成台優勢
(中央社記者李宗憲曼谷20日專電)台灣機械廠今天在泰國國際金屬加工設備展(METALEX)的論壇上分享智慧製造與自動化應用,內容切中泰國製造業升級需求。有深耕泰國逾30年的台廠表示,台灣強項是軟體,因此能夠透過智慧製造技術,協助泰國業者提升良率及減少人力依賴。
以「塑造智慧製造的未來」(Shaping the Future of Smart Manufacturing)爲題的論壇今天在泰國國際金屬加工設備展舉行,由東台精機、力勁機械、大光長榮分享智慧製造與自動化應用,吸引各國業者和買主聆聽。
這場論壇是「TAIWAN SELECT台灣智慧製造」系列活動之一,由經濟部國際貿易署(TITA)主辦、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PMC)與外貿協會共同執行。
深耕泰國逾30年的東台精機,其董事總經理鐘志偉是講者之一。他表示,東台精機以專用機設備起家,擅長開發客製化工具機,並以智慧製造技術,協助泰國業者提升金屬加工良率,同時又能減少人力依賴,早已成為當地供應鏈升級的重要夥伴。
鐘志偉告訴中央社,台灣業者的強項是軟體,像是許多加工廠面臨刀具磨耗難以預測,容易產生不良品的問題,東台精機能在機台上布建電流、溫度、壓力、聲音等多種感測器,並以軟體分析「電流圖」判讀加工狀況,讓機台能即時調整進給速度,避免產生瑕疵品。
他解釋,所謂智慧製造,就是能「透過即時監控,在過程中立即得知是否異常,而大幅提升良率」,這能解決客戶最擔心的生產中斷與品質不穩定的狀況。
另外,面對非紅供應鏈趨勢,鐘志偉則說,多家汽車廠與國際品牌已訂下時程,逐步將供應鏈移出中國,尋找第二個生產基地。他認為,泰國具備完整重工業基礎,因此吸引大量台商與國際企業前來投資,台灣業者也能扮演整合的角色,協助客戶在泰國快速建置產能。
台灣廠商也在這波非紅供應鏈趨勢取得優勢,有來泰國參展的台灣業者指出,許多美國客戶重視去中國化,因此台灣製造已成市場利基。
啟榮機械代表蔡鈞亦表示,近年全球供應鏈重組下,來自泰國與其他國家的買主,愈來愈關注產品是否為「台灣製造」,並要求提供材料來源證明,顯示市場對去中國化的需求正持續升高。
蔡鈞亦告訴中央社,參展時發現,許多買主在洽詢時會先確認工廠及供應鏈是否位於台灣,特別是美國客戶更要求提供材料來源證明。他強調,啟榮機械產品皆在台灣生產,因此未受到相關政策影響。
蔡鈞亦補充,美國與部分市場希望降低對中國依賴,使台灣製造成為明顯利多。他說:「這是一項利基,趨勢延續下去對我們肯定是有利的。」(編輯:楊昭彥)1141121
其他人也在看

永擎上市首日蜜月不太甜 漲10%後一度壓回掛牌價附近
永擎電子(7711)今(19)日以每股 268 元掛牌轉上市,股價開高最高衝上 296.5 元,漲幅約 10.63%。不料受到大盤賣壓影響,漲幅隨即收斂,幾乎殺回上市價 268.5 元,不過在基本面強勁,資金追捧下仍漲回 2
鉅亨網 ・ 1 天前
劍指2026 政院版跟屁蟲製造衝突
藍白聯手上周在立院三讀通過修正《財劃法》,衛環委員會也從17日起審查在野立委所提《勞工保險條例》修正案,之前修法「八風吹不動」的行政院,眼見在野動作頻頻,20日「匆匆忙忙,連滾帶爬」火速提出政院版,不僅未見解決問題,反而製造衝突,劍指2026地方選舉的司馬昭之心昭然若揭。
中時新聞網 ・ 5 小時前
卓榮泰稱立院版本 釀財政土石流
行政院會20日通過院版《財劃法》修正草案,聲稱整體挹注地方經費將達1兆2002億元,創歷年新高,整體縣市淨增財源及平均增幅均高於直轄市。不過,針對各縣市關切實際分配金額,財政部長莊翠雲坦言,因涉事權劃分與分配辦法再討論,金額未定。閣揆卓榮泰強調,院版是能取得最大共識的版本,呼籲立院能共同支持,否則將是一場「財政土石流」,必釀巨大災害。
中時新聞網 ・ 5 小時前詹方冠:3面向提升台灣AI實力
國發會副主委詹方冠20日指出,歐洲商會主要建言議題,都與推動政策密切相關,以前瞻AI監理政策為例,這是攸關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技術,台灣做AI硬體全世界領先沒問題,但在AI應用跟軟體技術,還有很大發展空間。政府推動AI新十大建設,主要是透過3個面向,來提升台灣在AI方面的實力。
工商時報 ・ 5 小時前解密失智因子 生活習慣扮要角
國人不良的生活習慣,恐增添失智風險。工研院健康樂活與智慧醫療照護聯盟副秘書長胡紀平19日在「永續健康趨勢論壇」,以「國人健康解碼,不可不知的失智症威脅」為題發表演說,解析與南山合作的《永續健康白皮書》調查結果,並從國內外數據剖析失智風險、照護成本及可行的預防途徑。
工商時報 ・ 5 小時前
歐洲商會建言 加強AI監理
歐洲商會(ECCT)20日發表《2026年建議書》,呼籲政府強化社會、能源與通訊等關鍵基礎設施韌性,並尋求人才短缺長期解方。本次建議的六大重點包括:具前瞻性AI監理政策、能源安全、多元性勞動力、健康且具韌性的醫療、國際接軌與強化基礎建設與物流體系。
工商時報 ・ 5 小時前基隆皇冠大樓 PwC普華公開標售
隨著微風集團首度跨出台北,在基隆打造全新地標購物商場「微風東岸」,NET、NIKE、馬辣集團餐飲及湯姆熊等品牌陸續進駐,加速推升港區商業熱度。順應此成長契機,PwC普華國際不動產公司刻正辦理基隆港灣地標建築「基隆皇冠大樓」公開標售,標售範圍涵蓋旗艦電影院(四層)、旅館(七層)及複合式餐廳(多層,可單層投標)三種類型分別進行標售,建物面積約230坪至1,200多坪不等,適合投資機構、長照集團、餐飲品牌、及零售業等前瞻布局,掌握港市轉型紅利,並迎接東岸商機新篇章。
工商時報 ・ 5 小時前
人介入的AI-提升AI緝毒效能 人為介入不可少
立法委員王世堅近期在質詢時表示,海關AI緝毒輔助系統績效不彰,不如由人自己做。AI在毒品查緝上,不止是機具,而且更是不可或缺的夥伴。但面對新興毒品,關員需學習介入AI,AI也需要一段時間做「機器學習」。
工商時報 ・ 5 小時前購買恐面臨5風險…四大特徵 辨別境外保單
境外保險商品常以資產管理公司、財務顧問名義,透過社群平台宣傳販售,並以「保費便宜」、「投資報酬率高」、「適合長期持有」等話術吸引消費者。此類情況引起金管會重視,強調這些保單未經許可設立的國外保險公司所銷售,有偽造風險之虞。
工商時報 ・ 5 小時前
期交所 推客戶風險預警
因應主管機關自7月1日起正式實施新臺幣利率交換契約(TWD IRS)應集中結算機制,臺灣期貨交易所持續推動相關制度優化及配套措施,並將於12月1日正式上線「店頭衍生性金融商品集中結算客戶風險預警監控」功能,以協助店頭一般結算會員客戶風險管理效率,進一步提升市場運作安全與韌性。
工商時報 ・ 5 小時前AI需求續強 宸曜明年營收拚增雙位數
工業電腦廠宸曜(6922)董事長高明和20日在法說會上表示,全球智慧自動化、AI即時決策與邊緣運算的需求成長趨勢明確,產業長線前景樂觀。企業對能在嚴苛環境下運行的高效能運算平台需求持續上升,有助強化宸曜在邊緣AI市場的領先地位。
工商時報 ・ 5 小時前沙美合作 川普大開綠燈
沙烏地阿拉伯王儲薩爾曼走訪美國,與美總統川普談及多項投資與合作,美政府大開綠燈,允許輝達(NVIDIA)向中東兩國銷售7萬顆AI晶片,此外沙國人工智慧(AI)公司HUMAIN也將與商業鉅子馬斯克旗下的xAI聯手建造資料中心。
工商時報 ・ 5 小時前壽險百億神單 全年拚新高
全球股市創高,加上美元利率回落,激勵壽險保單銷售暢旺。彙整各公司統計結果,今年前十月,八家壽險共誕生13張「百億神單」,合計銷售金額估逾2,300億元,11月還有三商美邦、元大人壽等業者入列,預估今年全年,「百億神單」張數可望挑戰2021年的17張、締造近年新高紀錄。
工商時報 ・ 5 小時前盡職治理資訊揭露 第一金證連四年獲肯定
臺灣證券交易所頒獎表揚2024年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資訊揭露較佳券商,第一金證券連續四年入選,是本評比開辦以來表現最優異的券商之一。公司表示,盡職治理已成為公司的文化,未來將擴大對高碳排投資部位的議合,深化對投資部位碳排放的關注,同時逐年落實SBTi(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減碳路徑,為對抗地球暖化盡一份力,期許成為同業盡職治理的典範。
工商時報 ・ 5 小時前


穎崴Q4訂單塞爆 明年營運熱
測試介面大廠穎崴(6515)今年營運持續向上。董事長王嘉煌20日表示,目前第四季訂單已塞爆,在全球布局方面,公司正與美國一家合作廠商洽談,評估收購對方位於亞利桑那州的廠房與設備。若一切順利,預計明年下半年可望進入量產。他並看好明年全年營收仍可維持雙位數成長動能。
工商時報 ・ 5 小時前
BTCC 交易所公布 11 月儲備報告:總儲備率達 146%,強化業界領先的財務透明度
BTCC 作為全球歷史最悠久的加密貨幣交易所,發布 2025 年 11 月份的資產儲備證明(Proof of Reserve, PoR)報告,顯示總儲備率達 146%,持續高於產業標準。 11 月資產儲備證明報告顯示,多項主要數位資產的儲備狀況穩健: Bitcoin(BTC):162% Ethereum(ETH):165% Tether(USDT):160% Cardano(ADA):150% USD Coin(USDC):133% Ripple(XRP):124% BTCC 的總儲備率在 2025 年整體期間皆維持在 100% 以上,展現其在不同市場環境下的財務韌性。儲備率自 7 月的 132%,提升至 8 月的 141%、9 月的 143%,並在 10 月達到 152%。 「自 2025 年 5 月以來,我們的儲備率始終維持在 100% 以上,」BTCC 產品經理 Marcus Chen 表示。「在市場波動期間,強健的儲備最為關鍵;它確保用戶資產無論市場條件如何都能獲得完整保障。」 BTCC 每月進行默克爾樹(Merkle Tree) 審計,以驗證交易所持有的儲備是否足以覆蓋所有用
Knowing ・ 1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