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3成新生兒來自35歲以上產婦 國健署:凍卵非萬靈丹,適齡生育最關鍵
國民健康署指出,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女性生育第一胎的平均年齡為31.65歲,與20年前的27.39歲相比增加4.26歲。所有出生嬰兒當中,超過三成來自35歲以上產婦。國民健康署提醒,女性35歲後、男性40歲後,懷孕與胎兒健康風險皆顯著上升,包括流產、早產、胎兒先天缺陷及妊娠併發症等,凍卵亦無法避免高齡懷孕帶來的身體風險,呼籲國人把握黃金生育期及早規劃,若有試管嬰兒療程需要,可善用最新的人工生殖補助3.0方案。
內政部113年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全國女性生育第一胎的平均年齡為31.65歲,與20年前的27.39歲相比增加4.26歲,而所有出生嬰兒當中,超過三成來自35歲以上產婦。隨著現代社會型態改變,國人普遍延後婚育,晚育情形漸成常態,卻忽略了「適齡生育」仍是保障母嬰健康的重要關鍵。
照顧母嬰健康 生育年齡是關鍵
國民健康署表示,父母年齡與胎兒健康密切相關,女性的卵巢功能及卵子品質會隨年齡增長逐漸下降,造成卵子不易受精或胚胎染色體出現異常的情況。尤其是35歲以上孕婦發生流產、早產、胎兒先天缺陷或低出生體重的機率提高,且孕期罹患妊娠高血壓、子癲前症(妊娠毒血症)、妊娠糖尿病等高危險妊娠合併症的風險也隨之增加。另一方面,男性40歲後,精子不良率及染色體異常率升高,造成精卵不易結合,45歲以上更可能提高配偶妊娠糖尿病及子代罹患自閉症、躁鬱症、思覺失調的風險。因此,為了維護母嬰健康,不論男女都應重視適齡生育的重要性。國民健康署呼籲國人把握女性25歲至35歲、男性40歲前的黃金生育年齡,儘早規劃生育。
國民健康署指出,有計畫生二寶的家長,除了需考量家庭狀況及時間精力分配等,更要提早做準備。依據內政部統計資料,生育第二胎之婦女,年齡為35歲以上占37%,與10年前相比增加了10%,仍與晚婚遲育現象有關。適齡生育不僅在懷孕至生產過程中對母嬰健康更加分,也讓媽媽產後能更快恢復體力。
凍卵無法提供絕對保障 適齡生育才有最高成功率
國民健康署說,時下部分女性為了保留年輕、品質較佳的卵子而選擇凍卵,醫療過程中除了需接受多次注射排卵藥物、支出不少醫療費用,更需面臨「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的風險,可能引起卵巢腫大、噁心、腹瀉等症狀,嚴重者亦可能導致腹水、栓塞、腎功能受損。此外,即使未來卵子解凍順利受精形成胚胎並植入,因身體老化導致的活產率降低,以及高齡懷孕帶來的身體風險仍無法避免。根據國內外統計資料,凍卵可能導致生育決策延後,為降低媽媽和寶寶的健康風險,國民健康署提醒國人適齡生育最重要,就算選擇凍卵也要儘早規劃生育的時機。
國民健康署表示,隨著遲育現象普遍,不孕人口也隨之增加,美國生殖醫學會表示,30歲健康女性每個排卵週期嘗試懷孕而成功的機率約20%,但到40歲時,則降至5%以下,即使有人工生殖技術協助,成功率也會隨著年齡而下降,依據國民健康署針對112年進行試管嬰兒療程之治療人次所做統計顯示,受術妻年齡36歲之懷孕率及活產率分別為29.9%及23.4%,此後隨年齡增加而顯著下降,至44歲則分別僅剩9.3%及5.6%,若想提高生育成功率,趁年輕仍是最有效的策略。
國民健康署指出,年齡為影響生育力的關鍵因素,男女生育力皆隨年紀增加而下降,國民健康署提醒,若有規律性生活且未避孕,經過一年仍未懷孕,夫妻應儘早一起尋求專業的醫療診斷與評估。若經醫師判斷有進行試管嬰兒療程之需求,且夫妻一方具我國國籍,並於我國戶政機關完成結婚登記、妻年齡未滿45歲者,可至全臺104家特約人工生殖機構申請試管嬰兒補助。114年11月1日起補助方案再加碼,鼓勵適齡生育,越早生,補越多!
更多新聞推薦
其他人也在看


首胎年齡平均31.65歲 逾3成新生兒來自高齡產婦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19日電)據統計,台灣女性生育首胎平均年齡為31.65歲,比20年前增4.26歲;所有出生嬰兒中,逾3成來自35歲以上高齡產婦。國健署提醒,凍卵無法避免高齡懷孕身體風險,適齡生育最關鍵。
中央社 ・ 4 小時前
32歲男天天「靠1物」充飢 血糖狂飆680!醫嘆:再晚恐中毒亡
一名32歲男性司機因三餐不定時,常喝珍珠奶茶這類含糖飲料充飢,且外食也高油、高鹽、高糖,致其空腹血糖竟高達680mg/dL(正常值上限99)、糖化血色素超過15(正常值上限5.6%),已達嚴重糖尿病!醫師呂昀珊表示,糖尿病嚴重恐致酮酸中毒、甚至死亡。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研究:出生排行影響過敏風險 兄姊越多越不易氣喘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9日電)國內最新研究發現,孩子過敏的風險與出生排行有關。家中生越多、排行越小的孩子,氣喘、過敏性鼻炎或異位性皮膚炎風險都較低,第3胎的氣喘風險更比老大減少26.9%。
中央社 ・ 2 小時前
濕冷轉乾冷! 最凍時間未到「這兩天」注意|#鏡新聞
更多天氣資訊,交給氣象主播王鈺婷。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23 小時前尋找傳統藝術接班人 陳錫煌指導藝生演孫叔敖故事
(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台北19日電)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推出「傳統藝術接班人──駐團演訓計畫」,本週六(22日)將由國寶大師陳錫煌指導藝生演出「復楚宮」,透過孫叔敖故事展現布袋戲前後場精湛技藝。
中央社 ・ 6 小時前金門醫院受贈體外反搏治療系統 盼實現在地醫療
(中央社記者吳玟嶸金門19日電)企業捐贈移動式體外反搏治療系統給金門醫院,院長徐德福表示,金門醫療設備可能不比台灣本島,民眾做特別檢查、治療常須兩地奔波,此次受贈能使金門民眾得以就地醫療。
中央社 ・ 2 小時前
加快關閉 教育部簽新協議 中小學撥款工作將交勞工部
為加速關閉腳步,教育部簽署了六項新協議,將部分最大型撥款項目轉移至其他聯邦部門。根據協議,勞工部將監管中小學教育和高等教...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5 小時前故宮南院文物古韻投映白螺沙灣 館外愈夜愈美麗
(中央社記者蔡智明嘉義縣19日電)故宮南院夜晚開放展館外空間營造夜間光環境,以光影為丹青、白沙為畫紙,將院內典藏文物化為動態繽紛流光藝術,投射在親子遊戲場域「白螺沙灣」上,讓藝術融入庶民生活。
中央社 ・ 5 小時前
Edison Scholars獎學金開放申請 30人總額150萬元
一年一度的Edison Scholars STEM獎學金計畫,即日起至2026年1月22日開放申請,向南加地區30名高中...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6 小時前賴總統:政府重視口腔健康 健保牙科門診總額將提升
(中央社記者賴于榛台北19日電)總統賴清德今天表示,政府重視口腔健康政策,健保牙科門診總額,從2023年的新台幣508億元,到明年將增為584億元,期盼逐步實現世界衛生組織WHO「8020計畫」願景,讓民眾80歲時,仍然保有20顆以上的自然牙齒。
中央社 ・ 2 小時前台美百年小學締結文化交流合作 台生來美體驗美式課程
創校逾百年、來自台灣的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實驗小學(簡稱國北大實小),日前與同樣擁有百年歷史的南加知名小學Polytechn...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6 小時前
癌末也有機會拚痊癒!高醫設「CAR T」細胞治療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唐逸/高雄報導 圖:CAR T 不是單一醫療行為,而是一套完整的整合工程。高醫由血液腫瘤科、重症醫學、神經科、感染科、藥學、檢驗與護理團隊共同守護,以最嚴謹的流程陪伴每位
好醫師新聞網 ・ 1 小時前
專技辦法放寬解教師荒 11/20上路要報教育部審核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9日電)科技業吸走大量理工教師,教育部修法,讓6年以上業界資歷的人才,加修8學分教育專業後,可擔任高中職的專技教師,預計11月20日上路,為避免浮濫,一律都須報到教育部審核。
中央社 ・ 6 小時前
配合捷運綠線辦理「大園區坑菓路管線遷移工程」 停水11小時約3千戶受影響
配合桃園市政府捷運綠線工程,台灣自來水公司第二區管理處辦理「大園區坑菓路(幸福路至崁下橋)配合管線遷移工程」,預計11月22日9時起至20時止進行施工停水11小時,請民眾預先儲水備用。本次停水影響戶數約3千戶。桃市府經濟發展局表示,為儘早提供用水需求,經發局將持續督促自來水公司儘速完工復水,以降低民眾用水不便,本次停水影響範圍如下:桃園市蘆竹區/坑口里、山腳里、海湖里、濱海里。桃園市大園區/菓林里、竹圍里。新北市林口區/林口火力發電廠。為避免管線於恢復供水後,有部分地勢較高或管線末端等供水弱勢地區之住戶出現供水不穩定現象,請民眾提早於停水前六小時完成儲水,以避免集中於開始停水前大量儲水,造成管線末端用戶無水可用。恢復供水後,如仍無(缺)水時,請通知自來水公司或經濟發展局立即處理。如有任何供水問題,可電洽自來水公司24小時免付費服務專線1910,或可向當地里長洽詢。相關停復水資訊請上自來水公司網站查詢https://web.water.gov.tw/wateroff/。更多新聞推薦 ● 藍白合作升溫!黃國昌不排除讓位新北 稱公平機制下仍全力輔選
台灣好新聞 ・ 1 小時前沒2年PGY訓練將不准做醫美 估600人受影響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9日電)醫美亂象頻傳,衛福部預告修正特管辦法,已執業醫師也得PGY補訓,估受影響約600人。衛福部強調,補訓絕對必要,內容可再討論,每個訓練都有目的,重點是培養符合需求的醫師。
中央社 ・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