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是關鍵反制措施!沈伯洋強調蕭美琴到布魯塞爾、高市早苗挺台發言對很傷:政府越強硬,越無法攻擊
對於中國不斷加大對台恐嚇力度,民進立委沈伯洋今(17日)上電台節目《新聞放鞭炮》指出,當前外交就是其中一項重要反制措施,他提到自己遭放話「全球追捕」後飛到德國作證,以及副總統蕭美琴到歐洲議會IPAC演說都對中方打擊很大,加上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論調以及台日合作,這點相當明顯。他說,若政府都不反制,就會讓認為嚇台策略沒成本,因此政府如果越強硬,中國也就越無法騷擾。
沈伯洋表示,其實所謂台獨分子人也不會去中國,真正會去的常常是統派的人,而中國在逮的人同樣經常是統派的,因為中國上頭的人說要對台灣做統戰、需要KPI,導致下面的人去揣摩上意,有好幾次如富察、李明哲的事,都是地方上的人需要業績,就去找有在跟他們接觸的人,看該人士似乎可定義成台獨或分裂國家分子即抓起來。
沈伯洋說,會發現怎麼有些明明屬於大中國思想的人,結果在中國被打成台獨分子,理由不是中方真的要安上什麼罪名,而是因為這些人常常跟他們接觸,中國會去抓跟他們接觸的人,抓不到台派是因為人本來就不會過去,這點需要跟國人宣導。
沈伯洋指出,對中國應該要有反制措施,像美國的反制措施很簡單,說要開始調查中國官員在美國的置產狀況,中國就會害怕,具有一些影響力;但像台灣,中國官員不會在台灣置產,而若要把一些規定變嚴格,如投資、入籍相關法律,台灣本身就已比西方嚴格,因此台灣有籌碼反制的空間比外國少很多。
針對還有何種措施能拿來反制中國,沈伯洋說,其中一項重要的就是外交,像他這次飛去德國作證、副總統蕭美琴去布魯塞爾,這些事情對中方來說「就很傷」;或像高市早苗的挺台發言、台日合作同樣具殺傷力。他直言,若不對中國的行為做出反擊,會讓他們認為威脅、長臂管轄、通緝沒有成本,因此政府越強硬,中方就越不能做那些事。
(圖片來源:新聞放鞭炮、三立新聞網)
更多放言報導
國會擴權癱瘓行政…沈伯洋指藍營推立院兩岸小組「想取代總統職權」:等於兩岸未來是立院處理,行政權蕩然無存
再分析沈伯洋參選北市優勢!曹興誠指不須辭立委不存在折損:綠營立院劣勢,續留才會被無意義糟蹋、折損
其他人也在看
糧食券將再發…但新規讓領取資格更嚴了 部分非公民喪失資格
聯邦政府剛剛重啟運作,但俗稱糧食券的聯邦營養補充援助計畫(SNAP)新規定仍自11月起生效,許多人恐將失去「糧食券」福利...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 天前勇敢的台灣人 沈伯洋:持續出國反擊中國威脅
(記者黃啟明台北報導)沈伯洋今天表示,中國越打壓,台灣人越不應屈服,因此他臨時決定親赴德國國會,盡百分之百的努力,這也是國會外交的突破。現在國際友台力量正在累積,他將繼續出國行程,反擊中國威脅。 ...
自立晚報 ・ 13 小時前
請把視線放到真正走投無路的家庭 藍籲總統特赦殺子案老母
一名台北市80歲劉姓老母親獨力照顧癱瘓、重度障礙兒子半世紀,最終因身心耗盡親手悶死兒子,北院日前依殺人罪判2年6月,引發社會震動。衛福部長石崇良喊話「支持總統特赦」,隨即掀起更多討論;國民立委陳菁徽直言,事件曝光後社家署完全沒有檢討,連「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白皮書」仍停留在2009年,政策跟不上需求,才讓悲劇持續發生。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民進首都戰略待解 周玉蔻點名:沈伯洋最能展現姿態與決心
[Newtalk新聞] 民進2026台北市長提名尚未明朗,資深媒體人周玉蔻今(17)日發文提出三組潛在人選的策略性分析,強調執政在首都布局,除了戰略與戰術,更涉及政信仰與核心論述,需慎重以對。 周玉蔻表示,前副總統陳建仁政治形象優秀,但若投入台北市長選戰,恐無法帶動全國選舉氛圍,且會讓民進在「世代交替」議題上陷入說不清的困境,讓選戰停滯於「好好先生對上無能萬安」的僵局,因此她認為陳建仁應不會答應參選。 她也點名立委王世堅,直批若民進提名他出征台北市,形同宣示「背骨、投機」與「流量操控」成為政新信仰,恐讓中央向特殊勢力跪服。周玉蔻更語帶諷刺表示,「下次總統大選提名,也以流量為準?應該笑哈哈!」 周玉蔻提出另一種可能,即採「低調台北、吳怡農出線;高調宜蘭、基隆、新北、嘉義市」的區域戰法,集中戰力保住執政縣市。但她也質疑:「堂堂執政能夠棄守首都嗎?」 最後,她將重點指向民進不分區立委沈伯洋,認為提名沈是展現姿態與決心,但中央須先替他被打成「台獨、引戰者」的形象解套,並協助建立吸引中間選民的論述。同時,沈本人也應拋棄個人情緒,才能使策略完整落地。她強調,這牽涉到整體人事
新頭殼 ・ 1 天前
蕭旭岑喊賴清德、沈伯洋2028搭檔:對中國「長臂管轄」持保留態度
中國揚言追捕民進立委沈伯洋,但沈伯洋仍赴德國國會作證,並強調絕不退縮,引發中國國台辦不滿。國民副主席蕭旭岑今(17日)接受網路節目專訪表示,兩岸互不承認主權、互不承認治權,中國用「長臂管轄」延伸治權追捕沈伯洋,他對此持保留態度,但批沈伯洋行為非常糟糕,跟詐騙集團沒兩樣。
太報 ・ 1 天前
是否建議韓國瑜聲援沈伯洋? 侯友宜:中國不應該干涉台灣人的人權
[Newtalk新聞] 中國重慶市公安局日前以涉犯「分裂國家罪」為由,立案調查所謂「台獨頑固分子」的民進立委沈伯洋。總統賴清德呼籲立法院長韓國瑜應站出來捍衛國會尊嚴,聲援沈伯洋。不過,韓國瑜卻要賴清德先廢除台獨綱,跟撤回中國為境外敵對勢力說法。對此,新北市長侯友宜今(17)日也表態,任何國人的人權、民主自由,中國大陸都不應該沒有理由的干涉。 針對中國揚言全球緝捕沈伯洋,賴清德本月 11 日表示,中國大陸對台沒管轄權,沈伯洋是在維護台灣民主自由憲政體制,無任何違法,而他期待韓國瑜應站出來維護國會的尊嚴、維護台灣人民言論自由,應該率跨派委員來聲援沈。 面對總統的呼籲,韓國瑜本月 12 日表示,賴清德點名要他為沈伯洋發聲,這是典型「自己生病讓別人吃藥」;他提到,台灣安全有四隻腳,分別是「保護中華民國、保護民主自由、維護美台關係、維護兩岸和平」,但賴清德與民進打斷其中三隻腳,賴清德應該以民進主席身分廢除或凍結台獨綱、重新建立立法與行政的良好關係,更要撤回中國為敵對勢力的宣稱。 針對韓國瑜發言,賴清德今日表示,真正砍斷韓國瑜那張桌子四個腳的,其實是中國,並不是台灣。他強調,如果今天對
新頭殼 ・ 1 天前
凱思錢進黃國昌/質詢臺雅案爆拿錢辦事 黃國昌列貪汙案被告
本刊日前踢爆民眾主席黃國昌利用立委身份質詢臺雅集團創辦人沈裕雄遭詐50億元案,凱思國際卻收受到沈裕雄之子沈淳浤200萬元,民眾向台北地檢署匿名告發黃涉貪汙罪,檢方已分他字案將黃國昌列為貪汙罪被告,近日將傳喚黃國昌到案說明。
鏡週刊Mirror Media ・ 7 小時前
鄭麗文提兩岸溝通對話 蕭旭岑曝:駐台使節、AIT都感興趣
國民主席鄭麗文近期輪番接待外賓,國民副主席蕭旭岑17日透露,美國、日本、德國與新加坡等駐台代表近期拜訪鄭麗文時,對鄭麗文提出兩岸可以對話溝通都相當感興趣,他們也認為有助維持台海和平與區域穩定。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歷任總統誰最貪?粉專網路投票結果太震撼 青鳥炸鍋戰翻
普發現金1萬陸續入帳,符合條件的民眾也可以到指定ATM領取。有粉專近日在YouTube頻道進行網路投票,包括普發1萬是誰的功勞,結果高達87%認為是藍白在野的功勞。粉專也另問一題對於歷任總統的意見,結果「賴清德」負評最多、甚至認為賴比前總統陳水扁、蔡英文都貪,但卻引來不少網友踢館,開酸同溫層太強,也有人「抱不平」說,畢竟賴跛腳、預算沒過怎有機會貪?但也有網友反嗆,青鳥跑到這來崩潰喔,自己也一堆同溫層民調,只不過後來被「32:0」洗臉!
中時新聞網 ・ 7 小時前
高市早苗講完「台灣有事」論後民調血崩 郭正亮:她會撐不住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在國會稱「台灣有事」可能構成「存立危機事態」,暗示自衛隊可介入台海,引發軒然大波。大陸13日召見日本駐陸大使強烈抗議後,高市早苗民調急速下滑。前立委郭正亮16日表示,日本是不禁打,高市早苗講了這些話後,大陸做了一些動作,民調馬上重挫,他認為高市早苗會撐不住。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中日衝突加劇 共軍今南海實彈射擊1/台灣有事引爆對立 日外務高層赴中協商 高市急滅火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在國會談到台灣有事時的答詢,讓日中緊張關係升溫,為避免局勢進一步惡化,日方派出外務省高層赴中進行協商,今天(18日)日本防衛大臣小泉進次郎也避免正面回應「台灣有事」相關話題,然而中方態度強硬,連日大動作嗆聲,還宣布今天開始連續8天要在黃海南部實施實彈射擊。
鏡新聞 ・ 4 小時前
傳林佳龍將轉戰桃園市長? 71歲張善政引「雷根名言」回應
[Newtalk新聞] 距離明年地方選舉仍有一年時間,不過各都正磨刀霍霍為、備戰明年選舉。桃園市長張善政今(17)日被市議員林政賢問到市長是否「只做一任」,他強調,自己從來沒說過只會做一任,更表示只要市民支持,「當然會爭取連任」。至於外傳外交部長林佳龍可能空降桃園參戰一事,張善政引用前美國總統雷根的話,展現「71歲理工男」的自信。 國民桃園市議員林政賢質詢時表示,民進立委莊瑞雄曾說,面對 2026,台北和桃園可說是重中之重,民進不可能派「小咖」參戰,不然無法帶動選情。然而,他認為,目前外界傳言的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不分區立委王義川「兩人都太小咖」了。除此之外,還傳出民進「正國會」掌門人林佳龍要來桃園參選,他比較張善政與林佳龍在學經歷上打成平手或小勝,唯有年紀,張善政 71 歲、林佳龍 61 歲,他也問張善政「若是林佳龍代表民進,市長怎麼看」? 對此,張善政沒有正面回應林佳龍參選問題,但是對於被認為年紀較大的說法,他引用美國前總統雷根競選連任時的話「不會因我的對手年紀輕、沒有經驗而來攻擊他」,自認在年紀上應該算是勝出。至於有沒有信心連任成功,張善政強調「有信心」。查看原文更
新頭殼 ・ 1 天前
高市早苗稱「台灣有事」拒撤回 民調不降反升 黃暐瀚分析:薛劍嗆斬首反讓日本人更挺首相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稱「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遭中國薛劍嗆斬首後,仍然拒撤回言論,日本共同社最新民調顯示支持度反飆69.9%創新高。黃暐瀚分析48.8%日本人挺台灣有事發言,薛劍言論反成助攻,美駐日大使連發兩文力挺。黃暐瀚籲:越激情越要冷靜,力量來自內斂,台日友好但不要過激。
風向台灣 ・ 1 天前
許願沈伯洋出戰台北市長 謝寒冰:發雞排、宣布當天下跪直播
2026地方大選腳步逼近,各地縣長候選人也備受關注,其中民進要派誰挑戰首都市長蔣萬安也充滿話題。聯電創辦人曹興誠建議總統兼民進主席賴清德,徵召民進立委沈伯洋參選台北市長。對此,資深媒體人謝寒冰狠酸,「完全支持曹興誠建議」,並表示如果沈伯洋選台北市長,他發100份雞排,甚至在宣布提名當天,他會跪著開直播。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台海議題惹火北京 日相高市早苗陷外交風暴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上任不到一個月,就因為「台灣有事,日本出兵」言論引發中國政府強烈不滿,聯合官媒全面開火;外交部發言人毛寧甚至翻牆發文,企圖透過國際社會施壓。日本則表示首相言論並無違反國際法,不會撤回發言;北京當局因此祭出「赴日警告」反制,呼籲中國公民暫停前往日本旅遊、求學。而日本週一(11/17)派出外務省官員出訪北京,以對話緩和兩國緊張氣氛。
TVBS新聞網 ・ 7 小時前
洪秀柱嗆高市早苗「關你什麼事」!綠喊「難理解」:要舉家搬去中國?
日本內閣總理大臣高市早苗的挺台言論,引起中國不滿,更預告在黃海實彈射擊。前國民主席洪秀柱卻稱「台海關你日本人什麼事?」更附和中國稱「任何外部勢力妄想挾持台灣、挑戰中國核心利益,結果只有一個——必然失敗」。民進立院團幹事長鍾佳濱今(17)日表示,中國的戰狼姿態才是亞太地區最大的危害因子,而他也難以理解洪秀柱的心態,其身家安全有賴台灣的國防才能維護,難不成要舉家搬去中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鄭麗文祭拜吳石惹議!明居正勸三政治人物:多讀中國近代史,尤其是「這段歷史」
國民主席鄭麗文本月8日出席白色恐怖受難者秋祭活動,活動追思對象包含共諜吳石,引發輿論譁然。對此,台大政治系名譽教授明居正在風傳媒節目《下班瀚你聊》直言,寧願相信鄭麗文是一時糊塗,鄭麗文作為的領導階層怎能未經思考、背調,就傻傻前去參與。 明居正認為,就算吳石並非主角,但鄭麗文前去便等於表達立場。政治人物無論出席什麼場合都應再三考慮,且注意背景或主辦單位,......
風傳媒 ・ 1 天前
快訊/砍斷桌腳是中國!賴清德再籲韓國瑜一致對外:不該為侵略者找藉口
立法院長韓國瑜日前回應總統賴清德點名,針對立委沈伯洋遭調查發表談話,提出「四隻腳」論述並批評「自己生病要別人吃藥」,引發討論。對此,賴清德總統今(17)日回應,中國只要跨境鎮壓台澎金馬2300萬人中的任何一人,都是對中華民國主權的傷害,沈伯洋是國會議員,中國跨境鎮壓沈伯洋,等於傷害我國憲政體制。若今天對中國跨境鎮壓找藉口,改天中國當要發動侵略台灣的戰爭,請韓國瑜三思,我們同屬於一個國家,面對境外敵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台灣有事論」觸怒中國 日外務省亞太局長飛抵北京 今展開嚴正交涉
[Newtalk新聞]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在發表「台灣有事論」,暗示不排除動用自衛隊介入台海衝突,引發中國強烈不滿,導致中日關係緊張,雙方互不退讓。對此,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長金井正彰親自飛抵北京,預計與中國外交部亞洲司長劉勁松等官員今(18)日展開會談,試圖為當前局勢尋求降溫空間。 本月7日,日本眾議院預算委員會進行首相質詢與答辯會議,在野立憲民主議員岡田克也詢問高市早苗有關可能的台灣發生「緊急事態」。高市以首相身份表示,如果台灣發生可能構成日本的「存亡危機事態」,那麼日本自衛隊可藉由集體自衛權行使,動用武力介入台海衝突。 針對高市發言,北京當局接連幾天透過各種方式表示不滿。一方面召回中國駐日大使,另一方面透過各種宣傳管道暗示,日本若介入台海衝突,恐對日本本土發生嚴重的後果。 面對中日關係因「台灣有事論」而產生緊張,日本外務省亞太局局長金井正彰於昨日飛抵北京,預計今日將和中國外交部亞洲司長劉勁松等官員展開會談,試圖為當前局勢尋求降溫空間。 根據NHK引述日本政府消息人士透露,金井局長在今日會談中將重申,日本並未改變對華一貫態度。同時表明,即時雙方在安全保障、台灣問題上存在「根本
新頭殼 ・ 7 小時前
泰國柬埔寨情勢升溫 領務局發布泰邊境4府橙色旅遊警示
泰國和柬埔寨邊境情勢升溫,泰國總理阿努廷宣布暫停執行停火協議。外交部領事事務局更新泰國旅遊警示為「黃色注意」,另針對泰國烏汶府、四色菊府、素輦府以及武里南府等邊境四府發布「橙色避免前往」警示;若因故仍須前往,請於出國前至領務局「旅外國人動態登錄」網頁完成出國登錄。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