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日本移民實驗的困境:培訓式移民模式能否抵擋反移民浪潮?
文/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引言
人口老化與勞動力短缺的嚴峻現實,正與日益高漲的反移民情緒激烈碰撞,將日本的未來置於懸而未決的天平上。根據日本早稻田大學亞太研究研究所社會學教授劉嘉琪(Gracia Liu Farrer)、人口與社會保障研究所人口動態研究部的資深研究員宮井健志(Takeshi Miyai)、國際關係部部長是川夕(Yu Korekawa)共同於2025年11月18日在《Foreign Affairs》發表的文章,日本正面臨一個矛盾的困境:反移民情緒在政治中抬頭之際,卻是日本對外國勞動力需求最為迫切之時。
日本的移民困境
作為一個長期以來以民族同質性為榮的國家,日本的外國居民僅占其總人口的3%,這個比例在所有發達經濟體中是最低的。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表面上移民比例極低的國家,卻在2025年夏季以來,反移民情緒突然高漲,成為政治辯論的焦點話題。
這種情緒主要源於一些錯誤或誇大的說法,包括移民工人犯罪、外國居民消耗福利資源,以及國際遊客貶低日本文化等指控。現實情況卻截然不同,日本目前正面臨嚴重的勞動力短缺,特別是在護理、建築、製造業和農業等關鍵行業。
人口統計數據顯示,日本老齡化速度驚人,勞動力人口急劇下降,這使得引進外國勞動力不再是選擇題,而是必然趨勢。數據顯示,日本65歲以上人口比例已超過30%,而15至64歲的勞動年齡人口在過去十年中下降了近5%,這種結構性變化對經濟和社會保障體系構成巨大壓力。
培訓生計劃的失敗實驗
日本過去幾十年來一直依靠「技術實習生培訓計劃」來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同時維持官方不歡迎非技術移民的立場。該計劃名義上是為了讓發展中國家的年輕工人獲得日本先進的技術和技能,然後將這些知識帶回祖國。
然而,實際情況顯示,這一計劃存在嚴重缺陷。培訓生通常被限制在特定的工作和雇主,幾乎沒有流動自由,這使他們容易受到剝削。許多培訓生報告稱工資低於最低標準、工作時間過長,並且生活在惡劣的條件下。
更令人擔憂的是,該計劃未能實現其既定目標。研究顯示,大多數培訓生並沒有獲得有價值的技能,反而經常被分配到不需要專門知識的簡單勞動任務。這種情況導致培訓生計劃在國際社會中受到廣泛批評,被視為一種剝削勞動力的機制。
移民政策的矛盾與轉變
儘管培訓生計劃存在諸多問題,日本政府仍在2019年通過了《特定技能勞動力法案》,創建了兩個新的移民類別:特定技能1號和特定技能2號。這被視為日本移民政策的歷史性轉變,標誌著日本正式承認需要外國勞動力來維持經濟運轉。
特定技能1號針對的是在14個勞動力短缺行業工作的外國人,最長可居留5年;特定技能2號則為那些通過更高技能考試的人提供無限期的居留權,並允許攜帶家屬。這一政策轉變顯示日本政府認識到單純依靠培訓生計劃已無法滿足勞動力需求。
然而,政策實施效果卻不如預期。截至2024年底,通過特定技能1號來到日本的外國工人僅有約10萬人,遠低於政府最初設定的5年內引進34.5萬人的目標。這種差距反映日本移民政策在設計和執行上仍存在深層次矛盾。
社會接納的挑戰
日本社會對移民的接納度一直是影響移民政策效果的關鍵因素。儘管政府試圖推動更開放的移民政策,但公眾態度卻呈現複雜的兩極化現象。一方面,企業界強烈要求引進更多外國勞動力;另一方面,部分民眾擔心移民可能帶來的社會問題。
調查顯示,日本年輕一代對移民的態度相對開放,而年長一代則更傾向於保守立場。這種代際差異在地方社區尤為明顯,在移民較多的地區,居民對移民的接受度通常更高,而在移民稀少的地區,則更容易出現排斥情緒。
語言和文化障礙是影響移民融入的關鍵因素。許多移民由於日語能力有限,難以與當地社區建立深入聯繫,這進一步強化了他們的「外人」身份。這種隔閡若不解決,將阻礙日本建立真正的多元文化社會。
經濟發展的迫切需求
從經濟角度來看,引進外國勞動力對日本的長期成長至關重要。日本內閣府的估算顯示,若維持當前的勞動力趨勢,到2040年,日本可能面臨超過1100萬的勞動力缺口,這將直接威脅到經濟的穩定發展。
多個關鍵行業已經感受到勞動力短缺的壓力。在護理行業,由於老齡人口迅速增加,到2025年預計將缺乏38萬名護理工作者;建築業為準備2030年大阪世博會和持續的都市更新項目,也面臨嚴重的人力不足;農業部門則因為農村人口老化和減少,越來越依賴外國勞動力。
引進外國勞動力不僅能填補就業缺口,還能刺激消費和促進經濟活力。研究顯示,外國居民在日本的消費支出逐年成長,對地方經濟的貢獻日益顯著。此外,多樣化的勞動力也有助於日本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和創新發展。
區域比較與國際視野
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日本的移民政策顯得尤為保守。德國的外國居民占總人口的13%以上,英國約為9%,美國則超過14%,這些國家雖然也面臨移民整合的挑戰,但普遍認識到移民對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
在亞洲範圍內,韓國和台灣地區也面臨類似日本的人口老化問題,但採取了不同的應對策略。韓國自2000年代初期開始實施就業許可證制度,為外國工人提供更多保護;台灣地區則通過「就業金卡」計劃吸引高技能專業人才。這些經驗為日本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
國際組織如經合組織(OECD)一再建議日本採取更系統化的移民策略,包括加強移民融合、提供語言培訓和改善工作條件。這些建議若被採納,將有助於日本建立更可持續的移民體系。
未來前景與可能路徑
日本移民實驗的未來將取決於如何平衡經濟需求與社會接受度。一種可能的路徑是借鑑加拿大或澳大利亞的計分制移民系統,根據年齡、語言能力、工作技能和教育背景等因素篩選移民,這種方式既能滿足經濟需求,又能提高公眾對移民的接受度。
另一關鍵在於改善現有移民的整合狀況。這需要投資於日語教育、職業培訓和跨文化交流項目,幫助移民更好地融入日本社會。同時,也需要通過公共宣傳消除對移民的誤解和偏見。
政策制定者還需要考慮移民來源的多樣化。目前,日本的外國勞動力主要來自越南、中國大陸和菲律賓等鄰國,未來可能需要擴大到其他地區,以應對全球人才競爭的加劇。
結語
日本正站在人口變遷的十字路口,其移民實驗的成敗將決定這個國家能否在21世紀中葉保持經濟活力與社會穩定。培訓式移民模式的缺陷已暴露無遺,現在需要的是一套更開放、更系統化且更人道的移民策略,既能滿足勞動力需求,又能促進社會融合。日本的選擇不僅將決定其自身未來,也將為其他面臨類似挑戰的東亞國家提供重要借鑑。
其他人也在看

李小龍穿黃色戰衣真相曝光!從《死亡遊戲》殺到《魷魚遊戲》震撼全世界
11月27號是李小龍生日,雖然他已過世52年,但影響依舊在,特別是李小龍那套宛如「第二層皮膚」的黃色運動服。他不是耍帥,而是他「無招勝有招、Be Water」武術哲學的象徵。1978年《死亡遊戲》上映後,這套戰衣就成為李小龍的永恆標誌。更引發全球影視的致敬浪潮:昆汀用它打造《追殺比爾》復仇女神、周星馳在《少林足球》以它跨界武術與足球,《魷魚遊戲》更以反向色系綠衣把亞洲影視推上世界舞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3 小時前
中國壽司郎排隊10hr黃牛賺爆 網怒罵「漢奸」打臉官方抵制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重申「台灣有事」,中國憤而抵制日本旅遊及水產品,然而國內卻出現奇特景象,儘管官方強硬反日,但日本連鎖迴轉壽司品牌「壽司郎」在中國的生意卻異常火爆,多家分店單日用餐人次上千,甚至發生預計等候時間高達10小時以上的空前盛況,吸引黃牛趁機牟取暴利,狠狠打臉了官方的抵制宣傳。
鏡新聞 ・ 22 小時前
洋蔥式OUT!日本東京冬天旅遊 女星建議別穿發熱衣
生活中心/林詠琪、陳泊翰 台北報導正值日本冬天旅遊旺季,不少人準備去玩,不過在台灣習慣穿的洋蔥式穿搭,到了當地可能不適合了,因為日本室內與電車都有暖氣,恐怕會熱得滿頭大汗,在東京住過7年的女星歐陽靖,就提醒,如果沒有長時間待在戶外的行程,絕對不要穿發熱衣,也別洋蔥式穿搭,建議裡頭越簡單越好,外面再套保暖大衣。
民視 ・ 1 天前
電腦也選不出! 雕刻花生寄到日本參賽 太逼真「扣關」2天
高雄「花生雕刻達人」曾慶棟,日前將一整盤逼真的花生雕刻作品寄往日本參賽,卻因太逼真驚動海關,化驗是假花生後才放行!這批準備超過1年的作品,其中可開殼的花生更需耗時18至20天雕刻而成。曾慶棟16年前還是木雕外行人,如今作品不僅在台參展獲獎,更入選日本決賽展出,成為另類台灣之光,為國爭光!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中國男隨媽到日本旅遊 跨坐關西機場4樓護欄!不幸救援失敗墜樓亡
日本關西機場在本月25日發生一起事件,一名中國籍20多歲男子,被發現跨坐在機場4樓聯絡道路的護欄,雖然有人員立刻上前救援,無奈救援失敗,男子最後不幸墜樓身亡。
鏡報 ・ 1 天前
反制74人台獨名單!擬嚴懲在地協力者 最重可處7年以上重刑
賴清德總統昨(26日)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宣布「守護民主台灣國安行動方案」,除推出1.25兆元的國防特別預算草案外,另一核心重點為「全面建構民主防禦機制」。針對近期針對性地列出74人次的「台獨頑固份子」或發布通緝,總統表示將採取具體反制作為,建立受害者保護機制,並對協助進行跨境鎮壓的「在地協力者」依法嚴懲。
鏡新聞 ・ 1 天前
吳怡農嗆「這麼會選大罷免怎吞敗」慘挨轟!台派教授認了:很難過
即時中心/高睿鴻報導近期頻頻表態有意代表民進、出戰明(2026)年台北市長選舉的吳怡農,為駁斥外界質疑其選戰打法「太佛系」、導致先後兵敗蔣萬安及王鴻薇,他不惜開槓部分內人士及支持者,宣稱「若這些操盤手這麼會選,大罷免不會有這樣的結果」。他還嗆,內某些操盤手、名嘴根本不願看清台北市民結構,不曉得「佛系」打法有其優勢;此言一出,立即引發熱議,甚至招致同支持者批評。對此,旅美教授翁達瑞也回應了。
民視 ・ 20 小時前
新北市三腳督也不怕?吳子嘉斷言這人紅不讓
[NOWnews今日新聞]國民主席鄭麗文、民眾主席黃國昌上週進行會面,2026選戰是否藍白合?外界高度關注。尤其黃國昌早已表態投入新北市長選戰,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在輝達總部設址北士科落幕之後,預料...
今日新聞NOWNEWS ・ 22 小時前
批賴清德玩人民的命 洪秀柱:替北京找「不得不動手」的理由
[Newtalk新聞] 總統賴清德昨召開「守護民主台灣國安行動方案」記者會,宣布將編列1.25兆元的國防特別預算,還提到中國北京當局以2027年完成武統台灣為目標,雖事後才重新編輯臉書文章,修改為「以2027年完成武統台灣『的準備』為目標」。國民前主席洪秀柱今(27日)則批評,賴清德口口聲聲說要守護民主,結果做的每一件事,卻是在替北京找到「不得不動手」的理由 洪秀柱解讀,賴清德大張旗鼓宣佈要在2030年將國防預算推到GDP5%,在未來8年撒下1兆2500億元打造「台灣之盾」,還自己說,北京以2027年為武統目標,因此台灣也要在2027年完成備戰。賴清德的語氣是把戰爭當成倒數計時的鐘,彷彿「預約一場戰爭」就是一種負責任的成熟。 「台獨金孫賴清德,你可知道自己在說什麼?」洪秀柱抨擊,把統獨問題推向衝撞,固然可以讓意識形態熱血沸騰,但以「台獨促統」的方式,把兩岸硬生生推往賴清德口中的2027,那不是玩火,那是玩命,而且是玩人民的命。 洪秀柱抨擊,賴清德口口聲聲說要守護民主,結果做的每一件事,卻是在替北京找到「不得不動手」的理由;宣稱要捍衛主權,卻在現實地緣政治中,把台灣推向最危險的位置。戰
新頭殼 ・ 16 小時前
馬英九又有意見?賴清德提1.25兆軍購案 稱形同宣布進準戰爭狀態
即時中心/潘柏廷報導隨著中國侵略台灣意圖越加明顯,總統賴清德昨(26)日上午召開國安會議後召開記者會,指出中國以2027年完成武統台灣做準備,並提出明年起(2026)分8年投入新台幣1.25兆的國防特別預算。不過,前總統馬英九今(27)日在臉書卻稱,賴清德幾乎已經形同宣布台灣進入「準戰爭狀態」,還要求賴清德放過兩岸交流,給兩岸和解一個機會,不要一意孤行,把台灣拖向絕境。
民視 ・ 20 小時前
若被攻擊絕不投降!黃暐瀚:我們準備越多「對岸動武越可能失敗」
中國近年來持續加大對台灣的文攻武嚇,不擇手段的想完成兩岸統一。媒體人黃暐瀚今(26)日說,只要我們準備越多,對岸動武越可能失敗,真的動武的可能性,也就隨之降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評賴清德方向正確!白宮前顧問:川普大勝利
[NOWnews今日新聞]總統賴清德昨(26)日投書《華盛頓郵報》,宣布將提出一項400億美元(約新台幣1.25兆)的追加國防預算,以強調捍衛台灣民主的承諾。對此,美國白宮前國家安全顧問歐布萊恩(Ro...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嗆爆國民!王義川霸氣喊「我是台灣國立委」 梁文傑回應曝光
即時中心/黃于庭、謝宛錚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提出「台灣有事、日本有事」一說,讓中國氣得直跳腳,祭出多項制裁措施;民進政治人物則以支持日本觀光、大啖海產等行動力挺。綠委王義川先前赴日旅遊,在神社繪馬上寫下「來自台灣國桃園市」,卻遭國民立委王鴻薇、牛煦庭批評「台灣少1位國會議員」。對此,陸委會副主委兼發言人梁文傑今(26)日強調,這是委員個人發言風格,他們沒有意見。梁文傑表示「這是委員個人講話風格」,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沒有什麼意見。至於此說法是否合乎《憲法》,他則回應,中華民國就是在台灣,中華民國現在的領土也只有台灣,世界上很多國家都認為,台灣是個主權獨立國家。媒體提問,是否喜歡王義川的說法?梁文傑說道,這跟他喜不喜歡沒關係,畢竟他是政府官員,尊重立委講的話;那會不會提出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梁文傑再次強調「中華民國在台灣,台灣的國名就叫做中華民國」。接著,有媒體追問「他(王義川)現在是哪國立法委員?」,梁文傑表態「根據《憲法》,他是中華民國立法委員沒有錯」;不過他要說是台灣國,那是個人語言的風格,我們沒有意見。原文出處:快新聞/嗆爆國民!王義川霸氣喊「我是台灣國立委」 梁文傑回應曝光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日女星狂讚高市「很厲害」 小粉紅炸鍋:瘋了吧?藍白合等於重返執政?陳揮文批2:1個沒出息、1個沒誠信台灣隊出發日本踢館!世界盃資格賽首戰28日登場「12人名單下一場還能改」
民視影音 ・ 1 天前
重批賴政府成「無能凱子政府」 國民立院團:台灣不需要只會窮兵黷武的總統
總統賴清德宣布將編列1.25兆元新台幣國防特別預算,國民團今(27日)批,這為其窮兵黷武,逼迫台灣青年人走上戰場,敲起了警鐘;國民團書記長羅智強提醒賴清德,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現在烏克蘭面臨割地賠款,還入不了北約,賴清德看不到嗎?
鏡報 ・ 20 小時前
藍委批賴增加國防預算 媒體人質疑:難道要等死?
【論壇中心/綜合報導】總統賴清德投書《華盛頓郵報》,表示台灣明年將提升台灣國防預算到GDP 3.3%,並且目標在2030年前到5%,政府將提出一項歷史性的400億美元追加國防預算,凸顯捍衛台灣民主的承諾,這不僅將用於重大對美軍事採購,也會大幅強化台灣不對稱戰力。
民視 ・ 1 天前
賴清德1.25兆國防預算 鄭麗文批玩火!黃國昌:強力把關
總統賴清德今(26日)宣布,面對中國威脅,預計未來8年內投入1兆2,500億元國防預算,對此,國民主席鄭麗文則喊「玩火」,批賴此舉讓台海變成火藥庫、台灣變成兵工廠;帶團到日本出訪的民眾主席黃國昌則表示,絕對支持合理增加國防預算,但民眾也會強力把關。
鏡新聞 ・ 1 天前
賴投書美媒宣布「追加1.25兆國防預算」 藍委轟:有必要阿諛諂媚到如此?
[Newtalk新聞] 總統賴清德投書美國媒體《華盛頓郵報》,提及政府將提高國防支出捍衛台灣民主的決心,包括將提出一項 400 億美元(約新台幣 1.25 兆)的追加國防預算,用於重大對美軍購、強化台灣不對稱作戰能力。對此,國民立委許宇甄今(26日)痛斥,如此巨額,足以重塑國家財政結構與戰略路線的重大決策,不在國內公開說明,卻繞過國會、台灣社會,以對外投書的方式優先讓美國知情。難道在賴清德心中,向美國交心比向台灣人民負責更重要?有必要阿諛諂媚到如此? 賴清德的投書內容,闡述台灣面對區域安全變局的核心戰略四大重點方向,包含:深化印太友盟與全球夥伴合作、現代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投資、擴大國內國防軍工產業基礎、穩健堅定於守護國家主權。就軍事投資,台灣國防預算已近年翻倍,明年將提升至 GDP 的 3.3%,2030 年前目標達 5%。 許宇甄質疑,這筆軍購特別預算勢必要透過舉債籌措,但賴政府至今拿不出任何具體需求項目,更沒有國防改革的整體藍圖。既無新戰略、無新兵力結構,也沒有新戰術與採購配套,卻端出一個如天文數字般的金額。這究竟是國防預算,還是對美「過境外交」的政治投名狀?賴清德是在向美國總統
新頭殼 ・ 1 天前
賴清德投書外媒全文曝光!強調實力帶來和平
[NOWnews今日新聞]總統賴清德以「我將提升國防預算以捍衛我們的民主」為題的投書,昨(25)日刊登於《華盛頓郵報》,並宣布近期提出史無前例的400億美元(約新台幣1.25兆元)特別預算案,以強調捍...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備戰2026!他示警國民:這4縣市有隱憂
[NOWnews今日新聞]距離2026年九合一選舉僅剩約1年,民進的選對會已先後提名多個縣市人選,包括台中市、嘉義市、宜蘭縣和台東縣,其中新北市長確定徵召立委蘇巧慧參選。相較之下,國民方面是否與民...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北京2027目標武統台灣,賴清德:1.25兆打造台灣之盾「明年國防預算超過GDP 3%」,演說全文一次看
總統賴清德26日投書《華盛頓郵報》,宣布台灣政府將推出歷史性400億美元(約1.25兆新台幣)國防特別預算,彰顯捍衛民主決心。 賴清德上午召開記者會指出,北京當局以2027年完成「武統台灣」為目標,加速侵略台灣的軍事整備,國安團隊已經規劃兩大行動方案,全面應對迫切的國安威脅。 賴清德指出將會強化國防戰力,全方位打造國防關聯產業,2027年之前達成國軍聯戰部隊的高戰備能力,有效嚇阻中國威脅。 按照北約標準,明年度國防預算,將超過GDP 3%;並且在2030年前,達到GDP 5%。 賴清德進一步說,預計在未來8年(2026-2033年),投入1兆2千5百億元的經費,來建構包括打造「台灣之盾」,建構分層防禦、高度感知、有效攔截的先進防空系統。 對於史上最高國防預算,賴清德呼籲在野,或許朝野藍綠各有不同立場和期待,在守護中華民國台灣的民主自由,確保國家主權,反對破壞區域和平穩定現狀的前提下:守護「民主台灣」,不讓台灣被武力或其他強制性方式所併吞、淪為「中國台灣」,必須是政府、朝野以及全體台灣人共同的責任。
今周刊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