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雄專欄】自駕革命的競爭與焦慮

人類社會總在新的技術浪潮出現時,重新學習何為秩序、何為方便、何為安全。當無人駕駛計程車在加州、德州、倫敦等地陸續上路,街頭的空氣裡同時流動期待與不安。有人把這場革命視為交通史的新篇章,也有人在深夜被一些空轉找定位的自駕車吵得無法入睡。「科技本無善惡,關鍵在於人如何使用它」,自駕計程車的擴張正在提醒世人,城市需要為新的交通物種找到合理的容身之處。
谷歌的Waymo已在舊金山、洛杉磯、鳳凰城與奧斯汀等地部署超過一千五百輛無人計程車,累積超過一千萬趟付費行程,在加州每十萬次乘車僅發生七起碰撞,且沒有重大的傷害賠償紀錄。這樣的數據代表自駕技術已不再只是實驗工具,而是逐漸邁向商業成熟的服務。尤其最近Waymo進一步把無人車帶上高速公路,使美國在自駕車商業化的競爭中重新站回領先位置。自駕車能跨越高速路段,意味著它將能滿足更長距離的通勤需求,也象徵無人計程車將從市中心的科技趣味,變成真正影響民生的交通選項。
相較之下,特斯拉的Robotaxi雖以低價作為突破策略,但在測試中仍有誤入單行道、急煞與超出服務範圍的問題,且需安全人員頻繁介入。兩者的差距並非只在技術,而是哲學上的不同。Waymo選擇利用感測器與高精準地圖,讓車輛在複雜環境仍維持穩定表現。特斯拉則堅持以純視覺AI作為基礎,試圖用神經網路模仿人類的直覺。這兩種路線誰能代表自駕的終局,目前仍未定,但城市的使用者已經在不同的體驗落差中,對兩者做出初步判斷。
自駕車對公共生活的衝擊並不只在交通效率,有居民向媒體投訴,自己住家門口成為Waymo的最佳待命點,車輛長時間集結、滑動、啟動,只因演算法認定那裡是低風險地區。技術在追求效率時忽略現實的社會情境,讓居民感受到陌生科技闖入日常的突兀。演算法的最佳解,往往與人類的最佳生活未必一致。城市治理必須在此刻建立新的規則,讓智慧交通兼顧人性需求,也讓企業在擴張時理解社區協調的重要性。
在經濟面,自駕計程車帶來的變化更不容忽視。洛杉磯的使用者普遍反映 Waymo的價格比Uber低,甚至在某些路段只要傳統平台的一半。若無人車大規模普及,最先受到衝擊的將是一般計程車司機與共乘平台的駕駛。人力成本的消失不僅影響產業生態,也可能重塑勞動市場。城市與中央政府勢必得思考是否需要過渡政策,例如協助司機轉業或建立新的職涯支持系統。科技進步不能建立在弱勢者的犧牲上,這是所有社會共同的底線。
國際上,中國、歐盟與美國的角力也浮上檯面。中國自駕車廠商以本土供應鏈取得成本與規模優勢,在複雜城市路況的應對能力更是多年累積。Waymo則強調安全、隱私與信任,並試圖將其標準輸出到倫敦等地,將歐洲視為下一個大舞台。這場競爭不只是在比技術,也是在比制度、比治理、比誰能更早贏得民眾信任,自駕車的普及程度正逐漸成為國家科技競爭力的象徵。
真正值得警惕的不是自駕車本身,而是科技過快壓過制度。若地方政府不及時制定道路使用規則、資料透明框架與事故責任界定,民眾對新技術的信任可能迅速瓦解。目前Waymo已與加州高速巡邏隊建立協調機制,以提升公共安全與溝通效率。這種積極的治理模式應該成為未來標準,也是在全球擴張中建立信任的必要條件。
自駕車到來代表城市正在迎接一種新的交通生命體,它遵循演算法邏輯移動,但生活在由人組成的街道之間。未來的城市規劃勢必要重新定義行人、單車、汽車與自駕車之間的關係,也要重新思考監管與創新的邊界。假如自駕革命真的不可逆,那社會必須在理性、制度與公共利益的基礎下,重新為這場革命設計交通秩序。
其他人也在看

外送擬加「樓層、等待費」 12樓一單恐178元飆近250元
外食族注意!明年起點外送可能會變貴,交通部預告修法外送運價公式,最快2月就會上路,並可以加計,像是等待費、樓層費等,工會建議無論是電梯或是公寓,每層樓要加收五元,畢竟時間就是金錢,等待費也擬定每3分鐘,加收10元。 #外食族#外送#運價#漲價
東森新聞影音 ・ 1 天前前機車偏移無照少年追撞 1死1傷
高雄市鳳山區發生死亡車禍!馬姓男子昨夜騎車行經南京路、國泰路口,突然向左偏移,蔡姓少年無照駕駛,不慎從後追撞,造成2人受傷送醫,其中馬男頭部重創,家屬放棄急救,今天宣告不治;警方今將蔡姓少年依過失致死罪嫌移送法辦。鳳山警分局新甲所昨天深夜22時32分許,鳳山區南京路、國泰路口發生重大車禍,馬姓男子(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大埃及博物館圖坦卡門展 陪葬珍寶訴說千年浪漫愛情
(中央社記者施婉清開羅18日專電)大埃及博物館11月1日全面開幕後,全球掀起一股「埃及熱」(Egyptomania),最受人矚目的莫屬「圖坦卡門展廳」,展示法老陵墓出土百年後,首次問世的逾5000件令人嘆為觀止的陪葬珍寶,當中隱藏千年愛情故事。
中央社 ・ 1 天前
IG 又改版了?!精選動態恢復圓形 改來改去原因一次看
今天打開 IG 的你有發現精選動態突然變回「小圈圈」嗎!不用懷疑不是你手機壞掉,也不是你按錯,是 IG 又默默改版了! 到底直式精選有沒有機會再回來以及為什麼又回去原本的圈圈了?獺友們的疑問 Spac1 馬上來幫大家解答~ 為什麼年初要改成長方形? 今年 1 月 Meta 曾說明,之所以把精選改成長方形,是因為直式照片與影片使用率越來越高,加上圓形圈圈會裁切封面,因此希望精選封面可以完整被展示才改成方形,雖然原本是想更符合時下內容的觀看習慣,但這麼大的改版確實一開始的反彈聲浪是蠻大的,我自己也是好一陣子才習慣的>< 恢復「圓」版 背後原因解析 雖然目前 IG 沒公布正式理由,但外界有幾種推測,其中就是使用者的回饋,小圈圈雖然沒辦法完整看到封面照,但很多人其實更喜歡它的神秘感,加上版面如果有了圓圈圈的點綴,整體也更可愛些,那第二個推測原因呢就是視覺一致性的問題,畢竟 IG 原本就是圓形頭貼+圓形限動框,長方形格格不入之外也看起來跟貼文沒有區別了,最後一個理由應該就是原本的方形只是 IG 的一段測試,現在測完了發現效果不如預期就收回了~
電獺少女 ・ 1 天前
展示車當新車? 消費者見行車記錄器才發現 業者:調解中
高雄一名陳先生,今年八月向知名車廠購買定價93萬元的全新車輛,交車後,意外發現行車紀錄器拍下車輛在展示中心展示的過程,甚至被試乘過,讓他難以接受,向車商反映並提出延長保固,彌補業者沒據實以告的瑕疵,卻...
華視 ・ 19 小時前
鴻海 Model A 即將升級登場!主打寬闊大空間 鎖定純電 MPV 市場而來
備受期待的 HHTD25 鴻海科技日將於 11 月 21 日盛大開幕,近日官方也透過社群媒體釋出最新預告,其中便包括在去年活動首度現身的純電 MPV 車款 Model A,預計將以更加接近量產的全新樣貌再度登場,成為 HHTD25 鴻海科技日的焦點車款。
自由時報汽車頻道 ・ 22 小時前
TOYOTA六車系召回!12.3吋儀表恐黑屏 台灣啟動大規模返廠改正作業
(記者許皓庭/綜合報導)TOYOTA針對台灣市場啟動新一波召回改正作業。和泰汽車表示,旗下多款使用 12.3 […]
引新聞 ・ 1 天前
頂規油電版不到102萬!Ford全新休旅Territory亮相,能成為新一代神車嗎?
「這是福特六和的決心,也是誠意。」昨(18)日,Ford總代理福特六和旗下全新國產中型休旅Ford Territory正式亮相,宣告品牌在油電市場的新篇章。福特六和營銷服務處副總經理黃品森宣布,頂規1.5T Per4mance Hybrid車型以 預接單價101.9萬元(含舊換新與貨物稅補助)推出,更提供超越同級約50萬元的配備價值,強勢進攻台灣中型SUV市......
風傳媒 ・ 1 天前天冷「熱車再開」傷引擎 汽車大廠揭正確做法
近日入秋最強冷空氣報到,全台明顯轉冷,不少民眾好奇,天冷開車前需不需要熱車?對此,汽車大廠表示,現在的汽車不用特別原地熱車,只要發動後讓車輛低速行駛一段時間,就能達到熱車的效果;若長時間原地怠速熱車容易傷害引擎,還會產生廢氣對環境造成威脅。
中時新聞網 ・ 22 小時前陸車市有多捲?賓士、保時捷已成年輕人也開得起的國民車
中國大陸汽車產業嚴重「內捲」(激烈競爭),新車價格狂跌,連帶衝擊二手汽車市場,現在2020款之前的賓士C-Class人民...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侵略感更強的性能跑旅!福斯新一代 T-Roc R 設計圖曝光
今年 8 月 Volkswagen 推出新一代 T-Roc 跑旅,換上全新造型與科技座艙,同時導入油電動力系統,近日 Volkswagen 設計總監 Andreas Mindt 更釋出新一代 T-Roc R 的局部設計圖,展現更具侵略感的外觀,預計 2027 年問世。
自由時報汽車頻道 ・ 21 小時前
保時捷 Cayenne 電動版登場!售價 419 萬起 支援無線充電、Turbo 車型破千匹馬力
保時捷Porsche繼首款電動休旅Macan Electric之後,迎來第二款驚豔之作Cayenne Electric,這也是品牌在豪華休旅市場邁向純電化的重要里程碑,未來電動車與油車將採並行販售,隨著全球正式發表,台灣原廠也立即宣布接單,售價419萬起,預計明年第三季導入。
Yahoo奇摩汽車機車 ・ 3 小時前
玩勁戰就是要改! 七代戰Yamaha Cygnus X 125 改裝五大建議
歷代勁戰都是改裝界指標車款,剛交車上路的七代勁戰Cygnus X 125要怎麼改? 需要注意那些重點?有哪些基本觀念?讓我們看下去。
Yahoo奇摩汽車機車 ・ 5 小時前

Skoda Elroq獲得Euro NCAP五星安全評級,Enyaq與Octavia持續受測並也獲得五星
Written by: BearEuropean NCAP測試了Škoda Elroq,並授予這款純電動緊湊型SUV最高的五星安全評級。Enyaq與Octavia車型今年也保持最高評級,證明即使在歐洲NCAP嚴格的2025年測試標準下,它們仍是市場上最安全的車輛之一。這凸顯了Škoda持續強勁的成績,自2008年以來,每款新開發車型均獲得Euro NCAP前五星評價。
CarStuff 人車事 ・ 1 天前
TWICE首次攻占高雄世運主場館開唱 高捷攜手市府打造升級版藍色應援
韓國超人氣女團TWICE首度來台於高雄世運主場館開唱,預期將吸引海內外大批粉絲朝聖。高雄捷運公司為提供旅客最順暢的交通動線,已全面啟動疏運應變計畫,動員超過百名人力並規劃加班車,嚴陣以待迎接大量進出場人潮。而高捷本次在市府文化局的指導協助下,也打造升級版藍色應援。11月20日起至11月23日至高捷搭車可聽到TWICE驚喜中英文獻聲捷運列車進站廣播,20日一早已經吸引粉絲特別進站搶聽偶像的聲音;而中央公園站首次與美麗島捷運站等高雄七大地標一同亮起應援燈光,每晚17:30~23:00可在中央公園捷運站1號出入口看到雷射字體巡迴視覺藍燈光秀,已經成為粉絲夜間朝聖拍照甚至尬舞打卡的熱門地點;甚至有些車站還有粉絲自行集資設立的偶像應援看板,可謂颳起一陣藍色應援旋風。
中時財經即時 ・ 4 小時前
Hyundai全新碳纖維套件 展現Ioniq 6 N更狂野面貌
在性能車市場日漸白熱化的當下,Hyundai為其旗艦電動性能車Ioniq 6 N推出全新「N Performance Parts」選配套件,以強化空氣力學與賽道表現。這套售價韓國售價為11,000,000韓元(約台幣23.4萬元)的升級方案,最大亮點在於導入了一組靈感源自Porsche 911 GT3的「雙層可調式碳纖維天鵝頸尾翼」,可提供最高305公斤的下壓力。此外,該套件還包含更突出的前下擾流板、側裙與後擴散器,皆採用裸露碳纖維設計,並與車體下方的紅色飾條形成強烈對比,塑造更具戰鬥感的外觀氛圍。Hyundai為其旗艦電動性能車Ioniq 6 N推出全新「N Performance Parts」選配套件,以強化空氣力學與賽道表現。這組雙層尾翼具備三段可調角度(8°、0°、-8°),在時速達257 km/h時,最高可產生305公斤的下壓力,進一步強化高速行駛穩定性。此外,底部新增導流板可額外提供16公斤的下壓力。輪圈部分則換上20吋鍛造鋁圈,相較標配空力圈減輕1.5公斤簧下重量,外觀提供黑色與白色可選,搭配賽道條紋、Sabelt拖車鉤、碳纖維輪圈蓋與黑色螺帽等額外選配,讓愛車外觀更加個
Carture 車勢文化 ・ 1 天前
TOYOTA及LEXUS車主APP洗車地圖服務正式上線!攜手全國、車容坊打造智慧洗車新體驗,開幕雙重好禮同步登場
Written by: BearTOYOTA與Lexus總代理和泰汽車於2023年推出全新人車生活服務平台「OpenHub」,以開放共享的精神,整合各種車主日常生活服務,推出的首項「OpenHub充電漫遊服務」已成功串接12家充電營運商,為車主帶來便捷、高效的充電新選擇。
CarStuff 人車事 ・ 1 天前
【怎能不愛車】柴油動力+七種模式 日產重武裝皮卡大進化
Nissan最近動作頻頻,推出Rogue PHEV後,馬上又端出全新Navara中型皮卡。雖然它的基礎源自三菱最新Triton,但日產可不是簡單換殼而已,而是針對外觀、底盤到整體設定全面重做,讓Navara看起來比原型車更有存在感。像是三槽式尾燈向經典D21致敬,加上前後C型燈組,讓整台車更粗獷更有特色。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