恫嚇日本、孤立台灣!美媒揭「筆桿子加槍桿子」A計劃
近期對台加強「文攻武嚇」,與日本的關係亦陷入緊張狀態。美國媒體週三(11/19)透露,北京正在利用「筆桿子加槍桿子」策略孤立台灣,企圖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而此舉源於北京認為美國在台灣議題相對保持沉默,為其提供戰略契機。
中國官媒央視日前在黃金時段播出歷史劇《沉默的榮耀》,歌頌在台灣為「統一」事業殉難的共特工後,《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透露,官方已另外發出命令,要求國有戲劇團只能演出戰爭題材的劇作,其他類型的劇目則已全數遭拒。
而當日本首相高市早苗7日表示「台灣有事」可能構成出動自衛隊的「存亡危機事態」後,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在社群媒體揚言「斬首」的發文震驚世界。但接近北京決策層的人士表示,這是一場精心策畫且經官方授意的行動,以試探日本的決心。
中國海警船近日多次進入釣魚台海域,日本戰機亦曾緊急攔截在與那國島附近盤旋的中國軍用無人機,當地也是距離台灣最近的日本島嶼。
《華爾街日報》引用已故前領導人毛澤東「槍桿子和筆桿子結合起來」的說法,指上述都是中國加強對付台灣的策略,即利用自身對媒體和文化傳播的鐵腕管制來塑造國內輿論,同時打擊支持台灣的力量以孤立台灣。
知情人士透露,中國的這項策略被稱為A計劃,其目標是在不動武的情況下,讓台灣在經濟、外交和心理上都處於無法承受的境地,進而使與中國談判成為唯一可行的選項。同時,這項策略背後也隱藏著軍事接管的B計劃。
報導認為,此舉源於北京方面察覺到美國對台灣議題相對保持沉默,為中國提供戰略契機。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曾宣稱,公開承諾是否協防台灣將會削弱他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談判地位。
而北京的精心謀劃似乎也反映出,中國擔心在爭取台灣民心的爭奪戰方面已接近失敗。近期民調顯示,約6至7成的台灣人只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知情人士透露,北京方面認為台灣的國族認同正在不斷鞏固,這解釋了為什麼「筆桿子」帶有如此特定的歷史意圖。
分析人士將中國的舉動形容為一項協調行動,旨在使北京的內外目標保持一致。該策略透過動員國內民眾為可能的鬥爭做準備,同時切斷台灣在國際上的支持,企圖製造足夠壓力以迫使達成政治解決方案。
「這已成為新常態」,前立委、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資深研究員許毓仁指出,中國此舉能在其展開任何軍事行動之前,就讓國內民眾做好準備,並向外部表達決心,塑造心理戰場。
更多太報報導
新加坡總理盼中日緊張降溫 暗示中國應放下歷史成見
日方認為中國已實質禁運所有日本水產品 已出貨扇貝將被拒收
抵制日本旅遊 中資郵輪取消沖繩靠港下客
其他人也在看

試圖降溫?!自民外交部會今不提薛劍
[Newtalk新聞] 日本自民今(20)日召開外交部會和外交調查會聯席會議,應對日中關係惡化。《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有關驅逐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的訴求並未成為討論的焦點,顯示自民有意緩和強硬的反中國情緒,力求平息局勢。 報導指出,外務省在會議開始時首先通報了18日兩國總領事磋商的內容。在諮詢期間,雙方就首相高市早苗在國會就台灣有事作出的回應以及總領事在社交媒體上發表的回應闡述了各自的立場,並進行了一番交鋒。 外交部會長高木啟於會後對記者表示:「歸根結底,日中關係存在問題,我們必須進行充分溝通。我們(與會議員)的意見正是基於這一基本原則。」 他解釋說,許多意見都強調需要防止居住在中國的日本公民受到傷害。 關於將總領事列入「不受歡迎人士」名單(實際上意味著他將被驅逐出境)一事,高木表示:「今天沒有就此進行特別討論。」 先前,自民外交調查會曾於11日通過了一項決議,譴責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的決議。自民政調會會長小林鷹之出席該次小組委員會會議,並表示:「我們敦促日本政府採取強硬立場,包括宣布該總領事為不受歡迎的人。」中方則為該總領事辯護,導致衝突升級。 據20日小組委員會會議的與會者
新頭殼 ・ 1 天前
中日緊張!中國遊客不甩政府呼籲? 中網友批「演員」:太刻意了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論」,引發中國強烈不滿,不只呼籲中國民眾暫勿赴日,也宣布封殺日本水產,不過,日本電視台實際上街採訪,卻感覺中國人似乎不甩政府警示,依舊前往日本,而影片轉發至微博,不少中國網...
華視 ・ 1 天前從台灣到日本的認知作戰
在過去十年,對台灣展開多層次的認知作戰早已不是新聞。從假新聞、網軍帶風向、社群媒體操作,到親中媒體的協同擴音,台灣民眾對這類操作早已熟悉,同時又深受其害。然而,這一波波「資訊病毒」並未止步於台海兩岸,如今已越過東海,開始「入侵」日本資訊空間。最近針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社群輿論風暴,就是一場幾乎照搬台灣劇本的操作實驗。 台灣有事 日本有事 高市早苗在日本國會中公開表示「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的情況,這樣的言論雖然在日本國內的安全論述中並非異端,但卻迅速在中國與社群媒體上激起千層浪。「高市辭職」、「高市請道歉」、「撤回發言」等標籤突然在X(前Twitter)等平台大量出現,配上貌似日本人的帳號留言,集體抨擊高市的「挑釁中國」立場,並呼籲自民高層問責。 若僅看這些標籤與評論,或許會以為是日本民意的自然反應。但熟悉中國認知作戰策略者,很快會察覺這其實是一套「先由假帳號開戰,再由媒體轉載炒作」的既定方式。這些「日本網民」帳號多為匿名、無頭像、無歷史貼文的可疑用戶,其語言結構、行文邏輯更與日本本地網民的習慣大相逕庭。類似的輿論操作手法,在台灣已經見得太多太多。 台灣長期以來便是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政府普發1100萬本「安全指引」 林飛帆:這是國際趨勢
國防部印製1100萬本「台灣全民安全指引」實體手冊給全國983萬家戶,引發正反意見交鋒。國安會副秘書長林飛帆表示,這是國...
聯合新聞網 ・ 9 小時前
陸祭日本水產禁令印度有意卡位?網友毒舌:元素週期表吃好吃滿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言論引發中日關係緊張,陸昨突宣布禁止日本水產品輸入,引發關注,外媒披露,印度水產業者有意卡位,不少出口商昨股價大漲,但陸網友看法謹慎,甚至吐槽。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中國錫安教會18人遭正式逮捕 最高恐判刑3年
中國錫安教會相關人士上月遭大規模抓捕,對華援助協會創始人傅希秋週三(11/19)表示,有18名牧師與教友已遭廣西省北海市檢察院批准逮捕,最高恐被判刑3年。
太報 ・ 1 天前因應寒假 臺北大學推數位學習認列及寒假實習多元配套措施
臺北大學二十日表示,實施每學期授課十六週制後,對於寒假期間變長,教務處推出鼓勵寒假自主學習規劃、深化數位學習認列機制、擴充數位自學資源庫及優化寒假實習制度等配套措施,引導學生規劃有意義的自主學習,讓寒假學習不間斷,持續促進學生成長與發展。關於鼓勵寒假自主學習規劃,將研擬並提供寒假自主學習的指引文件,鼓勵學生可自行組隊,向指導教師提出自主學習課程計畫,引導學生善用時間,規劃個人化學習旅程,培養學生自我規劃與獨立探索能力。深化數位學習認列機制部分,促使各系所更嚴謹地篩選優質數位學習課程,並適度提高認列學分彈性與額度,提高學習彈性與資源利用效率。而擴充數位自學資源庫,側重於由臺北大學或外部合作夥伴提供的數位自學課程,供學生在寒假期間補強跨域知識或深化專業能力。優化寒假實習制度方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川普政府抱怨中國買豆「只付一成訂金」,美農憂第二輪貿易戰再起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0月30日在韓國會面時,中方同意恢復採購美國大豆,並口頭承諾今年底前購買1,200萬噸、未來三年每年至少採購2,500萬噸。不過,最新出口與報價資訊顯示,中國實際下單步伐明顯偏慢,目前成交量僅約相當於承諾總量的一成,遲遲未見大宗連環採購,令美國農民與期貨市場愈來愈不安。美國大豆出口協會主管坦言,從9月1日新銷售年度開局到川習會之前,中國幾乎「一豆未買」,與一年前同期約700萬噸訂單形成強烈對比。會後雖曾傳出數批新船期成交,美國官方也通報中國追加約79萬噸採購,川普還在白宮對媒體強調,「在農產品採購方面,中國基本上是按照行程表在走」,但實際累計數量與口頭承諾仍存在巨大落差。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據悉已奉命向北京施壓,要求加快落實採購進度。美方官員私下放話,若中國長時間停留在「象徵性下單」水準,不排除重新調整關稅或出口限制,藉此強化協議約束力。分析師指出,在美豆收穫高峰9至11月,本應是全球買盤搶貨的季節,卻遲遲看不到中國啟動大規模採購,價格支撐力道勢必打折,令美國農戶籌碼與現金流壓力同步升溫。從中國
財訊快報 ・ 10 小時前
外委會通過譴責通緝沈伯洋案!黃國昌:很好啊 但問題解決了嗎?
[FTNN新聞網]記者方炳超/台北報導中國政府近期針對民進立委沈伯洋,揚言展開全球抓捕,總統賴清德先前希望立法院長韓國瑜應維護國會尊嚴,民進團14日一...
FTNN新聞網 ・ 1 天前獨家》有中國身分證!已註銷逾50人國籍 中配難割捨也被除籍
誘拉台灣民眾申領中國身分證件,政府清查違法在中國設籍或持有中國身分證、定居證,已註銷逾50人台灣身分。知情官員透露,有些中配同時擁有雙重身分,甚至領對岸的退休金,或想繼承中國那邊的遺產,最後選擇中華人民共和國身分,已被主管機關除籍。據了解,這一波除籍名單,包含協助台人代辦中國身分證的泉州台青創業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國防部花6500萬印安全手冊被當垃圾?謝寒冰曝友人家廢紙箱「慘照」 大酸1句
國防部印製1100萬份新版《台灣全民安全指引》,總共花費約6500萬,從19日起開始發放。國民立委王鴻薇質疑,此舉是消化預算、浪費公帑。王鴻薇此話引來不少綠營人士砲轟直言,讓家戶都能取得手冊是確保全民具備必要的防災與避難知識。律師林智群也發文列出本印製加寄送費用嗆「一本才6元多,哪裡貴了?」對此,媒體人謝寒冰則透露民眾拿到手冊後的真實情況,讓他不禁大酸政......
風傳媒 ・ 1 天前中日僵局 分析:北京打稀土牌投鼠忌器
(中央社東京2025年11月21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挺台發言引發中日緊張。分析指出,高市內閣當前缺少能與北京說得上話的官員來降溫,僵局恐曠日持久,但北京現如再對日本打稀土牌,恐效果有限並遭全球反彈。高市早苗本月7日國會答詢時表示,如果「台灣有事」伴隨北京使用武力情況,可能構成日本能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這番話被解讀為有意以武力介入台海,引發中日關係緊張。日經亞洲(Nikkei Asia)報導,中國先後建議公民暫時避免前往日本、發布留學預警,日本電影在中國上映被推遲;中日外交官員18日在北京會談也未能取得突破,中國19日推翻稍早的放寬舉措,重新對引進日本水產實施禁令。大和證券(Daiwa Securities)中國經濟學家齋藤尚登表示,中日關係正處2012年以來最糟狀態(當時日本決定將釣魚台列嶼國有化,引發中國強烈回應),擔心北京會透過實施稀土出口禁運升高施壓。日本執政的自民20日試圖緩和緊張局勢,內外交事務小組呼籲與中國展開對話,並敦促內強硬派克制。日生基礎研究所(NLI Research Institute)中國研究員三浦祐介指出,其他國家與中國之間的類
中央社財經 ・ 8 小時前智能眼鏡戰局升溫,中國明年出貨估占全球45%、邁入規模化拐點
【財訊快報/陳孟朔】市調機構IDC發表最新報告指出,2026年全球智能眼鏡市場出貨量有望突破2,368.7萬台,其中,中國市場出貨量將突破491.5萬台,占比約45%,意味著中國智能眼鏡產業將從「概念驗證期」正式邁入規模化成長新階段。報告指出,在全球化布局與中國本土生產雙輪驅動下,中國廠商將成為智能眼鏡供應鏈的核心力量。一方面,國際品牌透過在中國代工與研發合作,分散成本與產能風險;另一方面,本土廠商憑藉完整的消費電子供應鏈與成本優勢,加快推進量產與產品迭代,有望在中低價位與細分場景率先打開市場。市場人士分析,AI與空間計算技術的融合,是推動智能眼鏡放量的關鍵變量。隨著演算法與本地算力持續提升,語音助理、即時翻譯、視覺識別、信息疊加等功能將逐步從「炫技」走向「剛需」,結合手機、智慧手錶等終端形成多設備協同,提升使用黏著度,為2026年前後的放量奠定基礎。不過,產業仍面臨幾項現實考驗,包括產品形態仍偏厚重、續航時間有限、隱私與安全監管要求提高,以及內容與應用場景尚待進一步豐富等。法人指出,要真正跨越從「好玩」到「好用」的鴻溝,除了硬體輕量化與成本下探外,更關鍵的是在工業巡檢、遠距維修、醫療
財訊快報 ・ 1 天前
日本首位中國出身議員要求驅逐薛劍 外相:不能提前暴露底牌
出生於中國、已歸化日本籍、立場堅定反共的日本維新會參議員石平,近日在參議院外交防衛委員會上,直接點名並要求日本政府將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列為「不受歡迎人物」並驅逐出境。石平今年9月才因「散布謬論」遭中國外交部制裁,但他對此非但不畏懼,更稱感到「十分光榮」,將事蹟更新在自己的X帳號上。
鏡新聞 ・ 12 小時前
2028大局恐改寫?吳子嘉震撼評估藍白合走向
[NOWnews今日新聞]2026地方選舉布局動起來,民眾主席黃國昌、國民主席鄭麗文首次峰會日前落幕,但卻未深入提及怎麼合?未來合作方向廣受矚目。對此,《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昨(20)日表示...
今日新聞NOWNEWS ・ 14 小時前
高市早苗瞬間砸毀安倍晉三用心良苦之作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於11月7日在眾院預算委員會上之答辯時表示:若使用戰艦,並伴隨著武力行使,本人認為這毫無疑問是可能構成「存立危機事態(生存危機事態)」的案例。日本歷屆首相都避免明確表態,而高市是首位明確提及「臺灣有事」有可能構成存立危機事態的。高市此番言論立刻引起北京方面的極大反彈,日本與中國大陸間的緊張急速升溫。
奔騰思潮 ・ 1 天前
接棒竹縣長 藍三強各有動向
新竹縣長楊文科兩任屆滿,現任新竹縣部主委、副縣長陳見賢參選態度明確,竹一選區立委徐欣瑩鴨子划水,竹二選區立委林思銘挺過大罷免後意向若有似無,十分曖昧。反觀民進內部毫無動靜,外界認為若不是竹北市長鄭朝方,就是空降高知名度人士參選。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國民最怕的人!陳亭妃談「5勝」超狂戰績
[NOWnews今日新聞]民進為備戰2026九合一大選,近期積極敲定各縣市長名單,作為2026台南市長熱門人選之一,外界關注民進立委陳亭妃與同立委林俊憲的民調差距;陳亭妃今(19)日接受政論直播...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鄭麗文唱和中國?喊「2028不一定有和平選舉」 林飛帆回應了
即時中心/潘柏廷、黃彥翔報導中國犯台意圖愈趨明顯,且近日又傳出2027年是侵略的時間點;豈料,國民主席鄭麗文昨(20)日專訪宣稱,如果國民無法扭轉乾坤,「我認為不一定等得到2028年的和平選舉」,被外界質疑在唱和中國。對此,國安會副秘書長林飛帆今(21)日受訪回應了!針對鄭麗文所言「2028不一定有和平選舉」一事,林飛帆今日下午視察「台灣全民安全指引」視察發放情形受訪則表示,當國際社會都在討論對台野心,特別是2027年這個時間,當然不樂見政治人物去應和共軍對台企圖或動作,「我不知道鄭主席所提的言論,影射、暗示什麼?不過我們也期待在野能夠攜手合作,不論中央、地方、執政或在野,大家都是同一個國家」。另,媒體也問,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論」引起非常多討論與爭議,中國軍演天數也增加,台灣對於區域和平和安全穩定是否有進一步掌握?林飛帆強調,都有在密切注意在黃海相關軍事行動與軍演,對於單方面、片面破壞區域現狀,還是再次嚴厲譴責,同時,也對日本表達最高支持。國民主席鄭麗文。(圖/民視新聞資料照)他強調,過去這段期間中國對日本騷擾、經濟施壓,都已經被區域友盟國家注意,包括美國駐日大使公開表達對日本政府的聲援與支持,也希望中國不要片面破壞台海及周邊秩序,「答案非常清楚,才是區域地緣政治的Trouble Maker(麻煩製造者)」。最後,林飛帆喊話,現在正在做的事情就是,透過所有努力確保台海和平穩定能夠延續,也確保現狀不被單方面破壞,「軍演目的很清楚是為軍事及武力擴張,但台灣面對演習、發放全民安全指引,皆是強化我們自己保護,以確保現狀能夠被維繫」。原文出處:快新聞/鄭麗文唱和中國?喊「2028不一定有和平選舉」 林飛帆回應了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非鄭麗文退的!何鷹鹭停職案申訴獲受理 國民:暫保中常委職務李明璇稱「不投降不是政府該做的」 林飛帆:不知道暗示什麼想法?台日友好!逾3萬網友瘋轉賴清德「吃壽司」 行動支持水產登日媒
民視影音 ・ 6 小時前
抗中挺日!美國務院發聲 賴總統大啖水產2/美國務院首度發聲挺日本 反對武力脅迫改變台海現狀
日本與中國的外交風波持續延燒,美國國務院昨(20日)主動發聲,強調對美日同盟的承諾堅定不移,無論在台海、東海或南海,都堅決反對任何片面改變現狀的企圖,包括透過武力或脅迫手段。這也是美國政府在這次日中衝突升溫後首次表態。
鏡新聞 ・ 1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