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大舉辦「NIHR學者講座-數據驅動癌症早期偵測」
慈濟大學生物醫學科技學院,邀請Sarah E. R. Bailey 博士蒞校演講,Bailey博士分享大數據從研究到臨床決策轉譯的關鍵經驗。Sarah E. R. Bailey 博士為英國國家健康研究所(NIHR)高級研究員,現任埃克塞特大學醫學院探索(DISCO)研究小組副組長。其研究領域涵蓋:將基因組學整合至基層醫療的癌症評估、利用常規血液檢測識別高風險癌症族群、多重疾病共存對診斷時程的影響,以及評估基層醫療的新型癌症檢測策略(包括 FIT 糞便免疫化學檢測)。
Bailey 博士也分享英國與臺灣在乳癌、肺癌、大腸直腸癌與攝護腺癌四大主要癌症的發生率與死亡率差異,她指出英國在多項指標上皆高於臺灣,尤其是攝護腺癌的發病與治療結果差距更為顯著。

她進一步說明,晚期確診是造成癌症存活率下降的關鍵。以大腸直腸癌為例,第一期診斷的患者五年存活率可達九成,但到了第四期僅剩一成。英國現行最差的診斷途徑多來自急診室或初級照護中的緊急轉診,這些途徑的患者存活率最低、滿意度也最差。研究團隊的目標,即是協助病患從緊急就醫路徑轉向規劃良好的檢測與轉診機制,透過提升篩檢覆蓋率提高早期發現比例。英國政府已宣布,將於 2028 年前把早期確診比例從現今的五成提升至四分之三。

Bailey 博士提醒,雖然 UK Biobank的模式並非可直接套用於各國,因為民眾就醫頻率、常規檢驗內容及國家醫療政策不同,將影響絕對風險計算方式。她建議,臺灣若能運用自身國家級健康紀錄資料,就應以本土數據複製相關研究模型,以確保預測結果更符合臺灣人口特性。
慈濟大學生物醫學科技學院許豪仁院長表示,未來各大機構將建立各自的生物資料庫,類似現有的UK BioBank 和 Taiwan BioBank,這些資料庫若能整合串聯,將可運用於疾病風險預測和修正醫療指引,進而提升民眾健康。慈濟大學醫學資訊系將自115學年度更名為資訊工程學系,勢必與BioBank息息相關,希望引進國外經驗、與學術界和醫療機構緊密合作,達到提升教學品質與研究成果的目標。
(撰文/照片:慈濟大學醫學資訊學系)
其他人也在看


腸道菌影響胺基酸代謝 AI助找糖尿病腎病變關鍵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0日電)國內洗腎患者45%是糖尿病腎病變。國衛院、基隆長庚、宏碁與陽明交大運用AI分析,研究發現腸道菌Gemmiger減少,會影響人體必需胺基酸代謝,首次驗證「腸-腎軸」跨體學機制。
中央社 ・ 1 天前洛縣本季首現流感死亡 為年長者
洛杉磯縣公共衛生局近日確認,縣內出現本季首起與流感相關的死亡病例。死者為一名具潛在健康問題的年長者,經調查確認其本季並未...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 天前北市聯醫:長期飲酒 加速腦退化釀提早失智風險
(中央社記者劉建邦台北20日電)北市聯醫今天表示,飲酒文化普及,雖小酌怡情,醫學研究提到長期飲酒傷肝,更直接損害腦部,飲酒加速腦部退化,可能有提早失智風險。
中央社 ・ 1 天前
男子將陶瓷杯塞進肛門 外科醫師手術取出 (圖)
李綜合醫院外科醫師吳坤達20日表示,患者就醫發現肛門塞了一個陶瓷杯,經手術把塞在肛門的杯子取出,提醒相關案例可能引發腹腔感染,併發腹膜炎,有致死危機。
中央社 ・ 1 天前
做檢驗才驚覺「長期營養不良」!藍心湄早餐改這樣吃,拯救掉髮+瘦回緊緻好身材!
吃對早餐,不只抗老,還能幫助瘦身。時尚教主藍心湄近期在《女人我最大》中分享,她因為改變飲食習慣,不僅頭髮重新長出來,原本「怎麼都瘦不下來」的臃腫感也明顯改善,整個人煥然一新! 營養不足,掉髮
女人我最大 ・ 14 小時前
57歲男施工後太渴「猛灌200ml腐蝕劑」!心臟驟停26次
使用化學藥劑注意!一名57歲高姓男子日前為了方便,在工地將用剩的200ml大理石拋光劑倒入飲料罐中,未料幾日後凌晨,施工後順手拿起該飲料瓶猛灌,隨即喉嚨出現灼熱劇痛,緊急送達醫院時已經昏迷,更在手術時心臟驟停26次,所幸最終後康復出院,沒有引起併發及後遺症。
鏡報 ・ 1 天前
第四期肺腺癌奇蹟逆轉 物流司機靠免疫療法存活6年 腫瘤幾乎看不見
吳先生在6年前、39歲時摸到右頸鎖骨旁有個約5公分的大硬塊,就醫竟是罹患第四期肺腺癌,癌細胞已轉到腦部、骨頭及淋巴,基因檢測沒有突變,接受腦部放療與化療,效果不佳,後來檢查出免疫指數(PD-L1)表現高,採取免疫療法合併化療至今,成功控制腫瘤,幾乎看不到腫瘤,體力也恢復,重回職場擔任物流業司機養家,
自由時報 ・ 1 天前
戒菸3年竟肺癌末期!他靠「1方法」抗癌成功 5公分腫瘤消失了
南投一名45歲吳姓男子,6年前確診第四期肺腺癌,被告知若不治療,平均存活期僅4到6個月。後來在台中榮總胸腔腫瘤團隊的建議下,接受免疫治療合併化療,治療後體力與生活品質明顯改善,4至5公分的腫瘤幾乎消失,病情獲得良好控制。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遊日染流感吃成藥 65歲男突尿不出來「膀胱險裂」醫警告:這藥物易中招
日本流感疫情不斷升溫,民眾前往日本旅遊要特別當心。醫師就分享一個案例,一名65歲男子赴日旅遊期間感染流感,他自行前往藥妝店購買成藥服用後,沒想到隔天出現無法排尿情況,在日本就醫被緊急使用插尿管處置,在日本就多花了4萬元醫藥費。醫師提醒,若含有第一代抗組織胺成分的感冒藥,可能會造成攝護腺肥大病史的病人「急性尿滯留」,最嚴重可能膀胱破裂。
太報 ・ 1 天前
9種髒蔬菜農藥殘留多!小蘇打+鹽洗也沒用 專家推2種菜農藥最少
想要多吃青菜,又怕有農藥殘留?營養師李婉萍表示,9種常見蔬菜容易有農藥殘留,若未妥善清洗,長期食用可能危害健康,推薦5招清洗蔬菜,也可以多吃2種農藥殘留風險最低的蔬菜。 農藥沒洗乾淨,吃下去會怎
健康2.0 ・ 14 小時前
醫大推「1蔬菜」降血糖血脂、抗癌:我都加在泡麵中
蔬菜有益健康,醫師邱筱宸特別推薦海帶芽,因為它富含膳食纖維、多種礦物質,研究發現,吃白飯時加4克海帶芽者的飯後血糖、胰島素值,都低於沒吃海帶芽的人。另一項研究發現,連吃8週海帶芽點心的人,壞膽固醇(LDL)可降低7.4%。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耳朵有「焦黑斑點」竟是大腸癌! 醫嘆:第三期了
耳朵上的異常可能是身體疾病的警訊!中醫師吳宏乾分享一則驚人病例,他在義診時遇到一名因長期失眠求診的患者,檢查時發現對方耳廓出現「焦黑色斑點」,加上患者有腹瀉、排便帶血等症狀,研判可能是大腸出問題。經進一步檢查後,證實患者已罹患第三期大腸癌,所幸及時發現得以治療。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220萬人注意了! 衛福部開放「終身一次免費篩檢」來了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220萬人注意了!為強化B、C型肝炎防治,國健署今年8月1日起全面擴大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的B、C型肝炎篩檢年齡範圍,只要是民國75年以前出生至79歲民眾皆可終身接受一次免費篩檢。國健署指出,新措施預估有220萬名青壯年族群可提早接受篩檢。 國健署署長沈靜芬指出,許多慢性肝炎患者早期無明顯症狀,而透過擴大篩檢能提早發現潛...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這種蝦子超毒不新鮮!吃多恐傷腎、骨鬆、血管鈣化 4招選好蝦
美味新鮮的蝦子,大家都愛吃!只是你知道看似肥美飽滿的蝦仁,可能暗藏健康風險。營養師表示,市面上有些肥嫩飽滿的蝦仁,實際上是經過磷酸鹽處理的膨發蝦,長期食用超傷健康。 蝦子泡過磷酸鹽,吃多恐傷腎、
健康2.0 ・ 1 天前
趙露思甩嬰兒肥靠「這招」!醫證實:做法超正確 燃脂效率提升10%
陸劇《許我耀眼》女主角趙露思狠甩嬰兒肥,身材蛻變成為熱議焦點。她透露自己的瘦身秘訣之一,就是晚餐提前在6點前吃完,並以花椰菜和芹菜等高纖蔬菜為主食。這樣的飲食方式不只是明星偏好,更有多項國際研究證實其減重效果。 提早吃完晚餐 提升燃脂效率 用餐時間真的會影響體重嗎?台安醫院胃腸肝膽科暨成人體重管理林承達醫師說這個答案是肯定的。美國內分泌學會研究發現,晚間用餐者的血糖峰值比傍晚用餐者高出近20%,脂肪燃燒效率則降低約10%;營養學期刊指出,睡前兩小時內進食會讓肥胖風險暴增5倍,顯示提早用餐的減重成效明顯優於晚間用餐。林承達醫師解釋人體代謝在早晨最活躍,順應生理時鐘進食能提升營養消耗率,避免熱量在睡眠時轉為脂肪囤積。若將進食時段控制在早上8點到下午2點之間,不僅全天飢餓感更穩定,夜間脂肪燃燒效率也顯著提升,對代謝健康有正面幫助。 花椰菜低卡高纖 吃得飽又能瘦 為什麼花椰菜成為減重聖品?林承達醫師說明其關鍵在於它的低熱量與高纖維特性,每100公克花椰菜僅含25大卡,卻能提供超過2公克膳食纖維與每日所需維生素C。當纖維在腸道中移動緩慢,就能延長飽足感並穩定血糖,避免飯後血糖波動引發的飢餓感,進
常春月刊 ・ 1 天前
帶狀皰疹恐留下「帶狀皰疹後神經痛」!醫籲:皰疹在「2大」部位要特別小心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帶狀皰疹多見於50歲以上族群,也常發生在糖尿病、癌症、腎臟或肝病患者,以及長期服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的人。壓力大、睡眠不足者亦屬高風險族群。年齡愈大,病毒再活化的機率愈高。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徐廷儀表示,壓力大、睡眠不足…
華人健康網 ・ 11 小時前
醫療突破!三指爸迎來十指健康女兒 北醫阻斷「龍蝦爪畸形」罕病基因
出生時只有3根手指、走過50多次手術的李先生,從未想過有一天能抱著一個「10根手指」的孩子,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今(20日)分享,團隊成功阻斷導致「龍蝦爪畸形」的TP63罕病基因,協助李先生與妻子誕下健康女嬰,成功終結「新生突變」(de novo mutation)的遺傳傳遞。
自由時報 ・ 1 天前
60歲男沒有胸悶痛!起床「1症狀」急就醫 竟是心梗
提及心肌梗塞,一般會想到胸悶痛、頭暈、肩頸疼痛、呼吸急促等症狀,但醫師劉中平表示,一名60歲男子長期高血壓,某天因起床嘔吐數次,上午9時就趕緊就醫,檢查發現,男子的心臟已受損,已是急性心梗,因此緊急改送急診治療。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