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從花蓮出發 防災不靠運氣靠制度與協作
陳淑雯/花蓮農業處長
堰塞湖不是問題,防災經驗才是!台灣的地貌美麗卻脆弱。極端氣候與強震頻仍的時代,花蓮成了全台防災體系的第一線。去年(2024)0403地震之後,全台新增1300多處崩塌地,其中花蓮就占了9成以上。這不只是地理統計,而是一個現實警訊——在這片動盪的土地上,防災不能只等災害發生後再行動,必須提前佈局。
從花蓮開始的「主動防災」行動
0403地震發生後,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簡稱水保署)率先展開行動。4月22日起,他們派出協力團隊進入花蓮各地,逐一調查新增崩塌地與土石流潛勢溪流。短短兩個多月內,共辦理5個梯次、58場現地勘查;到了9月、11月,又因颱風接續影響再辦兩個梯次、9場勘查,一整年累積7個梯次、67場。
他們不是停留在書面,而是帶著GPS與空拍機,實際走進崩塌現場,建立現地資料,再和地方政府、公所、農村水保署花蓮分署及專家學者一起對照修正,完成「製圖—驗證—回饋」的完整作業。透過實地勘查,調查團隊才能更加確定影響範圍,後續中央提供保全戶地址,地方公所才有辦法進行逐戶調查與防災作業。
這樣的流程,讓中央與地方在防災上第一次真正形成「協作的節奏」,不再只是單向指令,而是共同討論、共享資料。可以說,花蓮已率先完成一場「從事件應變走向制度治理」的防災行動。
堰塞湖的空白 凸顯國家防災的缺口
然而,堰塞湖仍是台灣防災體系中的「灰色地帶」。堰塞湖潰決的破壞力極強,壩體一旦崩塌,短短幾分鐘就可能摧毀下游的聚落、道路與農地。地方政府雖多次提出請求,但由於中央尚未建立系統性的主動調查與風險模型,目前現場防災仍多依賴臨時回報與被動監測。這樣的被動模式,容易讓決策慢半拍,也讓地方政府在面對突發狀況時,缺乏可以依循的資料與標準。
因此,建議中央應該比照農村水保署針對土石流潛勢溪流的主動調查機制,將堰塞湖納入同層級的制度架構中。這不只是建立壩體資料,更應同步建立與土石流潛勢區相同的逐戶調查機制,以完備保全戶資料。唯有掌握潛在影響戶數、位置與撤離動線,地方政府在面對堰塞湖潰壩風險時,才能即時啟動預警與撤離。
換言之,堰塞湖的調查也必須具備同樣細緻的保全戶建立流程,讓災害防治不只是地圖上的線,而是連結到每一個真實生活的家戶。
若能進一步劃出「影響潛勢區」與「淹沒潛勢區」,再與保全村里、重要設施重疊分析,地方政府就能在第一時間掌握撤離路線與警戒範圍,真正做到有依據、有速度的防災決策。
防災不只靠技術 也靠社區
防災若只停留在中央單位或技術層面,永遠趕不上災害的速度。農村水保署與全台各地方政府共同推動的「自主防災社區」計畫,就是讓防災走進日常生活的一個起點。未來中央若能比照這項經驗,在堰塞湖潛勢區推動社區型防災行動,結合教育、演練與即時通報,讓居民都知道何時撤離、往哪裡走,整體社區的韌性就能真正被建立起來。畢竟,當地居民才是第一線的守護者。唯有讓防災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制度才有落地的力量。
從被動修補到前瞻預防 防災是一種治理思維
花蓮的經驗顯示,主動調查與跨層協作不只是技術創新,而是治理的轉變。若行政院與農業部能延續這股力量,將堰塞湖納入制度化管理,建立全國性的潛勢資料系統,台灣的防災體系就能從「災後應變」轉向「災前治理」。
防災不應是一場場孤立的救援,而是一種長期的國土安全管理。當我們開始主動掌握風險,而不是被災害牽著走,台灣的國土治理,才算真正邁向成熟。
照片來源:花蓮縣政府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其他人也在看

直擊新竹堰塞湖監控中 擋不住的極端天氣 堰塞湖將成新常態?如何防災?台灣「氣候變遷調適」刻不容緩|堰塞湖潰壩警世錄
台灣目前現存的堰塞湖,其中一座是新竹的泰崗溪堰塞湖,目前,泰崗溪堰塞湖穩定溢流中,沒有保全對象,但碰到極端天氣,專家也提醒,堰塞湖連續發生的機會,會越來越高。而說到極端天氣,今年七月的丹娜絲颱風,台南七股遇到破紀錄的暴潮,造成海水倒灌,幾乎全村都泡在水裡,這也是個警訊。學者就提醒,未來,台灣防災必須要有新思維,台灣得提高氣候韌性,降低脆弱度、增強恢復力。我們的記者也實地到泰崗溪堰塞湖走一趟,直擊最新的狀況和影響。
鏡新聞 ・ 13 小時前季連成:馬太鞍溪堰塞湖穩定 從紅色警戒降為常態警戒
花蓮馬太鞍溪昨天(21日)形成新的堰塞湖,由於有溢流危險,已提前疏散居民。光復鄉災後復原專案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政委季連成今天(22日)表示,目前堰塞湖穩定,暫無危機,並宣布馬太鞍溪堰塞湖從紅色警戒降調為常態警戒。 花蓮馬太鞍溪21日發現新的小堰塞湖,位於原本馬太鞍溪堰塞湖下游約800公尺處,新的小堰塞湖21日晚間9時左右溢流,洪水約在晚間9點半抵達台9線馬太鞍溪涵管便道,大水一度淹沒局部路段。 光復鄉災後復原專案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22日召開記者會說明最新情形,他表示,馬太鞍溪新的堰塞湖在21日晚間9時溢流,在這之前,已經把疏濬機械移到安全地方,同時也撤離馬太鞍溪下游阿陶莫部落及大馬村居民。 季連成說,新的堰塞湖自21日9時開始溢流,約溢流1個半小時,最高水位到達70公分至75公分之間,涵管便橋低窪處,有部分水淹到路面,堆積淤土與垃圾,上午狀況解除後,就立即施工,最快在中午12時,涵管便橋就可以打通,恢復正常車輛通行,同時,所有疏散撤離民眾也陸續返家。 季連成指出,原本的馬太鞍溪堰塞湖有155萬噸水量,目前位於下游的新的堰塞湖約有5萬噸的水,21日溢流出現V字形缺口,溢流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華文朗讀節「愛情,啊」開跑 限定十天走進愛情遊戲場 華山文創園區年度策展,以文字和聲音大聲說愛
【記者羅伯特/台北報導】 邁向第13年的「華文朗讀節」,推出「愛情,啊」主題特展和豐富活動,將於10月24日至 […]
民眾日報 ・ 9 小時前新內閣上台,日本央行升息時程遞延,下週升息預測降至10%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根據金融媒體的最新調查顯示,日本央行觀察人士延遲了對下次升息時間的預測,僅少數人預計下週會升息,較上月看法發生了明顯變化。這份調查顯示,50位經濟專家中,約10%預測日本央行將在10月30日為期兩天的政策會議結束時升息,比例大幅低於上次調查時的36%。相較之下,12月成為最受青睞的升息時機,50%的經濟專家預測屆時央行會採取行動。其次是明年1月,38%的經濟專家預測到時會行動。在本月初意外當選執政的自民首後,主張貨幣寬鬆的高市早苗週二成為日本首相。儘管高市早苗一直避免就升息步伐直接發表評論,但經濟專家認為,她的上台意味著日本央行在升息時需要與政府進行更謹慎的溝通。Sompo Institute Plus資深經濟專家Masato Koike在調查回覆中寫道,雖然軟化了語氣,但高市早苗可能還是認為升息是不可取的。很難想像日本央行會在她出任首相後立即升息。此外,約72%的受訪者表示,日本政局不穩降低了央行本月升息的可能性。略多於一半的受訪者指稱,如果日本央行在下週會議上堅持提高借貸成本,將危及其與政府的關係。根據經濟專家的預估中值,本輪升息週期的終端利率
財訊快報 ・ 22 小時前醫護請假遭不利對待 工會籲改善職場有毒意識
(中央社記者郭建伸台北23日電)長榮空服員抱病出 勤後離世引發關注。多個醫院工會團體今天說,「請假有罪」的有毒意識同樣深植醫院,基層醫療工作者請假往往遭減薪、考績不利對待,呼籲修改規則,雇主不得因員工請病假而不利對待。總統賴清德應將勞工請假健康權納入健康台灣願景指標,建立健康職場。
中央社 ・ 22 小時前
花蓮堰塞湖暫無威脅 災害應變中心今撤除「運作33天、近25年最長」
花蓮立霧溪堰塞湖經評估後,研判水位穩定、壩體無異常,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副指揮官、消防署長蕭煥章今(23)日會議中表示,11時災害應變中心撤除,後續復原及防災工作回歸各部會推動。而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自樺加沙
台視新聞網 ・ 19 小時前光復災區進入重建階段 中央、花縣皆設服務站點
(中央社記者張祈花蓮縣23日電)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災情進入重建階段,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接力辦理重建,今天起至10月底在光復鄉中華電信設點。花蓮縣府重建服務中心設在對面的中區藝文基地,27日開站。
中央社 ・ 21 小時前
大進國小東側農地將興建光復洪災中繼屋預定地 (圖)
國土署針對馬太鞍堰塞湖溢流災情,家戶重建需1年以上的重災戶規劃2處中繼屋安置,其中在大進國小東側農地的面積夠大,會先興建30戶組合屋,工期約2個月,預計12月底前完工。
中央社 ・ 17 小時前
影/海巡、警合力查緝!桃園刺青男租車 後座起出克拉克手槍
火力強大!桃園海巡署偵防分署查緝隊日前跟桃園分局警方「雙劍合璧」查看,逮到一名擁槍自重的89猴危險駕駛,搜出的竟是跟FBI特勤人員同款的克拉克手槍。
中天新聞網 ・ 22 小時前國旅衰退 台東黃金地段公教會館轉型公務宿舍
(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23日電)位於台東市黃金地段、擁有88間客房的台東公教會館,去年規劃委外經營,但因國旅衰退,經4次招標未果,台東縣長饒慶鈴今天宣布將轉型為公務員宿舍。
中央社 ・ 22 小時前
連日豪雨何時放晴?氣象署曝這天「明顯趨緩」 今2縣市雨更大
雨彈炸不停!中央氣象署表示,今(22)日天氣仍受到東北季風及低壓帶雙重影響,氣象署持續針對新竹以北、宜蘭及花蓮發布豪大雨特報,其中大台北山區降雨劇烈,明顯趨緩可能要到週六。至於台灣東邊的低氣壓是否成颱,氣象署認為機率較低,不過會持續留意最新動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下波東北風這天接力!低溫探20度 北部「雨再下1週」濕到崩潰
氣象署指出,明天(24日)東北季風影響,中部以北及東北部天氣稍涼,水氣偏多,基隆北海岸、東北部地區及新竹以北山區有陣雨,並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桃園以北及東部地區有短暫陣雨,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竹苗、東南部地區及中南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
CTWANT ・ 16 小時前
豪雨警報明天解除!氣象署估雨勢將緩 未來一周天氣一次看
連日豪雨造成北北基宜桃多地傳災,好消息是明(23)日氣象署預計解除豪雨警報。氣象署資深預報員葉致均指出,雖然仍有降雨,但雨勢已明顯趨緩,今晚過後將停止加強作業。不過,他也提醒,東北季風仍強、沿海風浪偏大,民眾海邊活動務必注意安全。(陳韋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台中非洲豬瘟哪來? 陳駿季:最可能是「違法帶肉品入境」流入養豬場飼料
台中市梧棲區一間養豬場日前爆發豬隻大量死亡事件,經檢驗確認感染「非洲豬瘟病毒」,為台灣本土首次檢出病毒核酸陽性案例。消息震撼全國,農業部今(22日)宣布,全國豬隻即日起禁運、禁宰5天,並全面禁止廚餘餵豬,以防疫情擴散。不過,病毒究竟從何而來,成為防疫單位當前最關鍵的問題。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台北暴雨不停!氣象粉專揭「輸水怪獸」路徑 10/24前仍偏濕涼
受到東北季風及低氣壓影響,中央氣象署持續發布豪雨特報。氣象粉專「觀氣象看天氣」也表示,台灣東邊近海的低壓擾動97W,不斷為東部、北部沿海輸送水氣,24日前仍會是偏濕涼的天氣型態。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1圖看「光復3天連假」天氣 東北季風減弱時間曝光!
生活中心/江姿儀報導今(23日)受東北季風影響,天氣狀況仍不穩定,今、明(24日)水氣偏多、氣溫濕涼。24日開始放光復節連假,由於剛好碰上週五、加週末形成3天連假,不少人都規劃出遊來慶祝。對此,氣象專家特別分享連假天氣,親曝東北季風「這1天」減弱,雨勢將會趨緩。
民視 ・ 1 天前

光復連假「雨下最大」地區出爐!賈新興:下週又有東北季風報到
受風神颱風外圍環流以及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北部、東部連日出現劇烈雨勢。對此,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指出,東北季風影響至下週一(27日),其中宜蘭及桃園以北山區,仍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另外,下週五至下週六(10月31日到11月1日)受另一波東北季風影響。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紫爆! 北台超大豪雨狂炸 文大緊急宣布遠距上課挨轟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持續受到低壓、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北台灣豪大雨不停歇,根據中央氣象署,清晨7點公布的雨量預測,有包括雙北、桃園、宜蘭四個縣市的山區,達停班停課標準,許多上班族頂著風雨通勤,直呼台北市應該要放假,文化大學早上7點多,才宣布遠距上課,被學生與家長痛批,太晚講!台北市文林橋下,土黃色的河水滾滾流動,捷運也在風雨中行駛,陽明山上更是,繼續狂風暴雨。位在陽明山上的文化大學,這風這雨,想往前一步都很難,學生拚了命到教室,沒想到....校方在早上7點多公告,課程全面改採遠距教學,讓學生家長痛批太晚講,留言全罵翻,而陽明山累積雨量已經破千!台北下大雨。(圖/民視新聞)氣象署預報員李孟軒:「新竹以北到,宜蘭地區的降雨,是比較明顯的,最多的雨量,大致上就是位在臺北市,新北市這一條雨帶上,尤其是在台北市的陽明山區,從昨天累積到大概今天10點,有超過800毫米的降雨情形。」新北市長侯友宜:「雨量就是判斷,停班停課的標準之一,整個山區裡面,雨勢比較大的地方,為了安全,我們已經撤離了1596人。」新北市截至上午八點,撤離山區居民1596人,不少網友也湧入,台北市長蔣萬安的臉書,留言說文山都土石流了、開車上高架,以為自己的車是橡皮艇,上班族一早出門,直呼應該要放颱風假。四縣市山區達停班課標準。(圖/民視新聞)民眾:「風雨無情啊。」民眾:「風雨很不方便啊,然後視線也很不佳,有蠻像颱風的,我們當然滿想要放假的。」民眾:「因為靠山的關係,這個風很明顯,雨勢也是有點大,一堆人都在等公共車,等快半個小時。」根據氣象署上午7點的雨量預測,台北、新北、桃園、宜蘭山區,都達停班課標準,而台灣東北部外海,還有一個小低壓,正與東北季風共伴發展,有機會發展成颱風。氣象署預報員李孟軒:「這部分的確是有機會,再增強的趨勢,有可能增強到熱帶性低氣壓,至於會不會再進一步,增強到輕度颱風,這個部分是可以再做觀察的,可能機率上相對會低一些。」低壓目前往南邊移動,迎風面的宜蘭,降雨會比昨天更明顯,大台北山區的水氣也還是偏多,民眾出門要多加留意。原文出處:紫爆!北台灣超大豪雨狂炸 文大緊急宣布遠距上課挨轟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婦人陳情不要臨檢八大行業 惡警性暗示「妳要陪我嗎?」豬隻染非洲豬瘟致死率100%「人吃到會怎樣?」 農業部解答了歐盟擬列乙醇為致癌危險物!酒精乾洗手恐禁用
民視影音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