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醣不怕「吃白飯」?煮飯「少加水」能讓消化變慢、降GI值…農糧署說話了:這3招才真穩血糖
許多人為了減重或控制血糖,常把白飯視為禁忌,網路更瘋傳煮飯時「加水多寡」會影響血糖上升速度。但農糧署粉專分享,控醣不能只靠「煮飯減少加水量」,整體飲食結構對血糖的影響才更大。而且煮飯加水量減少、米飯口感偏硬,還可能消化不良。真正有效的作法是「適度加工」,譬如冷飯、隔夜飯、搭配雜糧或糙米,都有助增加抗性澱粉、穩定血糖。
網傳「煮飯少加水」會影響澱粉結構,進而影響血糖反應。換句話說,如果煮飯時「減少加水量」,煮得較乾硬,是否就能控制血糖?農糧署粉專「鮮享農YA」分享貼文,表示米飯烹煮時,升糖指數(GI,Glycemic Index)的確可能因加水量不同而有異。
●水多➝澱粉完全糊化,容易被消化,GI值偏高。
●水少➝澱粉部分未糊化,消化變慢,GI值可能降低。
GL值比GI值更關鍵!飲食結構對血糖影響大
這邏輯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卻沒那麼單純。農糧署專家直指,GI看的是單一食物對血糖上升速度的影響,但「升糖負荷」才是控醣真正的關鍵。
所謂升糖負荷(GL,Glycemic Load),是綜合考量「食物的GI」以及「實際食用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用來衡量餐後血糖的「總體負擔」。而整體飲食結構,對人體血糖的影響才更大!
專家指出,我們每餐除了米飯外,還會攝取蛋白質、脂肪、蔬菜、纖維;這些食材的比例、搭配方式,都決定了血糖受影響的程度,「米飯+高纖維蔬菜+優質蛋白質」,控糖效果更顯著,因此不能只靠「煮飯減少加水量」一件事達到控醣目的。
除此之外,煮飯加水量減少,也會影響米飯口感與適應性。例如有人認為「完全糊化」的白粥易消化,吸收比白飯更快、GI值更高,那把米飯煮到很乾、很硬,是不是就能降低GI值?
但其實米飯偏硬,口感不一定人人喜歡,還可能造成消化不良,如果為了降低 GI值,而犧牲飲食愉悅感,長期很難堅持。
3健康作法,才能真正穩血糖
農糧署也提供3大真正健康的作法:
☑ 控制份量:注意GL,少量多樣攝取;
☑ 均衡搭配:主食+蛋白質+蔬菜;
☑ 適度加工:冷飯、隔夜飯、搭配雜糧或糙米,都有助增加抗性澱粉、穩定血糖。
農糧署專家提醒,烹煮米飯「減少加水量」的確可能影響血糖反應,但最重要的是——健康飲食不能只靠單一技巧,而是來自整體飲食的平衡。
延伸閱讀:
臨床超過3000人成功案例:要正確吃冷的白米飯!新陳代謝科名醫提這樣吃預防糖尿病、大腸癌
米飯比想像中不易胖,醫師都推「吃冷飯」
日本52歲醫師梅岡比俊就大力推行「白飯飲食法」,更靠吃白飯在1年內甩肉12公斤,改善痛風與結石問題。
梅岡比俊表示,很多人都認為「吃飯會變胖」,其實米飯是成分單純且安全的碳水化合物來源,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與礦物質,尤其糙米還富含9種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必需胺基酸,是極佳的植物性蛋白質來源。
而且就算吃不慣糙米,也可搭配黃豆、豌豆等其他植物性蛋白質。他也指出,相較於含有大量人工添加物的麵包,白米飯消化速度較慢,有助延長飽足感,每100克白飯熱量僅約156大卡,卻能有效提供能量與飽足感。
他在減重期間的飲食,就以日式定食常見的「一湯三菜一飯」為搭配,其實也很適合台灣人的飲食習慣。包括一碗白飯、一碗湯(味噌湯或清湯),搭配一道主菜(魚或肉),以及2道蔬菜或海藻類配菜(如菠菜、羊栖菜、蘿蔔乾等)。
而新陳代謝科名醫洪建德則據臨床超過3000人的成功案例指出,要正確對抗糖尿病,要吃飯,而且是吃「冷的白米飯」。洪建德說,白飯煮好後可放涼1小時再食用,或放冰箱冷藏後再加熱吃,可讓部分澱粉轉化為「抗性澱粉」,減緩血糖上升,也有助腸道益菌生長,促進排便、預防糖尿病與大腸癌。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用新觀點活出成熟態度,點我追蹤幸福熟齡IG
更多幸福熟齡文章
存錢一輩子,退休後卻捨不得花?揭3個花錢心魔:留給子孫或活太久…老黑:人只能活一次,後悔不能重來
42歲護理師400天減掉一個自己!104→53公斤、內臟脂肪22變1…不靠瘦瘦針與藥物,超勵志減重秘訣公開
以為「不用清晨通勤」就幸福…他攢1400萬「存款充裕」爽退,才過3個月就後悔:想退休必修4課題
其他人也在看

冷鏈進駐松菸誠品 農糧署成果展
為推廣冷鏈技術應用,並展現農糧署推動「農糧產品冷鏈物流及品質確保示範體系」,對於產品安全與品質管理的成果,於十月廾三至卅日,在誠品松菸店舉辦「新鮮開箱產地的永續小宇宙」展售活動。農糧署表示,本次展售共有全臺十四家合作社與農企業參與,產品項目包括屏東縣檸檬汁、雲林縣鮮脆筍片、臺南市果乾、臺東縣蜜餞、桃園市花果紅酒香料組等。農糧署指出,除展售活動外,廾五日下午二時將舉辦「冷鏈與美味分享會」,特別邀請料理達人小周師(周維民),以生活化方式透過創意料理變得色香味俱全,顛覆「冷凍不美味」的刻板印象。農糧署說明,活動期間,凡於展售攤位消費,均可享有限量滿額贈禮與優惠折扣;讓消費者邊逛邊學習冷鏈知識,落實「吃得安心、支持永續」。 ...
台灣新生報 ・ 21 小時前
這張14年前合照有毒!4男星如今全出事 網酸:犯罪率真高
演藝圈閃兵案延燒,陳柏霖、修杰楷、坤達等男星利用假病歷逃避兵役,遭新北地檢署陸續約談。就在輿論沸騰之際,一張14年前的合照被網友翻出,照片中的4位男星幾乎全翻車,引來熱烈討論,有人狠酸該照片「犯罪率真高」。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黃立成爆12億買下信義豪宅「陶朱隱園」!霸氣發文回應了
[FTNN新聞網]記者吳雨婕/綜合報導台北信義區豪宅「陶朱隱園」近來傳出17樓一戶連同4個車位以總價12億元售出,買方還是非關係人,據悉,這名神祕買家即是「麻...
FTNN新聞網 ・ 1 小時前
沒性行為也中標!60歲老闆娘染菜花 醫師揭1日常習慣惹禍
俗稱「菜花」的性病疣(又稱性器疣)通常透過性行為傳染。不過,曾有一名60歲的酒店老闆娘卻在舌頭上長出「菜花」,讓她相當錯愕,她明明早已不接客,沒想到竟因一個平常的小動作,讓病毒有機可乘。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温嵐認愛公開女女戀!對象曝光是台劇女神:請大家給予祝福
唱跳天后温嵐日前被拍到跟台劇女神賴雅妍一起聚會,兩人熱情擁抱互動,好交情的互動全被拍下,沒想到新聞曝光後,温嵐在Threads上面寫著:「我們公開了!請大家給予祝福」,一席看似認真的玩笑話,掀起網友討論。事實上,賴雅妍早在2001年就演出温嵐《眼淚知道》的MV,去年温嵐也受邀為了為了賴雅妍演出的電視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國二少女得糖尿病!「3餐吃這些」營養師愣了 母淚喊:是我害了她
台灣兒童與青少年肥胖率呈近年關注焦點,引發健康隱憂。營養師高敏敏指出,曾有14歲少女因長期攝取過多精緻糖而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凸顯家長忽視飲食管理的問題。她提醒,日常飲食中添加糖應控制在總熱量的10%以下,並建議家長選擇低糖、天然的點心,幫助孩子遠離肥胖與慢性病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挺「以中國人自豪」論述?最新民調超驚人
[NOWnews今日新聞]《震傳媒》今(23)日公布最新時事民調,主持人康仁俊在網路節目《新聞!給問嗎?》指出,有關鄭麗文的兩岸論述,他曾經說過,未來要全數台灣人都自豪地說「我是中國人」,民調結果顯示...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小時前
LINE要收費了?「月付165元」進階功能曝光
生活中心/李明融報導LINE要收費了?官方今天(22日)在LINE CONVERGE 2025記者會上正式宣布在台推出全新訂閱制會員計劃「LINE Premium 」,該方案目前在日本和泰國等地已經率先推出,預計2026年上半年在台上線,每月訂閱費用165元,若順利上線台灣將成為第三個導入此服務的市場。
民視 ・ 1 天前
東北季風報到!北台灣雨下不停 氣象署曝「這時間」放晴
即時中心/廖予瑄、謝宛錚報導中央氣象署在今(24)日下午說明未來一週東北季風對台灣的天氣影響,預報員張承傳指出,受到東北季風影響,今日在迎風面北部及東北部,整天都有斷斷續續的下雨,天氣較濕涼;明(25)日雖然東北季風稍微減弱,但水氣仍偏多,在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宜蘭地區下雨時間會較長,且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東北季風將在下週四、五(30、31日)明顯減弱,屆時氣溫將逐漸回升,並縮小降雨範圍。
民視 ・ 2 小時前
豬瘟防疫付諸東流!學者曝各界即時反應:罪魁禍首「就是他」
台中市養豬場先前爆出有豬隻死亡,動保處前往察看後未採樣,直到死了上百頭豬隻才驚覺,檢驗後確診為非洲豬瘟。對此,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沈榮欽也感嘆「多年苦心防疫付諸東流」,並整理出事件爆發後的各方反應,更直指罪魁禍首「就是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光復連假天氣曝光! 雨下到「這天」趨緩、氣溫再轉涼
雨還沒停!今(23)天仍受東北季風影響水氣偏多,雙北及宜蘭持續發布「豪雨特報」,接下來就是3天光復連假,中央氣象署預報,顯著降雨到週五(24日)晚起有較為有感的好轉,但北東還是較容易下雨,只是雨勢較小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下波東北風這天接力!低溫探20度 北部「雨再下1週」濕到崩潰
氣象署指出,明天(24日)東北季風影響,中部以北及東北部天氣稍涼,水氣偏多,基隆北海岸、東北部地區及新竹以北山區有陣雨,並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桃園以北及東部地區有短暫陣雨,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竹苗、東南部地區及中南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
CTWANT ・ 1 天前
「剛起飛門外有人拚命撞」機長嚇傻急通報「遭劫機」返航 落地發現真相超糗
「以為有人闖駕駛艙⋯」美國天西航空(SkyWest Airlines)一架編號6469、原定從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飛往洛杉磯的班機,於本週一(20日)晚間起飛後沒多久就突然掉頭折返;駕駛艙向塔台緊急通報「疑似遭人闖入」,引發全面警戒,警車、救護車、武裝警察瞬間包圍機場,場面一度緊張到最高點。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啦啦隊女神」壯壯義大利被偷600萬!辦事處搖頭:尋回機率極低
9月下旬受邀前往倫敦時裝周,沒想到竟在旅途的最後一刻,在機場附近的付費停車場,被歹徒砸破車窗行竊,損失高達600萬台幣,警方表示尋回的可能性極低。日前壯壯已返台,僅能憑少量隨身行李返國,同行友人仍在追蹤AirPods最後定位,期盼能找出線索。
簡子喬|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7 小時前
鄭麗文領導藍軍!日學者揭「若走1路線」:讓賴清德連任可能性提高
國民主席改選落幕,由前立委鄭麗文當選新任主席,預計將在11月1日代表大會上完成交接。對此,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分析,鄭麗文未來2條路線,其中一條是對國民來說「糟糕劇本」,將與台灣主流民意正面衝突,儘管民進長期執政的不滿開始浮現,但最終賴清德連任的可能性將提高。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投手大谷」球速、轉速再突破 道奇投手教練解密進步原因
大谷翔平自6月起重返大聯盟投手丘後,每次出賽都成了外界矚目焦點,他的直球球速和轉速比起手術前又更加優異「遠比從前更強」,日媒《體育報知》近日訪問了道奇投手教練之一的Connor McGuiness,一探究竟「投手大谷」進化原因。
太報 ・ 2 天前
估2026藍綠主席「只有1人留下」!黃暐瀚曝「這事」恐成鄭麗文危機
國民主席當選人鄭麗文今(24)日公布第二波人事,包括副主席張榮恭、蕭旭岑。副秘書長兼組發會主委李哲華、文傳會主委吳宗憲。資深媒體人黃暐瀚昨(23)日也指出,根據如今現況2026藍綠主席都肩負輔選大任,且兩位主席對決的結果,很可能只有一人留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大完便先別沖!醫師示警「大便超臭恐是警訊」 這8種排便狀況注意了
大便也能看出身體狀況!平時日常生活中除了定期健康檢查之外,其實很多時候身體也會發出警訊,提醒你身體可能出現狀況了,過去醫師江坤俊曾在《健康2.0》節目中分享,如何「從馬桶裡看健康」,提到身體共有4大排毒器官「肝、腎、腸胃道、肺」,因此上大號時可以注意,從「8種排便狀況」檢視腸道健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快訊/鄭麗文第二波人事出爐!蕭旭岑任副主席、吳宗憲接掌文傳會
國民主席當選人鄭麗文今(24)日公布第二波人事,包括副主席張榮恭、蕭旭岑。副秘書長兼組發會主委李哲華、文傳會主委吳宗憲。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