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召中國大使抗議斬首言論 重申高市發言毋須撤回
(中央社記者戴雅真東京14日專電)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針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關於「台灣有事」的答詢,8日在社群平台X發表斬首言論,日本外務省今天召見中國駐日大使吳江浩,表達強烈抗議。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重申,高市的發言「沒有必要撤回」。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孫衛東昨天深夜召見日本駐中國大使金杉憲治,對於高市7日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有關「台灣有事」的發言提出抗議,要求撤回,日本今天立刻以相同行動回應,中日的外交攻防戰持續升溫。
高市7日在眾議院接受質詢時表示,如果「台灣有事」伴隨對方使用武力的情況,有可能構成安全保障法制中,日本能夠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存立危機事態),不過仍要看實際發生的個別具體情況。薛劍隨後發布斬首言論,雖然隔天立刻撤除,但仍遭日方強烈抗議。
日本東京放送電視台(TBS)報導,外務省事務次官船越健裕下午召見中國駐日大使吳江浩,再次針對薛劍提出強烈抗議,要求中方採取適當應對措施。雖然吳江浩表達了中方立場,船越仍依據日本政府一貫立場加以反駁。
此外,茂木敏充在記者會表示,「關於在何種情況下會被認定為存亡危機事態,進而啟動相關措施,政府過去在審議過程中已經充分說明」。他並表示,「中國方面的主張與事實不符,我方已經提出反駁」。
茂木表示,存亡危機事態的相關說明非常明確,而且沒有違反任何國際法,相關法案也在國會經過充分審議後通過,根本沒有撤回的必要。
此外,對於薛劍的斬首言論,茂木表示,日本「將會持續強烈要求中方採取適當措施,以避免影響日中關係的大方向」。
至於外界關注是否要把薛劍列為「不受歡迎人物」並驅逐出境,茂木指出,日本政府曾4度把駐日外交官列為「不受歡迎人物」,但未表態薛劍是否適用。
每日新聞報導,日本過去4次把駐日外交官列為「不受歡迎人物」,最早是在1973年,對象為韓國駐日本大使館的一等書記官,他被指控涉嫌金大中綁架案。另外3例分別為2006年針對涉嫌刑事犯罪的象牙海岸駐日外交官、2012年對敘利亞駐日大使,以及2022年對駐札幌的俄羅斯總領事。(編輯:唐聲揚)1141114
其他人也在看

南投縣府與國衛院智慧健康雲計畫成果發表(1) (圖)
南投縣政府衛生局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合作推動智慧健康雲計畫,在社區舉辦義診活動,導入「攜帶式心率變異分析儀」,讓民眾即時掌握狀況,14日舉辦成果發表會。
中央社 ・ 19 小時前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 泥土堵住家門 長橋里災民驚:比明利村慘
社會中心/趙永博 洪巧璇 張皓宇 花蓮報導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不僅灌進萬榮鄉明利村,下游的鳳林鎮''長橋里''也災情慘重,被迫撤離的災民今天(14日)在公所人員陪同下,首度返家拿藥,但看到家園被淹沒,家門被泥土堵住,直呼比明利村還慘,國軍也立刻派駐人力,協助清淤。
民視 ・ 4 小時前
震撼彈!【台菜戰神/金牌國宴主廚 溫國智】攜手雞肉頂級品牌【洽富氣冷雞】首度聯名打造2026最高規格「極品年菜 八品盛宴」
震撼彈!【台菜戰神/金牌國宴主廚 溫國智】攜手雞肉頂級品牌【洽富氣冷雞】首度聯名打造2026最高規格「極品年菜 八品盛宴」
Yahoo特別企劃 ・ 1 小時前美司法部對加州選區重劃案提告 阻民主取得國會多數計畫
(中央社華盛頓13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司法部今天宣布,已對加州選區重劃計畫「第50號提案」提起法律訴訟。這份本月稍早獲得加州選民壓倒性通過的提案,可讓民主在明年期中選舉勝算大增。
中央社 ・ 12 小時前
詐團「養套殺」逼豐原五口走絕路 中市議員促從重量刑
針對震驚全台的豐原一家五口命案,自7月2日案發至今,檢方在7月15日向法院聲請羈押禁見獲准後,歷經136天偵查,檢方今天以詐欺、恐嚇取財等罪名起訴李姓團購主,並求刑15年以上。台中市議員謝志忠今(14)日表示,期盼日後法院能從重量刑,應該要重判、重判、重判,也告慰亡者在天之靈,還給社會一個公道。他也代為轉達王家女婿的心聲:「只要她得到應有的懲罰就好」,讓人聽了格外鼻酸。謝志忠看完起訴書後憤怒表示:「希望這種泯滅人性的,最好進去就不要再出來了。」。他說,這是一場詐騙集團精心設計的「養、套、殺」手法,讓人落入假投資、真詐騙的圈套,將人拖進高利貸地獄,再透過暴力討債行為,讓一家不得安寧,生活於恐懼中,陷入無限絕望,才導致一家五口命案的悲劇。起訴書揭露:李姓團購主至少非法吸收及詐欺金額高達1536萬5,003元。她威脅王家若不繼續投資,就要賠償所有的獲利;甚至恐嚇、暴力討債,內容略為:我哥哥已經請了有精神病的人在王家附近等了,他進去一定是隨意砸、精神病殺人不會有罪、真的不知道他會做出甚麼事情來、要自殺是不是我很喜歡我可以做得道這種感覺很爽,如果沒有後果自負等語,再不時傳送割腕、身上沾滿血液等照
台灣好新聞 ・ 13 小時前
唐鳳曾推薦!代收業者突停業暫停收垃圾 法務局:已7件申訴
垃圾代收業者近日陷入消費糾紛風暴,多名消費者投訴已付費購買垃圾代收方案,卻遭遇服務中斷、無人收取垃圾的情況。台北市法務局統計至14日上午10點已接獲7件申訴案件,其中6件反映業者未依約收取垃圾。目前垃可官網已轉為聲明啟事,表明因檢警單位進行刑事調查,公司即日起暫停營運,停止垃圾收取及預約服務,讓許多消費者不知如何是好。
TVBS新聞網 ・ 10 小時前
超防水「泉月樓」遭爆是違建! 農地非農用已罰30萬
宜蘭冬山鄉泉月樓行館,在鳳凰颱風釀成嚴重淹水時,因為防水閘門太強大,將水全部隔絕在外,宛如汪洋中的一座堡壘,被許多網友跪求防水閘門怎麼做的?不過尷尬的是,現在卻發現,泉月樓不僅是違法使用農牧用地,其中有200多平方公尺的面積,還屬於列管違建,過去早就被開罰,相關單位近日也將再次稽查。 #防水#泉月樓#違建
東森新聞影音 ・ 14 小時前
週刊爆"龍.燮爭權內鬥" 吳釗燮妻投書:不會背骨傷害自己人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週刊報導國安會祕書長吳釗燮,與外交部長林佳龍,為爭主導權爆內鬥與不合,前一天林佳龍駁斥,強調兩人溝通沒有障礙,吳釗燮太太蘇如玉也投書媒體,直言先生不是歹逗陣的人,不會背骨到跟媒體放話傷害自己人,沒現身只因清者自清,會投書是看到眾口爍金的可怕。時任駐美代表吳釗燮太太蘇如玉(2007):「他球技很好尤其他很穩重,然後也不會緊張我很喜歡他。」對鏡頭大力誇讚,當年還在紐約洋基效力的王牌投手王建民,時任駐美代表吳釗燮的太太蘇如玉時隔近20年,用投書方式登上媒體版面,全因週刊報導先生與外交部長林佳龍,為爭主導權發生內鬥與不合。吳釗燮太太蘇如玉。(圖/民視新聞)蘇如玉指出,上週看到看到藍營政論節目,談論CNN關於林部長紐約行錯假報導,名嘴稱是吳釗燮放話,這是莫大冤枉,他6年外長任內,接受外國媒體專訪320次,每次都是為台灣發聲,有人卻用涉外人士之名放話,她直言吳釗燮不是不尊重體制的人,也不會背骨到三番兩次去跟特定媒體放話,傷害自己人,蘇如玉強調吳釗燮至今沒現身,是認為清者自清,沒必要為媒體創造話題、為自己創造聲量,自己寫這篇文也不是幫先生討拍,而是已經看到眾口爍金的可怕,重申先生不是一個「歹鬥陣」的人,他為國家大事會馬上處理、反擊,對於自己的事反而毫不在意,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監,國民立委看完,馬上一副撿到槍。吳釗燮和林佳龍不合傳言繼續延燒。(圖/民視新聞)立委(國)徐巧芯:「吳釗燮自從他身邊有了一個共諜,叫做何仁傑之後,他再也沒有來到立法院,包含在預算審查的時候,他都藉故不來,只敢躲在X的後面發JW的文章,面對你跟林佳龍到底合不合的爭議,你是沒有嘴巴喔?,你是不會自己講話喔?,為什麼要叫你太太出來說呢?。」立委(民)林楚茵:「我相信夫人應該也是覺得說,看到吳釗燮秘書長現在的這個狀況,希望幫他發聲,但是我還是希望像這樣的爭議,能夠儘快的平息下來,因為畢竟無中生有所造成的傳聞,其實對整體國家跟外交工作來講,都是一種傷害。」民進立委試圖緩頰,但吳釗燮太太投書捍衛先生,卻恐怕讓燮龍不合傳聞,越演越烈。原文出處:週刊爆"龍.燮爭權內鬥" 吳釗燮妻投書:不會背骨傷害自己人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被嗆:敢出國跟你姓!沈伯洋「神回1句」全網笑翻國民議員稱「預算歸零」? 高市府:地方自籌市民權益不會縮水主持警大校運會開幕式 吳堂安:將推動災防學院及AI偵查實驗室
民視影音 ・ 19 小時前大城地產台中北屯三建案齊發 2026年提早卡位營收高峰
中部營建股2025年前三季獲利王-大城地產(6171),14日於法說會釋出最新營運進度,手上三大在建案總銷合計約達90億元,全數位於台中推案熱區北屯,包括14期自地自建案「悅讀大城–雲詠」、北屯機捷合建案「大城知丘」,以及自地自建案「大城光年」。此外,大城地產也將攜手大城建設,規劃於南屯區單元五「鎮福段」推出合建新案,搶攻南台中房市。
中時財經即時 ・ 11 小時前
敬老金網站出現中國城市名!黃益中爆"上次是這裡"!
論壇中心/綜合報導前立委高嘉瑜接獲民眾陳情,北市社會局敬老金傳單,官網竟跳出「上海市區公所」字樣,質疑北市府響應中國統一,對此北市社會局大動作駁斥,稱這起事件是有心人士刻意操作,已報警提告,而為什麼會出現上海市名稱,社會局表示,是因Chrome網站翻譯設定問題。
民視 ・ 3 小時前
中國召日駐中大使抗議高市「台灣有事論」 日本政府回應了
中國外交部昨(13日)召見日本駐中國大使金杉憲治,抗議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發表的「台灣有事」相關言論,並要求撤回。對此,日本政府發言人木原稔今(14日)表示,日本政府未改變對台灣的立場。
鏡新聞 ・ 20 小時前不甘被退指導 成大研究生摸進辦公室、偽造教授簽名
國立成功大學楊姓碩士生為讓前指導教授再度掛名論文,竟利用系辦寄來的電子簽名偽造指導教授登記表,還被監視器拍到曾闖入教授辦公室。台南地方法院依無故侵入建築物與行使偽造私文書罪,判處6個月。楊姓碩士生原本由校內教授指導論文,後來未再獲同意續任指導。去年4月16日下午,他到成大校區徒手開鎖進入教授辦公室,
自由時報 ・ 4 小時前美國務院避評高市「台灣有事」發言 重申反對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7日答詢時表明,「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的「存亡危機事態」,在日本現行的「安全保障法制」下,能行使集體自...
聯合新聞網 ・ 21 小時前
「台電電費退款申請」電郵是詐騙
網傳「台電官方要求用戶點擊網址填寫個資,申請退款」? 假冒官方的詐騙訊息 發佈:2025-11-14 更新:2025-11-14 報告編號:3899 查核記者:伍斯帖實習記者:廖珮羽 責任編輯:陳偉婷 發佈:2025-11-14 報告編號:3899 記者:伍斯帖、實習記者:廖珮羽、責任編輯:陳偉婷 近期有民眾收到自稱來自台電的電子郵件,聲稱因帳單計算錯誤將退費給用戶,並要求點擊信中連結輸入信用卡號等個資。這是冒用台電名義的詐騙郵件。一、網傳信件內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 16 小時前
髮型師右肩痛確診五十肩,這種治療搭配復健,助重拾日常活動
52歲王姓髮型師近三個月來右肩劇烈疼痛,不僅抬手穿衣、梳頭,甚至洗臉都困難重重,每天上工仍得強忍疼痛,讓老客人也擔心詢問他的狀況。就醫後,經檢查確診為「沾黏性肩關節囊炎」(俗稱五十肩),醫師安排肩關節囊鬆解注射並搭配物理治療後,疼痛明顯減輕,手臂活動範圍也增加,日常生活功能大幅改善。 五十肩常見於40至60歲族群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徐瑋璟表示,沾黏性肩關節囊炎是肩關節周圍發炎、沾黏及纖維化所引起的疾病,常見於40至60歲族群,女性比例略高。典型症狀為肩部持續疼痛,夜間更明顯,並伴隨肩關節活動受限,嚴重時連穿脫衣服或伸手拿東西都困難。 徐瑋璟指出,此病程可分為「疼痛期」、「僵硬期」及「復原期」,若不積極治療,症狀可能持續一年以上,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與工作效率。王姓患者原以為日常伸展可緩解疼痛,但長期工作反而讓肩部缺乏休養,病情加重。 搭配多種治療可緩解治療方面,醫師建議採用肩關節囊鬆解注射,利用超音波導引,將生理食鹽水、高濃度葡萄糖溶液、局部麻醉劑或類固醇注射到沾黏、變厚的關節囊及韌帶處,精確撐開受限組織,減輕疼痛並增加關節活動度。此療程通常搭配物理治療,如關節活動訓練及伸展運動
常春月刊 ・ 1 小時前
中日關係畫風突變! 高市APEC場外會習近平還好好的 台海列存立危機事態踩到北京紅線 薛劍斬首爭議延燒 小泉廢話王變「小泉進布郎」炎上中國|全球聊天室|#鏡新聞
「台灣有事,國際有事」的論述再度成為區域焦點。尤其日本在印太地緣政治的關鍵位置上備受矚目。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因提及台海若受軍艦威脅,構成「存立危機事態」,日方將考慮啟動集體自衛權,引發北京不滿。雙邊關係更因為一系列事件,迅速降溫。 日本的「飛彈列島戰略」等措施,也一度中方視為「軍國主義死灰復燃」,日本國內也出現對擴軍政策的爭議。防衛大臣小泉進次郎強調,強化防衛只是為了自保,更化身「小泉進步郎」,直接點出中國才是擴軍的一方。 東京當局計劃在2026年前將國防預算提升至GDP的2%、推動自衛隊正名與修法,甚至討論核潛艦與武器出口鬆綁,顯然正走向更積極、主動的安全戰略布局。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11 小時前
中日關係緊張升高!北京數度嗆聲「迎頭痛擊」後 籲公民暫勿前往日本
中日因為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的發言,緊張情勢進一步升溫。中國外交部和中國駐日大使館14日突然發布通知,呼籲中國公民暫時避免前往日本。
太報 ・ 3 小時前
從「小枯葉」到大眼萌貓 五股虛弱幼貓奇蹟復原!等待新家陪牠重新開始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呂洪瑋/綜合報導日前接獲民眾通報,新北市五股區一處巷內傳出幼貓奄奄一息的消息,有一隻虎斑幼貓被民眾發現倒在路旁,動保人員接獲通...
FTNN新聞網 ・ 20 小時前中國促高市早苗收回涉台言論:否則須承擔一切後果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發表挺台言論,稱台海若發生衝突,日本可能行使自衛權,遭到中國強烈抗議。中國外交部今天(13日)再度要求高市撤回言論,並警告日本「必須承擔一切後果」。 高市早苗7日在國會答詢時表示,「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的「存亡危機事態」,並可能引發東京方面的軍事回應。這番言論升高了中日之間的外交緊張局勢,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甚至在X發文「那種骯髒的頭就應該毫不猶豫斬掉」,引發日本社會憤怒不滿。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今天在記者會上表示,高市早苗的言行侵犯了中國主權,在中方提出強烈抗議後,日方仍拒絕撤回。他敦促東京立即糾正,收回惡劣言論,否則一切後果必須由日方承擔。(編輯:陳士廉)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