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搞砸關係、北京手段盡出 翁履中曝:精密綜合拳的實戰演練
日相高市早苗堅持「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可能構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導致中日關係惡化,北京多重手段反制。對此,旅美學者翁履中19日分析,這次中日衝突比過去更嚴重!從北京來看是日本踩到最敏感的主權紅線,因此不會退讓,很可能把握機會在國際政治舞台上,對「如何用非軍事手段壓制其他國家」進行實戰演習。
高市早苗於11月7日在日本國會答詢中提及,「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的「存亡危機事態」(存立危機事態),並暗示在日本現行的「安全保障法制」下,日本或可判斷行使集體自衛權。大陸駐大阪總領事薛劍隔天在X平台(前Twitter)發帖稱「只能毫不猶豫地斬掉那擅自闖入的骯髒頭顱」,被日本輿論認為直指高市,在日本引發軒然大波。事後薛劍撤回文章,但高市堅不道歉,中日鬧僵,關係徹底惡化,大陸連日來在黃海實施實彈軍演、對日經濟管制等多重手段。
翁履中19日在臉書發文分析:這一次,中日衝突比過去更為嚴重!
他指出,以往在釣魚台、南海等海上爭端,美國、歐洲或區域內國家還可以用「航行自由」、「反對片面改變現狀」等原則性立場介入爭端,對北京施壓。但這次,爭端起因是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國會公開、明確地把台海戰事視為日本「生存威脅」,從北京的角度來看,是「日本踩到了中國最敏感的主權紅線」。
翁履中表示,在這個前提下,北京當然不會退讓,甚至可以說,北京很可能把握這個機會,在國際政治舞台上,對「如何用非軍事手段壓制其他國家」進行實戰演習。
翁履中解析,這樣的壓力測試,對北京有幾個戰略上的好處:
第一,對日本的強勢具有合理性:北京強調不是中國先挑釁,而是「日本首相先談台灣、先談出兵」。北京對外主張這是「正當回應」,在國際輿論戰上取得話語權的高點。其他國家就算對中國做法有疑慮甚至不滿,但也比較難像過去那樣公開站在日本一邊,因為技術上這次不是中方先升高議題。
第二,這是一場「非軍事綜合施壓」的最佳演練:海鮮禁令、旅遊警示、留學風險、國企勸阻、金融圈內部通知,加上稀土與其他關鍵供應鏈的影射,這些都是北京外交戰略工具箱裡的籌碼。以日本為對象,剛好可以讓全世界看到,中國在不動用軍事武力的情況下,能對一個G7國家施加多大的壓力,並觀察日本社會、企業界、政治圈的耐受度與裂縫在哪裡。當然,也是向全世界其他國家展現中國的實力!
第三,川普更在意維持美中關係穩定:這次是「高市早苗先觸碰敏感神經」,北京很清楚美國總統川普不會想要主動介入。事實上,到目前為止,美國只有駐日大使明確表態,但國務院層級保持低調,川普總統甚至在接受福斯新聞專訪時,給出一段頗耐人尋味的回答——當主持人提到高市談及日本考慮介入台海引起爭議、被問到中國是否「不是美國的朋友」時,川普回說:「我們的很多盟友也不是朋友。」
翁履中進一步分析,在北京看來,這種回應,證明了美國沒有意願大力支持高市,因此,北京知道對日本施壓的空間不小,甚至可以說只要不是真的引起軍事衝突,美方大動作反彈的可能性極低,換句話說,北京認定現在有更多空間可以對日本施壓!
他提到,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民族主義氛圍下,北京內部有不少人認為對日本本來就不該溫和,一旦高市不道歉、不收回、不後退,對民族主義的心理而言,就變成必須「硬到底」。日本越不低頭,北京越有理由在國內、國際兩個戰場上加碼強硬。對習近平而言,這不只是一場外交交鋒,更是一次對內展示「對日不軟弱」的政治舞台。
「那台灣該怎麼看?」翁履中也對此提出看法。
翁履中表示,完全不意外在台灣會看到輿論出現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分裂畫面:有人主張「現在就應該為日本兩肋插刀,站出來力挺高市」,認為日本願意把台海視為自身安全,是台灣戰略上的重要資產;也有人認為「這不是我們出頭的時機」,擔心台灣太早站隊,只會成為中日之間民族主義對撞的附帶犧牲品。
翁履中認為,很顯然,這個問題在台灣又是派對立的延伸,而不是「以台灣利益為主」的理性討論。理性來說,台灣當然需要日本在區域安全上扮演更積極的角色,也需要日本在國際場合為台灣發聲,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我們也必須誠實問自己幾個問題:第一,台灣目前有多少實質「條件」去支持日本?在國防、經濟、外交上,我們能提供給日本多少實際助力,而不是只在言語上「站在一起」?假使日本真要跟北京強力對抗,台灣能跟著日本做什麼?這些實際的問題,其實從來都沒有被認真討論,但表態支持或是反對總是很快!台灣能為日本做什麼?真要強勢支持日本,需不需要務實想想這個問題?
第二,中日目前對抗已經高度民族主義化。北京用的是「抗日情緒」與歷史敘事,日本國內的保守社會則在「對中強硬」中凝聚支持。在這個時候,台灣若強硬、情緒化地完全倒向日本,會不會在北京眼中更清楚地被貼上「徹底脫離中華民族認同」的標籤?如果「反共」與「否定所有中華民族認同」綁在一起,對未來兩岸任何形式的溝通,會有什麼影響?需不需要思考一下?
翁履中強調,對台灣來說,對外立場不該被情緒綁架,而應該建立在「有利台灣生存空間」的前提上。支持日本在國際上更清楚談台灣安全,對我們有戰略價值;但在中日民族主義對撞升溫的時刻,台灣要不要跳進情緒戰場,則是另外一個層次的問題。
翁履中強調,外交上可以緊密合作,安全上可以深入協調,但在敘事上保留一點空間與彈性,不急著把所有標籤一次貼滿,對台灣可能是更務實的選擇。台灣主流民意反對的是對台灣民主自由的威脅,但也同樣反對因為衝動而發生戰爭!在這種敏感的時刻,政治人物在論述時,多一點冷靜,少一點表演,對台灣才真正有利。
延伸閱讀
賴清德大啖日本水產表態支持!陸外交部轟:作秀
日不放棄G20與李強對話?大陸外交部冷回:請自重
美駐日大使發文力挺日本 批陸又禁水產品「威壓惡習難戒除」
其他人也在看

龔明鑫反嗆經濟學人「有病」!台灣是標竿榜樣
英國《經濟學人》近日指出台灣有「台灣病」,意指台灣匯率長期遭到低估,對此經濟部長龔明鑫反嗆台灣沒有病,有病的是講我們有病的人,今(20日)龔明鑫在立院受訪時再度重申,台灣近年來經濟上的亮眼表現,是各國稱讚的標竿跟榜樣,與匯率的關係並不大。
中天新聞網 ・ 7 小時前誤判 高市進退兩難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來言論爭議性不斷,引發大陸不滿。高市早苗上任後力推反間諜法,爭取日本國內民眾支持。同時極力爭取美國支持,爭取成為美國抗中的急先鋒,畢竟日本和美國早在1960年就簽署美日安保條約,除允許美國在日本領土上部署軍事基地外,美國也承諾若日本領土受到攻擊,將協助日本共同防禦。所以這次高市早苗在國會的涉台言論導致中日關係緊張,美國駐日大使也在社交平台發文表態,考驗美日同盟的關係。
中時新聞網 ・ 14 小時前
高市認台灣有事論「說過頭」?蔡正元:不可能這樣善了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發表「台灣有事論」,引發中日關係緊繃。日媒《朝日新聞》報導提到,高市事後對身邊人表示「不小心說過頭了。」前立委蔡正元強調這是很嚴重的問題,怎麼可能放個風聲就善了?高市早苗是政治老鳥,必須公開承認說錯了,且要收回那句話。
中時新聞網 ・ 19 小時前
傳高市早苗下月參拜靖國神社 郭正亮:有人要害她「死透」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在國會答詢時有關「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引發中日關係惡化。對此,前立委郭正亮點出,對於高市早苗11月7日後的表現,日本右翼對其評價已開始下降,另外,對於高市傳出可能在12月26日參拜靖國神社,郭也認為,這是日本已有人開始要害她。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攻台3個時間點!林佳龍:若內部出問題 不排除對台鋌而走險
[FTNN新聞網]記者陳弘志/台北報導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US-ChinaEconomicandSecurityReviewCommission)2025年度報告點出3個共軍可能侵台的時間點。外...
FTNN新聞網 ・ 7 小時前
蛤?中國到聯合國告狀:高市早苗惡劣!挑釁國際正義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說」讓中國氣炸,連日來動作頻頻,包括要中國人別去日本,中國外交部和國防部也輪番放話嗆聲,解放軍更在黃海實彈射擊。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傅聰在18日又在聯合國大會上怒喊,高市早苗言論極為危險,這是對國際正義的挑釁,如此惡劣表現,國際社會如何相信日方能恪守走和平之路的承諾?正告日方,不要在台灣問題上玩火,否則一切後果將由日方承擔。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從張家界到峇里島 中國建商如何侵蝕全球自然遺產
在全球化浪潮下,中國建築企業積極參與國際項目,本應是經濟合作的正面象徵。然而,近期印尼峇里島玻璃電梯工程因破壞環境而被暫停,這一事件暴露了中國建築商不僅在國內風景區興建破壞美觀的旅遊設施,更將這種模式延伸至海外,宛如伸出“魔爪”般侵蝕全球自然遺產。 該項目由中國開世集團承建,旨在便利遊客抵達精靈海灘,卻因切割“暴龍懸崖”引發公憤。這不僅是單一事件,更是中國企業開發思維的縮影:過度追求經濟利益,卻忽視景觀保護和當地意願。試問,當自然美景被人工設施取代,我們還能稱之為“開發”嗎?本文將從這一視角分析事件,探討中國建築商在國內外的類似行為及其後果。 首先,峇里島事件的細節揭示了海外開發的爭議性。這項高度182米的玻璃電梯位於努沙佩尼達島的精靈海灘,原意是縮短遊客從懸崖頂端至海灘的時間——目前徒步需45至60分鐘,返回更耗時兩小時。開世集團作為中國地產商,預期通過這一設施吸引更多遊客,帶來可觀收入,工程造價達1200萬美元。然而,網上施工照片顯示電梯井道已切穿懸崖,這一舉動在社群媒體引發廣泛譴責。當地居民和遊客指責其破壞自然景觀,加劇侵蝕風險。峇里島參議員尼露.賈蘭蒂克公開反對,稱風險過高,並
中央廣播電台 ・ 5 小時前
認高市言所當言 林佳龍:日本是基於國家利益與安全思考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質詢聚焦中日情勢升溫。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在國會預算委員會點出「台灣若遭封鎖將危及日本存亡」,引發兩國緊張情勢升溫。外交部長林佳龍認為,日本的立場本質上是基於自身國家利益與安全思考,所謂「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也即日美安保有事」,牽涉美國角色並非日本片面行動。
中時新聞網 ・ 5 小時前苗栗敬老愛心卡擴大用途可搭小黃、購物 7.5萬人將受惠
苗栗縣敬老愛心卡目前僅能搭公車、火車及捷運,民進苗栗縣議員許櫻萍及國民縣議員楊明燁在苗栗縣議會定期會中要求增加搭計程車、購物等用途;苗栗縣長鍾東錦從善如流,決定再增加農會購物及搭計程車,但限額100元,超出款項則由持卡人自付,因牽涉作業程序,最快預計明年6月後實施,將有7萬5000人受惠。
自由時報 ・ 8 小時前台南漁產品外銷新藍海 無刺虱目魚排封櫃進軍澳洲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20日電)台南市長黃偉哲今天宣布,台南漁產品成功進軍澳洲市場,將出口1個20呎冷凍貨櫃的無刺虱目魚排,展現外銷豐碩成果。
中央社 ・ 8 小時前
中日談判破局中國輕蔑送客!連服裝都藏寓意?
論壇中心/邱暐琪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說」引發中國不滿,兩國緊張關係持續升溫,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局長金井正彰18日親赴中國,與中國外交部亞洲司長劉勁松磋商,雙方不僅未達成共識,更傳出中國亞洲司長「手插口袋送客」的畫面,態度相當輕蔑。對此,政治學教授范世平在《台灣最前線》節目中分析,這個畫面是經過中國精心設計過。
民視 ・ 12 小時前
「無蚊淨土」冰島失守!暖化促蚊蟲擴散 美展開防治戰
冰島因為氣候極寒,曾是地球上少數沒有蚊子的地方,不過科學家近期證實,在南部市鎮奧佛斯及首都雷克雅維克周邊地區,出現了兩種不同品種的蚊子,顯示在暖化衝擊下,當地生態不再穩定。然而,這股蚊蟲擴散趨勢不只在冰島出現,美國佛州邁阿密近日首次出現本土傳播的登革熱病例,當地政府於是與科學家一同進行防治,除了清除積水的孳生地點外,也開展基因研究,力求從根本上解決蚊蟲增生威脅。
TVBS新聞網 ・ 7 小時前
中國聯合戰備警巡!海巡救援失火中船 管碧玲:要不去救我做不到
即時中心/潘柏廷、魏熙芸報導海巡署本(11)月15日就中國舉行「聯合戰備警巡」執行巡戈,防止中國漁船進入我國海域;過程中,發生一台中國「閩東漁61227」漁船失火並用無線電VHF16頻道求救,新竹艦立即趕赴現場滅火,並戒護船上15名中籍船員,由附近另艘中國「閩霞漁01459」漁船安全接駁航離。對此,海委會主委管碧玲今(20)日受訪強調,要她不去救,她也做不到。
民視 ・ 8 小時前
不是王義川、林佳龍?民進桃園「出奇兵」 王世堅點名這戰將:非常適合
民進2026桃園市長初選,總統府副祕書長何志偉、立委王義川、法務部次長黃世杰、外交部長林佳龍都被點名,近期更傳出立委王世堅都是可用的奇兵。對此,王世堅受訪時直言,能回到立法院這已經是最大光榮,這一點已經可以寫到祖譜裡面,「我不敢奢望」。不過他反而推薦綠營這戰將,強調「他很合適」。根據《上報》報導指出,有幕僚表示,民進在桃園市長選戰要出奇兵,「從從容容」......
風傳媒 ・ 1 天前
高市早苗瞬間砸毀安倍晉三用心良苦之作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於11月7日在眾院預算委員會上之答辯時表示:若使用戰艦,並伴隨著武力行使,本人認為這毫無疑問是可能構成「存立危機事態(生存危機事態)」的案例。日本歷屆首相都避免明確表態,而高市是首位明確提及「臺灣有事」有可能構成存立危機事態的。高市此番言論立刻引起北京方面的極大反彈,日本與中國大陸間的緊張急速升溫。
奔騰思潮 ・ 11 小時前
中國全面抵日 他諷欺善怕惡:不敢抵制美國
[NOWnews今日新聞]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一席「台灣有事」言論,強調若台海發生衝突日本自衛隊可行使集體自衛權,讓中國氣炸跳腳,呼籲國人全面抵制赴日旅遊,此外後續發動實彈演習將展開經濟報復。對此綠委郭國...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小野田紀美警示應驗!中國不只禁海鮮 恢復和牛進口談判也喊卡
日本與中國的經貿關係再度緊繃。中國政府不只禁觀光,今(19日)正式透過外交管道通知日本,將重新停止日本水產物輸入,理由表面上是「需評估福島處理水監測」,但日方普遍認為,此舉與高市早苗首相日前在國會提及「台灣有事可能構成存立危機事態」的答辯息息相關,疑似為報復性反制。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接棒竹縣長 藍三強各有動向
新竹縣長楊文科兩任屆滿,現任新竹縣部主委、副縣長陳見賢參選態度明確,竹一選區立委徐欣瑩鴨子划水,竹二選區立委林思銘挺過大罷免後意向若有似無,十分曖昧。反觀民進內部毫無動靜,外界認為若不是竹北市長鄭朝方,就是空降高知名度人士參選。
中時新聞網 ・ 14 小時前
秘書長親征台北市?徐國勇否認參戰 點名綠營3大將:都是好人選
民進2026縣市長提名佈局備受關注,台北市更被視為重中之重。民進祕書長徐國勇20日上午出席TECA台北國際音響大展開幕典禮,會後接受媒體聯訪表示,台北市並不存在「人選難產」的問題,內被點名人選眾多,包括王世堅、吳怡農、沈伯洋等人,每一位都有公職經驗、社會歷練與知名度,是相當豐富的選擇。徐國勇笑說,甚至還有人把他本人也點進名單,「但我是秘書長,不會去選舉......
風傳媒 ・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