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1杯奶 方便補鈣吸收率高
記者林怡孜∕台南報導
根據國民健康署106年至10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調查,國人鈣質攝取長期偏低,除1至3歲幼兒外,其餘年齡層的攝取量僅約建議量的一半。成大醫院營養部營養師黃薇表示,鈣是人體含量最多的礦物質,90%存在骨骼與牙齒中,負責維持骨骼強度;其餘1%則參與肌肉收縮、神經傳導、細胞內訊息傳遞與荷爾蒙分泌。若攝取不足,青少年可能無法達到巔峰骨量,中高齡者易加速骨質流失,增加骨質疏鬆與骨折風險,甚至可能出現肌肉痙攣、四肢麻木或心律不整等問題。
依衛福部飲食攝取參考量,青少年的每日鈣需求為1200毫克,成人、長者與孕婦則為1000毫克。常見高鈣食物包括鮮奶、優格、起司等乳製品,以及小方豆乾、凍豆腐(使用鈣凝固劑製成)、黑芝麻、小魚乾與芥藍菜等。國民健康署建議「每日早晚一杯奶」最方便、吸收率高的補鈣方式;對乳糖不耐症者,則可選擇無乳糖鮮乳、優格或起司,並以「少量、分次、逐漸增加」改善耐受度。
黃薇提醒,補鈣並非只靠食物,良好生活習慣也至關重要。適度日曬與足量維生素D可提升鈣吸收,而負重運動則有助將鈣質「存到骨頭裡」。日常也應避免過量咖啡因、酒精與高鹽飲食,以減少鈣質流失。若是因需要補充鈣片,黃薇也提醒,單次鈣片攝取量不宜超過500毫克、鈣片不要與鐵劑同時服用,避免兩者競爭吸收而降低效益。坊間流傳的「喝完牛奶不要吃菠菜會產生結石」並不正確,牛奶搭配菠菜並不會阻礙鈣質吸收,也不會造成結石,民眾可以安心食用。
黃薇營養師表示,良好骨骼健康要從日常習慣累積,「吃得夠、吸收好、存得住」缺一不可。透過健康飲食、規律運動與正確補充方式,才能讓骨骼強健、遠離骨質疏鬆,從青少年到熟齡族群都適用。
其他人也在看

名家論壇》黃創夏/鄭黃會之互相取暖
[NOWnews今日新聞]雖然我是眷村長大的孩子,但是打小就愛看《霹靂布袋戲》,從童蒙時代到如今花甲之年,其中除了學習台灣特有的布袋戲文化之外,也常常在其中的經典台詞當中,領會到一些實用的道理。例如,...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滑不停」恐致專注力下降 心理師建議遠離數位產品放空
現代人依賴3C產品,尤其是Z世代年輕人幾乎無時無刻使用手機和電腦,造成許多人出現「數位中毒」症狀。為了對抗這種情況,「心理排毒」的新方法在年輕人中流行起來。台大心理系教授曾祥非指出,正念強調做一件事情時只專注於當下,訓練後注意力的彈性會變好。新光醫院精神科病房主任潘嘉和建議,特別是在學習階段的孩子,應適時遠離3C產品,以降低過度使用科技引發的壓力和焦慮,提升專注力!
TVBS新聞網 ・ 1 天前龍蝦爪畸形父 喜迎健康女
全球罕見!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生殖醫學中心突破技術限制,成功阻斷僅有3根手指的「龍蝦爪畸形」單基因突變,協助一名遺傳疾病患者誕下健康女嬰,不僅有完整的10指,也不帶有突變基因,象徵罕病遺傳的命運終結於女嬰這一代。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規劃健康險 磊山保經給攻略
磊山保險經紀人觀察,近期流感疫情反覆,加上天氣轉冷導致心血管與呼吸道疾病風險提高,使民眾更加意識到「只有健保不夠」。在長照與自費醫療支出節節攀升下,健康險已成家庭風險管理中愈來愈不可或缺的保障配置。
工商時報 ・ 1 天前
終結"龍蝦爪"! 北醫生殖中心成功逆轉罕病基因遺傳
生活中心/陳堯棋 嚴凱 台北報導 台灣醫學重大突破!今年9月,北醫利用尖端生殖基因技術,成功幫助有”龍蝦爪畸形”的罕見基因突變家庭,歷時一年多,透過單基因遺傳疾病診斷,並做了4次取卵手術,終於產下健康女兒,終結罕病的基因遺傳。
民視 ・ 1 天前




普發現金1萬假網站又來了! 財政部揭5偽冒網址:不要誤點
普發現金上路逾2週,財政部20日示警,11月18日晚間及19日下午透過即時監控機制,共發現5個偽冒「全民+1 政府相挺」普發現金網址或LOGO的網站,19日已依法責令停止解析或限制接取,啟動該網址無法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

95歲老翁夜間迷途超商 中壢警暖心護送回家
中壢警分局龍興派出所日前晚間9時許,接獲龍昌路一間便利商店熱心的店員報案,說是店門口有位老先生牽著腳踏車徘徊許久,可能需要協助,副所長覃筱蘭和警員郭彥麟、鄧敬豪趕緊前往關心。員警到場後,發現這名張伯伯已經高齡95歲,加上重聽且鄉音較重,在員警的耐心溝通下,只能斷斷續續聽到「龍川街」。員警決定先安撫阿公情緒,帶他返回所內休息,雖然老伯伯沒有攜帶證件在身上,但經同仁再耐心詢問,終於聽到他說自己叫「張 ㄙㄢ ㄈㄥ」,雖然只有姓氏是正確發音,但員警還是如獲至寶,藉由警政系統交叉比對,很快就確認他的身分及住處後,也順利聯繫上家人,主動以巡邏車護送阿公和腳踏車返回位於龍川街的住家。家屬見到長輩平安返家,不斷向員警道謝,表示張伯伯患有失智症,平日幾乎不會外出,往後會多加注意伯伯的狀況。中壢警分局長林鼎泰表示,警方持續結合社區與店家力量共築社會安全網,也提醒家中若有高齡長輩或是失智患者,可在衣物、背包或輔具上加註姓名與聯絡電話,或申請各式防走失配套措施,配戴智慧定位裝置,以便在需要時,第一時間協助長輩平安回家。更多新聞推薦 ● 「與龜同行」 社區林業增能工作坊強化在地保育成果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
血管堵塞元凶非油脂!醫揭「精製澱粉、糖」才是真兇
血管堵塞的真正元兇可能不是油脂,而是精製澱粉與糖。蕭捷健醫師指出,精製澱粉與糖會導致血管發炎、傷害內皮細胞,增加血栓風險,而橄欖油、酪梨油等好油反而能為血管提供保護膜,減少發炎情況。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AI揪糖友腎病變 腸道菌是關鍵
台灣洗腎盛行率長年高居世界第一,而糖尿病腎病變(DKD)更是末期腎臟病(ESRD)的最主要成因。國衛院、基隆長庚醫院、宏碁、陽交大團隊聯手發現,腸道菌Gemmiger spp.的減少與「糖尿病腎病變」高度相關,若將腸道菌檢測與AI模型應用於臨床,或可即早辨識出高風險族群,有效降低患者進展至洗腎的風險。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帶小三回家還傳訊嗆妻「她在我房間」 渣夫挨告辯:想激老婆回來
結縭六年夫妻,婚姻在2024年驟然變調!人妻察覺到枕邊人似乎在外面偷吃,沒想到丈夫的行徑越來越大膽,竟直接把曖昧對象直接帶回兩人愛巢。更令人抓狂的是,丈夫還傳語音訊息給妻子直言不諱表示:「我現在跟我女朋友在一起」,這等公然挑釁的舉動,讓妻子氣炸,決定不再隱忍,硬起來提告求償。新北地院板橋簡易庭審理後,判賠5萬元。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趙露思甩嬰兒肥靠「這招」!醫證實:做法超正確 燃脂效率提升10%
陸劇《許我耀眼》女主角趙露思狠甩嬰兒肥,身材蛻變成為熱議焦點。她透露自己的瘦身秘訣之一,就是晚餐提前在6點前吃完,並以花椰菜和芹菜等高纖蔬菜為主食。這樣的飲食方式不只是明星偏好,更有多項國際研究證實其減重效果。 提早吃完晚餐 提升燃脂效率 用餐時間真的會影響體重嗎?台安醫院胃腸肝膽科暨成人體重管理林承達醫師說這個答案是肯定的。美國內分泌學會研究發現,晚間用餐者的血糖峰值比傍晚用餐者高出近20%,脂肪燃燒效率則降低約10%;營養學期刊指出,睡前兩小時內進食會讓肥胖風險暴增5倍,顯示提早用餐的減重成效明顯優於晚間用餐。林承達醫師解釋人體代謝在早晨最活躍,順應生理時鐘進食能提升營養消耗率,避免熱量在睡眠時轉為脂肪囤積。若將進食時段控制在早上8點到下午2點之間,不僅全天飢餓感更穩定,夜間脂肪燃燒效率也顯著提升,對代謝健康有正面幫助。 花椰菜低卡高纖 吃得飽又能瘦 為什麼花椰菜成為減重聖品?林承達醫師說明其關鍵在於它的低熱量與高纖維特性,每100公克花椰菜僅含25大卡,卻能提供超過2公克膳食纖維與每日所需維生素C。當纖維在腸道中移動緩慢,就能延長飽足感並穩定血糖,避免飯後血糖波動引發的飢餓感,進
常春月刊 ・ 1 天前
男不能說的秘密 肛門卡杯子 醫看:太扯了
[NOWnews今日新聞]中部一名男子連續三天腹脹、無法排便,疼痛難耐急赴醫院求診。醫師安排X光檢查時意外發現,他的肛門深處竟卡著一個直徑約6公分、高約8公分的陶瓷杯,杯口朝下嵌入腸道,導致部分腸段缺...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