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減17%占床率 台大醫院OPAT中心正式啟用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台大醫院8月起試辦「門診靜脈抗生素治療(OPAT)」,由院層級整合多科團隊,將肺炎、尿路感染、軟組織感染、骨髓炎、心內膜炎等感染症納入門診治療。院方指出,3個月試辦期間,原需住院等病床或在急診暫留的病人改採門診施打,最高月可減少約17%病房占床率,OPAT中心昨正式啟用,同時延長施打時段至早、晚兩時段,提供上班前與下班後皆可就醫的更彈性安排。
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任張維典指出,過去不少感染症病患雖從門診轉出,但因病房無空床而在急診等待住院,增加急診壅塞與暫留人數,OPAT試辦期間由急診負責注射,8月起至10月共收治172例,單以9月71人試算,可減少約17%一般內科病床占床率。
張維典說,OPAT中心不再限急診病人,門診與出院後仍需治療的病患也能納入,讓住院病患在病情穩定後提早出院、釋出病床,提高整體醫療量能。中心21日起正式運作,設於院史室原址,提供上午7點至9點、晚間8點至10點兩時段施打,單日量能約30至50人,病人可依抗生素種類選擇每日一至二次施打,也可使用健保給付的「連續輸注器」,在家中緩慢輸注藥物。
院方也將OPAT與遠距醫療結合,病患可選擇是否由遠距中心協助追蹤,若需調整治療,醫護人員會即時通知,避免院外治療中斷;若病人選擇由原主治醫師追蹤,照護亦可無縫接軌。
更多自由時報報導
台南後壁烏樹林廢棄物場大火!火光衝天畫面曝
台灣首見! 綠藤生技、歐萊德等14業者化粧品摻致癌「蘇丹紅」
尋找中獎人!7-8月千萬發票2張未領 消費地點看這裡
10萬呎高空飛彈射擊 張誠:中科院宣告準備好向世界「展示肌肉」
其他人也在看

縣道160線路面將改善 張麗善會勘
土庫鎮與元長鄉間的縣道一六零線是當地居民往返鄰近村里的重要聯絡道路,然因道路年久失修,行車安全堪慮,縣府將籌措經費一千兩百三十五萬元進行改善。十一月二十日下午縣長張麗善在議員王鈺齊、交工局技正李重賢、立委張嘉郡丁學忠辦公室主任吳秀儀、元長鄉代會主席李宗懋等陪同下,於該路段辦理施工前說明會,了解當地鄉親對於改善工程的看法與意見。縣長張麗善表示,該道路年久失修,路面出現龜裂、平整度不足等情形,不僅影響行車安全,也降低道路使用的舒適度。縣府將積極辦理道路整修工程,期望道路改善後讓不論是在地居民還是外地遊客,或者地方農產品運輸,都能夠獲得安全且平坦的道路設施。張縣長指出,縣府一向重視民眾用路安全,在議員及地方代表、村里長多次陳情與建議後啟動此改善工程案,初步估算縣道一六零線土庫奮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轉動人生 改變命運(10)-新陳代謝科醫師分享 逆轉三高秘訣
依據衛福部2024年十大死因統計資料顯示,心臟疾病及腦血管疾病分別為國人死因第2名及第4名,且國人死於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慢性病人數約6萬2,000人,占總死亡人數30%,已超越癌症死亡人數5萬4,000人。這些看似普遍的慢性病,實則是心臟疾病與腦中風等重大心血管事件的潛在推手,但若從飲食管理、運動、生活習慣與情緒管理四大面向正確著手,就可望逆轉,能有效控制並改善三高問題。如何透過「吃、動、睡」三大面向預防糖尿病與三高?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黃莉棋指出,飲食應從「三低一高」原則著手。低油、低糖、低鹽與高纖:避免油炸與高脂食物;減少含糖飲料與甜點,水果含天然糖分也須適量;避免加工食品與高鈉調味料,選擇天然香料如薑、蒜、胡椒替代鹽;多吃蔬菜、全穀類、豆類與海藻,每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中媒扯高市車牌撞盧溝橋事變!中網全看傻批:過度解讀
國際中心/楊佩怡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因提到「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言論,引發當局不滿並給予經濟制裁,更讓中日兩國關係陷入緊張。沒想到中國媒體卻再今(22)日發文稱,高市早苗的車牌號碼為「3777」,此數字與盧溝橋事變日期相同,然而該貼文卻連自己人都看不下去,紛紛在留言區痛批認為是過度解讀。
民視 ・ 23 小時前
想超車?20歲海巡署士兵「滑車底遭輾」 搶救20天後亡
花蓮一起嚴重車禍意外,20歲海巡署士兵疑似在汽車左轉時想超車,卻反應不及連人帶車滑進車底遭輾斃!莊姓士兵送醫後,全身多處擦挫傷、骨盆骨折及腦出血,雖緊急搶救生命跡象一度穩定,但20天後仍宣告不治。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1000萬隻塵蟎與你共眠? 過敏治不好的原因竟是床墊!
床墊使用年限過長恐嚴重影響健康。健康專家指出,床墊應於7至10年內汰換,否則不僅支撐結構和彈性會逐漸減弱,更可能成為塵蟎和細菌的溫床,長期使用下來,一張床墊可能累積超過1000萬隻塵蟎,不僅影響睡眠品質,還可能導致脊椎問題惡化及過敏症狀加劇。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童綜合設媽祖醫院 明年白沙屯媽進香後動土
苗栗縣通霄、苑裡海線地區目前僅兩間醫院,不少民眾常舟車勞頓跨縣市至台中市就醫,醫療服務量能不足。台中市醫療社團法人童綜合醫院之前宣布要在白沙屯拱天宮旁興建「白沙屯童醫院-媽祖醫院」,規劃急診、內科、外科、婦產科等重要門診,不少人也關心進度。苗栗縣議員陳品安於議會詢問苗縣府衛生局長楊文志,楊文志表示,
自由時報 ・ 1 天前
福島核食解禁引質疑 卓榮泰背書:20餘萬件檢驗均合格!
行政院近日宣布全面解除日本福島等五縣食品管制措施,引發社會各界關注,質疑此舉是否與近期「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的緊張情勢有關。行政院長卓榮泰今日出席台61線西濱公路改善工程動土典禮時,針對此議題做出回應,強調此次調整完全依據科學檢驗結果與法定程序進行。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上班前、下班後打針!台大醫院OPAT中心 單月降17%病房占床率
健保署今年8月門診靜脈抗生素治療(OPAT)納入給付,病患打抗生素不必住院,只要到門診注射即可。台大醫院在實施3個月來,最高單月減少17%病房占床率,昨(21日)成立「OPAT中心」,提供病患一站式整合服務,可於上班前、下班後接受治療,維持正常工作與生活。
中時新聞網 ・ 23 小時前

別再誤會海鮮了!醫揭「慢性蕁麻疹」兇手:3招讓人不再癢
很多人曾有蕁麻疹而爆癢的經驗,為了找出兇手,開始戒吃海鮮、牛奶等,但過敏原檢測仍找不出元兇。皮膚科醫師烏惟新表示,若蕁麻疹已持續超過6週,就非食物的錯誤,應尋求皮膚科或風濕免疫科醫師的協助,將之視為一種需要耐心調養的體質問題。只要配合醫囑規律用藥,絕大多數的患者都能回歸平靜無癢的生活。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南韓高中生昏迷遭多家醫院急診拒收致死 議員揭露:14家醫院「沒一間願意收他」
綜合韓媒報導,南韓國會「公共管理安全委員會」的民主議員楊富南(音譯)22日從119急救中心和釜山消防局獲得的資料顯示,當日上午6時17分,釜山某高中教師發現當事學生倒地抽搐、意識模糊但仍有呼吸,立即撥打119求援。報導指出,救護人員在6時33分到場,隨即展開初步處置...
CTWANT ・ 17 小時前
狂吃菜仍便秘!醫大推「4食物」 不到1周就變順暢
即使大量攝取蔬菜,仍有便秘問題,可能是膳食纖維吃得不對。基因醫師張家銘提到,當出現便秘時,代表腸道的節奏被打亂,此時若一味地吃更多纖維,反而使腸子更緊繃,建議每天補充車前子、奇異果、李子乾、高礦物質水,通常不到1周就能暢通。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高血壓藥什麼時候吃都一樣?醫:1因素9成的人都早上吃 血壓控制更穩定
高血壓藥早上吃好?還是晚上吃好?醫界有一派人建議晚上服高血壓藥可以降低早上中風和心梗發生率,但據最新研究發現:高血壓藥早上吃或晚上吃「沒差別」。不過醫師建議,如果服用長效型一天一次的高血壓藥,早上吃會
健康2.0 ・ 1 天前
術前偷吃一口也不行?醫示警「禁食原因」:可能救不回來 連一口水都有危險
手術前醫師總是千交代萬交代要禁食,若是輕忽可能會造成嚴重後果,尤其是老人家與小朋友不耐飢餓,容易違反規定。對此,秀傳醫療體系中區總院長黃士維醫師分享術前禁食的5大重要觀念,幫助大家建立正確的手術安全知識! 1、預防麻醉嘔吐不是小事 這可能是術前禁食最重要也最容易被誤解的核心概念!術前禁食的作用是「預防」麻醉併發症,不是醫師「故意刁難」患者。很多人一開始只覺得禁食幾小時沒什麼大不了,但仔細了解會發現,全身麻醉會抑制正常的吞嚥反射和咳嗽反射,這種保護機制失效通常持續到完全清醒,不像清醒狀態那樣能自主控制嘔吐。患者可能會發現手術前幾小時不吃不喝確實很難受,但這是「預防致命併發症」而不是「無謂的折磨」! 2、誤吸風險差異很大 為什麼不同手術禁食時間不同?因為麻醉深度和手術時間完全不同!我觀察到很多患者一開始以為所有手術都一樣,但實際上全身麻醉的誤吸風險遠高於局部麻醉,危險程度當然差很多。 ・全身麻醉手術:需要禁食8-12小時,因為完全失去意識和反射能力 ・半身麻醉手術:禁食6-8小時,雖然意識清楚但下半身無感覺 ・局部麻醉手術:禁食4-6小時,主要預防緊急轉全麻的風險 3、胃排空時間有科學根據
常春月刊 ・ 7 小時前
中年男空腹血糖飆破130 控糖「3原則+5妙招」逆轉糖尿病前期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今年45歲的張先生,平時忙於工作,習慣外食、含糖飲料不離手,對偶爾的口渴、疲倦感不以為意。直到公司健檢,他發現自己空腹血糖達130 mg/dL,被診斷為糖尿病前期,才驚覺健康拉警報。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家醫科主任楊晉州指出,糖尿病早期常無明顯症狀,許多人都是在健檢時才意外發現血糖異常。他提醒,若出現口渴、頻尿、疲倦或體重減輕等情況,應盡早檢查血糖;尤其有家族病史、肥胖或三高問題者,更應每年至少檢查一次。他也提醒,只要及早發現並調整飲食與運動,糖尿病是有機會被穩定控制、甚至逆轉的。 高血糖比例攀升 成人每8人就有1人血糖異常 根據國民健康署「2019-2023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資料顯示,我國20歲以上國人高血糖盛行率已達12.8%,顯示血糖健康已成為全民應關注的議題。為降低代謝症候群病人發展為糖尿病的風險,國健署自111年推動「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截至114年9月底,已收案約46萬人,其中近10萬人屬糖尿病前期。經持續追蹤與健康管理後,有13%的個案糖化血色素已恢復正常,證實良好的生活習慣可有效改善血糖。 預防糖尿病三關鍵 飲食、運動、監測是控糖基石 楊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進補別亂吃!大學生吃羊肉爐突「中風」 醫揭「1元凶」釀禍
隨著天氣轉冷,許多人相約吃薑母鴨、羊肉爐等食物進補,不過北榮傳統醫學部整合醫學科醫師張清貿提醒,食補並非人人適合,若本身有免疫疾病,恐越補越糟。他的門診曾出現一名大學生因吃羊肉爐而中風,檢查才知是紅斑性狼瘡釀禍,由於羊肉爐屬熱補食物,容易活化免疫系統,進而攻擊血管,若有血栓恐導致中風。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知名網紅產後復胖8公斤 少吃、多動也瘦不下來!靠這樣做成功變瘦了
擁有近20萬粉絲的知名網紅小冰,經常在自己頻道分享瘦身祕訣,甚至曾靠著飲控、運動成功減肥15公斤。只是最近剛生完二寶的她表示,產後復胖8公斤,為了回到原本體重,不敢聚餐、只吃水煮料理,結果過去對她最有
健康2.0 ・ 8 小時前
不想吃毒下肚?醫示警:帶皮水果最易誤食農藥
蔬果富含維生素C與抗氧化物質,對健康有諸多益處,但若清洗不當,可能讓農藥殘留物隨著食用進入體內。長庚醫院腎臟科醫師顏宗海提醒,百香果、荔枝、龍眼、香蕉、西瓜及木瓜等帶皮水果,也需徹底清洗,避免在剝皮過程中,手上的農藥殘留轉移至果肉,影響健康。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台語女歌手胃癌手術隔天突「翻白眼斷氣」 昏迷285天家屬怒喊要真相
(記者蔡函錚/綜合報導)曾以台語歌手身分活躍的 74 歲王姓婦人、藝名石琇惠,去年因胃癌一期在嘉義基督教醫院接 […]
引新聞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