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元首度參與鴻海科技日 展示模組化資料中心、電驅橋動力系統
東元電機於鴻海科技日首次亮相展示模組化資料中心解決方案。(圖片來源/東元提供)
東元(1504)今年首度參與「鴻海科技日」活動,這是與鴻海(2317)以換股進行策略聯盟後第一次,現場除了展示近期受到外界關注的模組化資料中心(MDC)解決方案、也以MIH會員身分展出電動車動力系統最新產品「中置電驅橋」和「第三代扁線油冷電機」。另外,響應電電公會劉揚偉理事長推動「TEEMA科學園區」國際布局計畫,東元結合三大事業群展出相關建廠所需的智慧節能方案,希望能協助台商企業在全球建立永續生產基地。
模組化資料中心:高彈性、高可靠性的AI基礎建設
面對數位轉型與雲端運算需求日益增加,東元在模組化資料中心(Modular Data Center, MDC)建置上展現領先優勢。與傳統資料中心需18至24個月建置相比,模組化架構可將時程縮短至12至18個月,大幅提升部署速度與資源運用效率,協助企業快速落實雲端佈局與數位升級。其電力模組整合變壓器、中低壓配電盤、匯流排、柴油引擎發電機、不斷電系統(UPS)及鋰電池等關鍵設備,確保供電穩定與安全備援;冷卻模組則整合冰水主機、冷卻水塔與水泵,提供高效熱管理。東元的MDC設計可依據不同場域及可靠性需求,可提供符合Tier 3或Tier 4等級的高韌性備用方案。
電動化核心技術:高效能驅動未來移動
在電動車領域,東元展示三項代表性創新成果,充分展現其在高效能驅動系統的領導地位,包括中置電驅橋、SiC高功率驅動器、第三代扁線油冷電機。
東元電機以MIH會員身分展出電動車動力系統最新產品「中置電驅橋」和「第三代扁線油冷電機」(圖片來源/東元提供)
中置電驅橋是專為6至8米中巴及11噸以下商用車設計,整合電機與橋體的輕量化結構讓底盤更靈活、佈局更簡潔。能效提升、續航增加5至10%,且維護成本更低。目前已成功導入多個中巴平台並通過第三方驗證,為城市電動化公共運輸提供穩定方案。
首次展示油冷技術,散熱能力比水冷和氣冷好
SiC高功率驅動器則是採用碳化矽(SiC)功率模組,兼具高效率與低損耗特性。最高輸出功率達360 kW,峰值電流高達650 Arms,重量僅19公斤。相較主流產品,重量減輕30%以上、峰值電流領先同級、效率可達99%,並具備IP67防護等級,能應對嚴苛工況。該驅動器已成功導入電動巴士與重載車輛平台,通過國內外車廠與第三方驗證。
東元併購之子公司易唯科電機(EVK)自行研發的第三代扁線油冷電機技術,能量密度較傳統圓線電機提升3至4倍,體積縮小超過30%,效率突破97.5%。直接油冷技術能直接帶走繞組的熱量,與常規的外殼水冷相比,將電機的持續輸出功率提升50%到100%;與氣冷相比,油冷的散熱能力更能提升數倍。相較競品,該技術在槽滿率與散熱效能上皆領先,且量產成本降低15~20%,目前已導入電動巴士與歐洲電驅橋專案。
攜手打造「TEEMA科學園區」 東元助產業佈局國際
身為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TEEMA)的中堅會員,東元支持公會在關鍵市場建立具台灣特色產業基地的計畫,且東元可以提供完整的系統整合與開發經驗,涵蓋建廠機電工程與設備、智慧能源管理系統(EMS)、客製化的節能診斷方案、園區的儲能及資料中心建置等核心技術。
東元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統(EMS)可串接園區及進駐廠商的中央監控平台,監控用電、碳排與用水,並結合機器學習技術,針對空調、空壓機、動力設備及照明系統進行負載預測與自動控管,達到「需量預測、多機切載、預測維護」等智慧調度功能。
而在智慧園區所需要的綠電與儲能方面,EMS可執行發電預測、監控及綠電優先使用策略,同時透過儲能系統進行用電削峰填谷。至於在工廠中最耗電的空調設備,東元採用環保冷媒(GWP<1),應用AI科技的能源管理系統,對設備進行監控及自動調適,以確保空調冰水設備以最佳化模式運轉,優化省電能效。
更多信傳媒報導
「AI先行,百師擁證」 基隆教師化身AI教育先鋒 報考通過率達98%
高雄市少年代表唱出心裡話 天生就是不一樣
長期曝露PM2.5恐增「攝護腺癌」風險 環團、南高屏居民呼籲興達電廠永不重啟
其他人也在看
東元首次參加鴻海科技日 21日秀模組化資料中心方案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20日電)鴻海科技日將於21日起登場,電機大廠東元今天表示,今年首度參與鴻海科技日活動,除了展示模組化資料中心(MDC)解決方案、也以開放電動車聯盟MIH會員身分,展出電動車動力系統最新產品中置電驅橋和第三代扁線油冷電機。
中央社 ・ 1 天前《電機股》東元參與鴻海科技日 秀模組化資料中心、電驅橋動力系統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東元(1504)與鴻海(2317)以換股進行策略聯盟後,今年首度參與「鴻海科技日」,除了展示模組化資料中心(MDC)解決方案、也以MIH會員身分展出電動車動力系統最新產品「中置電驅橋」和「第三代扁線油冷電機」。另外,響應鴻海董事長暨電電公會理事長劉揚偉推動「TEEMA科學園區」國際布局計畫,東元結合三大事業群展出相關建廠所需的智慧節能方案,希望能協助台商企業在全球建立永續生產基地。 東元模組化資料中心與傳統資料中心需18至24個月建置相比,模組化架構可將時程縮短至12至18個月,大幅提升部署速度與資源運用效率,其電力模組整合變壓器、中低壓配電盤、匯流排、柴油引擎發電機、不斷電系統(UPS)及鋰電池等關鍵設備,確保供電穩定與安全備援;冷卻模組則整合冰水主機、冷卻水塔與水泵,提供高效熱管理。東元的MDC設計可依據不同場域及可靠性需求,可提供符合Tier 3或Tier 4等級的高韌性備用方案。 在電動車領域,東元展示三項代表性創新成果,充分展現其在高效能驅動系統的領導地位,包括中置電驅橋、SiC高功率驅動器、第三代扁線油冷電機。中置電驅橋目前已成功導入多個中巴平台並
時報資訊 ・ 14 小時前
與鴻海結盟後首度參加科技日! 東元秀電氣化三大成果 利明献宣示將深化合作
東元(1504)與鴻海(2317)以換股建立策略聯盟後,今年首度參與「鴻海科技日」,展示從 AI 基礎建設到電動車驅動系統的完整技術布局,成為活動焦點之一。東元董事長利明献表示,東元與鴻海在創新與綠色轉型理念一致,未來將深化合作,持續推出智慧、永續解決方案,加速台灣產業電氣化與全球布局。
太報 ・ 1 天前鴻海合作OpenAI打造美製AI基礎建設 拚美國供應鏈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21日電)鴻海(2317)科技日今天起登場,鴻海上午與OpenAI宣布,共同在美國打造下一代人工智慧(AI)基礎設施硬體,雙方攜手強化美國在地供應鏈,加速先進AI系統部署。
中央社 ・ 15 小時前《台北股市》外資20日買超股:元大金、萬海、中信金
【時報-台北電】台股20日加權指數收27426.36點,漲846.24點或3.18%,總成交值5923.68億元。三大法人買超199.76億元,其中外資買超131.07億元,投信、自營商分別買超13.42億元及買超55.27億元。 外資買超前十大個股,依類別分,5檔電子股、3檔金融股及2檔傳產股;依股價分,4檔百元股、2檔中價位股及4檔銅板股;買超張數方面,8檔買超上萬張,榜首為元大金(2885),買超1萬5915張,萬海(2615)、中信金(2891)名列二、三名,分別買超1萬5655張及買超1萬1947張。第四及第五名為日月光投控(3711)、欣興(3037),其他依序為永豐金(2890)、大聯大(3702)、光寶科(2301)、緯創(3231)及台泥(1101)。 至於前十大個股中買超金額前三大,則為日月光投控(3711)23.85億元、欣興(3037)18.01億元、光寶科(2301)16.10億元。 ●外資20日買超前十名: 1.元大金(2885)收36.05元,漲1.15元或3.30%,成交量4.69萬張,外資買超1萬5915張、估5.74億元,由連2日累計賣超4954張轉
時報資訊 ・ 15 小時前
輝達無力救全村! 美股費半下殺近5%、台積電ADR跌1.72%
投資人對AI估值與美國聯準會12月是否再次降息的疑慮升溫,AI晶片大廠輝達亮眼財報掀起的反彈快速熄火,難以支撐整體科技股走勢,美股週四走勢急轉直下,四大指數全面下挫。(請聽AI報導)。 輝達盤中
中廣新聞網 ・ 16 小時前獨董責任-從出席到免責:獨董五大盡責衡量指標
投保中心統計,成立迄今起訴的上市櫃獨立董事的案件近40件,累計被告人數高達99名,現仍有56名獨董在訴訟繫屬中,顯示部分獨董對自身權責認知不足,或未充分履行監督義務。對董事會而言,獨董應如何妥善行使職權、落實「盡責」義務,已成為重要議題。投保中心也會依據資訊揭露、會議紀錄及內控文件,對獨董是否盡職提出評估依據。
工商時報 ・ 1 天前《台北股市》外資20日賣超股:富邦金、南亞科、仁寶
【時報-台北電】台股20日加權指數收27426.36點,漲846.24點或3.18%,總成交值5923.68億元。三大法人買超199.76億元,其中外資買超131.07億元,投信、自營商分別買超13.42億元及買超55.27億元。 外資賣超前十大個股,依類別分,7檔電子股、1檔金融股及2檔傳產股;依股價分,6檔百元股、1檔中價位股及3檔銅板股;賣超張數方面,4檔賣超上萬張,榜首為富邦金(2881),賣超2萬9167張,南亞科(2408)、仁寶(2324)名列二、三名,分別賣超2萬8419張及賣超1萬2845張。第四及第五名為京元電子(2449)、華航(2610),其他依序為鴻海(2317)、臻鼎-KY(4958)、金寶(2312)、定穎投控(3715)及康霈*(6919)。 至於前十大個股中賣超金額前三大,則為南亞科(2408)44.19億元、富邦金(2881)26.05億元、京元電子(2449)21.32億元。 ●外資20日賣超前十名: 1.富邦金(2881)收89.30元,漲1.20元或1.36%,成交量6.63萬張,外資賣超2萬9167張、估26.05億元,為連5日賣超,累計賣超
時報資訊 ・ 15 小時前12月降息機率大減,美股翻黑下跌,恐衝擊週五台股表現
【財訊快報/魏聖峰】雖然有Nvidia財報利多,卻難以支撐整體科技股的走勢,市場對AI估值過高與聯準會12月是否再促降息有疑慮,造成美股開盤大漲後一路下跌,最後造成美股四大指數全面下挫的局面。台積電ADR下跌超過1.7%,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將近5%,Nvidia盤中一度大漲5%,但最後轉跌超過3%,並拖累AI股表現。延後發布的9月就業報告是美股週四下跌來源之一,9月非農就業數據顯示新增11.9萬人,高於預期,降低市場對12月降息的押注,最新聯邦基金期貨顯示,12月降息機率下跌到不到40%,引發市場賣壓。以週四美股表現來看,加上週四亞洲股市已先全面大漲,週五可能又是一陣賣壓出籠,加劇市場的震盪行情。Nvidia週四扮演全村的希望,該公司發布的上季財報與財測內容都超過市場預期,激勵財報公布後盤後交易股價一度上漲6%,之後股價漲幅收斂,卻也都維持在5.4%上下的漲幅。Nvidia財報優於市場預期,激勵亞洲股市表現,不但加權指數週四上漲3.18%,櫃買指數也上漲2.53%。亞洲股市表現也亮眼,日經225指數週四上漲2.65%、KOSPI指數上漲1.92%。Nvidia亮眼財報的及時雨,免予台股
財訊快報 ・ 15 小時前中信投信稱日股具三大利多、後市可期,聚焦商社、半導體雙核心主軸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日本股市今年表現驚豔全球,在市場資金簇擁下,日經指數一度突破5萬點大關,創下歷史新高,頗有擺脫「失落三十年」陰霾的企圖。中國信託投信指出,日本市場持續受惠於結構轉型、政策轉向與估值提升三項大利多,未來仍有極大的成長空間,建議投資人可透過日股ETF,聚焦半導體、商社為兩大核心主軸,掌握日股長線成長動能。中國信託投信總經理陳正華指出,隨著台積電赴熊本設廠等議題發酵,台灣投資人對日股的興趣與日俱增,透過日股ETF進軍日本股市已成為熱潮。根據最新統計,目前台灣掛牌的日股ETF總受益人已逼近10萬人,今年以來增幅約達25%,顯示日本不僅是台灣人最愛旅遊的國家,台灣投資人的資金也正加速湧入日股。陳正華指出,中國信託投信看準日本股市的結構性轉變與投資潛力,去年一舉推出聚焦日本五大商社的中信日本商社(00955)、專注日本半導體產業的中信日本半導體(00954),以及鎖定高股息企業的中信日經高股息(00956)。憑藉前瞻性的產品設計,中國信託投信至今在台灣日股ETF市場的市佔率已達35%,深受投資人青睞。陳正華表示,今年日本政局出現重大變化,日本迎來史上首位女首相高市早苗,
財訊快報 ・ 15 小時前
輝達救不了全村? 美股道瓊震盪千點跌386點、台積電ADR跌1.72%
[Newtalk新聞] 人工智慧(AI)晶片大廠輝達19日發布財報,季度業績和第四季銷售預測皆優於預期,不過20日股價卻開高走低逆轉下跌3.15%,收在180.64美元。美股道瓊工業指數盤中一度上漲超過700點,尾盤下跌386.51點,跌幅0.84%;那斯達克指數下跌2.16%;標普500指數下跌1.56%;費城半導體指數重挫4.77%,台積電ADR下跌1.72%,收在277.50美元。 綜合外媒報導,輝達發布優於預期的季度業績和樂觀的第四季銷售預測,儘管執行長黃仁勳一再保證,其Blackwell晶片的需求遠超預期,並且否認AI存在泡沫,但輝達股價仍收跌3%。投資人再度掀起AI相關股票估值過高的疑慮,並考慮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今年可能不再降息的情況。 因美國政府關門而延後發布的9月就業報告顯示,美國新增就業11.9萬個,超乎預期。數據公布後,最新的聯邦基金期貨交易顯示,聯準會下個月降息的可能性不到40%,對押注降息的投資人來說是個壞消息。美股大型科技股AMD下跌7.84%,亞馬遜下跌2.49%,微軟下跌1.60%,特斯拉下跌2.21%,蘋果跌0.86%,Alphabet跌1.0
新頭殼 ・ 15 小時前《台北股市》三大法人20日賣超股:南亞科、華邦電、仁寶
【時報-台北電】台股20日加權指數收27426.36點,漲846.24點或3.18%,總成交值5923.68億元。三大法人買超199.76億元,其中外資買超131.07億元,投信、自營商分別買超13.42億元及買超55.27億元。 三大法人賣超前十大個股,依類別分,6檔電子股、1檔金融股及3檔傳產股;依股價分,4檔百元股、3檔中價位股及3檔銅板股;賣超張數方面,1檔賣超上萬張,榜首為南亞科(2408),賣超2萬9547張,華邦電(2344)、仁寶(2324)名列二、三名,分別賣超8082張及賣超7371張。第四及第五名為鴻海(2317)、中鋼(2002),其他依序為力積電(6770)、國泰金(2882)、定穎投控(3715)、康霈*(6919)及萬海(2615)。 至於前十大個股中賣超金額前三大,則為南亞科(2408)45.95億元、鴻海(2317)15.31億元、定穎投控(3715)5.56億元。 ●三大法人20日賣超前十名: 1.南亞科(2408)收155.50元,跌4.50元或2.81%,成交量40.56萬張,三大法人賣超2萬9547張、估45.95億元,由連3日累計買超2萬80
時報資訊 ・ 15 小時前
台積電2奈米量產啟動!3台廠搶進半導體材料鏈 商機上看千億
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隨著台積電2奈米製程量產,帶動半導體材料需求擴張,多家台廠掌握技術優勢,成為台積電首選合作對象,商機可期。 全球半導體市場在AI發展的推動下逐年攀升,研究機構預估2026年隨著台積電(2330)開始生產2奈米製程晶片,將使整體半導體產值進一步成長至7...
Money 錢 ・ 15 小時前《台北股市》投信20日賣超股:萬海、大聯大、中信金
【時報-台北電】台股20日加權指數收27426.36點,漲846.24點或3.18%,總成交值5923.68億元。三大法人買超199.76億元,其中外資買超131.07億元,投信、自營商分別買超13.42億元及買超55.27億元。 投信賣超前十大個股,依類別分,4檔電子股、3檔金融股及3檔傳產股;依股價分,3檔百元股、5檔中價位股及2檔銅板股;賣超張數方面,2檔賣超上萬張,榜首為萬海(2615),賣超2萬3張,大聯大(3702)、中信金(2891)名列二、三名,分別賣超1萬1296張及賣超9938張。第四及第五名為陽明(2609)、兆豐金(2886),其他依序為微星(2377)、光寶科(2301)、日月光投控(3711)、東元(1504)及國泰金(2882)。 至於前十大個股中賣超金額前三大,則為萬海(2615)16.36億元、日月光投控(3711)15.86億元、光寶科(2301)11.51億元。 ●投信20日賣超前十名: 1.萬海(2615)收81.80元,跌0.70元或0.85%,成交量3.68萬張,投信賣超2萬3張、估16.36億元,為連10日賣超,累計賣超6萬9696張、估5
時報資訊 ・ 15 小時前輝達無力救全村!道瓊重挫386點、台積電ADR跌1.72%
輝達(NVDA)財報掀起的全面反彈快速熄火,難以支撐整體科技股走勢,市場對 AI 估值與聯準會 12 月是否再次降息的疑慮升溫,美股週四(20日)熄火反彈下跌,四大指數全面下挫。輝達(NVDA)跌3.09%、收180.75美元;台積電ADR(TSM)跌1.72%、收277.50美元。
中時財經即時 ・ 16 小時前
〈鴻海科技日〉東元首度參與 秀模組化資料中心解決方案、電動車電力系統
東元與鴻海以換股進行策略聯盟後,今年首度參與鴻海科技日,除展示近期受到關注的模組化資料中心 (MDC) 解決方案,也以 MIH 身分展出電動車動力系統最新產品「中置電驅橋」和「第三代扁線油冷電機」。
鉅亨網 ・ 13 小時前《台北股市》投信20日買超股:富邦金、京元電子、彰銀
【時報-台北電】台股20日加權指數收27426.36點,漲846.24點或3.18%,總成交值5923.68億元。三大法人買超199.76億元,其中外資買超131.07億元,投信、自營商分別買超13.42億元及買超55.27億元。 投信買超前十大個股,依類別分,5檔電子股、4檔金融股及1檔傳產股;依股價分,2檔百元股、2檔中價位股及6檔銅板股;買超張數方面,2檔買超上萬張,榜首為富邦金(2881),買超3萬1507張,京元電子(2449)、彰銀(2801)名列二、三名,分別買超1萬1797張及買超9387張。第四及第五名為永豐金(2890)、臻鼎-KY(4958),其他依序為華航(2610)、仁寶(2324)、金寶(2312)、元大金(2885)及超豐(2441)。 至於前十大個股中買超金額前三大,則為富邦金(2881)28.14億元、京元電子(2449)24.95億元、臻鼎-KY(4958)11.17億元。 ●投信20日買超前十名: 1.富邦金(2881)收89.30元,漲1.20元或1.36%,成交量6.63萬張,投信買超3萬1507張、估28.14億元,為連5日買超,累計買超9萬
時報資訊 ・ 15 小時前
美國9月失業率創2021年最高,8月新增工作由正轉負
MoneyDJ新聞 2025-11-21 06:52:24 賴宏昌 發佈美國勞工部勞工統計局(BLS)週四(11月20日)公布,2025年9月非農業新增119,000份工作、優於市場預期的5萬份;2025年7月新增工作下修7,000份至72,000份、8月新增工作下修26,000份至-4,000份,2025年7月、8月新增工作合計下修33,000份。 上述數據意味著、2025年迄今美國非農業新增工作已有兩個月(6月、8月)呈現負數。作為對照,2020年總計有3個月份(3月、4月、12月)新增工作呈現負值。 美國9月失業率自8月的4.3%升至4.4%、創2021年10月以來最高,高於市場預期的4.3%。美國9月廣義失業率(U6)自8月的8.1%(2021年10月以來最高)降至8.0%。 BLS公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9月美國失業(沒有工作但積極求職)人數月增21.9萬人至760.3萬人、再創2021年9月以來最高。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9月美國失業人口當中、失業時間介於5-14週的待業族人數月增31.8萬至236.7萬,創2021年1月以來最高。 美國9月首次投入職場尋找工作(初次求
Moneydj理財網 ・ 1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