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務公司攜手高科大 推動智慧永續港口與人才合作
【記者 王雯玲/高雄 報導】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周永暉董事長今(21)日率相關幕僚團隊,拜會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楊慶煜校長,就港務公司「智慧港口、港口永續」發展方向與人才需求進行交流,並就未來產學合作模式交換意見。周董事長除感謝高科大長期在研究計畫與實務訓練方面給予協助,也期待透過更緊密的合作,成為支撐國家港口發展與轉型的重要力量。
港務公司與高科大自107年起即簽署產學合作備忘錄,陸續在人才培訓、研究計畫及實務交流等領域展開合作,包括共同辦理產業與學術研討會、港區作業管理優化研究、港區環境監測及生態保育研究等,多年來累積豐富成果,也奠定雙方擴大合作基礎。
這次拜會,雙方首先就「人才培育與就業接軌」交換意見。港務公司說明,臺灣港群在智慧港口、替代能源及淨零轉型等領域對專業人才需求殷切,期望與高科大透過課程設計與實習規劃,讓學生在學期間即可接觸港務與航運實務,畢業後能順利銜接相關職涯。
周永暉董事長表示,臺灣港群正面臨數位與永續雙重轉型,需要跨領域的專業人才,相信透過與高科大的長期合作,可讓學生在真實場域中學習,也讓公司在業務轉型上獲得學術支持。楊慶煜校長則說,高科大以應用型大學自許,未來結合港口多元發展課題與需求,協助培育兼具實務與創新能力的港埠人才。
港務公司表示,未來將持續與高雄科技大學共同規劃產學合作藍圖,包含學生實習與就業銜接及國際交流等多元方案,形成穩定的人才培育及技術合作機制,同時結合高科大的研究成果與創新構想,為港務公司智慧營運、能源轉運及港區永續治理等業務注入動能。(圖/記者王雯玲翻攝)
其他人也在看



35坪3房2廳,花磚玄關、洞洞板還有海量收納,與寵物共居的溫馨混搭宅
今天要帶大家來開箱一個由有偶室內裝修的有偶設計團隊規劃的35坪溫馨混搭宅,除了讓一家五口都有獨立的私人空間,還讓毛孩有舒適的生活場域,一起來看看這獨特的空間吧!
設計家 ・ 1 天前Fed柯林斯稱貨幣政策適當 暗示不支持12月降息
波士頓聯邦準備銀行總裁柯林斯(Susan Collins)21日表示,考量到經濟情勢,當前的貨幣政策適當,暗示她在12月例會不支持降息。
中時財經即時 ・ 5 小時前無懼過熱 美銀估今年全球科技股吸金規模仍將創新高
(中央社紐約21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銀行(BofA)今天在世界資金流向週報中預估,科技股今年仍有望吸引創紀錄750億美元(約新台幣2兆3500億元)資金流入。凸顯這類股票雖因價格過高疑慮面臨賣壓,需求仍旺。
中央社 ・ 5 小時前
游盈隆正式最後通牒:曹興誠涉誹謗7天內道歉否則提告
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今年7月評論民進發動大罷免完敗,直指立委沈伯洋是民進之恥應辭去立委,聯電創辦人曹興誠則反批游盈隆「因無油水可撈」退出民進,游盈隆今(21)日要求7日內道歉否則提告。
中天新聞網 ・ 4 小時前禮來市值破1兆美元大關 全球首家醫療公司達此里程碑
(中央社紐約21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財經媒體CNBC報導,美國製藥巨擘禮來公司(Eli Lilly)今天早盤市值突破1兆美元大關,成為全球首家達此里程碑的醫療保健公司。
中央社 ・ 4 小時前
鄭仁傑接任首屆董事長 國家運動產業發展中心正式上路
「國家運動產業發展中心設置條例」於 (民國)114 年1月24日經總統公布後,行政院也核定自今年10月1日正式施行。新成立的行政法人「國家運動產業發展中心」由工研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執行長鄭仁傑出任首屆董事長,今天(21日)召開第一次董事暨監事聯席會議。會議開始前,運動部長李洋親自頒發董事及監事聘函,象徵中心正式進入運作階段。 李洋表示,感謝各董事及監事承擔輔助國家運動產業發展重任,相信憑藉大家專業,一定能讓運動政策規劃與執行更為精準。 21日會議聚焦組織定位與未來工作方向,包括全齡運動推廣、賽會輔導、運動產業促進以及跨域創新四大領域。會中逐一審議組織規劃、年度業務與預算書,並確認組織章程與相關規章,作為行政法人後續運作的基礎。 運動部目前轄下擁有 6 司 1 署 3 中心,而國家運動產業發展中心是全新設立的行政法人,定位為推動運動產業的中介平台,期待藉由行政法人彈性化及自主化之組織特性,導入多元領域思維,辦理運動產業調查統計、培育多元專業人才、運動產業營運輔導、加值運用與市場拓展等,提升全民運動規模及運動產業產值。 運動部強調,新中心將成為推動運動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協助執行「落實全民
中央廣播電台 ・ 5 小時前陸傳要求國內鋼廠 暫停採購必和必拓部分鐵礦石
中國央企中國礦產資源集團與全球最大礦業企業、澳洲必和必拓集團(BHP)的合約談判陷入膠著,外媒引述消息人士報導,中國礦產資源集團本周向國內主要鋼鐵生產商和貿易商發出指示,要求停止從必和必拓採購一種低品位的鐵礦石─金寶粉。
中時財經即時 ・ 10 小時前
台灣每2人就有1人中招!醫師:半年做『這件事』...竟能降低失智風險?
論壇中心/綜合報導台灣邁向超高齡社會,潛藏著口腔健康危機。蘋果牙醫聯盟院長 周哲嘉 警告:牙齒問題不能拖!口腔健康與心血管、糖尿病、失智風險息息相關。唯有定期檢查,才能及早阻斷疾病惡化。周院長深耕屏東 12 年,他相信,牙醫師雖非拯救生命,卻能從「齒」開始,扭轉一個人的生活品質與命運! 一口好牙,關乎自信與健康。示意圖(圖/民視新聞)台灣正快速邁向超高齡社會,許多人關心長輩的慢性病、飲食與行動力,卻忽略了一個更貼近生活、卻極易被忽視的健康危機——口腔問題。示意圖(圖/民視新聞)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每兩人中,就有一人口中有牙結石,且成年人牙周病盛行率高,如同是典型的「全民口腔隱形危機」。示意圖(圖/民視新聞)然而,台灣洗牙費用相較世界各國便宜許多,有健保補助、便利性高,卻仍有許多人因為怕痛、怕器械聲、不敢看牙,而延誤治療時機。示意圖(圖/民視新聞)蘋果牙醫聯盟院長周哲嘉臨床多年,看過無數因恐懼而造成嚴重後果的案例。他指出常見患者因恐懼看牙,寧願忍受蛀牙的不便,也不願踏進診所,直到牙冠完全崩壞才不得不就醫。示意圖(圖/民視新聞)越來越多研究指出,口腔健康與全身狀況息息相關,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控制,甚至是失智風險。示意圖(圖/民視新聞)他呼籲,牙齒問題千萬不能拖延,尤其牙周病有輕重之分,唯有透過定期檢查,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示意圖(圖/民視新聞)周哲嘉深耕屏東 12年,有感於城鄉間醫療資源和資訊的差距,致力於將如 All-on-4 等先進的全口重建技術帶給南部鄉親,讓他們不必遠赴他處。決策者節目主持人王嘉琳專訪,蘋果牙醫聯盟院長 周哲嘉(圖/王嘉琳提供)他相信,牙醫師或許不是拯救生命的職業,卻能從「齒」開始,扭轉一個人的命運。一口健康的牙齒,不僅影響咀嚼與外觀,更關乎一個人的自信與生活品質。更多精彩內容,千萬別錯過本週節目。每週日上午11:00 請鎖定民視新聞台。✅訂閱決策者Youtube ,更新最精彩內容:請點我✅按讚決策者FB,掌握最新節目:請點我✅更多相關報導:請點我原文出處:台灣每2人就有1人中招!醫師:半年做『這件事』...竟能降低失智風險?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最穩投資不是房地產? 谷月涵點名「這檔」股票:值得永遠投資的只有它!AI熱潮終將走向泡沫?谷月涵揭千禧年網路泡沫『驚人相似點』!豬農也該去考證照?養豬『這動作』比病毒更可怕!豬肉大王揭驚人真相....
民視財經網影音 ・ 5 小時前

群益00985B配息0.048元 年化配息率5.65%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根據群益投信官網顯示,群益ESG投等債0-5(00985B)公告最新配息資訊,本次預估每股配發金額為0.048元,維持前次配息水準。以公告日11月18日收盤價10.2元來推算,預...
自立晚報 ・ 5 小時前
中央大學EMBA國際學程新里程 牽手「三冠」名校芬蘭阿爾托大學
創院40周年的中央大學管理學院,今年迎來最具指標的國際合作學程!21日宣布與芬蘭阿爾托大學(Aalto University/Aalto EE)合作,開設跨國「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學位學程」,將成為跨國企業領袖、專業經理人掌握在地深度與全球視野的進階學研平台。
中時財經即時 ・ 4 小時前
自營商也要逃命?一口氣出貨記憶體4檔...南亞科、力積電全重傷 翻臉結帳這「老AI」破億元
[FTNN新聞網]記者江佳蓉/綜合報導台股加權指數今(21)日終場跌991.42點,收在26,434.94點,跌幅3.61%,據證交所籌碼動向,自營商(自行買賣)賣超11.49億。...
FTNN新聞網 ・ 5 小時前
達人台股攻略1/AI是熄火不是崩 張真卿點兵3大權值股跌到這價位閉眼買
台股投資名家張真卿股市資歷40年,他看這波AI發展趨勢,直言至少走10年大運;但股價漲多勢必拉回,產業面表現與資本市場未必同調,如何在中間取得平衡是2026投資重要課題。他點名3大權值股,當股價修正到一定程度,閉著眼睛買。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1 小時前電力設備大缺貨 爆漲價潮⋯台電董座:一個變壓器要等24個月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示警,近期電力設備缺貨又漲價,甚至交期長達五年。重電業界表示,全世界都在要貨,台電狂催搶重電設備,現在各大廠的產能都爆滿,大型重電設備缺貨恐成新常態。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被虐殺800點!輝達「應收帳款飆破1兆4千億」Blackwell供應鏈急凍 台積電下挫55元
[FTNN新聞網]記者蕭廷芬/綜合報導台股今(21)日一早即遭國際利空重擊,開盤重挫超過800點,指數最低一度摜至26,570點,幾乎瞬間吃掉昨日因輝達財報利多而大...
FTNN新聞網 ・ 18 小時前
40歲後轉職,不只是換工作:中年職場人必看的4個關鍵選擇策略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林招煌40歲後轉職,不再只是追夢,而是策略抉擇。本文章帶你從薪資、職位、產業與成長性四個角度,重新思考中年職涯的下一步,讓你每一次轉職都更穩、更有價值。當你不再年輕,選工作就不能只看「夢想」這件事了。40歲之後,每一次轉職都像在打牌──不能亂出手,也沒太多容錯空間。要的不是一場孤注一擲的冒險,而是一次聰明且穩健的選擇。這裡整理出四個關鍵思考點,來自自己與許多中年職場朋友的經驗分享,給也正在考慮轉職的你。一、薪資:能不能撐起你的責任?這個年紀,不只是養自己,還要扛起家庭、房貸、教育基金,甚至父母的醫療開銷。薪資不能只看「比前一份多」,而是要問:「這份薪水夠不夠支撐現實?」、「有沒有餘裕存錢?」數字背後,代表的是生活的穩定與選擇的自由。二、職位:有沒有真正的決策權與影響力?不是升官才叫好職位,關鍵在於「能不能做決定」、「有沒有空間發揮經驗」。如果只是換個頭銜、換個logo,卻依舊綁手綁腳,那不叫進步,而是平行轉職。真正的價值,是你能創造影響,而不是坐在什麼位子上。三、產業:五年後,它還在成長嗎?別再問「這家公司好不好」,要問的是:「這個產業未來五年會長什麼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 1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