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進化到「連麵都自己做」!荖子鍋Plus用一台製麵機重寫自助體驗
荖子鍋Plus以蔬菜自助吧與DIY麵條機吸引無數客人前往用餐,不僅吃的安心,更附上良好互動體驗。(圖片來源:媽咪拜)
撰文=劉人豪Alan
前幾天跟家人去板橋南雅愛買覓食,停好車走進三樓餐廳層,映入眼簾第一家正好是荖子鍋Plus,從走道往內望,第一眼不是價目表,而是一整面極度顯眼噴著水霧的蔬菜吧,青翠的高麗菜、菇類、玉米筍在冷霧裡閃著光,旁邊兩台銀亮的製麵機正嗡嗡運作,粗麵、細麵按鍵清楚標示,不得不說,我是被這台製麵機吸引進去的。而那一整面的蔬菜吧,更是現況台灣火鍋產業的顯學,幾乎宣告了一種全新的火鍋生態:自助不再只是取菜,而是體驗的起點。
從固定菜盤到自選體驗 蔬菜自助吧火鍋興起
過去十年,尤其是疫情後,火鍋店最大的進化,不在湯底、也不在食材,而是在「動線」與「模式」。疫情前,消費者對火鍋的印象是:店員端上菜盤,蔬菜種類由品牌決定。如今,幾乎每一家成長中的火鍋品牌都在往「蔬菜自助吧」轉型,讓顧客自己決定吃什麼、吃多少。
腦海中的記憶,這類型的蔬菜自助吧,應該是雲雀集團旗下的「涮乃葉(しゃぶ葉)」開始。這個品牌在進軍台灣時,主打「野菜農園」自助吧,水霧蔬菜陳列、自由搭配,讓消費者自己設計菜盤。這套源自日本的設計,直接教育了市場:火鍋可以不是固定配菜,而是一場自選體驗。
接著在2020年,台灣本土品牌築間幸福鍋物也把傳統固定菜盤全面改為自助吧。根據築間發言人高林禎接受媒體訪問報導,築間在2020年試行自助吧改裝,單店業績提升1~2成,回客率突破7成,食材成本則穩定控制在45%左右。關鍵就在於:顧客自己夾菜,減少浪費,也節省了端盤人力。
同一時期,肉多多火鍋也開始在部分門市導入自助蔬菜吧架構,逐步淘汰菜盤,王品新的火鍋品牌「尬鍋」也是比照辦理,類似的還有藍象廷,走一個泰式風格的火鍋,蔬菜自助吧的風格也做很到位;到了2022年,荖子鍋Plus再把「自助」推向極致,不只讓顧客自己拿菜,連麵條都親手做。
這股從「店員服務」到「顧客參與」的結構轉移,代表的不只是經營策略,而是一場火鍋產業的體驗革命。
由於我自己最近在飲控,飲控也似乎成了現代人的顯學,自助蔬菜吧非常核心地滿足了飲控族群的需求,可以控制自己要吃的食材與數量,火鍋料熱量高不吃,蔬菜富含膳食纖維多吃一些,火鍋跟滷味可以說是飲控趨勢的大利多。
荖子鍋Plus製麵機 解決體驗、品質、人力三大痛點!
荖子鍋Plus在2022年6月10日開出內壢家樂福店,這是品牌第一家Plus店型,也是在台灣首度出現「DIY製麵機」的火鍋店。兩台銀色機台立在入口處,上方清楚寫著「無添加、無發酵、15秒現做」,顧客可選粗細,按下按鈕後,看著麵條從麵粉與水的混合中誕生。這個場景後來成為荖子鍋Plus的品牌記憶點,並被陸續導入各新店。
標榜無添加、無發酵,現場製作麵條只需15秒。(圖片來源:荖子鍋官方臉書)
我認為這台機器,實際上解決了三個痛點:
1、新奇與體驗:顧客不再只是夾食材,而是參與製作。看著麵條擠出、切斷,是一段可拍、可分享的體驗。重點是小朋友會非常喜歡也非常興奮,收買小孩重來都是親子客群的重要核心。
2、品質與保鮮:相較於把麵條放在自助架上容易乾掉、變色,現做的方式維持新鮮,也降低食品安全疑慮。
3、節省人力:過去由店員端上的主食,如今改由顧客自己製作。顧客在機台前排隊、等待、製作,這段時間被轉化為「互動體驗」,同時替品牌節省端餐人力與等待成本。更何況別忘了這家店製麵機室放在入口處的,因此在走廊上思考要吃哪一間餐廳的顧客,都可以很輕易地被顧客自取麵條這玩意給吸引。
荖子鍋Plus用一台機器,結合了體驗、效率與人力外包。這不只是服務設計,而是一種商業哲學:讓顧客成為流程的一部分。
我甚至在想,現在台灣火鍋這麼競爭,會不會接下來有火鍋店直接在店內種植辛香料,讓顧客自己拔辣椒九層塔香菜大蒜,自己切,手作醬料。還可以做食農教育,正面意義極大。
當科技遇上現實 機器人如何讓餐廳更有效率?
板橋南雅愛買這間店,走道設計特別寬,應該是新店型的關係,其實我自己認為這設計已經有點超乎舒適的程度,推論應該是是預留給送餐機器人通行的,能有這樣的裝潢DNA是很好的,為未來的餐廳模樣做出模板,現況其實送餐機器人在落地上的其中一個阻礙,正在於現況餐飲的店內規劃,並沒有機器人友善(現行的送餐機器人型態的前提,未來人形機器人的需求還很難說)。不過當天現場觀察,肉盤仍由服務人員手送,機器人並未啟用。這正好點出一個值得反思的現象:
許多餐飲品牌投入科技化,但科技不等於效率。送餐機器人、AI點餐、智能結帳這些名詞都很好聽,但若缺乏流程整合,只會變成「高價的展示品」。
真正能創造價值的科技,應該做到三件事:
1、人機分工明確:讓機器人負責可標準化的任務,如端餐、回盤,而把說菜、互動留給人。
2、數據回饋管理:透過送餐回合數據、補貨頻率、翻桌率,把科技納入營運節奏。
3、節奏與客流同步:像築間就曾公開提到,熱門食材必須比冷門食材補貨頻繁,這背後其實是一套精算的流量管理。
科技不是「有沒有」,而是「用得好不好」。太多餐飲集團的總部與現場脫節,總部導入了送餐機器人,卻沒有辦法滿足現場的需求,又或者反過來說,現場仍然以自己過去的經驗執行,無法去利用更新的科技。這些都是台灣餐飲科化發展的盲點,就比較可惜。
用一面牆訴說品牌故事 荖子鍋的插畫分店地圖
還有一點非常值得提出來讚許,荖子鍋Plus的店面裝潢極簡,但有個細節特別有意思。牆上畫著一幅像大富翁棋盤的插畫,標出全台分店(可能不到全台但看得出來盡可能畫出不少分店),每家旁邊附一句小故事或特色。這種設計的價值在於:
1、它把連鎖品牌的「量」變成「故事」,讓顧客看到的不只是分店數,而是一家家有個性的據點。
2、插畫取代制式門市列表,降低資訊壓力,卻增加了可記憶度與拍照意願。
3、它成為了「品牌導航圖」。顧客在板橋用餐,卻可能因為牆上插畫,記住了內壢或竹北的門市,為品牌帶來潛在導流。
這樣的牆面,對品牌來說是一種軟性行銷,也是一種文化表現。與其讓設計師去在牆面溝通料理多美味、食材多有機,客人都已經進來了,當然能夠再讓顧客對其他分店有印象是加分的,只要基本功做好,也就是餐點美味服務到位,顧客獲得不錯的用餐體驗,就會有機會在其他分店繼續消費,畢竟有時候日常用餐追求的是一種安心感,這也是連鎖品牌存在的價值。
互動式體驗的代價 火鍋自助吧的3大隱憂
火鍋自助吧的魅力在於自由,但背後的管理難度也比傳統模式高。荖子鍋、築間、肉多多這些品牌的成功,也隱含3個風險:
1、剩食與補貨
顧客自由取菜容易造成浪費,若補貨節奏抓不好,架上過剩或空盤都會影響體驗。築間曾分享,他們透過每日流量預測控制叫貨量,並調整熱門與冷門食材的補貨頻率,這才是自助吧能長久運作的關鍵。
2、設備利用率
像荖子鍋這類設置送餐機器人或製麵機的品牌,若使用率低,設備就變成本。企業需要設定明確啟用標準,例如座位使用率達多少自動啟動機器人,讓設備回歸效率本質。
3、現場秩序與衛生
製麵機、蔬菜吧都是開放區域,顧客體驗雖佳,但兒童安全、排隊動線、機台清潔都必須有SOP。讓顧客玩得開心,也要讓他吃得安心。
自助吧不是少做 而是做得更好
荖子鍋Plus的成功,不只是節省人力,而是重新設計了服務分工。它讓顧客成為營運流程的一部分,讓「自助」變成一種參與。
火鍋產業從「上菜」變成「導流」,從「端菜」變成「動線」,真正的戰場已經不是湯底有多香,而是體驗設計能不能讓顧客願意動手、拍照、再回來。我自己本人是拍了張照片上傳限動,倒也是完美滿足了品牌想達到的效果。
未來的餐飲競爭,不是誰的科技更炫,而是誰能讓科技、流程、體驗三者互相成就。當麵條在你眼前被現做的那一刻,火鍋這件再熟悉不過的事,也能被重新定義。
這是一家讓人邊吃邊參與的火鍋店。當火鍋的自助已經做到「連麵都自己做」,那就不只是節省人力的策略,而是一種全新的餐飲哲學,讓顧客自己成為營運的一部分,這,就是荖子鍋的自助極限。
【本文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最強連鎖火鍋名店是哪間?15間人氣火鍋品牌社群分析大比拚!
餐飲型態分流!主餐加自助吧崛起 全型態吃到飽依舊受寵 需求走向兩極化
自助吧不是吃到飽的噱頭!築間幸福鍋物如何精準控成本、回客率飆破7成?
其他人也在看

到底買了沒?大苑子「石虎柳丁」宣稱惹議!採購國產鮮果的永續定位為何翻車?
撰文=林玉婷 2025年11月17日,台灣手搖飲品牌大苑子於官方粉絲團上公告「台灣鮮搾柳丁綠即日起全面使用石虎柳丁」(11月20日上午已修改圖片與文案,圖片改為「台灣
食力 ・ 2 小時前

最潮行李箱搶收!RIMOWA新色好高級、Crash Baggage透明登機箱超敢秀…一次搞定收納與時髦
行李箱推薦:RIMOWA Essential推季節新色,旅行也要高級又好看深受喜愛的RIMOWA Essential 系列,推出兩款全新季節色—Clay 灰礫色與Terracotta 赤陶色,靈感來自大地的自然美。灰礫色低調柔和,就像早晨的土地,簡單卻有質感;赤陶色溫潤飽滿,像陶器經過窯火打磨後的色澤,...
styletc ・ 2 小時前
顧52年絕望殺子!8旬母遭判刑...藍團「提案總統特赦」立院零反對逕付二讀
[FTNN新聞網]記者鄧宇婷/綜合報導一樁令人心碎的長照悲劇震動社會。一名年逾八旬的劉姓母親,獨力照顧重度小兒麻痺的身障兒超過50年,卻在身心崩潰下以棉被...
FTNN新聞網 ・ 1 小時前
黑莢病每年毀4成收成!基因編輯技術讓可可豆不再被病害吞噬
黑莢病(Black Pod Disease)是一種由Phytophthora屬微生物引起的可可樹真菌性病害,全球每年約有20~40%的可可豆因此報廢。 撰文=編輯部
食力 ・ 2 小時前
日本冬季必看!東京No.1點燈活動「Tokyo Mega Illumi 2025-2026」與家人共度溫馨閃耀時刻
東京大井競馬場舉辦的「Tokyo Mega Illumi 2025-2026」,是東京都內規模最大的一場冬季點燈。這裡不只有光影與音樂交織而成的華麗燈火表演,還能參加這裡獨有的馬匹互動體驗,是情侶或親子出遊都不能錯過的冬季必去活動。
JAPANKURU ・ 2 小時前
大撒幣!日宣布20兆振興經濟方案 發買米券、18歲以下給4千
日本政府今在內閣會議正式通過總額約21.3兆日圓(約4.25兆台幣)的新經濟對策,涵蓋地方補助、電力與天然氣費用補貼、強化國防及推動經濟成長等多項措施,為新冠疫情後規模最大振興經濟方案。
中天新聞網 ・ 1 小時前

快訊/李四川條款過了!北市可設3位副市長
[NOWnews今日新聞]立法院今(21)日三讀通過《地方制度法》修正案,明定直轄市可有3名副市長,修法過後,台北市不再因人數變動,出現副市長人數的變化,即使現任副市長李四川請辭參選新北市長,仍能維持...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小時前
北海道大雪!台灣夫妻登日媒封面 「包成羊咩咩」萌翻全場
日本寒流來襲,北海道小樽天氣急凍大飄雪,一對台灣觀光客因全身包緊緊、宛如「羊咩咩」的可愛造型受日媒採訪爆紅;寒流下的小樽天氣、積雪狀況與觀光客反應全被熱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做檢驗才驚覺「長期營養不良」!藍心湄早餐改這樣吃,拯救掉髮+瘦回緊緻好身材!
吃對早餐,不只抗老,還能幫助瘦身。時尚教主藍心湄近期在《女人我最大》中分享,她因為改變飲食習慣,不僅頭髮重新長出來,原本「怎麼都瘦不下來」的臃腫感也明顯改善,整個人煥然一新! 營養不足,掉髮
女人我最大 ・ 10 小時前
中職/黃子鵬5年大約加盟雄鷹 桃猿連3年留不住人上演「全猿逃走中」
黃子鵬在21日正式和台鋼雄鷹簽下合約,以5年6600萬的大約正式加盟,成為雄鷹隊史首位加入的自由球員,這也代表桃猿連續3個賽季都留不住自由球員。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今起回溫!「最快這時」又一波冷空氣來台 強度曝光
今(20)日持續受東北季風影響,各地皆感受涼冷,清晨西半部及宜蘭低溫約15、16度,花東也只有17、18度,局部溫度會再更低一些,請注意保暖,白天起冷空氣逐漸減弱,北部及宜花氣溫稍回升,高溫約20至22度。氣象粉專也提醒,下一波冷空氣預估將在這時抵達。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中客力挺「禁日旅遊令」!日網驚曝「車站1奇景」嗨了
國際中心/于士宸報導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延續前首相安倍晉三的既定路線,先前拋出「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的強硬說法,展現出力挺台灣的明確立場。此舉讓中國外交部大為不滿,14日緊急發出聲明,呼籲中國公民「近期暫勿前往日本」,消息一出大批中國旅客紛紛取消、改期機票,避免赴日旅遊。沒想到,近日就有日本網友曬出街景照片,只見本該忙碌的車站前卻空蕩蕩,空氣相當冷清,引起原PO驚嘆,好奇表示「中國人都消失了嗎?」,貼文曝光後掀起一陣熱議。
民視 ・ 7 小時前
11月底還有颱風假?專家揭「天琴」侵台機率
生活中心/李明融報導中央氣象署指出,今天(21日)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冷空氣逐漸減弱,但早晚仍會感受涼冷,清晨各地低溫約17度至19度,局部溫度會再更低一些,早晚請注意保暖,白天高溫北部及宜蘭約22度、23度,花東約24、25度,中南部約26度、27度,感受舒適,然而儘管進入到11月份,仍有颱風持續生成,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指出下週一至週二(24日至25日)有機會生成「天琴」颱風,但對台灣天氣應無影響。
民視 ・ 4 小時前
蘇州帶紀念品返台被盯上! 郁方行李遭開箱檢查…嚇喊:以為20萬要飛了
藝人郁方近日從蘇州返台,她分享自己卻在松山機場遇上驚魂一刻。她分享自己在當地買了一把「超大艾草棒」,抵台後行李剛從輸送帶滑出,就赫然看見箱子上貼著一張有狗圖案的警示貼紙,讓她當場滿頭問號。讓她憂心是不是違規攜帶肉品,更擔心會遭罰20萬。幸好最終只是誤會一場。
鏡週刊Mirror Media ・ 5 小時前
又有颱風要來了!專家示警「台灣3地區」生成時間曝
生活中心/周孟漢報導今(20)日持續受東北季風影響,各地皆感受涼冷,但從白天起將逐漸回溫,南部這2天更是有機會飆到30度。雖然氣候短暫回暖,但氣象專家賈新興表示,將又有2波東北季風南下,不僅水氣會增多,溫度也會變低;令人憂心的是,菲律賓東方海面有熱帶系統發展,可能會在26、27日於南海附近成颱,並影響台灣「3地區」。
民視 ・ 1 天前
侯湘婷消失演藝圈18年!閃嫁捷安特小開當2寶媽 近況曝變家長會長
曾以《秋天別來》《為你流的淚》走紅的玉女歌手侯湘婷,淡出演藝圈18年後,近日意外在中部某國小的家長會長交接活動中現身,引發熱烈討論。43歲的她身穿優雅紫色禮服,氣質清新如昔,凍齡的模樣讓粉絲驚呼「完全沒變」,再度掀起外界對她近況的高度關注。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驚!瓷杯塞爆菊花 大叔3天難解便「破肚開腸」取出
台中市一名已婚中年男子腹脹三天無法大便,肚子痛到受不了,到醫院求診,經過X光檢查,醫師驚見患者的肛門竟然塞一個直徑約6公分、高約8公分的陶瓷杯,杯子全被大腸包住,部分腸子缺血也造成壞死,只好全身麻醉「開腸破肚」將杯子取出,他很怕被家人知情,強調「不知道杯子怎麼塞進去」。
自由時報 ・ 1 天前
話時代人物/「最美檢察官」暢談蛻變歷程 愛妻認了:曾心生厭惡
鄭弘儀主持的談話節目《話時代人物》邀請到「最美檢察官」陳漢章,分享他從男生轉換為女生的心路歷程、如何勇敢活出自我,同時也訪問到了陳漢章的老婆雪兒,她為何可以接受丈夫的轉變,以及如何處理雙方關係。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