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不只痛關節!他腰痛一年才知脊椎卡滿「痛風石」全因這食物吃太兇
最近氣溫驟降,讓許多人更想吃火鍋、海鮮鍋暖身,但高普林(也稱嘌呤,purine)食物吃太多,小心痛風!就有一位住在台東49歲的張先生,腰痛一年多、晚上痛到睡不著,後來才發現真正的兇手,竟然是「脊椎長滿痛風石」。痛風石「長進脊椎」壓迫神經
住在台東的張先生,過去一年多開始覺得腰痛、右腳會麻痛,但最折磨的是「有時痛、有時不痛,但常常半夜3、4點會痛醒,根本睡不好。」
他原本以為只是工作太累、姿勢不良,拖了好久沒去看醫生。直到最近痛到受不了,連日常活動都被影響,只好就醫並被轉介到花蓮慈濟醫院治療。
花蓮慈濟醫院神經脊椎微創外科主任洪祥益診斷發現,張先生其實是第五節腰椎椎弓骨折合併脊椎解離,。但真正讓醫療團隊驚訝的是,在進行脊椎微創手術治療過程中發現,張先生的脊椎關節內竟然布滿「痛風石」,難怪會劇痛到坐不住、站不久。
這些白色黏稠的「痛風石」結晶附著在神經與關節周圍,若不清乾淨,就像石頭卡在神經旁邊,持續引發神經發炎和疼痛,比坐骨神經痛還更直接、更強烈。
張先生經過醫療團隊顯微鏡手術治療後,術後疼痛明顯緩解,右腳麻痛大幅改善,他開心表示:「原本以為要和腰痛共處一輩子,沒想到手術後就不痛了!」他感恩洪醫師及團隊的專業與細心,讓他不僅擺脫長期疼痛,也能再次安心睡好覺、恢復日常活動。
痛風不是「只有腫大拇指」,脊椎也會長
洪祥益主任表示,這種痛風案例在花東地區並不罕見,因為當地民眾飲食比較常吃海鮮、甲殼類的食物,痛風石長到脊椎的這種個案,每年都遇得到。
醫療團隊透過顯微鏡,小心將痛風石刮除乾淨,再做微創固定融合手術,確保脊椎穩定。洪祥益主任說,很多人以為痛風只會發生在手腳關節,但這是一個迷思:只要是有關節的地方,就可能長痛風石,當然脊椎也不例外。
當痛風石長在脊椎裡,就會壓迫神經、造成慢性發炎,出現腰痛、腿麻、睡不著等困擾。
冬天痛風案例大增,吃鍋、喝湯要當心「高普林」
痛風是一種體內普林代謝異常的疾病,當體內產生太多的尿酸,或是身體不能有效將尿酸排出體外時,多餘的尿酸就會結晶沉積在關節,成為痛風石,造成急性發炎反應,導致病患劇烈疼痛或行走不易。
冬天氣溫低,人體循環變慢,尿酸更不容易排出,加上火鍋、海鮮、內臟類全都是高普林食物,痛風就很容易「被引爆」。
人體約有20%的普林是由飲食中攝取,高普林食物容易導致體內尿酸濃度上升造成尿酸結晶,衛福部食藥署就建議,控制普林攝取量尤其重要:
控制肉類攝取:少吃紅肉(牛、羊、豬肉),可以用魚肉、豆類、蛋、乳製品來取代,吃火鍋時儘量不要喝湯底。
降低高普林食物攝取:如甲殼類海鮮(蚌蛤、蛤蜊、干貝、蝦、蟹)、菇類(香菇、草菇、洋菇)、豆類(黃豆、黃豆芽)、酵母粉、小魚乾。
降低酒精攝取:部分酒類本身就含有很高濃度的普林,如紹興酒和啤酒。且酒精會影響尿酸代謝,酒精濃度愈高,對腎臟健康影響也愈大,故平時不常喝酒的人若短時間攝取大量酒精,也可能誘發急性痛風發作。
降低脂肪攝取:攝取過多脂肪會抑制尿酸代謝,增加痛風發作的風險。動物性脂肪(尤其是肥肉)和油炸類食物要降低攝取。
每日充足飲水:每日飲水量務必維持在2000cc以上,幫助身體排泄尿酸,同時預防腎結石。
洪祥益主任則呼籲,若為長期痛風患者,更要定期追蹤尿酸值,並與內科醫師討論藥物控制與飲食調整,避免痛風石沉積於關節造成發炎或壓迫神經,導致無法忍受的神經痛。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n
更多早安健康報導
血管清道夫!專家票選「防血管阻塞」十大食物:酪梨、這杯茶助血管回春! 50歲後1變化小心!胰臟癌進駐7成沒前兆,醫揭癌王唯一早期警訊
其他人也在看

日本「想去又不敢去」?流感燒+熊出沒 台灣旅客卻瘋喊:現在去最爽
日本政壇近日因高市早苗拋出「台灣有事論」引發中國不滿,中國外交部更在 14 日提醒民眾「近期避免前往日本旅遊」。外界推估,日本各大景點恐出現中國觀光客減少的情況。一名網友也在 Threads 上指出,日本如今同時處於「超級不能去」與「超級可以去」的微妙狀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乾癬入冬常復發,進補有禁忌!如何保養防發作?
秋冬低溫乾燥,不少民眾出現「冬季癢」,乾癬患者更是常在秋冬發作,身體冒出紅色斑塊等症狀,奇癢難耐且多數無法治癒,生活品質大受影響。這時若再加上薑母鴨、麻油雞或羊肉爐等刺激性食物進補,恐讓症狀雪上加霜。乾癬患者在冬季該注意哪些事?日常飲食上又該吃些什麼? 65歲的陳先生為重度乾癬患者,已有10多年乾癬病史,體表有高達80%的面積受影響。因長期夜市擺攤,作息日夜顛倒,冬天愛吃薑母鴨又愛喝藥酒補身體,口服藥物也因副作用影響肝功能而中斷,乾癬問題難以改善。直到後續再至醫院求診,經規律藥物、照光治療及使用健保生物製劑治療後,病情才獲改善。 乾癬俗稱牛皮癬或銀屑病,不會傳染,是免疫系統失調產生的皮膚疾病,與高血壓及糖尿病等疾病同屬慢性病,台灣乾癬患者數男女相比差距不大。 一般乾癬主要分為斑塊性乾癬(尋常性乾癬)、雨滴狀乾癬、紅皮型乾癬、膿包型乾癬,以及好發於皮膚皺摺處的反轉型乾癬。據美國國立關節肌肉骨骼及皮膚疾病研究所(NIMAS)指出,乾癬又以斑塊型乾癬最為常見,約佔全部乾癬患者的80~90%,病灶為紅色突起的斑塊上,覆蓋著一層白色鱗片狀的皮膚。通常會對稱出現,在頭皮、手肘及膝蓋四肢區域較為常見
康健雜誌 ・ 1 天前
聲音沙啞竟是罹癌徵兆!醫示警食道癌分成2種:這種常合併下咽癌
48歲張先生長年抽菸、喝酒、嚼檳榔,年初出現喉嚨異物感與吞嚥不順,本以為只是發炎,至耳鼻喉科檢查卻發現下咽部有腫瘤。進一步胃鏡檢查又在食道中、下段發現癌變,經切片確診為「鱗狀細胞癌」,並已合併淋巴轉移,為第3期食道癌合併第4期下咽癌。後續,醫師透過過胸腔鏡、腹腔鏡執行微創次全食道切除手術,術後僅需定期以藥物治療追蹤。
優活健康網 ・ 1 天前
59歲坣娜驚傳肺腺癌病逝!專家揭台灣女性不菸不酒卻因「1習慣」成致癌元兇
〈奢求〉、〈我可以為你擋死〉唱進無數人心的坣娜,卻在59歲驟然離世。原以為是紅斑性狼瘡或胰臟癌奪命,沒想到老公薛智偉證實死因竟是「肺腺癌」。但她仍靠驚人毅力,把醫師預估的8個月餘命,硬是撐成4年滿滿的
女人我最大 ・ 1 天前天氣》水氣減少將轉乾冷!短暫回溫時間曝 下周開工又轉濕
明(19)日持續受東北季風影響,清晨中部以北及宜蘭低溫來到15、16度,南部及花東也只有17、18度,局部溫度會再更低一些,桃園以北及宜花為陰雨的天氣。氣象署指出,周四、周五(20日、21日)北部及宜花天氣較涼,迎風面雨區縮小,桃園以北及東半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而這波東北季風會在周六、下周日(22、23日)逐漸減弱。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入秋最強東北季風」狂吹!台中「9人無呼吸心跳」
最新消息,根據中央氣象署的資訊,中、南部昨(18日)晚間溫度已經跌到17度,跟白天的25 、26度比起來溫差頗大,台中市從昨天到今天上午8點,一共有9位民眾不敵低溫,送醫時已經沒有呼吸心跳。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抗生素要怎麼吃?「四不一要」甩開抗藥危機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朱代東/花蓮報導 花蓮慈院於19日下午在門診大廳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帶領民眾重新認識抗生素,打造更安全的醫療環境。 許多人以為感冒、喉嚨痛都該吃抗生素,這樣的錯誤觀念也
好醫師新聞網 ・ 22 小時前【公告】漢達代子公司Handa Oncology公告,美國FDA通知治療癌症之505(b)(2)新藥HND-039進入實質審查,完成審查之目標為美國時間115/07/29
日 期:2025年11月19日公司名稱:漢達(6620)主 旨:代子公司Handa Oncology公告,美國FDA通知治療癌症之505(b)(2)新藥HND-039進入實質審查,完成審查之目標為美國時間115/07/29發言人:楊啟余說 明:1.事實發生日:114/11/192.公司名稱:Handa Oncology, LLC3.與公司關係(請輸入本公司或子公司):子公司4.相互持股比例:Handa Oncology, LLC為本公司100%間接持有之子公司5.發生緣由:本公司之子公司Handa Oncology, LLC所開發治療癌症之505(b)(2)新藥HND-039於美國時間114年11月18日經美國FDA通知,HND-039之新藥查驗登記申請(NDA)進入實質審查,審查完成之目標日期為美國時間115年7月29日。6.因應措施:公告重大訊息,確保投資人權益。7.其他應敘明事項(若事件發生或決議之主體係屬公開發行以上公司,本則重大訊息同時符合證券交易法施行細則第7條第9款所定對股東權益或證券價格有重大影響之事項):一、本研發專案之相關資訊:(一)研發新藥名稱或代號:HND-03
中央社財經 ・ 22 小時前
肺炎進入秋冬高峰!醫揭關鍵危險族群 72歲病友:千萬不要拖
肺炎長年位居台灣十大死因第三位,秋冬隨著流感及多種呼吸道病毒活躍,更對高齡者及慢性病患者造成嚴峻威脅。為提升民眾防疫意識,亞東醫院響應世界肺炎日,舉辦「世界肺炎日民眾衛教活動」,透過淺顯易懂的講座與現場互動,協助社區居民了解肺炎預防與疫苗接種的重要性。 亞東醫院副院長彭渝森強調,只要「提早預防、正確識別、及早就醫」,即可大幅降低重症風險。 誤當小感冒險送命 72歲婦住院兩週:拖不得!72歲的郭姓婦人患有糖尿病與慢性心臟病,去年冬天因輕微咳嗽和倦怠誤以為只是感冒,僅兩三天後症狀急速惡化,出現高燒與喘不過氣的情況,送醫後確診肺炎並住院近兩週。她回憶,「以為忍一下就好,沒想到那麼快就變嚴重。」如今更提醒民眾務必及早就醫與施打疫苗。 亞東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陳志道指出,長者免疫反應較弱,症狀往往不典型,拖延治療恐導致感染擴散或引發菌血症、敗血症等致命併發症。他提醒,若高齡者出現呼吸急促、精神萎靡、食慾下降等情況,務必盡快就醫。 三大病原威脅肺部健康 疫苗是最前線防護陳志道表示,肺炎常見病原包括肺炎鏈球菌、流感病毒與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其中,RSV 近年來在高齡族群感染比例逐漸攀升,其症狀易
常春月刊 ・ 1 天前
飲料店用科技海綿洗茶桶?2習慣易溶出一級致癌物,禁忌用途一次看
編按:科技海綿向來被視為清潔頑垢的利器,但近日有網友在社群平台Threads爆料,指出部分飲料店店員竟用科技海綿刷洗茶桶與水槽,引發熱議。不少曾在飲料店打工的網...
早安健康 ・ 1 天前
趙露思甩嬰兒肥靠「這招」!醫證實:做法超正確 燃脂效率提升10%
陸劇《許我耀眼》女主角趙露思狠甩嬰兒肥,身材蛻變成為熱議焦點。她透露自己的瘦身秘訣之一,就是晚餐提前在6點前吃完,並以花椰菜和芹菜等高纖蔬菜為主食。這樣的飲食方式不只是明星偏好,更有多項國際研究證實其減重效果。 提早吃完晚餐 提升燃脂效率 用餐時間真的會影響體重嗎?台安醫院胃腸肝膽科暨成人體重管理林承達醫師說這個答案是肯定的。美國內分泌學會研究發現,晚間用餐者的血糖峰值比傍晚用餐者高出近20%,脂肪燃燒效率則降低約10%;營養學期刊指出,睡前兩小時內進食會讓肥胖風險暴增5倍,顯示提早用餐的減重成效明顯優於晚間用餐。林承達醫師解釋人體代謝在早晨最活躍,順應生理時鐘進食能提升營養消耗率,避免熱量在睡眠時轉為脂肪囤積。若將進食時段控制在早上8點到下午2點之間,不僅全天飢餓感更穩定,夜間脂肪燃燒效率也顯著提升,對代謝健康有正面幫助。 花椰菜低卡高纖 吃得飽又能瘦 為什麼花椰菜成為減重聖品?林承達醫師說明其關鍵在於它的低熱量與高纖維特性,每100公克花椰菜僅含25大卡,卻能提供超過2公克膳食纖維與每日所需維生素C。當纖維在腸道中移動緩慢,就能延長飽足感並穩定血糖,避免飯後血糖波動引發的飢餓感,進
常春月刊 ・ 6 小時前
220萬人注意了! 衛福部開放「終身一次免費篩檢」來了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220萬人注意了!為強化B、C型肝炎防治,國健署今年8月1日起全面擴大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的B、C型肝炎篩檢年齡範圍,只要是民國75年以前出生至79歲民眾皆可終身接受一次免費篩檢。國健署指出,新措施預估有220萬名青壯年族群可提早接受篩檢。 國健署署長沈靜芬指出,許多慢性肝炎患者早期無明顯症狀,而透過擴大篩檢能提早發現潛...
匯流新聞網 ・ 1 小時前
46歲健身教練天天運動飲食超自律竟得肺癌 醫揭1習慣破功,很多人都中
46歲的健身教練,體脂率僅12%、每天晨跑+重訓、食量控制嚴謹,卻在公司健康檢查中被診斷為早期肺腺癌。這位教練不解地問醫師:「我這麼努力維持健康,為什麼還會得癌?」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表示
健康2.0 ・ 5 天前
空腹血糖210!54歲男靠3招不吃藥降血糖 連血壓血脂也變正常
54歲男上班族員工健檢發現空腹血糖高達210mg/dL,因為自己的爸爸就是因糖尿病引發心肌梗塞過世,決心不靠藥物、力行飲食控制和生活型態改變逆轉三高。他早睡早起、每日散步、控制碳水化合物與油脂攝取等方
健康2.0 ・ 1 天前
他耳朵「1處冒焦黑斑點」!檢查竟罹大腸癌 醫嘆:第三期了
耳朵異狀也可能透露大腸健康!中醫師吳宏乾分享,他曾在義診時遇到一名患者,因長期失眠前來求診,發現對方耳廓附近出現「焦黑色斑點」,且有腹瀉、排便帶血等狀況,推斷可能是大腸出問題,患者趕緊到醫院做檢查,發現患「第三期大腸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醫療突破!三指爸迎來十指健康女兒 北醫阻斷「龍蝦爪畸形」罕病基因
出生時只有3根手指、走過50多次手術的李先生,從未想過有一天能抱著一個「10根手指」的孩子,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今(20日)分享,團隊成功阻斷導致「龍蝦爪畸形」的TP63罕病基因,協助李先生與妻子誕下健康女嬰,成功終結「新生突變」(de novo mutation)的遺傳傳遞。
自由時報 ・ 3 小時前
這水果可防糖尿病!研究:還能護眼又通便「增加抵抗力」
近來氣溫驟降,正值流感、腸病毒等疾病肆虐之際,民眾可攝取高營養的水果來增強抵抗力。營養師李婉萍表示,百香果不但含有蛋白質、鈣、鎂、維生素C,也有鉀離子和維生素A。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發現,適量百香果能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有助於控制血糖、降低糖尿病的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60歲男沒有胸悶痛!起床「1症狀」急就醫 竟是心梗
提及心肌梗塞,一般會想到胸悶痛、頭暈、肩頸疼痛、呼吸急促等症狀,但醫師劉中平表示,一名60歲男子長期高血壓,某天因起床嘔吐數次,上午9時就趕緊就醫,檢查發現,男子的心臟已受損,已是急性心梗,因此緊急改送急診治療。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耳朵有「焦黑斑點」竟是大腸癌! 醫嘆:第三期了
耳朵上的異常可能是身體疾病的警訊!中醫師吳宏乾分享一則驚人病例,他在義診時遇到一名因長期失眠求診的患者,檢查時發現對方耳廓出現「焦黑色斑點」,加上患者有腹瀉、排便帶血等症狀,研判可能是大腸出問題。經進一步檢查後,證實患者已罹患第三期大腸癌,所幸及時發現得以治療。
中天新聞網 ・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