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瘦針掀全球減重風潮 研究揭停打1年復胖14%
就是這款原本用來治療第二型糖尿病的腸泌素藥物,俗稱「瘦瘦針」,因為能幫助控制血糖、抑制食慾,近期被廣泛應用在減重療程中,不過國際最新研究發現,瘦瘦針只要一停藥,很容易就復胖回來。
台安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任林毅欣說,「因為藥物效果太好之外,另外第二個就是,你在使用藥物的時候,你的生活飲食模式不能夠繼續在停藥之後繼續維持。」
有項針對瘦瘦針藥物「猛健樂」的減重效果做了大型研究,並刊登在去年國際頂尖醫學期刊《JAMA》,研究團隊讓受試者使用36週後,平均大約減重2成,相當於縮胃手術的效果;之後再將受試者分成兩組、持續追蹤一年,結果發現未停藥組持續減重約25%,但停藥組的體重則是明顯反彈,增加約14%,不過醫師也警告,並非人人都適合使用瘦瘦針。
台安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任林毅欣指出,「他本身有腸胃的問題,譬如說他有比較嚴重的胃食道逆流,比較嚴重的胃潰瘍,打了或者是吃了這個藥物之後,會把這些疾病更嚴重,所以假設,他本身就固有一些腸胃道疾病的話,我們是不建議使用。」
醫師提醒民眾,想要持續維持好身材,還是得靠規律運動和健康飲食,而且瘦瘦針是處方藥物,必須經由合格醫師診斷評估,千萬不要上網購買來路不明的藥物,以免瘦身不成反而傷身。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40赫茲頻率聲光刺激延緩失智? 醫師學者持保留態度
糖尿病藥「瘦瘦筆」全球掀熱潮 醫師:非減重萬靈丹
南韓民眾服糖尿病用藥助減重 醫:一旦停藥恐復胖
其他人也在看

桃園男清晨持鐵鎚、刀棍殺妻 走進派出所投案「我殺了老婆」遭收押
桃園中壢昨日(17日)清晨發生殺人案,在台灣居住多年的64歲李姓緬甸華僑疑似情緒失控,在住家內持利器與鈍器痛毆56歲羅姓妻子,羅女倒臥血泊死亡後,李男步行至內壢派出所自首,警方趕抵現場時,羅女已滿身傷痕、明顯死亡,隨即依殺人罪嫌報請桃園地檢署指揮偵辦。
鏡報 ・ 1 天前
桃園驚爆殺妻命案! 狠夫「變天心情差」痛下毒手
桃園市中壢爆發一起驚悚殺妻案件!涉案的64歲李姓男子,聲稱因為「天氣變天」心情不好,失控持鈍器及利器攻擊56歲的妻子,導致她當場身亡,事後自行前往派出所自首,雖然他坦承犯行,但考量他是緬甸華僑,在當地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北市聯醫:長期飲酒 加速腦退化釀提早失智風險
(中央社記者劉建邦台北20日電)北市聯醫今天表示,飲酒文化普及,雖小酌怡情,醫學研究提到長期飲酒傷肝,更直接損害腦部,飲酒加速腦部退化,可能有提早失智風險。
中央社 ・ 2 小時前
2025聖誕蠟燭與香氛35款推薦!冷杉、薑餅、熱紅酒都有,是耶誕最應景香氣
聖誕蠟燭推薦:DIPTYQUE 2025聖誕限量蠟燭-冷杉有別於往的三款,DIPTYQUE今年的聖誕蠟燭只有一款,也是大家最熟悉的冷杉Sapin香氛,聞起來彷彿一棵剛被帶回家、準備點綴飾品的松樹。這款香氣以西伯利亞松精油與香脂冷杉的清新調性
marie claire 美麗佳人 ・ 1 天前
演藝圈第一人!「亞太最硬」極限鐵人賽、完賽率僅3成 他登合歡山爆哭完賽
嘻哈團體「草屯囝仔」成員阿倉創下超狂紀錄,他於上週參加了亞洲唯一的國際認證極限鐵人賽事「Formosa Xtreme Triathlon」(FXT福爾摩沙極限鐵人三項),這項賽事被譽為亞太地區最艱困的極限鐵人三項比賽,參賽者需先完成正規的226公里超級鐵人三項比賽、並通過主辦單位審核才能報名。阿倉風光順利完賽,成為演藝圈中第一位完成這項極限挑戰的藝人!
鏡報 ・ 1 天前
登革熱反撲南部!屏東群聚進入「控制關鍵期」疾管署:疫情監測至12/8
屏東縣萬丹鄉近期發生本土登革熱群聚,個案分布屏東、高雄。疾病管制署副署長林明誠今(18)日南下屏東視察當地防治情形,強調目前為萬丹鄉本土登革熱疫情控制的關鍵期。林明誠指出,在屏東縣府積極防疫動員防治下,本土群聚仍維持累計3例,最近7日也無新增病例,預計需監測至12月8日,疾管署也會持續派員加強疫情熱區孳生源巡察及監測疫情發展。(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8分鐘炸裂腹肌與大腿!帕梅拉「地獄級」哥本哈根平板訓練,六塊肌變八塊肌,網友跟練累爆喊新手慎
什麼是「哥本哈根平板」?哥本哈根平板(Copenhagen Plank)是物理治療師與運動員常用的高階動作。與傳統側棒式不同,它要求你將上方的一隻腳放在椅子或長凳上,下方的手臂支撐地面,另一隻腳則懸空或進行動態動作。 這是一個「一石二鳥」的超級動作:它不僅利用重力強迫你的...
styletc ・ 1 天前
醫師不足…釜山高中生抽搐倒地 十幾家醫院拒收「救護車開1小時」身亡
據南韓媒體今天(11/18)報導,南韓去年政醫衝突後,醫師不足的現況持續至今,最新消息指出,上個月釜山市中心街頭,一名高中生抽搐倒地,救護人員抵達後,聯絡十幾家醫院,竟然全部拒收,這名學生就在救護車上待了1個小時左右,最終不幸身亡。
太報 ・ 1 天前
鄭麗文「這1路線」惹怒舔共仔?真實盤算全被掀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鄭麗文日前接棒上位、升格成為國民史上第二位女魁。作為國民主席的她,一言一行總能成為各界關注話題,她先前多次強調「我們都是中國人」,讓她私下與的關係引發各界質疑。而先前因直播怒剪「中華民國護照」掀起討論,如今台灣國籍已被註銷的「舔共青年」應志宏,日前就上傳影片開噴鄭麗文「是包著和平外衣的台獨」、「蹭中國紅利」,甚至質疑鄭「兩頭騙、睜眼說瞎話」。應志宏更點出鄭麗文所謂「和平」背後的真實盤算,並示警若依鄭麗文路線,台灣恐落入的最慘下場。
民視 ・ 1 天前
日本近20年最惡火災!強風、乾燥與老舊社區的致命三重奏:九州佐賀關大火吞噬170棟民宅
以頂級「關竹筴魚、關鯖魚」(関あじ、関さば)聞名的日本九州大分縣佐賀關漁港,11月18日傍晚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吞噬,在強風助虐下烈焰肆虐超過18個小時,截至19日中午,確認燒毀至少170棟房屋,延燒面積達4萬8900平方公尺,一名76歲的男性下落不明。根據日媒報導,這場惡火的規模超越2016年的新潟縣糸魚川市大火(燒毀147棟民宅),成為平成時代以來,除地......
風傳媒 ・ 1 天前
Google推最強AI「Gemini 3」迎戰GPT-5 哈薩比斯:5~10年內突破通用人工智慧
[FTNN新聞網]記者蔡曉容/綜合報導Google正式推出史上最強大的人工智慧模型Gemini3,主打更強的推理、多模態理解與程式生成能力。面對全球對「AI泡沫」的疑慮...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不吃甜就安全?營養師點名「常吃這幾樣」血糖飆更快 餐後立刻吃水果也不OK
很多人以為只要不吃甜食,血糖就能穩,但其實要控糖不踩雷,營養師高敏敏指出,先了解「GI值、GL值」這兩個關鍵指標,才能吃得安心又聰明! GI值vs GL值 .GI值(升糖指數):是指食物吃下去後,讓血糖上升的「速度」。像一碗白飯GI值高,吃完血糖會快速升高.GL值(升糖負荷):則是指一整份餐對血糖的「影響程度」。如果同樣是一碗飯,加上蔬菜與蛋白質,GL值就會下降,因為整體升糖速度被平衡了 日常這樣吃 有效控醣 .主食選全穀類燕麥、糙米、全麥麵包、玉米、地瓜等食物,富含膳食纖維,能減緩醣類吸收速度,幫助血糖平穩不會突然飆升.蛋白質優先選擇豆製品豆腐、黃豆、黑豆、毛豆都是優質植物蛋白來源,含有植化素與膳食纖維,能幫助控制血糖,還能增加胰島素敏感度,讓身體更有效率地利用能量.蔬菜澱粉1:1餐盤中蔬菜量應與主食量相當,可增加飽足,並延緩血糖上升;特別是香菇也是蔬菜.水果餐間吃兩餐之間吃水果,可減少血糖起伏,若餐後立刻吃,容易造成血糖高低不穩.增加整餐豐富度每餐有蛋白質、蔬菜與全穀類,就能有效降低整體GL值,控糖更輕鬆 這些食物要少吃 幫助穩住血糖 若平常不小心攝取到高風險食物,也會讓血糖一下子
常春月刊 ・ 1 天前

醫大推「1蔬菜」降血糖血脂、抗癌:我都加在泡麵中
蔬菜有益健康,醫師邱筱宸特別推薦海帶芽,因為它富含膳食纖維、多種礦物質,研究發現,吃白飯時加4克海帶芽者的飯後血糖、胰島素值,都低於沒吃海帶芽的人。另一項研究發現,連吃8週海帶芽點心的人,壞膽固醇(LDL)可降低7.4%。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8 分鐘前
46歲健身教練天天運動飲食超自律竟得肺癌 醫揭1習慣破功,很多人都中
46歲的健身教練,體脂率僅12%、每天晨跑+重訓、食量控制嚴謹,卻在公司健康檢查中被診斷為早期肺腺癌。這位教練不解地問醫師:「我這麼努力維持健康,為什麼還會得癌?」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表示
健康2.0 ・ 5 天前
空腹血糖210!54歲男靠3招不吃藥降血糖 連血壓血脂也變正常
54歲男上班族員工健檢發現空腹血糖高達210mg/dL,因為自己的爸爸就是因糖尿病引發心肌梗塞過世,決心不靠藥物、力行飲食控制和生活型態改變逆轉三高。他早睡早起、每日散步、控制碳水化合物與油脂攝取等方
健康2.0 ・ 1 天前
他耳朵「1處冒焦黑斑點」!檢查竟罹大腸癌 醫嘆:第三期了
耳朵異狀也可能透露大腸健康!中醫師吳宏乾分享,他曾在義診時遇到一名患者,因長期失眠前來求診,發現對方耳廓附近出現「焦黑色斑點」,且有腹瀉、排便帶血等狀況,推斷可能是大腸出問題,患者趕緊到醫院做檢查,發現患「第三期大腸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趙露思甩嬰兒肥靠「這招」!醫證實:做法超正確 燃脂效率提升10%
陸劇《許我耀眼》女主角趙露思狠甩嬰兒肥,身材蛻變成為熱議焦點。她透露自己的瘦身秘訣之一,就是晚餐提前在6點前吃完,並以花椰菜和芹菜等高纖蔬菜為主食。這樣的飲食方式不只是明星偏好,更有多項國際研究證實其減重效果。 提早吃完晚餐 提升燃脂效率 用餐時間真的會影響體重嗎?台安醫院胃腸肝膽科暨成人體重管理林承達醫師說這個答案是肯定的。美國內分泌學會研究發現,晚間用餐者的血糖峰值比傍晚用餐者高出近20%,脂肪燃燒效率則降低約10%;營養學期刊指出,睡前兩小時內進食會讓肥胖風險暴增5倍,顯示提早用餐的減重成效明顯優於晚間用餐。林承達醫師解釋人體代謝在早晨最活躍,順應生理時鐘進食能提升營養消耗率,避免熱量在睡眠時轉為脂肪囤積。若將進食時段控制在早上8點到下午2點之間,不僅全天飢餓感更穩定,夜間脂肪燃燒效率也顯著提升,對代謝健康有正面幫助。 花椰菜低卡高纖 吃得飽又能瘦 為什麼花椰菜成為減重聖品?林承達醫師說明其關鍵在於它的低熱量與高纖維特性,每100公克花椰菜僅含25大卡,卻能提供超過2公克膳食纖維與每日所需維生素C。當纖維在腸道中移動緩慢,就能延長飽足感並穩定血糖,避免飯後血糖波動引發的飢餓感,進
常春月刊 ・ 7 小時前
耳朵有「焦黑斑點」竟是大腸癌! 醫嘆:第三期了
耳朵上的異常可能是身體疾病的警訊!中醫師吳宏乾分享一則驚人病例,他在義診時遇到一名因長期失眠求診的患者,檢查時發現對方耳廓出現「焦黑色斑點」,加上患者有腹瀉、排便帶血等症狀,研判可能是大腸出問題。經進一步檢查後,證實患者已罹患第三期大腸癌,所幸及時發現得以治療。
中天新聞網 ・ 5 小時前
60歲男沒有胸悶痛!起床「1症狀」急就醫 竟是心梗
提及心肌梗塞,一般會想到胸悶痛、頭暈、肩頸疼痛、呼吸急促等症狀,但醫師劉中平表示,一名60歲男子長期高血壓,某天因起床嘔吐數次,上午9時就趕緊就醫,檢查發現,男子的心臟已受損,已是急性心梗,因此緊急改送急診治療。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