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霧溪堰塞湖可降挖引流 馬太鞍溪卻不行 農業部揭差異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步道950公尺處邊坡崩塌,形成堰塞湖,湖水今天凌晨0時許,漫淹台8線靳珩隧道,並穩定回流至立霧溪主河道。立霧溪堰塞湖擬壩體開挖引流,農業部今天表示,與馬太鞍溪堰塞湖不同,立霧溪的堰塞湖體積較小、人車可直接到達、施工機具能快速接近壩體施設減災工程,因此可以工程降挖。
農業部透過臉書粉絲專頁分享最新照片指出,由於風險趨緩,今天擬出動怪手至壩體開挖引流,讓溪水維持在立霧溪流行。
外界疑惑,為何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可以工程降挖,馬太鞍溪堰塞湖卻不行?農業部透過貼文釋疑,舉出兩個堰塞湖的三點差別。
第一、壩體規模:兩個堰塞湖的壩體規模差異相當大,馬太鞍溪堰塞湖壩體高度200公尺,壩體土石體積2億立方公尺,蓄水量9100萬噸,而燕子口堰塞湖壩高54公尺,壩體土砂體積40萬立方公尺,蓄水量270萬噸;兩相比較,燕子口堰塞湖的壩體體積,僅是馬太鞍溪堰塞湖的0.2%。
第二、 環境與可到達性:馬太鞍溪堰塞湖在海拔1000公尺深山內,無路可達,光徒步進出就要五天,而燕子口堰塞湖就在台8線旁,人車可直接到,機具也能即時進場。
第三、 處理困難程度:馬太鞍溪堰塞湖至下游河道超過13公里,溪谷狹窄陡峻、落差大,開便道至少需時3個月,且11月前仍為汛期,而燕子口堰塞湖規模小、地點近燕子口台8線公路,施工機具能快速接近壩體施設減災工程。
農業部提醒,台8線靳珩隧道至燕子口路段目前仍屬警戒區域,公路局已實施交通管制,民眾切勿擅入或靠近溪谷觀察,以免發生意外。
(責任主編:莊儱宇)
其他人也在看

壩頂將降挖10公尺!燕子口堰塞湖工程明日開標
花蓮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17日形成後,湖水持續從一旁公路溢流、壩底滲流,因昨晚山區降雨,目前總水量為195萬噸,水位距壩頂2.94公尺。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今天上午前往視察,他說,壩體穩定,未來將以降挖方式讓水溢流,不過何時開挖及完工,待明天開標讓廠商評估才會明朗。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又來?馬太鞍溪新生小堰塞湖 季連成曝已掌握:有點像蓄洪池
即時中心/潘柏廷報導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今年(2025)9月23日溢流,使得溪水直撲下游光復鄉,導致當地嚴重受創;如今,立霧溪燕子口日前出現堰塞湖外,而林保署今(21)日更警示,馬太鞍溪下游1公里處,又新增小堰塞湖,滿水位約60萬噸,受到外界高度關注。對此,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行政院政委季連成今(21)日證實,有掌握新形成的堰塞湖,但以堰塞湖來看有點像蓄洪池,甚至比前兩個堰塞湖還要小。
民視 ・ 1 天前
馬太鞍溪小型堰塞湖形成(2) (圖)
花蓮馬太鞍溪21日上午出現新的小型堰塞湖,林保署指出,20日上午8時30分搭乘直升機空中勘查,於光復鄉馬太鞍溪上游發現堰塞湖區下方約800公尺處右岸邊坡再度滑動,造成河道阻塞,形成新的堰塞湖體。
中央社 ・ 1 天前
馬太鞍溪下游出現新堰塞湖 估24小時內溢流、啟動強制撤離
林保署今(21)日表示,在馬太鞍溪堰塞湖下游800公尺處發現一座新的小型堰塞湖,初估滿水位約60萬噸,且將於24小時內溢流。花蓮縣光復鄉公所指出,已派出巡邏車廣播,至大馬村19鄰吉利潭周圍強制撤離。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

馬太鞍溪又有新堰塞湖! 若雨不停 24小時內溢流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導致的災情,紅色警戒都還沒解除,現在又出現新的堰塞湖!今(21)日一早,直升機空中勘查時,在原本的堰塞湖下游大約8百公尺,有邊坡滑動,造成河道阻塞,形成了新的堰塞湖!目前蓄水量在10...
華視 ・ 1 天前
不認識債主?少年欠1萬5被押車 PO網稱「遭搶」
台中少年網路發文聲稱遭四人圍堵搶劫,引發社會關注!然而,警方調查後發現事件真相竟與少年所述大相逕庭,實為債務糾紛所致。原來少年欠了債主15000元,對方找了3人討債,少年報警後,其他人嚇得逃跑,唯有債主留在現場等候警方到來。
TVBS新聞網 ・ 19 小時前《社會》馬太鞍溪上游又有新堰塞湖!估24小時內潰決
【時報-台北電】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潰決釀災,雖然現在湖水總量約155萬噸且持續穩定溢流,怎料今天下方又因湖體部分土體崩塌,形成新的小堰塞湖,最高蓄水量可達50至60萬噸,林業及自然保育署預估水量24小時內會溢流,造成下游水位上漲50至70公分,考量中、下游施工機具、人員安全,已先疏散撤離,並隨時預警封閉便橋。 林保署花蓮分署長黃群策表示,今天早上空勘馬太鞍溪堰塞湖發現,下方被沖刷的V型河道因為壩體部分土體坍塌出現小堵塞,出現小型的堰塞湖,若水位慢慢累積最高可能會囤積50至60萬噸的水。 他說,由於小堰塞湖的土體不穩定,水24小時內應會沖至下游馬太鞍溪,最高水位可能會達到57至70公分,考量中、下游疏濬機具與人員安全,已立即疏散撤離,若有危及民宅的風險也會立即緊急疏散。 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今天上午去視察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現況,被媒體問及有無掌握馬太鞍溪小堰塞湖,他毫不猶豫的說「有掌握」!(新聞來源:中時即時 羅亦(日林))
時報資訊 ・ 1 天前

像颳颱風沒放假!汐止又陷塞車地獄 侯友宜臉書被灌爆
雨下不停!因為東北季風及第24號颱風外圍環流的影響,雨彈持續侵襲北部,北北基桃達成共識,宣布今日照常上班上課,但是有住在汐止、淡水的網友紛紛上網回報,今天的風雨根本像颱風天,汐止通勤時間也湧現滿滿車潮,讓上班族相當厭世,到新北市長侯友宜的臉書留言「到底在幹嘛?」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連日豪雨何時放晴?氣象署曝這天「明顯趨緩」 今2縣市雨更大
雨彈炸不停!中央氣象署表示,今(22)日天氣仍受到東北季風及低壓帶雙重影響,氣象署持續針對新竹以北、宜蘭及花蓮發布豪大雨特報,其中大台北山區降雨劇烈,明顯趨緩可能要到週六。至於台灣東邊的低氣壓是否成颱,氣象署認為機率較低,不過會持續留意最新動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台中非洲豬瘟哪來? 陳駿季:最可能是「違法帶肉品入境」流入養豬場飼料
台中市梧棲區一間養豬場日前爆發豬隻大量死亡事件,經檢驗確認感染「非洲豬瘟病毒」,為台灣本土首次檢出病毒核酸陽性案例。消息震撼全國,農業部今(22日)宣布,全國豬隻即日起禁運、禁宰5天,並全面禁止廚餘餵豬,以防疫情擴散。不過,病毒究竟從何而來,成為防疫單位當前最關鍵的問題。
鏡週刊Mirror Media ・ 6 小時前
超大豪雨開轟!雙北5縣市「今雨量達停班課標準」
【江宜潔/綜合報導】今(21)日受東北季風及颱風「風神」(FENGSHEN)外圍環流之共伴效應影響,新竹以北及宜蘭整天雨勢明顯、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機率,目前多縣市也持續發布豪大雨特報,其中台北市更罕見列入「超大豪雨」紫色警戒。中央氣象署最新風雨預測顯示,全台今日共計有6縣市累積雨量已達停班課標準,至於是否放假則以各縣市政府評估決策為準。
壹蘋新聞網 ・ 1 天前
台北暴雨不停!氣象粉專揭「輸水怪獸」路徑 10/24前仍偏濕涼
受到東北季風及低氣壓影響,中央氣象署持續發布豪雨特報。氣象粉專「觀氣象看天氣」也表示,台灣東邊近海的低壓擾動97W,不斷為東部、北部沿海輸送水氣,24日前仍會是偏濕涼的天氣型態。
中天新聞網 ・ 4 小時前
蘇澳土石流紅色警戒啟動撤離 喚起「蘇澳1021水災」夢魘
受到風神颱風外圍環流及東北季風影響,宜蘭縣蘇澳鎮永樂、永春里,今天(21日)凌晨達到土石流紅色警戒,蘇澳鎮災防中心派員逐戶撤離,地方上的暴雨,喚起15年前梅姬颱風帶給蘇澳百年水患的夢魘。根據氣象預報資料,宜蘭縣今天恐有強降雨,全縣停班停課。蘇澳鎮公所凌晨0時50分接獲通報,鎮轄的永樂及永春里已達土石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半路殺出程咬金!北部強降雨時間延長 大雨一路下到這時
半路殺出程咬金!今日(10/22)北部及東北部持續降下豪大雨,氣象署一早也針對7縣市發布豪雨特報,氣象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分析師廖于霆指出,受到台灣東方近海低氣壓影響,北部、東北部強降雨減緩時間將往後延,預估週四、週五雨勢略緩,但仍有大雨到豪雨,週六、週日水氣才會明顯減少。
太報 ・ 10 小時前
雨彈又升級!雙北夜雨加劇 北市士林單日紀錄破560毫米
東北季風與低氣壓仍在影響台灣天氣,中央氣象署21日晚間發布7縣市豪雨特報,其中台北市山區、新北市山區(汐止五指山)將出現局部大豪雨或超大豪雨,基隆北海岸、宜蘭縣也有局部豪雨或大豪雨發生機會。
中天新聞網 ・ 22 小時前
又有熱帶擾動!專家曝成颱機率 「1關鍵」決定下半場共伴效應威力
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表示,台灣東部外海出現熱帶擾動97W,其形成機制複雜,預估未來2天會沿著東部近海往西南移動,並穿越巴士海峽,成為颱風的機率不高,「歐洲模式預估的強度,是東北季風太強了,無法確切反應系統本身強度。另外要注意這個低壓往西南移動時...
CTWANT ・ 1 天前
影/馬太鞍溪新堰塞湖「容量60萬噸」恐溢流 用路人快改道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情發生將近1個月,沒想到又出現新的堰塞湖威脅。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今(21)日表示,馬太鞍溪下游1公里處新形成的堰塞湖,滿水位容量約60萬噸,預估24小時內將出現溢流情形,已啟動防災戒備階段。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機車也有油電混合! 「插電式油電機車」在台亮相
中部中心/林賢明 台中報導台灣機車銷售龍頭大廠,推出新一代「電動機車」,「以油充電、全時電驅動」為核心設計,透過油電混合運作,有效延伸騎乘距離,同時消除使用電動車的旅程焦慮。機車大廠董事長吳清源:「在油電車這個領域來講的話,我們是把本來有的技術,加上電動車的技術把它結合起來,讓大家可以使用到更舒適,更方便的騎乘效果。」 「插電式油電機車」在台亮相 平均油耗1公升可行駛89公里 時速最高可到75公里(圖/民視新聞)機車大廠,推出油電混合機車,主打不用換電池的特點,使用家用插電充電即可;可以快速轉換儲能,平均油耗1公升可行駛89公里,時速最高可到75公里。與傳統油機車相比,整體油耗減少一半,同時降低碳排約百分之50,實現綠能移動。新一代電動機車「以油充電、全時電驅動」(圖/民視新聞)原文出處:機車也有油電混合! 「插電式油電機車」在台亮相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八成三民眾敲碗! 跨世代、跨政要求政府更積極推動電動機車共享交通一指搞定! 短程騎機車 長途租汽車反對淨零!美放話「誰支持就制裁誰」 全球航運減碳協議遭擱置
民視影音 ・ 1 天前